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armind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奇瑞尹同跃:未来海外营收贡献将远超国内
第一财经· 2025-10-19 17:05
2025.10. 19 本文字数:867,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 今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奇瑞集团全球累计用户已突破 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超过543万。出口方面,奇瑞1~9月累计出口达93.6万辆,欧洲市场表现尤为亮眼,销量达 14.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显示出显著的高端化突破趋势。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加速"出海",尹同跃也坦言面临新的挑战:有的品牌"水土不服",有的品牌在安全质量上栽了 跟头,有的因本地化配套不足引发政府和用户的抱怨,损害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他强调,这提醒奇瑞,全球化不 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关键要可持续,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 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 微信编辑 | 苏小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 专用邮箱: bianjibu@yicai.com 作者 | 第一财经 葛慧 "现在奇瑞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接近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海外属地的员工数量,会远大于国内。"10月 18日,在芜湖举行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 ...
奇瑞尹同跃:未来海外营收贡献将远超国内
第一财经· 2025-10-19 16:08
"产品卖到德国,就要有德国车的味道;卖到日本,就要有日本车的味道。"尹同跃称,要推动更多百年 老店和全球伙伴共享奇瑞的技术与平台,做到技术创新的"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Be Somewhere"。 "产品卖到德国,就要有德国车的味道;卖到日本,就要有日本车的味道。" "现在奇瑞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接近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海外属地的员工数量,会远大 于国内。"10月18日,在芜湖举行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汽车(9973.HK)董事长尹同跃说 道。 尹同跃强调,要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必须具备与之匹配的全球化运营能力,即组织更敏捷、决策更 精准、风控更前瞻、跨文化融合更深入。 在上述大会上,尹同跃还谈到了安全问题。他表示,在奇瑞的"技术货架"上,已摆上了新一代AI智能车 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Carmind智能体、即将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等一系列尖点科 技,但安全技术始终摆在最核心、最突出的位置,"不够安全,绝不上车"。 今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奇瑞集团全球累计用 户已突破1772万,其中海外用 ...
尹同跃放话!押注三大核心 奇瑞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
国际金融报· 2025-10-18 19:19
据悉,目前奇瑞已在上述国家和地区完成市场布局,业务范围涵盖亚洲(中国除外)、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主要区域并形成一定竞争优势,2024 年奇瑞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市场的销量均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第一名,其中瑞虎5x、瑞虎7等车型成为细分市场标杆。瑞虎5x更是在欧 洲、南美、中东等地区长期占据A0级SUV出口冠军的位置。据尹同跃透露,当前奇瑞海外营收占比已"接近50%"。 这一痛点成为奇瑞构建创新体系的核心动因。"全球化不能只拼速度,要靠可持续的技术能力。"尹同跃提出,奇瑞的目标是通过三大创新体系,实现"产 品出海"向"技术出海"的升级,让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经得起全球120多个市场的检验。 破局"规模陷阱" 尹同跃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汽车出海的行业共性难题。"欧洲街头的中国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但'水土不服''质量栽跟头''本地化不足'等问题正在消耗中国品 牌信誉。"他说奇瑞通过全球市场调研发现,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企海外投诉中,37%源于"技术适配性不足",29%指向"应急保障缺失"。 孙婉秋摄 "不够安全绝不上车" 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奇瑞的技术布局也亮出硬核数据:内部300多个"瑶光实验室"攻坚5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剑指世界级高科技车企 以三大创新体系构建全球化创新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10-18 12:00
公司战略愿景 - 公司提出全球化创新体系目标,旨在推动企业转型,成为用户喜爱和信赖的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1] - 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树立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 [1] - 公司强调全球化关键在于可持续发展,而非仅追求规模和速度 [2] 全球化发展挑战与对策 - 中国汽车集体出海面临水土不服、安全质量问题、本地化配套不足等挑战,损害整体品牌形象 [2] - 公司将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应对挑战 [2] - 公司将秉持国际化思维,履行全球企业公民责任,成为各国政府认可的合作伙伴 [2] 技术创新体系 - 技术创新体系是公司全球创新生态的核心,依托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优势进行技术扫描与本地化开发 [3] - 公司通过“1+7+N”研发布局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提前布局代际领先技术 [3] - 内部“瑶光实验室”体系包含300多个实验室,集中攻坚500多项近期重大课题 [3] - 外部“开阳实验室”集群与全球100多所顶尖高校合作,聚焦原始创新,开展涵盖17个大方向、79个子项目的“1779技术工程”,已发掘前沿课题4000多项 [3] - 两大实验室体系在公司3万人研发团队基础上,汇聚全球超过5万名外部专家,实现24小时不间断创新 [4] - 创新成果包括新一代AI智能车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Carmind智能体、即将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等 [4] 质量与安全标准 - 公司将安全视为技术底线,建立了包含1.2万个真实交通安全事故案例的数据库 [4] - 公司在满足国标基础上,制定了100多项超越国标的安全标准,覆盖主动安全、电池安全等七大方向 [4] - 公司已有54款车型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评价,成为获得全球五星最多的中国品牌 [4] 文化与管理创新 - 文化创新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实干的氛围,并引入全球高端人才 [5] - 公司推行“成果共享、风险我担”机制,项目成功给予股权并推动产业化,失败则由公司承担损失并提供参与者“车马费” [5] - 管理创新体系确立“质量比销量更重要、创新比利润更重要”的发展理念,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 [5] - 公司致力于打造更敏捷的组织、更精准的决策、更前瞻的风控和更深入的跨文化融合能力 [6] 资本市场与运营 - 公司开启资本市场全球化新征程,按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化上市公司标准提升治理与经营水平 [6] - 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已接近总营收的一半,未来海外营收贡献和属地员工数量将远超国内 [6] - 管理创新旨在消除浪费、提升运营质量,实现高效盈利与自我造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