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C牌照
icon
搜索文档
“零售之王”AIC牌照落地 银行系股权投资迎来小高潮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21:23
银行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定位转变 - 银行业AIC的核心命题从化解母行不良资产转向股权投资[1] - 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城市 2025年3月进一步扩大至所在省份[4] - 监管明确支持银行设立AIC并将表内资金股权投资上限由总资产4%提升至10%[4] 股份行加速布局AIC牌照 - 招行成为继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后第三家持有AIC牌照的股份行[2] - 招银投资注册资金达150亿元 高于同业兴业投资和中信投资 仅次于工行AIC[8] - 2025年以来5家国有大行AIC旗下私募基金发行数量达34只 超越2018年以来历年水平[6][25] AIC业务模式演变 - 初始定位为债转股工具 2016-2023年业务严格限制在债转股及配套措施[14][15] - 2024年政策放宽后业务形态发展为三类:核心债转股、表内直投与表外业务[24] - 表内直投多采用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方式 双GP架构在地方合作中常见[25][26] 招行AIC战略布局 - 招银投资将整合招银国际团队及总行多个部门资源 采取内部竞聘形式搭建团队[13] - 招行通过招银国际已积累股权投资经验 2024年境外4个项目及境内4个项目成功IPO[10][11] - AIC设立旨在补足股权投资能力 发挥母行信贷资源协同效能[12][13] AIC行业现状与挑战 - 五大行AIC 2024年利润总额183.54亿元 占母行利润仅1.4% 但年复合增长率达57.93%[30] - 纯股权投资面临三大挑战:高资本消耗(风险权重1250%)、IPO退出难、专业能力短板[33][34][35] - 当前股权投资仍集中企业发展中后期 与政策"投早投小"导向存在偏差[35]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监管引导商业银行优化考核机制 提高股权投资风险容忍度[31] - AIC有望在银行息差收窄背景下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需突破债性思维限制[30][32] - 地方产业基金、险资等合作方加入 提升资金杠杆效用[26]
股份行AIC陆续批筹 银行系股权投资如何摆脱信贷思维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4:36
AIC牌照扩容与银行布局 - 中信银行获批筹建信银金投 成为第二家获批AIC的股份行 注册资本拟为100亿元 持股比例100% [1][2] - 兴业银行为首家股份行AIC 招商银行拟设立AIC 计划使用不超过150亿元自有资金 [2] - 国有大行早在2017年设立AIC 初期聚焦债转股 2021年起试点股权直投 但规模较小 [3] - 监管部门多次提及AIC扩容 支持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AIC 政策鼓励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 [2][3] AIC业务定位与功能 - AIC可深化投贷联动和股债结合 提供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服务 打破商行与投行壁垒 [1] - 可开展市场化债转股 优化银行资产质量 同时赋能科技金融 提升综合化经营水平 [4][5] - 为银行拓展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 撬动科技企业合作带来的交易结算、存款沉淀等综合效益 [5] 股权投资面临的挑战 - 股权投资风险高、收益不确定 银行需平衡风险、收益、流动性 完善募投管退链条 [1][7] - 银行缺乏股权投资经验 投研能力、人才储备不足 需构建差异化评估和管理体系 [6][7] - 传统信贷思维难以匹配科技企业轻资产特点 初创期企业融资存在障碍 [5][7] - 考核机制偏重短期效益 与股权投资长周期特点不匹配 需调整以支持"投早投小" [1][7] 破局方向与建议 - 需突破制度和模式 建立适配的评估体系、投后管理和退出机制 [7] - 丰富中长期资金来源 降低资本计提权重 提升投资性价比 [8] - 加强行业研究 优化考核体系 对标先进投资机构 探索多元退出路径 [7][8]
这张牌照,兴业银行等了很久
36氪· 2025-05-15 16:26
大势下的牌照 - 兴业银行全资设立的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兴银AIC)于5月7日正式获批,标志着公司期盼八年的AIC牌照落地[2] - 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设立AIC的请示也相继获批,反映监管对商业银行设立AIC的态度发生实质性转变[3] - AIC初期主要功能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和企业高杠杆问题,业务范围已从债转股延伸至股权投资及深度合作[3] - 五大国有行AIC资产规模均不超过2000亿元,最小的是交通银行AIC不到700亿元,不足五大行平均总资产规模的1%[3] AIC的业务贡献 - 五大行AIC作为重要股权投资平台,参与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和债转股项目,例如北京经开区联合中银AIC和建行AIC设立三支总规模300亿元的基金[4] - 截至2025年2月,五大AIC在18个试点城市的股权投资签约规模达350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并强化银行与地方政府关系[6] - 2019年五大行AIC共实施债转股项目363个,到位资金4250亿元,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7] - 建行AIC参与甘肃能源债转股项目投资11亿元,促成建行后续向甘肃电投集团提供155亿元授信和74亿元贷款[8][9] 兴业银行的AIC布局 - 兴业银行早在2017年五大行首批AIC获批后即启动牌照筹划,但因资管新规过渡期和监管担忧AIC成为表外通道而延迟[9] - 2024年底资管新规整改完成,兴业银行表外投资规模从2017年的2.67万亿元压降至1.21万亿元,信托计划从9159亿元降至3350亿元[11] - AIC牌照为兴业银行在净息差收窄背景下打通"投贷联动"提供新路径,有望缓解公司增长乏力问题[13] 兴业银行的业务短板与机遇 - 公司对公贷款规模3.44万亿元居股份制银行首位,但权益投资仅通过兴业国信资管开展,净资产规模仅110亿元且受监管限制[16][17] - 缺乏AIC牌照导致兴业银行错失四川能投50亿元债转股项目,被中信系机构联手拿下[17] - AIC将帮助兴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2024年广东区域不良贷款余额同比翻倍并亏损17.21亿元[19] 管理层与牌照落地 - 兴业银行AIC牌照的获批是几代管理层接力成果,高建平任内提出申请但受表外业务整改拖累,吕家进任内完成关键突破[20][21][22] - 吕家进曾主导邮储银行IPO,调任兴业后避开闽系房企风险,并推动跨境理财通和AIC牌照落地[22] - AIC需与兴业国信资管整合以实现业务协同,顶层设计和人才机制是下一步重点[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