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1

搜索文档
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 向从0到1同类首创同类最优模式迈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6-21 04:48
行业概况 - 药物研发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特性,产品从研发到面世通常需十几年时间[1] - 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原研创新药研发管线从2015年124条快速增长至2024年704条[2] - 行业大额交易频现,利好政策持续发布,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构建[1] 公司研发进展 - 百利天恒2014年启动首个创新药项目,预计2025年国内商业化,2028-2029年全球商业化[2] - 公司拥有15个临床阶段分子在国内,6个在美国,聚焦肿瘤领域ADC、多特异性抗体和核药三大平台[2] - 在研管线包括9款创新ADC药物、4款GNC药物和2款双抗药物,均进入临床阶段[2]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总营收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扣非净利润36.3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3] - 2024年研发投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93.34%,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4.95亿元,同比增长98.95%[3] - 公司在美国西雅图和中国成都设立研发中心,融合国内外优势构建"端到端"研发能力[3] 国际化合作与突破性创新 - 2023年12月与BMS签订BL-B01D1项目协议,潜在总交易额达84亿美元[4] - 交易保留共同开发权利,境外合作区域与国际企业共同推进商业化[5] - 公司立项以突破性创新为依据,同时具备快速跟进同类首创药物的能力[6]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十年是培育全球竞争力创新药企业的关键期,需政策持续支持与支付体系完善[7] - 国家政策推动创新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医疗机构采购使用[7] - 行业需要更多耐心资本支持,当前长线资金与研发长周期特性存在错配[7] 公司战略定位 - 研发面向全球市场,强调产品需具备全球竞争力才能促成国际化合作[5] - 从快速跟随模式向同类最优和同类首创模式转型,注重从0到1的原始创新[5] - 公司已做好面向未来的准备,追求创新与卓越,发展雄心勃勃[7]
百利天恒接待136家机构调研,包括中信证券、中信里昂、国泰海通等
金融界· 2025-06-05 22:47
调研活动概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接待136家机构调研,包括中信证券、中信里昂等头部券商 [1] - 参与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朱义、SystImmune高管团队及董事会秘书共6人 [1] -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重点沟通ASCO大会数据及业务进展 [1][3] ASCO大会核心数据 - 核心产品iza-bren在NSCLC患者中ORR达46.2%,cORR 39.7%,DCR 85.9%,mPFS 7个月 [4] - 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亚组cORR达69.2%,DCR 92.3%,mPFS 10.5个月 [4] - SCLC患者整体ORR 55.2%,特定剂量亚组ORR达80%,mOS 15个月 [5] - 安全性表现优异,3级以上TRAEs主要为可控血液学毒性,停药率仅2.4% [4][5] 研发管线布局 - ADC平台开发9项临床资产,包括III期iza-bren和BL-M07D1等 [6] - GNC平台有4款临床阶段药物,双抗平台含III期SI-B001 [6][7] - 海外布局加速,与BMS合作启动iza-bren全球注册试验,计划入组560例患者 [7] 投资者问答重点 - BL-M11D1已完成中国剂量爬坡,美国I期试验聚焦AML适应症 [7] - iza-bren中美数据一致性高,西方人群血液毒性耐受性更强 [8] - 与BMS分工明确:中美共同开发,中国外市场由BMS独家授权 [8] - 计划开展iza-bren针对罕见突变NSCLC的注册临床及SCLC联合PD-1试验 [9] 近期业务进展 - 新增BL-M09D1进入临床,15款创新药在研 [9] - 美国团队完成全球临床开发能力建设,自主推进4项海外临床 [9][10]
华海药业: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举办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5 17:09
