高性能玻纤纱
搜索文档
宏和科技业绩狂飙销售毛利率达32.62% 拟定增9.95亿扩产年内股价涨365%
长江商报· 2025-10-31 08: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2亿元,同比增长37.76%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96.45%,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6倍 [1][2]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43.10%,归母净利润5143.33万元,同比增长644.41% [2]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销售毛利率从2024年的17.37%提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32.62%,销售净利率从2.73%跃升至16.28% [1][2] 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10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8.78元/股,较2024年末约8元/股的股价水平,2025年以来涨幅高达364.67% [1][3] - 公司总市值增至341.6亿元 [1][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报告期内普通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价格同比上涨及销量增加 [3] - 公司高性能产品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布、低热膨胀系数玻璃纤维布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批量生产并交付,带动营收和净利润显著提升 [3] - 公司是全球极薄布(厚度≤16μm)核心供应商,专注于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及超细纱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0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2.12亿元,近六年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比例始终维持在3%以上行业较高水平,2025年前三季度占比为5.76% [5] - 深厚研发积累使公司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形成以中高端电子布为主的产品结构,填补国内市场需求,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5] 产能扩张与资本运作 - 2025年8月21日,公司发布定增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5亿元,该定增已于10月28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1][5] - 募集资金中6.33亿元将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新建年产1254吨高性能玻纤纱生产线,以巩固在AI服务器、半导体封装领域的供给能力 [5] 财务状况与资产规模 - 公司总资产由2020年的22.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09亿元,增幅12.92%,2025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增至28.51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6]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59% [6]
宏和科技不超9.95亿定增获上交所通过 中信证券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10-29 11:08
公司融资进展 - 宏和科技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 [1]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460.64万元,将投资于三个项目 [4] - 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投资总额72,000.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63,263.05万元 [2] - 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9,200.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197.59万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拟使用募集资金28,000.00万元 [2] 发行方案核心条款 - 发行采用竞价方式,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2] - 发行数量不超过263,918,250股,未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2]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特定投资者 [3] - 本次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4]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截至募集说明书出具日,控股股东远益国际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65,840.5037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4.84% [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文洋及其女儿Grace Tsu Han Wong [4]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4] 中介机构 - 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陈静雯、刘梦佳 [5]
宏和科技拟募资9.95亿元投向玻纤纱产线等项目,回应上交所审核问询
新浪财经· 2025-09-26 21:00
募投项目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460.64万元(约9.95亿元)用于三大项目[1][2] - 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投资总额72,00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63,263.05万元[2] - 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9,20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8,197.59万元[2]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拟投入28,000万元[2] - 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平均毛利率53.25%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4.40% 静态投资回收期8.26年(含建设期)[2] - 项目建设期2年 运营期10年 产品主要自用生产高性能电子布[2] - 公司未来3年资金缺口105,023.94万元 本次融资规模99,460.64万元具有合理性[2] 经营情况 - 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61,209.68万元、66,115.48万元、83,463.29万元和24,599.51万元[3]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82%、8.84%、17.38%和28.06%[3] -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70万元、-8,608.00万元、537.14万元和2,747.56万元[3] - 2023年毛利率下滑主要因下游市场需求下滑及黄石宏和布厂投产致产品降价[3] - 2024年毛利率回升得益于工艺优化成本下降及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提升[3] - 2025年1-6月毛利率持续提升因市场需求增长及高性能电子布收入占比提升[3] - 净利润波动主要受毛利波动影响 2023年因产品单价下滑致净利润降幅较大[3] - 2024年因收入和毛利率提升致净利润提升 2025年1-6月因产品单价提升致净利润提升[3] - 应收账款随收入增长而增长 账龄均在1年以内 主要集中在6个月以内[3] - 2023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幅增长主要因黄石宏和布厂投产 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批量转固[3] - 公司产能利用率高 机器设备及铂铑合金漏板使用正常 固定资产无需计提减值损失[3] 其他事项 - 公司不存在实施或拟实施财务性投资情形 最近一期末也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财务性投资情形[4] - 对台燿科技销售模式转为寄售系客户要求 符合行业惯例 收入确认政策已相应调整[4]
宏和科技: 宏和科技关于签署完成《项目投资合同书》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8:12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并通过投资议案 [1] - 同意与黄石市经济开发区铁山区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合同书 [1] - 通过全资子公司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现有厂区内投资高性能玻纤纱产线新建项目 [1] - 项目投资金额约人民币7.2亿元(含固定资产投资) [1] - 最终投资金额及建设期以项目实施后实际情况为准 [1] - 授权公司管理层负责落实具体投资事项 [1] 对外投资进展 - 近日公司与黄石市铁山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完成签署项目投资合同书 [2] -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5年4月29日刊登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25) [2] - 后续进展情况如发生较大变化或取得阶段性进展将按规定及时披露 [2]
“纵向深耕”与“全栈发展”并举 科创类公司定增募资聚焦主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5-20 02:52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核心内容 - 新规强调募集资金应专款专用且聚焦主业 超募资金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1][2] - 明确募集资金用途改变的情形及罚则 包括取消原募投项目、变更实施主体或方式等 [2] - 对资金账户实施更严格监管 临时补流需通过专项账户 现金管理需通过专户或公开披露账户 [2] 科创类上市公司定增特征 - 2025年A股科创公司定增呈现"纵向深耕"与"全栈发展"两大方向 寒武纪募资49.8亿元投向大模型芯片/软件平台 [3] - 宏和科技拟募资9.95亿元建设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及研发中心 材料应用于AI服务器及高频通信网络 [4][5] - 软通动力定增覆盖AI PC智造基地等全栈业务 从软件服务商转型为软硬一体全栈智能服务商 [6] - 麦格米特募投项目包括全球研发中心扩展及泰国生产基地 增强AI服务器等新兴场景配套能力 [6] 科技行业定增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应用与智能终端发展 如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等 [7] - DeepSeek等技术拐点出现 AI与硬件结合成优势领域 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细分市场潜力大 [7] - 中国具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整产业链及工程师红利 有望引领全球创新浪潮 [7] 超募资金使用现状 - 瑞德智能拟用7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流 原IPO募资7.27亿元中超额部分达2.34亿元 [9] - 博力威拟用226.71万元超募资金补流 此前已投入4.71亿元于锂离子电池项目 [9] - 北方长龙拟用2800万元超募资金补流 同期公告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 原IPO超募资金达9414万元 [10][11] - 恒宇信通拟用1.2亿元超募资金补流 其IPO超募资金总额为4.57亿元 [11]
宏和科技:拟7.2亿元投建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
快讯· 2025-04-28 17:59
公司投资计划 - 宏和科技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黄石投资建设"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 [1] - 项目投资金额约人民币7 2亿元 含固定资产投资 [1] 项目目的 - 该项目旨在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产品竞争力 [1] - 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战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