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01

搜索文档
上海医药(02607):流通+工业双轮驱动,全产业链系统释放创新价值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6 21: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海医药,给予“买入”评级 [2][5][1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医药作为国内首家A+H医药上市公司,引入云南白药混改,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公司积极拥抱流通新业态,压缩费用提升效率,同时加码创新研发并完成和黄并表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合理市值较当前有34%上涨空间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发展历史:前身始于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A股上市,2011年H股上市成首家A+H医药企业,2017年并购康德乐中国业务成国内第二大流通企业,2022年引入云南白药,202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11位 [14][15] - 股权结构及管理层:截至25Q1,控股股东为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上实集团 云南白药持股17.95%,股权结构分散多元化 管理团队专业,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19][22] - 业绩表现:2024年营收2753亿元,同比增5.7%,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增20.8% 25Q1营收708亿元,同比增0.9%,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 - 13.6% 商业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占比94.3% 2024年毛利306亿元,同比降2.2%,综合毛利率11.1% 2024年ROE从5.6%提至6.5%,ROA从2.5%提至2.7% [25][29][37] 流通业务 - 全国流通市场情况:2023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93万亿元,同比增7.5% 药品批发市场占78.15%,零售市场占21.85% 行业毛利率压缩,2023年平均毛利率7.3%,同比降0.5个百分点 行业结构有优化空间 [38][43] - 流通板块经营情况:2023年国内医药流通CR4达41.3%,上海医药居全国医药批发企业第二 2023年启动商业板块南北平台整合,完善全国25个省市纯销网络覆盖 2024年分销收入2512亿元,同比增7.4%,零售收入85亿元,同比 - 6.6% 分销毛利率5.9%,同比 - 0.4pct,零售毛利率12.8%,同比 + 0.9pct [47][49][50] - 增长亮点:创新药商业:2024年商业板块创新药销售305亿元,同比增幅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 SPD模式:将SPD作为核心战略业务,建立全品类院内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 2024年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442亿元,同比增10.5% 上海本地“1+1+1”模式:契合上海分级诊疗模式,处理超百万张延伸处方,推动上海地区流通业务增长 [54][56][66] 医药工业 - 仿制药:2024年医药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降9.6% 全年工业销售过亿元产品44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2亿元,同比增1.43% 2024年新增15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累计74个品种 [70][74] - 创新药研发:截至2024年末,新药管线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改良型新药14项 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临床III期阶段 [75] - 中药:2024年中药板块工业收入95.71亿元 重点中药品种销售额向好,睿尔复方中药创新药SRD4610完成国内ALSⅡ期临床试验,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98][101] 对外投资与合作 - 和黄完成收购并表:2025年4月完成上海和黄药业股权变更交易,持股60% 麝香保心丸年销售额近30亿元,MUST研究显示可降低MACE风险 预计并表后工业板块收入及利润增厚 [102][105][107] - 镁信健康与云药房:2015年成立上药云健康布局药品零售,有200 +家DTP专业药房 2017年成立镁信健康,获超30亿元融资,估值破百亿元 [108][114] - 云南白药合作:云南白药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在中药材种植、客户资源、市场渠道等方面合作,2025年销售和采购金额有上限,还拟建中医药产业联盟 [1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医药商业分销收入2763/3039/3343亿元,同比增10%,毛利率6.1%/6.2%/6.2%;零售收入92/99/107亿元,同比增8%,毛利率13% 医药工业收入268/295/316亿元,同比增13%/10%/7%,毛利率59.2% 其他业务收入19/26/37亿元,同比增40%,内部抵消收入 - 119/-127/-139亿元 [6][118] - 估值与评级:使用PE估值法,参照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估值10x,目标市值540亿元,较当前有34%上涨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123][125]
开展估值提升行动,加速构建创新生态,上海国企多举措加强市值管理
第一财经· 2025-05-10 13:21
上海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 - 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上交所举办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内在价值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1] - 6家上市公司展示经营发展、产业布局、技术创新、ESG建设和投资者回报等方面成效 [1] - 上海市国资委加强市值管理,截至2024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52% [1] - 上海国资国企将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引导企业重视市场价值表现 [2] 上港集团 - 2024年母港集装箱吞吐量515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连续15年全球首位 [2] - 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13.3%,连续四年突破百亿 [2] - 罗泾港区改造一期开港运营,二期获批,小洋山北侧工程推进 [3] - 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LNG加注实现上海港全覆盖 [3] - 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港口深化合作,扩大母港辐射半径 [3] - 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实现突破,国际中转集拼模式丰富 [4] - 开展科技创新项目55项,实施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10项 [4] 华谊集团 - 2024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5.8% [5] - 申请专利151项,授权134项,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 [5] - 广西华谊新材料列入"绿色工厂"名单,上海华谊新材料获评"五星级绿色工厂" [5] - 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广西钦州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陆续建成投产 [6] - 拟收购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60%股权,强化精细氟化学品业务 [6] 上海医药 - 2024年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 [6] - 工业销售过亿产品44个,其中2个超10亿,中药板块工业收入95.71亿元 [7] - 临床申请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管线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 [7] - 创新药服务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 [7] - 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提升中药品种循证医学和国际化能力 [7] - 完成东南亚与中东地区业务布局,新增海外产品注册申报18个 [8] 浦发银行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3.31%,增幅创近12年新高 [9]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95,523亿元,贷款增量规模创新高 [9] - 不良贷款率为近10年最低,拨备覆盖率达过去9年最高 [9] - 打造"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深度赋能科技企业 [9] - 长三角地区贷款总额1.84万亿元,增长超10%,存款总额2.31万亿元,增长超7% [10] - 2024年跨境业务量超4万亿元,增长27%,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406亿元,增长97% [10] - 实现全栈国产化算力平台+DeepSeek大模型的金融应用 [11] 中国太保 - 2024年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 [11] - 寿险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 [12] - 产险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8% [12] - 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6.0%,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12] - 科技保险服务10.5万家企业,绿色保险保额超147万亿元 [13] - "太保家园"社区落地13城15园,床位超8800张 [13] 数据港 - 2024年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7.49% [14] - 全国运营35座数据中心,全部位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14] - 蝉联"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十强",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14] - 发布"业财融合平台1.0"和"智能运维管理平台3.0" [15] - 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和上海国资国企社会责任"十佳案例" [15]
上海医药一季度净利13.3亿 布局全产业链数字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 [1]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648.78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33亿元,研发投入6.12亿元 [1] 医药工业板块 - 创新药研发管线有序推进:I001(高血压适应症)提交发补材料,B001(NMOSD适应症)完成58例受试者入组,B007(膜性肾病)II期临床完成67例入组,重症肌无力II期临床完成41例入组,天疱疮II期临床完成全部入组 [2] - 研发体系完善:前沿新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中心、上海市创新靶标抗体偶联药物重点实验室揭牌 [2] - 新品获批:熊去氧胆酸胶囊、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Ⅱ)获生产批文,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 [2] - 一致性评价: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过评,累计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 [2] 中药业务 - 大品种二次开发进展:瘀血痹、胃复春、养心氏等循证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养心氏片药学研究文章发表于《Talanta》,相关课题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 中药资源布局:实施"大基地、大品种、大品牌、大健康"战略,建立GAP标准化管控模型和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3] 医药商业板块 - 进口总代业务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临港新片区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揭牌 [4] - 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与安斯泰来、康方生物等达成战略合作 [4] - 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构建从产品交付到终身服务的闭环管理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