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安全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斗象科技谢忱:十年蝶变 从白帽平台到AI安全云平台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2:39
谢忱 彼时,谢忱白天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晚上翻译资料"搬文献",他所创办运营的网络安全门户FreeBuf逐 步吸引了中国第一批白帽用户,也为斗象后来以漏洞众测平台为主的初期业务打下基础。 所谓"白帽",即"白帽黑客",也就是通过黑客技术为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排查的网络安全从业者。2014 年,谢忱创立斗象科技,正式建立平台"漏洞盒子",成为国内最早倡导安全众包服务商业化的企业之 一。 ◎陈铭 记者 邓贞 当人工智能成为市场焦点、大模型与智能体深入千行百业,"安全"这一隐形底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斗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谢忱用两个"失控"概括企业 在AI时代面临的安全挑战:一是对物理世界的失控;二是推理过程不透明带来的失控。 2014年,谢忱创办了国内最早的白帽技术社区。此后十年,从搭建服务数千家企业的漏洞众测与在线安 全服务平台,到打造安全垂类大模型与智能安全云平台——在一些企业还未意识到"AI安全"意味着什么 时,斗象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网络安全进化路径。 站在AI浪潮与安全技术升级交汇的当前,上海证券报记者与这位年轻的创始人聊了聊:大模型时代, 什么是网络安全厂商真正 ...
启明星辰(002439.SZ)披露半年报投资者交流 袁捷董事长首次亮相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29
行业趋势与机遇 - 传统网络安全业务增速受限 产品和服务增长承压[2] - 高质量网络安全能力供给需求旺盛 产业发展动能充足 韧性强 潜力大 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2] - 新质安全需求中长期潜力巨大 发展势头强劲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战略要求[2] - 网络安全产业处于技术代际跃迁关口 赛道持续拓宽 行业天花板不断抬升[2] 公司战略定位 - 深化与中国移动战略协同 完成身份蜕变 能力升维 赛道拓宽[3] - 攻坚高质量安全能力 实现存量巩固与增量拓展[3] - 强化创新效能和精益管理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3] - 作为央企控股行业龙头企业 坚定发展信心 保持战略定力 立足科技创新[3] 政策影响分析 - 国务院《意见》对经济形势有根本性拉动 明确新生产力方向 提升经济量质构效[4] - 六个重点领域延伸网络安全需求 对经济多个方向起指引作用[4] - 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力要素 与数据要素交互作用 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4] - 智能终端和智能体覆盖度量化指标对产业是极大利好[4] AI安全市场机遇 - AI安全相关投入预计占政策驱动整体增量投入5%至15%[4] - 增长动力源于三方面:AI赋能安全重构现有产品能力 AI自身安全保障大模型安全可靠 AI应用保护智能体及集群安全[4] - 市场呈现快速迭代 高度协作发展特征[5] - 公司自2024年2月战略性投入 在模型评估 访问控制等核心领域建立显著先发优势[5] 公司战略行动 - 紧密围绕国家政策要求 持续深化技术研发[5] - 积极参与推动合规标准与安全防护体系建设[5] - 为智能终端普及 全要素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可靠安全保障[5] - 把握历史性机遇 服务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5]
美国《AI行动计划》将加剧全球AI治理失序
第一财经· 2025-08-12 21:01
美国AI行动计划核心战略 - 以"美国优先"为导向的全球AI治理规则将导致技术标准生态割裂与监管模式对立[1] - 计划包含三大支柱:加速AI创新与去监管化、构建AI基础设施、主导全球AI治理规则[1] - 政策目标是通过技术优势建立全球AI霸权地位[13] AI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战略 - 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将从2023年4.4%升至2028年12%[2] - 三重能源战略:松绑传统能源审批(天然气/核电/燃煤)、电网数字化升级、创新融资工具[3] - 设立"基荷能源信用增强计划"为长周期能源项目提供联邦风险分担[3] 算力建设 - 数据中心加速计划:简化环评流程、开放联邦土地、审批时限压缩至数月[4] - 半导体供应链本土化:将5纳米以下芯片厂纳入国防关键基础设施[5] - 2028年前完成外国芯片替代,启动"电子复兴计划2.0"攻关3D堆叠等颠覆性技术[5] 人才培养 - 教育部更新职业课程,能源部每年资助2000名核电/超算学员[6] - 军方建立AI人才速成项目,财政部提供培训税收优惠[6] - 劳工部联合社区学院定向培养电工/半导体工程师等紧缺工种[6] 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监管松绑 - 废除阻碍AI开发的联邦法规,撤销拜登时期AI安全行政令[8] - 限制州级AI立法权,联邦资金分配与监管环境挂钩[9] - 医疗/农业等领域设立监管沙盒,允许绕过部分审批要求[10] 技术突破 - 国家自动化云实验室覆盖材料/化学/生物等多学科领域[11] - 增加AI可解释性/可控性研究的联邦资助[11] - 建设开源金融生态解决模型可持续性问题[9] 全球规则主导战略 - 向盟友出口全栈技术(硬件/模型/软件/应用),对中国加强芯片管制[15] - 通过G7平台组建"民主国家AI联盟"对抗中国治理模式[15] - 国防部制定抗量子加密标准,国土安全部组建AI安全响应小组[13] 行业影响 - 医疗/能源/农业成为AI应用试点优先领域,享受监管灵活性[10] - 国防与情报领域加速军事AI部署,建立科学数据集支持训练[10] - 半导体行业获制造业回流基金支持,先进制程进入快速审批通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