公司研发管线进展 - HB0034项目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已完成关键临床试验,达到主要和次要终点,准备申报NDA,预计2026年获批上市[1] - HB0017项目治疗银屑病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维持期长达8周/次,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进入Ⅲ期临床[2] - HB0043项目为全球首款IL-17A/IL-36R双抗,即将启动新西兰Ⅰ期临床,适应症包括化脓性汗腺炎等[2] - HB0056项目为全球首款TSLP/IL-11双抗,新西兰Ⅰ期临床入组接近尾声,6月将在中国开展哮喘Ⅰb临床[2] - HB0025项目PD-L1/VEGF双抗在子宫内膜癌和非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显示积极疗效,2025年下半年启动Ⅲ期临床[2] - HB0052项目(CD73-ADC)处于Ⅰ期爬坡阶段,后续计划开展消化道肿瘤单药扩展及与HB0025联合用药试验[3][4] - HB0028项目(PD-L1/TGF-β)与VEGF融合蛋白联合用药已获批临床,近期将开展试验[4] 公司战略与业绩展望 - 2025年经营目标为实现105亿元销售收入[6] - 战略聚焦"两大生产力"、"四大生态圈"、"六大创新"等关键举措,深化原料药与制剂垂直一体化产业链[5] - 加快从仿制药向高端复杂仿制药及生物创新药转型升级,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6] - 构建原料药、制剂国内市场和制剂国际销售三大体系,推动全球化布局[6] - 加强生产体系精益管理,推动EHS和GMP体系升级,实现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生产[6] 业务发展情况 - 沙坦类产品受供需关系影响价格在底部区间震荡,但通过全球化销售网络持续放量[7][8] - 国内制剂业务坚持创新驱动,加速拓展代谢、抗肿瘤、抗病毒等领域,布局院外市场和电商渠道[8] - 应对集采政策深化,通过精益管理控制成本,同时抢占基层市场、三终端等增量市场[8] - 固定资产投入集中于生物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建设,大部分已接近尾声并陆续投入使用[4] 其他重要信息 - 中美关税当前水平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4] - 积极推进有潜力项目的权益转让工作,实现研发价值落地[4]
Zenas BioPharma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and Provides Corporate Updates
Globenewswire· 2025-05-15 19:05
- Topline results from pivotal Phase 3 INDIGO trial in 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 expected around year-end 2025 - - Phase 2 MoonStone trial in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enrollment concluding; topline results expected early in the fourth quarter 2025 - - Enrollment of Phase 2 SunStone trial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by year-end 2025; topline results expected mid-2026 - - Strengthened leadership team with appointments of Lisa von Moltke, M.D., Head of Research and Deve ...
百利天恒:双抗ADC引领国际化征程,ADC+多抗龙头崛起报-20250515
国投证券· 2025-05-15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12 个月目标价 399.56 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 EGFR×HER3 双抗 ADC 海外市场放量潜力,ADC + 多抗龙头崛起值得期待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百利天恒:双抗 ADC 引领国际化征程,ADC + 多抗龙头崛起 - 百利天恒是创新型药物研发企业,构建领先研发平台,有多个临床阶段创新药管线,与 BMS 合作授权 BL - B01D1 权益,建立生产技术平台并计划提升产能 [12]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从成立药企到进军创新药,多个产品进入临床阶段,2023 年上市并与 BMS 合作 [13] - 管理团队背景多元,涵盖多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 [15] -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前十大股东持股 88.36%,朱义持股 74.35% 有绝对控制权 [18] - 管线聚焦 ADC 和多抗药物,覆盖多种癌症类型,多个产品进入 3 期临床 [20] - 营收预计随核心产品商业化改善,2024 年因合作增长;利润预计后续随产品商业化推进改善 [21] - 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4 