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光电转换效率超27%,国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再获重要进展
选股宝· 2025-11-11 07:45
技术研发进展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团队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达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1] - 钧达股份与合作伙伴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到32.08%,居于行业领先水平[3] 产业化与成本分析 - 钙钛矿工艺流程较短,易于扩大生产,当前百MW级量产成本约为1-1.5元/W[1] - 预计GW级量产成本有望降至0.8元/W以内[1] - 在百MW级产线成本中,玻璃等封装材料占比超过30%[1] 设备市场前景 - 百MW级产线的设备总投资额约为1.2亿元,其中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的投资比例约为50%:25%:15%:10%[1] - 后续GW级产线的设备投资额预计约为7-10亿元/GW[1] - 镀膜设备价值量最高,占据投资绝大比例[1]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到2030年,钙钛矿产能有望达到100GW以上,组件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2] - 预计2030年钙钛矿组件产量约为45GW,对应玻璃市场空间122.8亿元、封装材料市场46.5亿元、靶材市场49.8亿元[2] - 预计到2035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0GW,对应玻璃市场310.6亿元、封装材料市场117.5亿元、靶材市场12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8%[2] 下游应用渗透 - 下游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预计在分布式场景中,钙钛矿技术到2030年有望率先实现5.6%的渗透率[2] - 在地面市场的应用将逐步拓展[2] 相关公司动态 - 曼恩斯特的钙钛矿产品订单涵盖GW级、中试以及实验型的单结、叠层涂布系统,其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在国内竞争优势显著,已拥有多台订单[3] - 曼恩斯特的技术能够帮助客户推进超大面积钙钛矿组件的商业化进程[3]
调研速递|曼恩斯特接受东北证券等24家机构调研,上半年业绩与业务进展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29 20: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59.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1.33万元,同比下降132.66% [1] - 境外收入1787.81万元,同比增速146.51%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涂布应用类产品毛利率37.65%,因市场竞争及产能利用率波动导致下滑 [2] - 能源系统类业务实现扭亏且毛利率改善,对整体利润形成支撑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80%,主要投入固态/干法新技术及泛半导体业务 [2] 技术进展与订单 - 固态/干法设备订单于2025年陆续发往客户并获调试验证认可 [2] - 多工序设备订单落地,包括陶瓷双螺杆设备和超薄湿法涂层设备 [2] - 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上半年完成交付,真空镀膜设备新品已发布 [2] 新业务拓展 - 钙钛矿中试平台启用,面板显示设备在下游客户验证顺利 [2] - 子公司蓝方技术的微型直线电缸实现少量订单出货,电动夹爪处于送样阶段 [2] - 灵巧手产品暂无实质订单进展,后续将开发更多应用场景 [2] 行业动态影响 - 锂电产业链回暖带动公司业绩呈现不同态势 [1] - 钙钛矿产业节奏放缓,但光伏反内卷政策可能推动新技术投入加大 [2] - 涂布应用类收入受2024年新增订单下滑影响 [1]
曼恩斯特(301325) - 301325曼恩斯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8-29 19:08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56,048.29万元,同比增长59.9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1.33万元,同比下降132.66% [3] - 涂布应用类产品毛利率37.65%,同比大幅下滑 [3] - 境外收入1,787.81万元,同比增长146.51%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80% [3] 业务进展 - 锂电产业链回暖,新签订单同比增加 [2][3] - 能源系统类业务实现扭亏,毛利率改善 [3] - 钙钛矿中试平台(1.2*0.6m)正式启用,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完成交付 [6] - 面板显示设备下游验证顺利 [6] - 蓝方技术微型直线电缸少量订单出货,电动夹爪对外送样 [7] 技术发展 - 固态/干法设备订单陆续发货,包括干法多辊成膜系统、陶瓷双螺杆纤维化设备、固态电池前段整线等 [4] - 陶瓷双螺杆设备、超薄湿法涂层、活性物质和电解质双层共涂等技术具有创新优势 [5] - 干湿法双线布局策略积累丰富实验数据和技术储备 [4] 市场与挑战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降低 [3] - 产能利用率波动导致单位生产成本阶段性畸高 [3] - 钙钛矿产业推进节奏放缓,但行业对新技术投入有望加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