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I3001 (EGFR/B7H3 ADC)
搜索文档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6%,关注2025 ESMO会议:医药行业周报(2025/10/20-2025/10/24)-2025102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6 15: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医药行业的投资评级 [3][4][5][7]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发布中,持续推荐重点关注创新药板块,及业绩边际大幅向好的医疗设备、CXO及上游板块 [4] - 推荐标的包括: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科伦药业、恩华药业、和誉-B、复宏汉霖、迈瑞医疗、福瑞股份、祥生医疗、华康洁净、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普蕊斯、汉邦科技、纳微科技等 [4] 市场表现总结 - 本周(2025/10/20-2025/10/24)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6%,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9%,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上涨3.7% [3][5] - 医药生物指数在31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表现排名第25 [3][5] - 当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30.4倍,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2021)中排名第9 [3][7] 子行业市场表现 - 二级板块涨跌幅:生物制品(-0.7%)、医疗服务(+3.9%)、化学制药(-0.3%)、医疗器械(+0.9%)、医药商业(+2.3%)、中药(-0.8%) [7] - 三级板块涨跌幅:原料药(+0.3%)、化学制剂(-0.4%)、中药(-0.8%)、血液制品(+0.9%)、疫苗(+0.8%)、其他生物制品(-1.9%)、医疗设备(+0.2%)、医疗耗材(+1.7%)、体外诊断(+1.1%)、医药流通(+2.0%)、线下药店(+3.0%)、医疗研发外包(+5.5%)、医院(+0.1%) [3][7]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114亿美元全球战略合作,获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的溢价战略股权投资),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合作涵盖IBI363(PD-1/IL-2α-bias)、IBI343(CLDN18.2 ADC)及IBI3001(EGFR/B7H3 ADC)的选择权 [4][13] - 百利天恒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相关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12] 2025年ESMO会议重点数据 - 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二线治疗TKI经治EGFRm NSCLC的III期临床结果显示,mPFS为8.3个月(HR=0.49),mOS尚未达到(HR=0.60),PFS与OS双重显著获益 [4][14] - 百利天恒的iza-bren针对鼻咽癌后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结果显示,cORR为54.6%,mPFS为8.38个月(HR=0.44),实现翻倍获益 [4][16] - 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公布了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研究结果,mPFS达11.14个月(HR=0.60) [4][17] - 泽璟制药的三抗ZG006的II期临床显示,在10 mg Q2W和30 mg Q2W组ORR分别为22.2%和38.5%,在特定亚组人群中确认ORR分别为35.7%和66.7% [4][18] - 和黄医药的味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用于晚期肾细胞癌二线治疗的III期结果显示mPFS为22.2个月(HR=0.373),ORR为60.5% [4][1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分析 - 已公布105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2025Q3业绩,整体营业收入25Q3为941.51亿元,同比增长1.3%,25Q1-3为2877.45亿元,同比下降0.8% [20][22] - 整体归母净利润25Q3为89.96亿元,同比下降7.6%,25Q1-3为311.10亿元,同比下降4.7% [20][22] - 部分子行业表现亮眼:线下药店营收25Q3同比增长26.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6%;医疗研发外包营收25Q3同比增长7.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7%;其他生物制品营收25Q3同比增长2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1% [20][22] 近期市场动态 - 近期拟IPO上市公司包括:A股禾元生物(2025/10/28上市)、必贝特(2025/10/17网上发行);港股暂无 [22] - 本周港股涨幅TOP公司包括:轩竹生物-B(+75.8%)、华康生物医学(+24.7%)、澳至尊(+24.6%)等 [23] - 本周美股涨幅TOP公司包括:SCIENTURE(+193.4%)、WELLGISTICS HEALTH(+139.6%)、REPLIMUNE(+95.6%)等 [23]
信达生物_IBI363 与 IBI343 达成 110 亿美元巨额交易;武田制药作为亚太到全球的引领者
2025-10-23 10:06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信达生物制药(Innovent Biologics,1801 HK)[1] * 合作方为武田药品工业(Takeda Pharmaceuticals)[1] * 行业为生物制药 特别是免疫肿瘤学和抗体偶联药物领域 [1][13] 核心观点和论据 * 信达生物与武田达成总额高达114亿美元的战略合作 涉及核心管线资产IBI363 PD1IL2α偏向双抗 IBI343 CLDN182 ADC 以及IBI3001 EGFRB7H3 ADC的许可选择权 [1] * 交易结构包括11亿美元首付款 1亿美元按每股11256港元溢价20%的股权投资 高达102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 以及海外销售最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分层销售提成 [1] * 针对IBI363 双方签署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协议 在全球范围内按4060信达武田比例共同承担研发费用 在美国市场按4060比例共同商业化并分享盈亏 [1] * 管理层视武田为亚洲药企成功全球化的典范 此次合作有助于信达生物学习并建立自身的全球团队和基础设施 