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boom Strike LS

搜索文档
Miu Miu继续狂飙;雅诗兰黛中国实现增长;昂跑旗舰店落地成都太古里|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04 15:47
雅诗兰黛集团 - 第三季报净销售额同比降10%至35.5亿美元,有机基础上同比降9%,毛利率增3.1% [2] - 中国大陆业务实现中个位数增长,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份额增长,由La Mer、Estée Lauder和Tom Ford驱动 [2] - 全球护肤业务和旅游零售双位数下滑,护肤业务净销售额降11%,彩妆品类表现不佳,香水部门下滑1%但仍是表现最好的 [2][3] - 2025财年第三季度香氛品牌全球净新增约10家直营门店,主要由LE LABO在中美两地新增 [3] - 新任CEO积极拓展三方销售渠道,集团在亚马逊上品牌数量从1个增至6个,未来将持续拓展新销售网络 [3] Prada集团 - 第一季度营收13.4亿欧元,小幅高于预期,远超同行,Miu Miu单季零售收入同比大涨60.2%,贡献3.77亿欧元净销售额,品牌占比从22%增至31%,Prada品牌增长0.1% [4][6] - 90%销售网络为直营,与德国奢侈电商Mytheresa合作扩大分销网络 [6] - 以12.5亿欧元从Capri Holdings收购Versace,对集团业绩影响待观察 [6] 时尚品牌热度 - LYST公布2025第一季度最受欢迎品牌榜,LOEWE重回榜首,搜索热度激增38%,Chloé首次跻身Top 10,COS首次进入前10,昂跑首次进入榜单 [8][10] Aesop品牌 - 欧莱雅旗下Aesop第一款“茶香水”Virēre在大陆上市,定价1250元,是第11款香水,也是被收购后第二款香水,第12款香水“Aurner”已在港台地区有售 [12][15] - 近两年推出新香速度加快,香氛品类成欧莱雅驱动增长一部分,最新季报香水类别两位数增长 [15] 昂跑 - 4月26日成都太古里旗舰店落地,面积500平方米,Cloudboom Strike LS国内首发,目前中国门店66家 [17] 阿迪达斯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1.53亿欧元,货币中性下同比增13%,营业利润6.1亿欧元,同比增82%,中国市场连续八个季度增长至10.29亿欧元 [18] - CEO表示将美国市场产品中国制造敞口降至最低,维持全年“高个位数”增长业绩预期 [18] TEMU - 考虑放弃以中国制造为中心模式,招募美国商家,只销售本地商品,规避关税并保持美国商品价格不变 [19] LVMH集团 - 葡萄酒和烈酒部门酩悦轩尼诗裁员超10%,约1200人,第一季度有机销售额降9%,因美中市场疲软 [20]
成都太古里旗舰店开幕,On昂跑进入快速发展期|最前线
36氪· 2025-04-28 19:42
公司战略与扩张 - 公司中国首家旗舰店落地成都太古里,面积达500平方米,展示全品类鞋履服饰[1] - 计划到2026年在中国市场门店数量突破100家,当前中国门店数为66家(含直营与分销)[1][3] - 亚太区首批旗舰店之一,未来将在中国及海外加速开设旗舰店[1] - 公司从依赖批发渠道转向重点发展自营零售店,适应中国零售环境[3]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中国首发Cloudboom Strike LS竞速跑鞋,采用LightSpray™喷织技术,鞋身仅重170克(比竞品轻30克)[3][5][6] - LightSpray™技术可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本地化生产,团队测试数百种配方实现鞋面轻量化与舒适性[5] - 瑞士总部已建测试设施,亚洲生产基地将落地,未来推出适配亚洲脚型的产品[5]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1-2024年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达47%[7] - 2024年净营收23.18亿瑞士法郎(约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7] - 2024年净利润2.42亿瑞士法郎(约19.84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204%[7] 品牌营销与用户定位 - 通过专业跑者口碑辐射大众消费者,马拉松跑者反馈10克重量差异对成绩影响显著[6] - 2024年10月在上海开设"跑者基地"概念店,强化专业跑步社群运营[6] - 公司管理层调整为单一CEO架构,华尔街认为此举利于全球化战略加速[6]
On昂跑CEO马丁·霍夫曼:当一个跑圈硬核品牌,意外成为「中产标配」|New Look专访
36氪· 2025-03-26 18:4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9年由三位瑞士创始人在圣莫瑞兹山创立 品牌定位为高性能运动品牌而非时尚品牌[4][34] - 初期遭遇生产难题 被亚洲厂商评价为"最不可能完成"的设计 最终突破技术障碍实现量产[7] - 2021年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双 市占率达2% 2024年销售额达26亿美元[5][7] - 采用"瑞士民主"管理模式 目前由五位合伙人共同经营[8] 市场扩张战略 - 2026年营收目标35亿瑞士法郎 中国是其关键增长市场 目标贡献全球10%销售额[10][11][30] - 美国市场通过将总部设在耐克总部附近实现快速渗透 中国门店数量从2024年58家计划增至80家[5][28][31] - 渠道策略从纯分销转向自营零售 过去四年新建19家门店 中国直营店占比达70家(全球共90家)[12][3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核心专利CloudTec缓震技术源自用户"云上奔跑"体验反馈 