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具身机器人频现亿元大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4:17
行业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正从“概念炒作”和“技术驱动”转向真实的商业落地和“市场驱动”,迎来“订单收获期” [1][2][3] - 行业在迎来首批规模化亿元级大单的同时,产品价格迅速下探至“万元时代”,市场热度空前 [1][2][7] - 行业竞争核心从技术演示转向硬核的工程化、供应链管理和交付能力,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 [10][11] 订单与商业落地 - 多家公司近期获得亿元级大单:优必选中标1.26亿元项目,全年订单总额突破6.3亿元 [2][5];越疆科技签署超8050万元采购合同 [2][4];智平方达成未来三年部署逾1000台、金额超4亿元的战略合作 [2][6] - 订单在关键场景实现突破:优必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智慧物流、数采中心 [2][5];越疆科技引入新能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 [2][4];智平方进入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 [2][6] - 头部玩家在各自优势领域已初步完成“可行性验证”,下一步关键是将订单转化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10] 产品价格与市场渠道 - 人形机器人价格从年初的数十万元级别迅速进入“万元时代” [7] - 宇树科技发布起售价3.99万元的双足人形机器人 [7];松延动力发布定价9998元的“小布米”,首次将价格打入千元级,一小时内订单突破100台,2天内首批500台售罄 [7] - 销售渠道从B端直接拓展至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目标客群从工厂延伸至极客和开发者 [7] - 加速进化Booster K1上架电商平台,极客版有889人预约;小布米有614件预售 [8] 行业竞争焦点转变 - 行业焦点从“秀肌肉”转向“拼交付”,竞争核心是供应链管理、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和售后支持等工程化与交付能力 [10][11] - 人才需求风向转变,从抢AI算法工程师转向抢经验丰富的机械结构、硬件工程和供应链管理人才 [11] - 交付能力成为新竞争壁垒,例如加速进化公司为电商产品打出“双11全款订单今年12月底未交付则3倍赔付”的承诺 [11] - 能否按时保质完成现有订单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新标尺,无法实现可靠交付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11]
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38.0% 深圳工业机器人释放高产能
深圳商报· 2025-08-06 01:24
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8% 成为制造业回暖与产业升级的显著信号 [1] - 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达1797亿元 位居全国首位 2024年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 [1] - 深圳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达7.4万家 南山区"机器人谷"聚集越疆、众擎、智平方等技术型企业 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1] 产业链协同与商业化进展 - 深圳已形成从上游零部件研发到下游场景落地的完整产业链 企业间协同效率高 配件供应半径可控制在1小时车程内 [2] - 人形机器人从技术展示转向工程化落地 优必选近期斩获9051万元全球最大金额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 [2] - 摩根大通首次覆盖优必选并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135港元 其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吉利汽车等头部企业 [2]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优必选Walker S2实现全球首创自主换电功能 支持7×24小时作业 越疆"Atom"机器人可完成1800公里远程烹饪操作 [3] - 深圳计划开放100个应用场景 设立100亿元专项基金 加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3] - 政策推动形成"场景催应用、应用促迭代"的发展路径 加速产业集聚与技术突破 [3]
具身智能,正在抢滩数据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4:46
技术突破 - 越疆科技在远程操控技术上实现突破性进展,操作员通过VR设备远程操控1800公里外的人形机器人完成复杂厨房任务[1] - 自研摇操系统实现空间轨迹重合度>99%的毫米级精度,有效规避传统远程操控中的"漂移"问题[1] - Atom机器人展现出类人的全身协调能力,上半身与下半身自然联动协同工作,大幅拓展应用边界[1] 数据采集与应用 - 越疆在真实家庭环境中采集动作序列、环境交互信息等高保真数据,有效数据率超过99%[2] - 帕西尼感知科技启用12000平方米的具身智能超级数据工厂,预计年产近2亿条高维训练数据,突破模型跨本体泛化能力瓶颈[2] - 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启动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涵盖8类场景,年产数据超200万条[2] 行业动态 - 深圳机器人主机厂加速建设数据采集中心,构建高质量数据壁垒[2] - 龙岗区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数据聚合服务中心,整合资源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保障[3] - 地方政府推动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基地建设,释放数据要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3]
越疆人形机器人,跨越1800公里外的精准操控如何重塑未来交互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1:12
远程存在技术突破 - 越疆机器人展示"Atom"人形机器人通过VR远程操控实现跨地域精准操作 空间轨迹重合度超过99% 达到毫米级精度 [1][2] - 系统突破传统远程操控的误差累积问题 实现全身协调性 上下半身自然联动 可长时间执行煎牛排等复杂任务 [2] - 技术应用场景从家庭厨房延伸至医疗护理、高危作业、娱乐等领域 消除地理限制 [5][6][7] 人形机器人技术演进 - Atom具备媲美人类的行走、奔跑、平衡能力 可协同双臂完成抓握捏拧等精细操作 [4] - 系统通过高保真数据记录实现自我进化 有效数据率超过99% 真实场景操作数据成为AI训练核心资源 [3] - 远程存在技术与机器人本体技术深度融合 推动产品从实验室展示转向多场景实用化 [5] 行业应用前景 - 医疗领域可实现专家远程手术 机器人精准复现手法 解决医疗资源地域分配不均问题 [6] - 高危环境作业如核电站巡检、化工厂救援等场景 机器人可替代人类承受辐射毒气等风险 [6] - 娱乐行业将虚实融合 玩家可操控实体机器人参与实景竞技游戏 重塑沉浸式体验 [7] 技术社会价值 - 突破1800公里距离限制完成家庭场景服务 验证技术的情感连接价值 [1][8] - 推动护理、教育等服务行业变革 使专业技能突破物理空间传播 [5][8] - 技术商业化路径清晰 已具备从概念验证到规模落地的技术基础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