目标是2030年成为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 [2] * 对武田而言 此次交易是其最大的肿瘤领域交易 需要立即投入大量研发资金 有助于平衡其肿瘤管线 增加实体瘤资产占比 武田肿瘤业务在FY325财年收入占比约12% 是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3][7][10][11] * 临床开发计划与先前沟通一致 IBI363聚焦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和免疫疗法耐药及结直肠癌一线三线 IBI343强调其胃肠道毒性较低的潜在优势 计划在胰腺癌和胃癌中探索一线联合疗法潜力 [8] 其他重要内容 * 交易细节显示 IBI343和IBI363均处于全球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信达生物保留中国区的商业化权利 [9] * 报告给予信达生物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10322港元 较当前股价8520港元有211%的上涨空间 估值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 贴现率10% 永续增长率3% [14][15] * 报告认为信达生物当前估值未完全反映其强劲的收入增长和管线价值 关键风险包括中国PD1L1市场竞争加剧 关键候选药物获批时间不确定 安全性问题导致的超适应症使用限制以及研发项目失败 [13][14] * 武田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29亿美元现金 此次交易需要其进行重大且即时的研发投资 [3]
信达生物 - 与武田制药达成超 110 亿美元全球合作协议
2025-10-23 10:0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65] * 公司为信达生物制药(Innovent Biologics Inc 股票代码 1801 HK)[1][5][6][9] * 合作方为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1][3][4][9] *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 Asia Limited)担任信达生物在此次合作中的独家财务顾问[4] 核心交易与战略观点 * 信达生物与武田宣布达成一项价值超过110亿美元的多资产共同开发全球战略合作[1][9] * 交易涉及的核心资产为IBI363(PD-1/IL-2 处于临床3期)和IBI343(CLDN18 2 ADC 处于临床3期)[9] * 合作模式体现中国创新药企的全球化模式演进 旨在获取更巨大且可持续的收益[9] * 共同开发决策基于该模式能让公司捕获更长期的回报 通过"中国概念验证+全球3期临床"策略以及与武田等全球公司合作 持续优化其研发投资回报[2] * 选择武田作为合作伙伴的关键原因在于其强大的肿瘤团队 特别是拥有在实体瘤领域(如Opdivo的上市)拥有出色职业履历的Teresa Bitetti和拥有丰富肺癌及结直肠癌等实体瘤研发经验的P K Morrow[3] * 交易还包括针对早期项目IBI3001(EGFR/B7H3 ADC)的选择权[9] 交易财务条款 * 武田将支付12亿美元的首付款给信达生物 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股权投资 认购溢价为20%[9] * 潜在的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2亿美元[9] * 针对IBI363 信达生物与武田将按40/60的比例分享美国市场的利润并分摊开发成本[9] 公司财务数据与市场信息 * 信达生物截至2025年10月21日的收盘价为86 90港元[6] * 公司市值约为181 45亿美元 发行在外稀释后股份为16 22亿股[6] * 52周股价波动范围为28 65港元至109 10港元[6] * 根据摩根士丹利预估 公司2025年预期每股收益为0 24元人民币 2026年预期为-0 04元人民币 2027年预期为0 31元人民币[6] * 公司2025年预期净收入为123 96亿元人民币 2026年预期为150 16亿元人民币 2027年预期为181 16亿元人民币[6] 其他重要内容 * 摩根士丹利声明其与报告所覆盖的多家公司(包括信达生物)存在业务往来 可能产生利益冲突[7][15][16][17][18][20][21] * 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内 摩根士丹利曾为信达生物等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收取报酬[16][17] * 在未来3个月内 摩根士丹利预计将寻求或获得来自信达生物等公司的投资银行服务报酬[18] * 摩根士丹利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是香港联合交易所信达生物等证券的流动性提供者/做市商[56] * 报告末尾附有摩根士丹利研究覆盖的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公司及评级列表[65][68][70]
Innovent Biologics (SEHK:01801)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10-22 21:00
业绩总结 - Innovent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实现销售额达到200亿人民币,并在全球市场上成为顶级生物制药公司[8] - 与Takeda的战略合作协议总价值高达114亿美元,其中包括11亿美元的现金预付款[19][26] - Innovent的全球研发团队目前有超过1800名员工,致力于高质量的临床执行和快速的临床试验扩展[13] 用户数据 - IBI363(PD-1/IL-2 α-bias)在多个实体瘤中已治疗超过1200名患者,并计划在IO耐药的sqNSCLC、MSS CRC和黑色素瘤中启动注册试验[48] - IBI343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中,已治疗超过340名胃癌(GC)和胰腺癌(PDAC)患者[6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Innovent的管线中至少有5个资产正在进行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第三阶段[10] - IBI343在GC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0.8个月,相较于Nivolumab的6.5个月和Apatinib的5.3个月显著提高[63] - IBI343在PDAC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1个月,较标准治疗(SoC)显著改善[65] - IBI343在GC的5年生存率为36%,而PDAC的5年生存率仅为13%[67] - IBI343的安全性良好,≥3级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3%[66] - IBI343在CLDN18.2阳性患者中,表现出突破性的疗效,成为首个CLDN18.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66] - IBI3001(EGFR/B7H3 ADC)在不同肿瘤类型中,EGFR和B7H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00%和85%[71] - IBI3001的临床开发正在进行中,第一阶段剂量递增试验在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进行[7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Innovent与Takeda的合作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40/60成本和利润分成[36] - Innovent计划通过与Takeda的合作,加速全球免疫治疗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管线的开发[76] - Innovent与Lilly的六项合作包括PD-1和双特异性抗体等产品的开发[16] 未来展望 - Innovent的全球研发团队预计到2026年将扩大至100-200名员工,增强其在美国的研发能力[13] - 全球免疫肿瘤市场预计达到500亿美元,Innovent计划将IBI363开发为下一代免疫治疗基础药物[53]
