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数字化

搜索文档
创新驱动农产品电商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6-21 06:07
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 农产品电商是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实现县域产业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 [1] - 农产品电商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流通环节,为农村特色农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新动能 [1] - 当前农产品电商发展面临四大困难:"有主播无产业"(缺乏标准化产品供给)、"有流量无产品"(平台流量与县域供给能力错配)、"有个体无规模"(依赖少数网红主播)、"有作坊无品牌"(家庭作坊模式为主) [1] 农产品电商发展路径 - 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应以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为抓手,发挥各地自然文化资源优势 [1] - 需将本地资源转化为地方品牌,融合文化特色和地理资源禀赋,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建立有竞争力的地方品牌 [2] - 推动小作坊向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并通过电商平台、展会等渠道加强市场推广 [2] 数字平台与产业链整合 - 数字平台在整合农业产业链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将加工、物流、包装和销售等环节及各类资源整合起来,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 [2] - 应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鼓励数字平台企业参与县域农业产业数字化,探索平台企业、农业主体、地方政府多方协同的发展格局 [2] 人才与产业治理 - 人才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需加强城乡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人才支持力度,培育本地化农业产业链数字化人才 [2] - 需形成县域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的产业治理机制,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招商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农业产业链数字化 [3] - 需加大数字农业产业园、物流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提供硬件支持,并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
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30
公司治理与股东大会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6月23日在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A栋五楼多功能厅召开,会议将审议13项提案包括董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方案等[3]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时间为会议当日9:15-15:00[4] - 股东发言需提前向秘书处登记并提供提纲,会议主持人将根据情况安排发言及回答问题时间[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2.78亿元,同比下降8.33%,完成预算的83.63%;营业毛利46.69亿元,同比下降10.32%[3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22亿元,同比下降25.3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2%,同比下降3.56个百分点[9] - 经营活动现金流14.64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资产负债率51.64%,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40] 战略举措与业务发展 - 完成19.2亿元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结项,将节余资金1.84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 - 推进华南、华西南、华北区域产销融合项目,物流端整合优化线路释放仓储潜力[10] - 推出优倍有机牛奶、莫斯利安轻酸奶等新品,参与制定11项行业标准包括1项国际标准[11] 品牌营销与创新 - 开展艺术跨界合作包括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博东馆特展,体育营销覆盖女排世锦赛等赛事[11] - 举办"国民营养健康研讨会暨领鲜创新发布会",强化"鲜奶活性高"品牌定位[11] - 推出国内首款公益主题数字资产关爱孤独症儿童,奶盒回收活动覆盖90个城市回收992万只[13] 海外业务管理 - 向新西兰子公司新莱特提供1.3亿新西兰元贷款并完成2.18亿新西兰元定增,持股比例提升至65.25%[12] - 新莱特向银团申请4.5亿新西兰元融资额度,三项措施有效化解债务问题[12] - 光明乳业国际拟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借款9000万和4000万新西兰元,由公司提供担保[51] 董事会与监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审议53项议案,完成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制定[16] - 监事会召开4次会议监督公司运作,认为财务报告真实反映经营状况,内控制度有效[35] - 董事监事参加监管部门培训7人次,组织4次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沟通[18] 高管薪酬与分红 - 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498.21万元,其中董事长黄黎明172.87万元,独立董事各15万元[48]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6元(含税),合计分红2.21亿元,占净利润30.55%[41]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6.34亿元,占年均净利润的92.79%,符合监管要求[42]
