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精度电子铜箔
icon
搜索文档
铜陵有色(000630):一体化布局的老牌铜企,资源自给率持续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27 22:2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铜陵有色是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安徽老牌铜企,依托铜陵矿山资源布局矿山-冶炼-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5]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阴极铜生产企业之一,阴极铜年产能超170万吨,同时具备年产各类高精度电子铜箔产能8万吨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60.8亿元(同比+6.4%),实现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33.9%,主因境外子公司分红安排调整导致所得税费用提升) [5] - 铜产品贡献的收入/毛利占比分别为83.78%/56.91% [5][21] - 供需矛盾持续演绎,铜价具备支撑:供给端冶炼产能扩张而铜矿供应紧张,2024年以来冶炼加工费持续下行;需求端国内制造业PMI表现平稳,电网投资1-7月增速为12.5%,AI数据中心有望贡献需求增量;美联储鸽派表态支持9月降息,利好铜价 [6] - 米拉多铜矿注入带动资源自给率提升:2022年铜精矿含铜产量5.16万吨,自给率3.17%;2023年米拉多注入后产量达17.51万吨,自给率9.97%;二期投产后预计形成约20万吨/年产能,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40] - 公司卡位华东地区,铜消费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交通网络畅达,运输成本具备优势 [7][4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2/50.84/57.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48/10.90/9.60倍 [8][11] 公司概况 - 铜陵有色是安徽省属国企,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第一大股东铜陵有色集团持股47.77% [24] - 公司管理团队稳定,高管均由集团内部升职,在各自领域经验丰富 [26][27] - 2024年实现营收1455.31亿元(同比+5.88%),归母净利润28.09亿元(同比+4.05%) [18] - 产品包括铜产品、黄金等副产品、化工及其他产品,其中铜产品贡献主要营收和利润 [21] 行业分析 - 铜矿供应紧张而冶炼产能扩张,2024年以来冶炼加工费持续下行,2025年2月以来铜精矿TC/RC已降为负数 [30][31] - 2025年7月国内制造业PMI指数为49.3%,同比基本平稳 [33] - 电网投资2025年1-7月完成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2.5% [33] - AI数据中心耗铜量预计2026年新增46万吨,贡献需求增量 [3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达85%,降息利好资金流入制造业,提振铜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6][39] 资源布局 - 公司下属冬瓜山铜矿、安庆铜矿等国内矿山,并控股子公司中铁建铜冠获得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70%控制权 [5] - 米拉多铜矿一期工程设计年产9万吨铜精矿含铜量,二期投产后矿石处理能力达4620万吨/年,形成约20万吨/年铜精矿含铜量 [40] - 随着米拉多二期产能爬坡,预计2025-2027年铜精矿含铜量分别为19.5/23/27万吨,资源自给率分别为10.4%/12.0%/13.8% [4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7.91/1679.64/1740.34亿元,增速10.5%/4.5%/3.6% [11] - 预计毛利率稳步提升,2025-2027年分别为8.6%/9.4%/10.0% [11] - 预计ROE持续改善,2025-2027年分别为9.5%/13.3%/13.9% [11]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26/0.40/0.45元 [11] - 估值水平合理,相比同业具有竞争力 [49]
华安证券:首次覆盖铜陵有色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10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铜陵有色是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安徽老牌铜企,拥有矿山-冶炼-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2]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阴极铜生产企业之一,阴极铜年产能超170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年产能8万吨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60.8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33.9%),铜产品贡献收入/毛利占比分别为83.78%/56.91% [2] 行业供需与价格走势 - 供给端冶炼产能扩张而铜矿供应紧张,2024年以来冶炼加工费持续下行,推动铜价上涨 [3] - 需求端国内制造业PMI平稳,电网投资1-7月增速达12.5%,AI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贡献需求增量 [3] - 美联储鸽派表态支持9月降息,利好资金流入制造业,对铜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提振 [3] 资源储备与自给率 - 2022年铜精矿含铜产量5.16万吨,资源自给率仅3.17% [4] - 2023年米拉多铜矿注入后产量达17.51万吨,自给率提升至9.97% [4] - 米拉多二期投产后预计形成约20万吨/年铜精矿含铜量,资源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4] 区位优势与成本控制 - 公司卡位华东地区,铜消费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4] - 江海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等交通网络畅达,运输成本具备优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2/50.84/57.68亿元 [5] - 对应PE分别为16.48/10.90/9.60倍 [5] - 90天内4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均价5.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