信达生物(01801)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及根据一般授权发行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08:02
智通财经APP讯,信达生物(01801)发布公告,于2025年10月22日(香港时间),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透过 武田制药全资附属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AG)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旨在加速推进信达 生物新一代IO及ADC疗法开发,拓展全球市场价值。本次合作包括两款后期在研疗法IBI363 (PD-1/IL- 2α-bias)及IBI343 (CLDN18.2 ADC),以及一款早期研发项目IBI3001 (EGFR/B7H3 ADC)的选择权。 根据合作,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新一代IO基石疗法 IBI363 (PD-1/IL-2α-bias), 并在美国共同商业化,武田制药将在共同治理和协同一致的开发计划下主导相关工作;同时,信达生物 授予武田制药IBI363在除大中华区及美国地区的商业化权益。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IBI343 (CLDN18.2 ADC)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独家权益。此外,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IBI3001 (EGFR/B7H3 ADC)在大 中华区以外地区权益的独家选择权。 本公司将获得12亿美元的首付款,包括以认购事 ...
信达生物(01801.HK)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12亿美元首付款+102亿美元里程碑
格隆汇· 2025-10-22 08:00
格隆汇10月22日丨信达生物(01801.HK)发布公告,2025年10月22日,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透过武田制 药全资附属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AG)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旨在加速推进信达生物新 一代IO及ADC疗法开发,拓展全球市场价值。本次合作包括两款后期在研疗法IBI363 (PD-1/IL-2)及 IBI343 (CLDN18.2ADC),以及一款早期研发项目IBI3001 (EGFR/B7H3 ADC)的选择权。 根据合作,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新一代IO基石疗法IBI363 (PD-1/IL-2),并在美 国共同商业化,武田制药将在共同治理和协同一致的开发计划下主导相关工作;同时,信达生物授予武 田制药IBI363在除大中华区及美国地区的商业化权益。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IBI343 (CLDN18.2ADC) 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独家权益。此外,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IBI3001(EGFR/B7H3 ADC)在大中华区 以外地区权益的独家选择权。 公司将获得12亿美元的首付款,包括以认购事项方式获得的1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认 ...
信达生物(01801) - 与武田製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及根据一般授权发行股份
2025-10-22 07:44
合作情况 - 2025年10月22日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涉及两款后期在研疗法IBI363及IBI343和一款早期研发项目IBI3001选择权[4] - 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IBI343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全球独家开发、生产与商业化权益[13] - 公司授予武田制药IBI3001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生产与商业化权益的独家选择权[15] 财务数据 - 公司将获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认购价较前30个交易日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溢价20%[5] - 公司有权获合计最高达102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合作交易总金额最高达114亿美元[5] - 公司向认购人按每股112.56港元价格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总港元代价相当于1亿美元(约7.78亿港元)[6] - 认购股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约0.40%及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0.40%,总面值为69.14美元[19] - 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78百万港元,净额估计约为777百万港元[21] - 2025年6月公司新股份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265.4百万港元[36] 产品研发 - IBI363基于超1200例患者临床数据,将率先推进非小细胞肺癌与结直肠癌全球开发[11] - IBI363已进入多项注册临床开发,针对IO耐药鳞状NSCLC的全球III期注册临床研究预计未来数月展开[12] 资金用途 - 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80%用于全球管线研发,2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33] 公司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1年,已有16个产品获批上市,2个品种在监督审评中,4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15个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26] - 公司已与多位国际合作方达成30多项战略合作[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