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行业

搜索文档
2025欧美葡萄酒铝罐开始大流行,贺兰山东麓还有未来吗?
搜狐财经· 2025-08-11 19:47
✦ 关注蓝裕文化,好内容不容错过 ✦ 2025 年三四月份,我们每月都要往返欧洲等国家,那会儿飞机上的乘客不多,往往能空出一半座位。这倒不难理解,毕竟还没到旅游旺季。 再看经济舱,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有了一定增加。但总体而言,中午 8 点到 12 点降落在首都 T3 航站楼的飞机数量大幅减少。曾经疫情前那种人来 人往、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已经不见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许是我们乘坐的是外航,或许是航班改到大兴机场起降了,又或许是因为航线绕道的 缘故。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到法兰克福这条曾经最繁忙的航线,汉莎航空到现在都没恢复运营,想来是因为不挣钱,毕竟商务客流量大幅减少了,背后的原因还有 很多…… 2025年上半年,LVMH葡萄酒与烈酒部门营收同比下滑8%,营业利润暴跌33%,成为集团表现最差的板块。中国人持有的酒庄在打折找接盘人,法国葡萄 酒在中国不好卖了,名庄大打折扣。2025年波尔多列级庄期酒都在30%以上的折扣,这在以往年份中很少见。 中国某集团持有的法国酒庄十年之前购买价和十年之后的出售价几乎一样, 或亏损一部分出售,一般法国酒庄,中国人接手之后,都进行大幅的改造和装 修。如果把中间的改造装修 ...
不敢配货了,爱马仕开始偷偷降价
36氪· 2025-08-11 17:48
核心观点 - 全球奢侈品行业面临15年来最大挑战,爱马仕虽保持增长但增速显著放缓,从2024年上半年15%降至2025年8% [4][5] - 公司面临四大核心问题:二手市场冲击定价体系、新客户获取困难、区域增长乏力、皮具依赖加剧 [6][20][30] - 竞争对手在业务多元化方面表现更优,LVMH时装皮具下滑7%但香水珠宝稳定,开云美妆增长9% [25] 业绩表现 营收增长 - 2025上半年营收80亿欧元(固定汇率+8%),所有区域实现增长但增速普遍放缓 [4][31] - 亚太区增速从2024年10%骤降至3%,日本从22%降至16%,欧洲从14.7%降至8.7% [30][32] - 美洲市场表现相对稳健,增长11.7%成为关键区域 [31] 业务结构 - 皮具部门营收占比升至45%,但增速从2024年19%降至12.4% [20][21] - 成衣部门增速从15.5%腰斩至5.5%,丝绸从3.5%降至2.2%,钟表下滑7.9% [17][21][23] - 香水美妆部门由增长5%转为下跌3.8%,错失高端香水市场机遇 [21][25] 二手市场冲击 - 爱马仕包袋二手价格比专柜贵1%,显著优于LV/迪奥等竞品 [12] - 配货机制催生套利空间:康康19大象灰包二手价从15万降至9万,门店配货门槛同步降低 [18] - CEO明确反对参与二手市场,但二手交易导致非皮具部门滞销风险 [11][14][16] 战略调整 - 尝试降低配货比例吸引客户回流,但效果有限 [18] - 押注服饰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曾增长15%,但2025上半年增速显著放缓 [25][26] - 计划进军高定时装领域并加强中国营销(上海女装发布会) [25] 价格策略 - 2025年全球计划性涨价,美国因关税额外涨价5% [28][29] - 坚持法国本土生产拒绝海外建厂,黄金涨价将推动下半年珠宝提价 [29][33] - 涨价策略与客户结构变化形成矛盾:中产阶级入门产品消费力下降 [36]
关税阴霾下,欧洲企业盈利意外展现韧性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14:46
欧洲企业二季度业绩意外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在关税阴霾下的盈利韧性。 8月6日,据媒体报道,尽管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令众多欧洲知名企业发出预警,但随着大多数欧洲上市 公司完成第二季度财报披露,分析师发现欧洲企业盈利和未来增长前景的表现没有市场此前担忧的那么 差。 报道称,虽然奢侈品等部分行业受到美国需求疲软打击,且欧洲汽车行业对关税负面影响发出警告,但 是金融、基建等行业表现突出,尤其是得益于欧洲财政刺激,军工企业的业绩表现"喜人"。 尽管贸易战造成利润前景大幅下调,但分析师认为欧洲有机会利用德国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和国防支出确 保2025年表现好于悲观预期。花旗欧洲股票策略师Beata Manthey表示: "欧洲目前看起来相当有趣。明年应该会有不错的反弹。我们每周都在获得更多积极消息。 关税风险正被刺激措施所抵消。" 部分行业受冲击明显 奢侈品公司受到美国需求疲软的冲击。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和LVMH等企业业绩承压。 "我认为关税讨论被过分夸大了,对行业的影响也是如此。更重要的问题是:产品是否有吸 引力?" 一位欧洲高级实业家补充说:"我们可以坐在这里抱怨关税,但我对此无能为力。我希望看到欧洲支持 自己——采取措施 ...
