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销量、国产化率、销售区域分布、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国产替代将加速,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10:02
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定义 -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基于微创手术理念的智能化医疗设备,通过机械臂、三维成像系统和主控台协同操作,辅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腔镜手术 [1][2] - 核心特征是精准操作、视野增强和人体工学优化,主要用于胸腹腔等狭窄体腔内的手术(如前列腺切除、胃肠肿瘤切除等) [2] - 相比传统腔镜手术,在观察、操作、舒适、灵活、精准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腔镜手术机器人销量突破100台,较2023年增长108.51%,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突破200台 [1][6] - 国产化率从2023年的32.61%提升至2024年的48.89%,与进口品牌接近持平 [1][8] - 十四五规划配置新增559台腔镜手术机器人,2018-2020年全国规划配置新增225台 [4] - 东部地区仍是采购主力,但西部和中部地区占比提升明显 [8]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格局从达芬奇一家独大转向群雄并起,2024年CR4达到94% [12] - 直观医疗市场份额显著减少,但仍稳居第一 [12] - 国产代表企业包括威高妙手S、微创图迈、思哲睿康多、精锋等,其中图迈和精锋最接近达芬奇技术水平 [12] - 价格方面,直观医疗IS4000平均单价超2000万元,国产品牌多在1000-2000万元区间 [12][13] 代表企业分析 直观复星 - 由直观医疗与复星医药合资成立,定位中国本土化精准医疗龙头企业 [15] - 明星产品包括达芬奇手术系统和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 [15] - 2023年6月获批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适用于多科室腔镜手术 [15] 微创医疗机器人 - 微创医疗旗下子集团,国内唯一布局腔镜、骨科、血管介入等五大黄金赛道的企业 [18] - 2024年营业额277.79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62.37百万港元 [18] - 完成国产机器人4项"首例"临床试验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3-5年国产替代将加速,行业从"高端奢侈品"转向"临床普惠工具" [1][8] - AI+5G+单孔技术引领创新,商业模式从卖设备转向服务化 [20] - 国产厂商将在适用科室和手术类型上取得突破 [20]
海外器械龙头解读系列四:2025年一季报总结:直觉外科ISRG.o25Q1业绩双位增长,重点推进数字化布局
西南证券· 2025-05-06 1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直觉外科2025年一季报,指出其25Q1业绩双位增长,25年重点推进数字化布局,但2025年业绩指引偏保守;公司采用“剃须刀”商业模式,系统、耗材和服务业务各有发展态势,且在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处于龙头地位[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览 - 直觉外科是全球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先驱和技术领导者,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核心产品为Da Vinci手术系统和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截至25Q1全球保有量分别为10189、853台[10] 公司股价复盘 - 产品迭代升级节点是股价核心驱动力,达芬奇产品迭代时间一般为3 - 5年,2024年3月推出最新五代机器人达芬奇5 [11] 业绩概览 - 25Q1营业收入23亿美元(+19%),净利润7.0亿美元(+28%);2024年营业收入84亿美元(+17%),净利润23亿美元(+29%)[2][18][21] - 2025年毛利率65 - 66.5%,运营费用+10 - 14%,资本支出6.5 - 7.5亿美元,年手术量+13 - 16%;毛利率预期下滑原因有关税、资本支出增加、费用增加、达芬奇5/SP类收入提升等,手术量增速指引偏保守与中国增长疲软等因素有关[3][17][18] 业绩回顾 - 按地区分,25Q1美国市场收入15亿美元(+24%),占整体营收68%;非美国市场收入7亿美元(+10%),占比32% [2][21] - 按业务分,仪器和配件收入14亿元(+18%),占比61%;系统收入5亿元(+25%),占比23%;服务收入4亿元(+16%),占比16% [21] 系统业务 - 25Q1系统业务收入5亿元(+25%),占总营收23%,包括达芬奇系列和Ion系列;达芬奇系统新增装机367台(+17%),全球保有量达10189台,其中达芬奇5保有量509台;Ion系统新增装机49台(-30%),全球保有量达853台[28] - 欧美是达芬奇系统和Ion系统装机主战场,截至2025Q1,达芬奇系统美国装机5957台(占比59%),欧洲1937台(19%)等;截至2024年末,Ion系统美国装机784台(97%),售价在50 - 82万美元区间[29] - 达芬奇机器人已历5代优化迭代,公司全球拥有5300项+有效专利和2400项+待审专利;达芬奇5相比前代Xi有150+项更新优化,但在视觉感知、荧光功能、数字化方面仍有待加强[31][33] - 截至2025年3月,达芬奇系列产品累计面对185次2级召回和1次3级召回,公司响应积极,部分系主动召回[37] -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用于肺癌早期诊疗,2019年获FDA批准上市,填补传统支气管镜技术空白,截至25Q1全球保有量累计853台,以美国市场为主;其技术有超窄管径、灵活转向与精准操控特点[40] 耗材业务 - 手术机器人采用“剃须刀”商业模式,2013年耗材收入占比首次超系统收入,2025Q1耗材占比达61%;达芬奇系统耗材分一次性和多次性,每例手术耗材费用约0.5万美元[43] - 2024年达芬奇系统完成外科手术总量268万例,同比增长17%;美国平均单台仪器手术量303台,OUS地区226台;海外地区手术增速更快,2024年美国手术量同比+15%,OUS地区同比+23% [45] - Ion系统2019年商业化装机,手术量快速放量,2024年手术量95500台,平均单台119手术量/年[46] 服务业务 - 服务包括设备维修保养等,服务年费在10 - 22.5万美元区间;2024年服务收入13亿美元(+12%),占整体营收15.6%,单台设备年均服务费用为13.2万美元;25Q1服务收入4亿美元(+25%),占整体营收16.1% [52] 医保支付和报销 - 机器人手术在商保覆盖范围,商保报销比例70%以上,2025年美国Ion检查报销费用如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时细胞清洗平均支付1724美元,保险比例77% [54] - 美国对机器人手术支付和报销体系成熟,各类机器人手术支付费用约1 - 2万美元,Medicare可报销额度较高[56] - 中国手术机器人支付和报销体系在探索阶段,仅上海和北京将部分机器人手术纳入医保覆盖范围,其他省市暂无明确规定[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