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ucci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 | 美妆巨头为何“打包急售”传闻频出?
FBeauty未来迹· 2025-06-19 17:23
行业动态 - 全球美妆行业正经历大规模品牌剥离浪潮,涉及科蒂、科赴、Natura&Co等巨头,2020年以来已出售超50个品牌,其中联合利华剥离20多个,资生堂剥离10余个[2][3] - 资本市场对剥离消息反应积极,科蒂宣布出售传闻后股价单日飙升13%创近三月新高[3] - 行业周期明显压缩,巨头面临业绩压力,科赴皮肤健康与美容部门2025Q1销售额同比下滑7.3%,为三大板块中跌幅最大[6] 公司战略调整 - 科蒂大众美妆部门2025财年Q3净收入下滑9%至4.7亿美元(约34亿人民币),高端香水品类增速放缓[8] - 科蒂面临授权经营风险,Gucci、Burberry等关键品牌可能被开云集团收回自主运营权[9] - 巨头从"加法"扩张转向"减法"革命,科蒂2015年曾以125亿美元收购宝洁43个品牌,现聚焦核心业务[19][20] - 科赴明确表示出售是为专注核心品牌如露得清、艾惟诺,预计交易价值超5亿美元(约35.9亿人民币)[2][20] 中国市场变革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交易总额达10738.22亿元,国货品牌占比55.2%同比增2.9个百分点[11] - 国际品牌面临本土品牌在产品创新、营销效率等方面的挑战,消费者转向追求"成分功效"与"科技可信"[11] - 国际巨头加速中国本土化,欧莱雅、雅诗兰黛加码研发中心并推出专为中国设计的产品线(如欧莱雅"紫熨斗")[24] - 高端品牌尝试下沉三四五线城市,但面临低线城市消费者溢价接受度有限的挑战[24][25] 行业趋势 - 剥离标准聚焦三类品牌:增长乏力(科赴拟出售品牌占集团营收仅3%)、定位模糊(可伶可俐、芯丝翠)、存在模式风险(授权经营品牌)[17] - 未来竞争将升级为以核心品牌为中心的系统生态之战,关键在生物科技、独家成分、消费者数据运营等壁垒建设[26] - 行业进入压缩期,科蒂启动"ALL-IN TO WIN"计划,雅诗兰黛推行"BEAUTY REIMAGINED"战略[20]
分拆出售部分美妆业务,科蒂集团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北京商报· 2025-06-18 19:52
科蒂集团出售计划 - 科蒂集团正在寻求买家或考虑分拆出售旗下高端美妆和大众美妆部门 谈判处于早期阶段 可能采取分拆方式而非整体出售 潜在交易形式或为战略合作或合并 [4] - 涉及出售的品牌包括高端美妆部门的Burberry及大众美妆部门的Covergirl、Max Factor、Rimmel等 [4] 财务表现与出售动机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营收12.991亿美元 同比下滑6.24% 亏损4.02亿美元 前三季度净营收46.405亿美元 同比减少2.4% 亏损2.809亿美元 [5] - 出售部分品牌可充实现金流 转嫁风险和压力 避免未来亏损加大 目前国际美妆品牌普遍面临现金流压力 [5] 授权品牌风险 - 科蒂集团旗下多品牌为授权代理 非自主品牌 面临失去代理权风险 例如2024年Miu Miu结束合作转投欧莱雅 [6] - Gucci合作期限2028年到期 开云集团明确表示将收回授权 不再续签任何香水美妆授权协议 Gucci在科蒂高端美妆部门营收占比超60% [6] - 其他代理品牌包括Burberry、Tiffany、Chloé、Bottega Veneta、Balenciaga、HUGO BOSS等 [6] 行业专家观点 - Gucci代理到期将影响科蒂品牌架构和高端市场业绩 但公司可能通过战略调整寻求新品牌维持市场地位 [7] - 失去Gucci只是开始 大部分授权品牌可能被收回 科蒂需转型为供应链公司或开发定制业务才能获得未来机会 [7] - 科蒂推出自有香水品牌Infiniment Coty Paris 旨在规避授权风险并开创香氛新时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