爱马仕家族最大个人股东出局,140亿欧元没了说法
虎嗅· 2025-08-04 18:41
股权变动 - 爱马仕CEO Axel Dumas证实Nicolas Puech已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2] - Nicolas Puech此前持有约600万股爱马仕股票,价值约140亿欧元 [4] - 爱马仕启动法律程序试图收回股份,但CEO承认可能性较低 [3] 历史股权纠纷 - 2010年LVMH通过复杂金融工具收购爱马仕股份超20%,引发法律纠纷 [6] - Nicolas Puech被指协助LVMH进行股票互换交易 [7] - 2014年LVMH被法国监管机构处罚,被迫分配股份并支付罚款 [8] 家族控股结构 - 爱马仕家族成立H51控股公司,集中超50%股份并签署20年联合持股协议 [8] - Nicolas Puech是唯一未加入H51的主要股东,股份游离在外 [8] - 家族控股结构被视为公司稳定性的象征 [16] 近期法律纠纷 - Nicolas Puech起诉财务顾问Eric Freymond,指控其导致爱马仕股票"消失" [13] - 瑞士法院裁定Nicolas Puech自愿将事务交予Eric Freymond,部分股份已被出售 [14] - 卡塔尔投资公司Honor America Capital起诉Nicolas Puech未履行股份转让协议 [15] 公司业绩与市值 - 爱马仕第二季度营收39.1亿欧元,固定汇率增长9%,实际汇率增长5.6% [18] - 2024年4月市值一度达2486亿欧元,超越LVMH成为行业第一 [19] - 当前股价2076欧元,市值约2190亿欧元,年内累计下跌9% [20] 行业地位 - 爱马仕创始家族超越LVMH的Bernard Arnault成为法国首富 [17] - 全球奢侈品行业增长放缓,爱马仕表现优于部分同业但仍受影响 [18]
刚刚!Prada,也“崩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4:05
Prada集团业绩表现 - Prada集团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为6.185亿欧元,同比增长7.55%,净收入3.86亿欧元,同比微增0.62%,零售销售净额占总收益的89.5% [6]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净额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2%,而Miu Miu品牌大幅增长49%,但两大品牌收入均低于分析师预期 [7][9] - 按地域划分,中东地区零售销售净额增长25.7%表现最佳,亚太、欧洲、美洲、日本分别增长10.4%、8.6%、12.4%、4.3% [7] 品牌分化与战略调整 - Miu Miu连续多季度双位数增长,但增速从前期93%、105%显著放缓至超40%,公司计划通过皮革制品扩张和全球新店体验维持增长 [9] - Prada品牌强调精准零售策略和新店开业,集团坚持全价销售策略并定期审视运营效率 [8][9] - 摩根士丹利指出Prada集团Q2销售额增长率6.1%低于Q1的12.5%和市场预期的9%,经营杠杆不足导致EBIT低于预期3.1% [7] 奢侈品行业整体挑战 - 贝恩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奢侈品行业可能面临15年来最大挫折,LVHM时装与皮具营收下降9%,净利润暴跌22%,开云集团股价回落至四年前水平 [11] - Z世代消费者对奢侈品"祛魅",质疑价格价值公式,静奢风格(无Logo)品牌如Brunello Cucinelli(收入增10%)、Bottega Veneta(营收8.46亿欧元)逆势增长 [12] - 行业趋势从"外在身份象征"转向"内在价值共识",未来竞争关键取决于材质工艺、圈层运营与场景渗透构建的价值系统 [12] 市场反应与高管观点 - 财报发布后Prada集团港股股价单日跌幅近13% [4] - 临时CEO认为当前市场挑战属周期性而非结构性问题 [3]
开云集团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8%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9:04
开云集团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8%,不及分析师预期的37.7亿欧元,已连续四季营收逊于预期。 北美和亚太地区(包括中国)的同店销售下滑均有所放缓,分别下降10%和19%。日本市场的同店销售降 幅显著加速,第二季度下滑29%,主要原因是旅游消费不及预期。 核心品牌古驰(Gucci)第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25%,降幅与第一季度持平,占集团近四成营收。集 团整体同店销售额第二季度下降15%,降幅超过第一季度。 ...
开云集团第二季度营收37亿欧元 低于预期
格隆汇APP· 2025-07-29 23:55
格隆汇7月29日|开云集团第二季度营收为37亿欧元,市场预期为37.7亿欧元,营收下降15%,市场预 测为下降14.7%。上半年收入下降15%,市场预期为下降14.4%。 ...