8200万!广东“珠海年鱼+荔枝”CP香港行斩获大单
南方农村报· 2025-06-13 09:30
活动概况 - 广东(珠海)特色农产品进香港活动在香港大埔举行,以"鲜香+甜蜜"组合推广珠海年鱼和广东荔枝[2][3] - 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和香港有机认证中心共同主办[14][15] - 现场吸引50多家香港采购商、渠道商和货运商参与洽谈[37] 产品亮点 - 珠海年鱼产品包括海水鲈鱼、开背海鲈鱼、黑鱼片、巴沙鱼片等,荔枝主打妃子笑、桂味等品种[21][22] - 珠海荔枝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量近万吨,斗门荔枝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4][25] - 珠海自主选育的御金球荔枝品种将于6月底上市,具有小核率高、风味浓郁等特点[25][26][27] 签约成果 - 荔枝采购签约意向金额200万元,年鱼产品采购签约意向金额8000万元[41][43] - 42家珠海供应商与36家香港企业达成年鱼产品合作[42][43] - 香港中国旅游协会与广东相关协会签约开发"美荔之旅"文旅项目[44][45][50] 市场拓展 - 珠海依托港珠澳大桥优势,深化与香港农业合作[31][32] - 京东和美团香港负责人参与活动,计划开放香港市场荔枝销售渠道[63][64] - 活动设置荔枝树认购环节,消费者可通过智慧平台实时查看果树生长情况[69][70][71] 产业升级 - 广东荔枝产量占全球35%,全省荔枝品种优质率达75%[65][66] - 通过冷链物流技术创新,香港消费者可实现次日达新鲜荔枝[60][61] - 广东荔枝正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提升国际影响力[81][82][83]
上海医药一季度净利13.3亿 布局全产业链数字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 [1]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648.78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33亿元,研发投入6.12亿元 [1] 医药工业板块 - 创新药研发管线有序推进:I001(高血压适应症)提交发补材料,B001(NMOSD适应症)完成58例受试者入组,B007(膜性肾病)II期临床完成67例入组,重症肌无力II期临床完成41例入组,天疱疮II期临床完成全部入组 [2] - 研发体系完善:前沿新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中心、上海市创新靶标抗体偶联药物重点实验室揭牌 [2] - 新品获批:熊去氧胆酸胶囊、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Ⅱ)获生产批文,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 [2] - 一致性评价: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过评,累计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 [2] 中药业务 - 大品种二次开发进展:瘀血痹、胃复春、养心氏等循证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养心氏片药学研究文章发表于《Talanta》,相关课题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 中药资源布局:实施"大基地、大品种、大品牌、大健康"战略,建立GAP标准化管控模型和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3] 医药商业板块 - 进口总代业务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临港新片区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揭牌 [4] - 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与安斯泰来、康方生物等达成战略合作 [4] - 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构建从产品交付到终身服务的闭环管理体系 [4]
一亩田获赴美上市备案通知书:已打造全国最大的农产品B2B流通数字服务平台
IPO早知道· 2025-02-17 22:11
公司概况 - 一亩田集团是一家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数字集团企业,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以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2] - 公司业务涵盖种植、批发、流通等农业全产业链,旗下拥有一亩田APP数字平台、豆牛智慧代卖、沃众田数字规模化种植基地、区域产业服务等业务板块 [2]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96,169,769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2] 业务模式 - 一亩田APP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B2B流通数字服务平台,为B端农产品买卖双方提供信息撮合、精准营销、在线交易、行情查询等综合服务 [3] - 平台拥有超过5600万B端用户,全年可售卖农产品品类超过1.5万种,包括瓜果蔬菜、农资农机、禽畜肉蛋、坚果干果等 [3] -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65个城市近110个一二级批发市场的智慧化代卖服务网络,可销售200多种农产品,是土豆、柑橘、辣椒、油菜、西红柿等多个品类全国最大的批发销售服务商 [3] 区域产业服务 - 公司自2022年启动"沃众田"项目,推动农业供给侧转型发展,通过新农人培训、产业融合、产销对接、区域品牌建设等服务全国近百个农业主产区 [3] - 已服务徐闻菠萝、廉江红橙、茂名荔枝、清远麻竹笋、南宁火龙果、恒山黄芪、富锦大米、抚远冷水鱼、乌什核桃等农业主产区 [3] 融资背景 - 公司已获得红杉中国、云锋基金、真格基金、华创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