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5周: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印发,看好液冷行业发展趋势-20250902
光大证券· 2025-09-02 15: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等技术融合[5] - 液冷技术受益于高功耗芯片规模商用和政策推动,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行业迎来转折点[8] - 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将实现万台级别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解决数据匮乏难题[7] -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2025年发展有望全面提速,获得政策金融工具赋能[24][25][26] - 工程机械受益于雅江水电站1.2万亿元投资开工,内销回暖出口增长,叉车电动化、国际化趋势明确[15][16][17] - 固态电池产业化在即,设备环节最先受益,带动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等市场需求[21][22][23] -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大基金三期3440亿元注册资本推动产业发展[19][20] 重点子行业观点总结 人形机器人 - 无界智慧科技新增智元机器人等股东,注册资本由600万元增至866.7万元,专注陪护机器人研发[4] - 英伟达推出Jetson AGX Thor计算平台,起售价3499美元,面向全球销售[4]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足专利获授权,提升耐用性和响应速度[4] - 越疆科技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具身智能规模化迈出关键一步[5]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实现万台级别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7] - 建议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丝杠、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精密注塑与MIM等产业链公司[7] 液冷 - 中国电信华北区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项目规模数千万元,为运营商领域首次大规模应用,能耗降低30%以上[8] -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1.4kW,NVL72方案单机架功耗120-130kW,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需求[8] - "东数西算"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北上广深要求液冷机柜占比超50%[8] - 2024年中国新增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约10%,行业迎来加速转折点[8] - 技术路线从单相冷板向双相冷板和浸没式液冷迭代[9] - 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申菱环境等公司[9] 机床&刀具 - 2025年7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1283.57亿日元,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3.6%[10] - 2025年6月日本对华机床订单321亿日元,同比上升1.5%,环比上升3.7%,同比连续15个月增长[10] - 2025年1-7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8.34万台,同比增长13.9%[10] - 行业受经济预期影响,随着政策落地基本面有望改善[10] - 建议关注科德数控、海天精工、纽威数控等整机及零部件公司[10] 机械出海 - 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11] - 中美经贸会谈推动已暂停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11][12] - 美联储可能9月降息25个基点,年内降息两次[12] - 2025年7月美国CPI同比+2.7%,核心CPI同比+3.1%,零售销售环比+0.5%[13] - 2025年7月中国出口电动工具11.9亿美元,同比-6.5%;出口OPE金额1.6亿美元,同比+44.4%[14] - 中国矿业对外投资增长,带动矿山机械出海,2025年7月矿山机械出口额6.0亿美元,同比增长37.6%[14] - 建议关注巨星科技、创科实业等工具类企业及耐普矿机、新锐股份等矿山设备公司[14] 工程机械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为三峡工程6倍,预计拉动大量需求[15] - 2025年7月挖掘机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其中国内销量7306台同比增长17.2%,出口销量9832台同比增长31.9%[16] - 行业处于需求底部,随着政策托底效应,需求有望边际修复[16][17] - 2025年7月叉车销量118605台,同比增长14.4%,其中国内销量69700台同比增长14.3%,出口量48905台同比增长14.5%[17] - 2025年7月叉车平均工作时长102小时,环比增加10.03%;开工率56.4%,环比上涨3.00个百分点[17] - 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达3.9万台,同比增长39.3%,渗透率仅3.2%[17] - 建议关注中联重科、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龙头及安徽合力、杭叉集团等叉车公司[15][17]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五级修509组,四级修268.25组,较2023年分别同比+371.3%/+136.9%[18] - 2024年中国中车签订动车组高级修订单453.6亿元,较2023年142.8亿元同比增长217.6%[18] - 2024年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约245标准列,较2023年164标准列同比增长49.4%[18] - 2025年1-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18] - 2025年7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23亿人次,同比增长6.4%[18] - 