LVMH如何在“奢侈寒冬”续写口红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52
LVMH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总营收39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51.2亿),同比下滑4% [1][5] - 营业利润9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8.4亿),跌幅15% [1][5] - 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2.6%,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5] - 亚洲(除日本)市场份额下降2个百分点至28% [1][10] - 日本市场有机营收骤降15% [10] - 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市场预期 [6] 奢侈品行业趋势变化 - "凡勃伦效应"正在失效,消费者开始审视奢侈品价格价值对等公式 [3][4] - 贝恩咨询预警行业可能遭遇"至少15年来的最大挫折" [4] - 中国消费信心疲软,年轻群体价格敏感度飙升 [7] - 2008-2022年中国市场驱动行业增长的逻辑已松动 [7] - 不再预期2025年中国市场会有"决定性反弹" [7] 美妆业务表现 - 香水与化妆品部门营收4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3.4亿),有机收入持平 [1][13] - 第二季度香水与化妆品业务录得1%微增 [13] - 精选零售部门营收86.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6.7亿),有机增长2%,利润增长12% [13] - 丝芙兰实现营收和利润双丰增长 [1][13] - 迪奥香水Sauvage、J'adore等产品持续受欢迎 [13] - 娇兰、纪梵希等品牌新品获得成功 [13] 中国市场美妆业务挑战 - 迪奥交易额增长3.95%但交易量下滑13.06% [15][16] - 馥蕾诗交易额增长3.53%但交易量下滑9.37% [15][16] - 娇兰交易额下滑10.26%,交易量下滑22.99% [15][16] - 纪梵希交易额下滑8.58%,交易量下滑13.55% [15][16] - Fenty Beauty交易额增长18.53%,交易量增长36.39% [15][16] - 经典品牌面临品牌老化、功效价值不足的危机 [15] LVMH美妆业务战略调整 - 推出LV美妆品类La Beauté Louis Vuitton,含55款唇膏等产品 [18] - Fenty Beauty在深圳开设中国大陆首家概念店 [18] - 丝芙兰中国由全球CEO直接分管 [21] - 2024年以来引进至少12个新品牌 [21] - 关停DFS大洋洲业务并裁员10%以上 [23] - 酩悦轩尼诗裁员约1200人 [23]
约42万名奢侈品买家的信息“被泄露”!香港隐私公署亮剑LV:正在调查,若泄露且不纠正错误或面临刑事诉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6:38
每经记者|杜蔚 毕媛媛 每经编辑|张海妮 继迪奥(Dior)、卡地亚(Cartier)之后,法国奢侈品路易威登(LV)也"失守"用户数据安全防线。 本月初,有消息传出,LV遭未经授权的第三方短暂进入公司系统,发生了中国香港地区用户数据外泄事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PCPD官网确认该事件属实。PCPD在7月19日回复"有关LVHK资料外泄事故"时表示,7月17日接获LVHK提交的资料外泄事故通 报。 "初步资料显示,该事件导致约41.9万名香港客户的个人资料受影响。"7月19日,香港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公署(以下简称PCPD)称,于7月17日获取Louis Vuitton Hong Kong Limited(以下简称LVHK)提交的资料外泄事故通报,涉及当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包含姓名、电话号码、购物记录等。PCPD表示,已 对LV展开调查,包括LVHK是否存在延误通报等问题。 图片来源:香港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公署 "如果确认LV泄露隐私且不纠正错误,(其)可能面临刑事诉讼。"7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采访PCPD,对方表示自7月19日回应 LVHK资料外泄事故后尚未有新的进展,该调查或持续半年 ...
奢侈品牌又现信息泄露!LV近42万香港客户资料外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0:49
路易威登数据泄露事件 - 路易威登香港发生客户资料外泄事件 近42万名香港客户受影响 泄露数据包含姓名 护照号码 出生日期 地址 电邮地址 电话号码 购物记录和产品喜好资料 但不包含支付资讯 [1][2] - 路易威登韩国公司6月8日也发生系统入侵事件 导致部分客户个人信息泄露 [3] -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已对LVHK展开调查 包括是否涉及延误通报 [2] 奢侈品行业数据泄露频发 - 5月以来多家奢侈品牌出现客户信息泄露事件 包括卡地亚和迪奥 泄露信息均不涉及财务数据 [5] - 卡地亚6月4日证实部分用户数据被泄露 涉及全球市场客户 包含姓名 出生日期等信息 [5] - 迪奥5月7日发现数据泄露 受影响客户信息包括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地址 邮寄地址 消费水平 偏好等 [6] AI技术在奢侈品行业的应用 - AI正被奢侈品行业用于客户数据整合 设计辅助 营销内容生成 服务模式创新和内部流程优化 [8] - 爱马仕成立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 确保AI应用符合伦理标准和法规要求 [9] - 路易威登通过AI分析社交媒体数据 将用户画像归纳为四大类型 将传统需耗时三周的洞察压缩至一天 [9] - 迪奥虚拟试衣间通过算法推荐限量款 响应时间从90秒缩短至30秒 [9] - 劳力士整合多渠道资源 通过AI精准定位高净值人群 [9] 消费者对数据泄露的担忧 - 奢侈品客户多为高净值人群 对数据泄露的容忍度远低于普通消费者 [9] - 消费者担忧非敏感数据如消费习惯 穿搭偏好 社交圈层被AI解码后可能被滥用 [9] - 行业若不能建立独立于通用法规的保护标准 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