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

搜索文档
丰元锂能:第四代锂电材料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
起点锂电· 2025-08-21 18:15
钠离子电池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行 主题聚焦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与GWH级出货"真"元年[3] - 活动规模超600人 由金钠科技总冠名 天能钠电协办 并获得十余家产业链企业赞助及演讲支持[3] - 论坛覆盖钠电全产业链 包括正极材料、电池制造及设备企业 反映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3] 丰元锂能技术布局 - 公司开发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 压实密度超2.6g/cm³ 较行业主流2.2-2.4g/cm³提升显著[4] - 该材料可实现10分钟快充续航600公里 并通过提升体积能量密度支持1000公里长续航[4] - 产品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 主要面向快充电池和大容量电芯市场[5] 三元材料技术突破 - 公司突破高镍三元材料技术难关 具备比肩头部企业的制备能力[5] - 研发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 截止电压较传统三元提升约20% 满足高端车型续航需求[5] - 同步开发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正极及固态电池材料 遵循"应用一代 预研一代"研发策略[5]
充电10分钟续航 600公里?山东丰元锂能推出的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可以实现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16:28
公司技术优势 -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超过2.6g/cm³ 显著高于行业主流2.4-2.55g/cm³水平 [2] - 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充电截止电压提升至4.35V 能量密度达250Wh/kg 较传统三元材料提升约20% [3] - 高镍及超高镍三元材料技术实现突破 制备能力比肩头部企业 [3] 产品性能表现 - 磷酸铁锂材料支持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超快充 并实现1000公里长续航能力 [1][2] - 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应用案例包括极氪001车型 续航里程达712公里 [3] - 磷酸铁锂产品关键指标(振实密度/克比容量/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处于行业前列 [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建成山东枣庄/安徽安庆/云南玉溪三大智能化生产基地 形成华东/华北/西南战略布局 [3] - 锂电正极材料已建成及在建产能达31.5万吨 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3] - 产品覆盖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数码领域锂电池等多应用场景 [1] 产品矩阵与规划 - 正极材料包含磷酸铁锂和三元两大主流系列 含多种型号产品 [1] -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计划2025年重点推广 2024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2] - 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储能和动力电池 三元材料主要面向动力电池和数码领域 [1]
2025年上半年山东新能源车产量翻番
新华网· 2025-08-21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从电池到整车的全链突破 多家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预计2024年底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 [1][2][3][6][7] 产业链布局与规模 - 山东形成济南青岛为龙头 烟台潍坊淄博日照临沂聊城配套协同的"两核引领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7] - 枣庄泰安锂电 东营轮胎 烟台汽车零部件 滨州轻量化铝材等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7] - 新能源汽车产量53.2万辆 同比增长107.1% 居全国第四位 较去年提升5个位次 [4] - 预计2024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 [7] 企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中国重汽新能源产品销量1.5万辆 同比增长245% 其中新能源重卡同比增长226% 卡车公司新能源整车生产同比增长194.7% [2] - 自主研发TX中央驱动牵引车能耗降低15% 电池放电量最高达600kWh 续航里程达450公里 电量从10%充至80%仅需半小时 [4] - 魏桥汽车铝材料占比将提升至50% 车身重量降低15% 扭转刚度提高11% 续航提升10% [4] - 丰元锂能锂电正极材料建成及在建产能31.5万吨 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能量密度达250Wh/kg 较传统材料提升约20% [3][5] - 特来电充电网络覆盖366个城市 设有近80万个充电终端 研发充电过程双层安全防护系统 [3][5] 市场表现与全球化 - 魏桥汽车旗下极石领途等品牌进入近30个国家市场 BAW锐胜王牌市场份额从23%跃升至37.9% 登顶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3] - 山东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四大骨干企业(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唐骏欧铃)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50% [6] - 乘用车领域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企业布局腾势海豹瑶光等高端车型 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140% [6]
突破续航与快充瓶颈!丰元锂能高精尖材料筑牢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基石”
齐鲁晚报· 2025-08-20 19:44
核心技术突破 -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达2.6g/cm³ 显著高于行业主流2.4-2.55g/cm³水平 [4] - 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充电截止电压提升至4.35V 能量密度达250Wh/kg 较传统三元材料提升20% [5] - 技术突破支撑超快充与续航提升 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及单次充电1000公里可能 [4] 产能布局与规模 - 三大智能化生产基地覆盖山东枣庄 安徽安庆 云南玉溪 总产能达31.5万吨 [5] - 产能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形成华东 华北 西南战略布局 [5] 战略地位与行业影响 - 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被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参与构建国家优势产业 [5] - 产品成为头部电池企业攻克高端市场关键选择 计划2023年下半年量产 [4] - 推动竞争格局向头部企业集中 筑牢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材料供应底座 [5][6] 技术储备与未来规划 - 坚持"应用一代 预研一代"策略 储备磷酸锰铁锂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下一代技术 [5] - 前瞻性布局固态电池材料领域 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