产品命名体系延续Cloud+系列[15] - LightSpray™喷织技术实现3分钟机器人制鞋 较传统150道工序大幅提效 首款应用产品Cloudboom Strike LS售价330美元[16][17][18] - 产品线从跑鞋拓展至训练/网球领域 服装品类目标占比10% 计划2026-2027年实现技术规模化[12][13][19] 中国市场策略 - 品牌认知度达30% 一线城市接近50% 被戏称为"中产新社交货币"[28][34] - 成都太古里将开设300㎡旗舰店 较早期104㎡门店显著扩容以展示全品类[24][26] - 采用差异化渠道策略 侧重直营+DTC模式 通过天猫/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强化消费者洞察[31] 未来增长支柱 - 实施3E战略:Elevate(提升跑鞋份额/可持续性) Expand(中国扩张) Establish(全品类转型)[27][32] - 保持高端定位同时平衡稀缺性 计划进入印度等新市场 但强调"有质量扩张"[33] - 2024年现金流达10亿瑞郎 毛利率目标超60%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18%+[13][27]
On昂跑CEO马丁·霍夫曼:当一个跑圈硬核品牌,意外成为“中产标配”|New Look专访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25 12:12
公司发展历程 - 2009年由三位瑞士创始人在圣莫瑞兹山创立 最初专注于欧洲市场 尤其在德国跑步文化中成长[5] - 疫情后战略重心转向美国 将总部迁至耐克总部附近 2021年全球售出1000万双鞋 市占率达2%[5] - 2024年销售额达26亿美元 同期阿迪达斯250亿 耐克500亿 但品牌辨识度显著提升[7] - 2023年设定三年目标:2026年营收35亿瑞士法郎 毛利率超60%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18%+[26] 市场战略与表现 - 中国为前五大市场之一 2024年品牌认知度达30% 一线城市接近50% 目标2026年占全球销量10%[27][28] - 美国和中国为关键增长市场 2023年门店新增19家 中美增幅最大 计划2024年底中国门店达80家[5][27] - 全球零售网络加速扩张 2020年启动自营店模式 中国直营店近70家 全球其他市场仅20家[11][29] - 采用DTC模式强化中国市场 通过天猫 小红书 抖音等平台获取消费者洞察[29]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核心专利技术CloudTec源自用户反馈"云朵奔跑"体验 首款产品Cloudsurfer奠定设计语言[16] - LightSpray™喷织技术实现3分钟机器人制鞋 较传统150道工序大幅简化 首款应用产品Cloudboom Strike LS售价2590元[16][17][19] - 技术延伸计划:2026-2027年扩大LightSpray™应用至日常跑鞋 瑞士已建测试与生产基地[20] - 品类从跑鞋扩展至训练 网球及全品类服饰 目标服装业务占比达10%[11][14] 品牌定位与零售策略 - 定位高性能运动品牌 强调技术舒适性与设计感 否认时尚品牌标签[31][32] - 线下门店面积从104㎡增至200-300㎡ 成都太古里将开首家中国旗舰店[23][25] - 推出Archive智慧交互屏提升虚拟试穿体验 优化服装购买决策效率[23] - 零售环境选择注重品牌故事讲述 中国商场被视为高端品牌展示理想舞台[29] 未来增长支柱 - 三大战略方向:Elevate(跑鞋份额 绿色承诺) Expand(中国扩张) Establish(全品类转型)[26][27] - 潜在新市场包括印度 强调"有质量扩张"平衡稀缺性与需求[31] - 中产阶级消费升级被视为增长动力 但坚持性能优先的产品哲学[31][32]
昂跑登上领奖台,耐克最好的学生挑战耐克
晚点LatePost· 2024-08-08 20:15
核心观点 - 昂跑通过独特鞋底技术、精准营销策略和高端时尚定位,在疫情期间迅速崛起,成为耐克最有力的挑战者之一 [3][5][12] - 公司市值年初至今上涨38%,而耐克下跌32%,目前规模已达耐克十分之一 [3] - 通过签约顶级运动员、打造超级跑鞋产品线,昂跑正在耐克主导的竞技赛场发起挑战 [4][14][32] 产品与技术 - 核心创新CloudTec鞋底技术源自工程师布劳恩施韦勒的专利,采用分段式橡胶管结构实现缓震回弹 [5][8] - 首款产品Cloudracer通过极简设计突出鞋底视觉特征,形成强烈品牌辨识度 [8][11] - 2024年推出无鞋带超级跑鞋Cloudboom Strike LS,采用1600米单丝喷涂成型技术,助力运动员海伦·奥比里赢得波士顿马拉松 [14][16] - 产品均价1000-1500元,毛利率超60%,通过时尚联名维持高端定位 [26][27] 市场表现 - 2020-2020年净销售额年均增长85%,是增长最快的运动品牌之一 [11] - 疫情期间抓住赛事停摆机遇,组建OAC俱乐部签下20余名顶级运动员 [23] - 与费德勒合作推出限量款The Roger,通过稀缺营销策略提升品牌价值 [27] - 推动耐克等传统五强市场份额从80%降至65% [3] 营销策略 - 复制耐克"顶级运动员+草根社群"双轨模式,同步开展专业赛事赞助和城市跑步活动 [23] - 通过8分钟纪录片等温情内容塑造品牌形象,弱化商业竞争色彩 [24] - 选择时尚买手店等高端渠道,与罗意威等奢侈品牌联名提升调性 [26][27] - 计划在2028年奥运会实现田径奖牌数超越耐克 [32] 行业背景 - 2013年美国路跑赛事参与人数较2009年翻倍,为品牌创造发展窗口 [29] - 疫情期间全球跑者训练频率显著提升,中国跑步人群持续扩大 [29] - 超级跑鞋品类中耐克仍保持领先,但阿迪达斯等品牌正在缩小差距 [18] - 运动与时尚融合趋势加速,推动功能性跑鞋进入主流消费市场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