年达 14.43 亿元,研发人员占比 44.11% [27] - 出海通过与 BMS 合作及海外子公司推进,BMS 已付 8 亿美元首付,未来有望获里程碑付款 [31] ADC 技术平台:青出于蓝,多个 ADC 技术创新值得期待 第一代 ADC 技术:青出于蓝,酸性稳定性接头有望增强 ADC 稳定性 - 百利天恒第一代 ADC 技术在第一三共技术基础上优化改造,国内主流国产 ADC 技术多源于此 [33] - 第一三共 ADC 结构包括抗体、Mc 接头、GGFG 四肽、毒素 Dxd 等,百利天恒改造毒素 Dxd 和接头,引入酸性稳定性接头 [35][38] 新一代 ADC 技术:双毒素 ADC、亲水性 linker ADC、差异化毒素 ADC 技术创新值得期待 - 百利天恒布局双毒素 ADC、亲水性 linker ADC、差异化毒素 ADC 等新一代技术,发布多篇相关专利 [40] 核心产品:EGFR×HER3 双抗 ADC 海外市场潜力大,联合 BMS 开发确定性高 基本情况:全球首创靶向 EGFR×HER3 的双特异性抗体 ADC - BL - B01D1 是全球首创靶向 EGFR×HER3 的双特异性抗体 ADC,由双特异性抗体和 TOP - 1 抑制剂组成,作用机制精准 [42][45] 开发进度:国内已启动 9 项 3 期临床,海外进入 2/3 期临床 - BL - B01D1 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约 40 余项临床试验,国内启动 9 项 3 期临床,海外 BMS 推进至 2/3 期临床 [47]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优异,公司进度领先 - BL - B01D1 是唯一 FIC 且 3 期临床的 EGFR×HER3 双抗 ADC,在同靶点及靶向 EGFR、HER3 ADC 中进度领先 [54][55][58] 适应症布局:具备广谱抗肿瘤效果,从后线往一线推进中 - BL - B01D1 具备广谱抗肿瘤潜力,已布局多个瘤种,国内 9 项 3 期临床、海外 1 项 2/3 期临床,有望拓展至一线及辅助/新辅助治疗 [60][66] EGFR 突变型 NSCLC - 已开展 2 项 3 期和 2 项 2 期临床,2023 年 ESMO 年会披露后线治疗数据,ORR 达 67.5%,mPFS 为 5.6 个月 [70][72] EGFR 野生型 NSCLC - 已开展 3 期临床,进展顺利 [74] 其他 ADC 布局:8 个 ADC 药物在研,新一代 linker - payload 药物已进入临床阶段 - 除 BL - B01D1 外,公司有 8 个 ADC 进入临床开发,HER2 ADC BL - M07D1 开展三项 3 期临床,新一代技术产品进入临床 [3] 多抗布局:多个药物在研,市场未来可期 双抗:EGFR×HER3 双抗已在 3 期,PD - 1×CTLA - 4 双抗有望成为 IO 基石药物 - 2 个双抗产品进入临床,EGFR×HER3 双抗 SI - B001 进入 3 期,PD - 1×CTLA - 4 双抗有潜力 [3] 多抗:基于 GNC 平台的多抗产品未来在肿瘤和自免领域前景广阔 - 多项基于 GNC 技术平台的多抗推进至临床研究,前景广阔 [3] 盈利预测预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2.5 亿元、27.2 亿元、25.7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 - 1.5 亿元、 - 4.0 亿元、 - 15.7 亿元 [7]
上海医药一季度净利13.3亿 布局全产业链数字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 [1]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648.78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33亿元,研发投入6.12亿元 [1] 医药工业板块 - 创新药研发管线有序推进:I001(高血压适应症)提交发补材料,B001(NMOSD适应症)完成58例受试者入组,B007(膜性肾病)II期临床完成67例入组,重症肌无力II期临床完成41例入组,天疱疮II期临床完成全部入组 [2] - 研发体系完善:前沿新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中心、上海市创新靶标抗体偶联药物重点实验室揭牌 [2] - 新品获批:熊去氧胆酸胶囊、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Ⅱ)获生产批文,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 [2] - 一致性评价: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过评,累计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 [2] 中药业务 - 大品种二次开发进展:瘀血痹、胃复春、养心氏等循证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养心氏片药学研究文章发表于《Talanta》,相关课题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 中药资源布局:实施"大基地、大品种、大品牌、大健康"战略,建立GAP标准化管控模型和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3] 医药商业板块 - 进口总代业务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临港新片区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揭牌 [4] - 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与安斯泰来、康方生物等达成战略合作 [4] - 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构建从产品交付到终身服务的闭环管理体系 [4]