建议关注时代电气、中国中车、中国通号等公司[18]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对ASML、东京电子等实施"长臂管辖",切断部分半导体设计软件对华出售渠道[19] -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3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同比增长4.9%[19] - 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额占比23.2%,其中集成电路占比7.21%,发动机及零部件占比4.57%,半导体制造设备及零部件占比2.74%[19]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规模远超前两期,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20] - 建议关注中科飞测、富创精密、正帆科技等公司[20] 新能源设备 - 云南楚雄市与宁波景蓝新能源签约年产5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21] - 欣旺达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第二代样品中试,第三代完成400Wh/kg验证[21] - 比利时艾维斯塔控股落户江苏金坛,投资磷酸铁锂和固态电池,一期投资500万欧元,二期计划投资1亿欧元[22] - 华域汽车计划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主营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研发销售[22] - 固态电池产业化带动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叠片机等市场需求[23] - 光伏"反内卷"政策推动价格回升,市场回归健康竞争[23] - 建议关注宏工科技、德龙激光、海目星等固态电池设备公司及迈为股份、微导纳米、奥特维等光伏设备公司[23] 低空经济及eVTOL - 合肥市低空安全实验室揭牌,开展低空经济领域合作[24] - 安徽省发行456亿元专项债券,其中合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8.6亿元[24] - 民航局征集立法建议,推动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发展[24] - 亿航智能与合肥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0亿元,VT35型号合格证申请已受理[2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要求发展低空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25] - 建议关注亿航智能、应流股份、交控科技等公司[26]
当虹科技与云深处科技签约 开启机器人领域深度合作
证券日报· 2025-08-29 16:43
公司合作动态 - 当虹科技与云深处科技正式签署机器人业务合作协议 联合研发和销售针对应急 消防等场景的四足机器人[2] - 合作将结合云深处科技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技术优势与当虹科技在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技术优势[2] - 云深处科技部分系列机器狗产品将在特定行业应用方案中标配使用当虹科技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2] 技术应用案例 - 双方曾于8月21日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实现传媒业界首次千里跨距机器狗视角实时直播 吸引10万人次线上观看[2] - 直播通过当虹科技BlackEye Vision系统实现机器狗视角"云赏西湖"体验 画面达到专业级播出要求[2][3] - 系统基于当虹科技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 对高清视频流进行10-100倍超级压缩 并通过AI画质增强算法提升画质真实性[3] 行业影响与前景 - 合作将推动机器人在应急 消防 巡检等复杂场景实现"本体智能+远程操控"深度融合[3] - 双方强强联合有望打造行业标杆案例 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3] - 合作被视为技术链的完美互补 将为"具身智能+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打开更广阔空间[2]
当虹科技和云深处科技合作 联合推出远程操控系列机器人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4:23
公司合作 - 科创板上市公司当虹科技与云深处科技签署机器人业务合作协议 [1] - 双方开启具身智能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合作 [1] - 合作结合云深处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优势与当虹科技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技术优势 [1] 产品研发与销售 - 联合研发和销售针对应急、消防等场景的四足机器人 [1] - 联合推出远程操控系列机器人产品 包括云深处科技部分系列机器狗产品 [1] - 在特定行业应用方案内标配使用当虹科技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 [1]
当虹科技与云深处科技签署“机器人业务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48
公司合作 - 云深处科技与当虹科技签署机器人业务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联合研发和销售针对应急、消防等场景的四足机器人 [1] - 云深处科技部分系列机器狗产品将在特定行业应用方案内标配使用当虹科技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 [1] - 双方将联合推出远程操控系列机器人产品 [1]
1300公里外山西指令操控西湖边的“狗”
杭州日报· 2025-08-27 10:25
核心技术突破 - 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实现端到端延迟降低至80ms以内 较人类神经反应极限延迟快20ms [1] - 多模态处理能力同步传输视频 音频 激光雷达点云 控制信令及文本信息 后端可通过三维空间数据感知地形障碍 [2] - 系统支持自动切换至卫星通信 在4G 5G和Wi-Fi网络失效时保障实时通信 [2] 产品性能表现 - 云深处绝影Lite3机器狗配备轻量化机身与自研高扭矩关节模块 运动控制算法优化升级 [1] - 机器狗在1300公里外远程操控下展现灵活性与稳定性 完成行走 转身及互动指令 [1] 行业应用拓展 - 实现传媒业界首次千里跨域机器狗视角实时直播 应用于文旅场景 [1] - 机器人可替代记者进入火灾 地震等特殊新闻现场 解决断网断电断路环境下的现场报道需求 [2] - 技术覆盖应急救援 工业巡检 巡逻检查等多领域 成为人体功能延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