25Q1原料药板块业绩表现良好,关注API品种价格企稳、制剂一体化、新业务转型三条主线
天风证券· 2025-04-28 2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原料药一季度业绩披露接近尾声,整体原料药板块业绩呈边际企稳回升趋势 [1] - 2025年原料药品种价格有望保持平稳,出货量持续提升,整体板块或迎来恢复性回暖 [1] - 部分企业一季度业绩增长源于制剂品种放量,制剂一体化初期企业在2 - 3年内制剂业务放量对利润端贡献或较明显 [2] - 2025年初原料药企业新业务转型陆续进入收获期,如创新药、复杂制剂、新分子类型等方面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料药品种价格边际企稳 - 2024年原料药价格持续下降,2025Q1部分品种价格边际企稳,同比仍降但环比企稳甚至提升 [1] - 2024年板块以价换量,2025年有望进入价稳量增阶段 [1] 制剂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 - 天宇股份等企业一季度业绩增长部分源于制剂品种放量,路径为品种矩阵扩张、国采续约 [2] - 制剂年收入5亿元以下处于初期阶段的企业,2 - 3年内制剂业务放量对利润贡献或明显 [2] 新业务转型陆续进入收获期 - 传统原料药业务毛利率萎缩,新业务拓展是转型必经之路,创新业务需提前布局 [3] - 2025年初部分企业新业务进入收获期,如华海药业创新药、仙琚制药复杂制剂、奥锐特新分子类型 [3] 建议关注 - 原料药价格边际企稳关注天宇股份、九洲药业;制剂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关注天宇股份、美诺华;创新业务转型陆续进入收获期关注华海药业、奥锐特 [6]
华创医药周观点:华海药业创新研发进入收获期2025/04/26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4-26 15:39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24%,跑赢沪深300指数0.8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 [8] - 涨幅前十名股票为永安药业(31.37%)、舒泰神(28.41%)、尔康制药(27.73%)等,主要受中美关税影响、创新药产品获批预期及业绩驱动 [8][64] - 跌幅前十名股票包括*ST吉药(-43.24%)、南华生物(-35.29%)等,主要受退市风险及业绩因素影响 [8][64]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比例较低,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12]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重点关注差异化管线及国际化能力 [12] - 医疗器械领域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 [12]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 [12][44] 华海药业创新研发进展 - 2023年研发费用达9.83亿元,占收入比重11.8%,旗下华奥泰生物药平台聚焦自免和肿瘤领域 [17] - IL-17A单抗HB0017进入III期临床,半衰期达34天(优于竞品26.9天),12周PASI 75/90/100应答率分别达100%/100%/50% [18][23] - IL-36R单抗HB0034针对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完成关键性临床试验,国内患者约2万人 [28] - PD-L1/VEGF双抗HB0025国内进度领先,CD73-ADC药物HB0052为全球临床进度第二 [32][35]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创新药:关注恒瑞、百济、信达等具备BIC/FIC产品的企业 [12] -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设备企业,以及鱼跃医疗等家用器械公司 [40][42] - CXO: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头部CDMO企业订单环比改善明显 [47][49] - 中药:基药目录预期、国企改革及OTC龙头如片仔癀、同仁堂等 [12][54] - 特色原料药:华海药业、同和药业等受益专利到期及制剂一体化 [57][59] 行业热点事件 - 赛诺菲TNF-α/OX40L双抗Brivekimig治疗化脓性汗腺炎II期达主要终点 [62] - 康方生物PD-1单抗派安普利获FDA批准用于鼻咽癌 [62] - 强生EGFR/c-MET双抗埃万妥单抗在华获批新适应症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