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搜索文档
中国两大国企最新举动,韩国美国高度关注
环球时报· 2025-08-18 11:23
中国两大国有造船企业合并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打造全球最大上市造船集团 新公司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20亿元人民币[1] - 合并后公司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应对美国举措引发的行业动荡[1][8] 韩美"MASGA"合作项目进展 - 韩国总统将视察韩华海洋集团美国造船厂 美国总统可能陪同 象征造船业在美韩关系中的重要性[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出席对美出口LNG运输船命名仪式 称项目为韩企开拓市场提供契机[2] - 韩国外长与美国驻韩使馆临时代办调研现代重工工厂 就深化造船合作展开讨论[2] - 现代重工与美国院校合作培养人才 与美国船企建立伙伴关系 参与商船建造及军舰业务[2] - 韩国造船行业将向美国海洋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 包括升级船厂 培训工人 支持海军维修工作[3]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大约有150家造船厂 所有造船厂都已满负荷运转[6] - 美国严重缺乏熟练造船工人 中国培养船舶设计人才的速度是美国的100倍甚至更多[6] - 重建美国造船能力是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需要大量投资[4][6]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占全球造船产能的50% 韩国和日本合计生产全球约40%的船舶[7] - 2025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1.7% 68.3%和64.9%[9] - 2025年上半年韩国新船订单份额从去年15%升至25.1% 主要因美国限制中资船舶使部分订单转向韩国[7][9] 韩国海外扩张战略 - 韩国寻求在菲律宾和越南投资造船厂扩大海外影响力[8] - 现代重工计划通过10年租赁方式重振菲律宾一家破产造船厂 2026年1月开始运营[8] - 现代重工在越南的合资企业计划额外投资1亿美元将造船产能提高50%[8] 政策与法律环境 - 美国国会已提出三项相关法案支持"MASGA"项目 但多数尚未进入实质审议[4] - 美国造船厂运营商和工会历来抵制外国企业参与 担心竞争和失业[4] - 美国计划从10月起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7]
中国“两船合璧”牵动美韩造船业神经
环球时报· 2025-08-18 10:57
中国两大国有造船企业合并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打造全球最大上市造船集团 [1] - 合并后新公司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20亿元人民币 [1] - 合并将借助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应对美国新规带来的冲击 [1][7] 韩美"MASGA"项目进展 -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视察韩华海洋集团美国造船厂,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陪同 [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出席两艘对美出口LNG运输船命名仪式,视为"MASGA"项目标志性成果 [2] - HD现代重工与美国密歇根大学、首尔大学合作培养造船人才,并与美国船企建立伙伴关系 [2] - 韩国造船行业计划向美国海洋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 [3] 全球造船业格局 - 中国占全球造船产能50%,韩国和日本合计约40% [6] - 2025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51.7%、68.3%、64.9% [8] - 韩国新船订单份额从15%升至25.1%,部分因美国限制中资船舶 [6] 韩国海外布局 - HD现代重工计划通过10年租赁方式重振菲律宾一家破产造船厂,2026年1月开始运营 [7] - 越南造船公司宣布额外投资1亿美元,将造船产能提高50% [7] 美国造船业现状 - 美国约有150家造船厂,已满负荷运转 [5] - 美国严重缺乏熟练造船工人,中国培养人才速度是美国100倍以上 [5] - 重建美国造船能力面临技术、基础设施落后等挑战 [5]
财经观察:中国“两船合璧”牵动美韩造船业神经
环球时报· 2025-08-18 06:37
中国两大国有造船企业合并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打造全球最大上市造船集团,合并后新公司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20亿元人民币[1] - 合并后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应对美国多项举措引发的行业动荡[1] - 合并后的公司已形成全球最大上市船企,保持领先地位[8] 美韩"MASGA"项目合作 -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视察韩华海洋集团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造船厂,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陪同前往,象征造船业在美韩关系中的重要性[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出席两艘对美出口LNG运输船命名仪式,称"MASGA"有助于重振美国造船业并为韩企开拓市场[2] - HD现代重工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和首尔大学合作培养造船人才,并与美国船企建立伙伴关系,参与商船联合建造及军舰业务[2] - 韩国造船行业将向美国海洋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包括升级美国造船厂、培训美国工人、支持美国海军维修工作及本土联合生产船舶[3]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造船业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落后,约有150家造船厂已满负荷运转,新建或升级造船厂需要大量投资[5] - 美国严重缺乏熟练的造船工人,中国培养船舶设计人才的速度是美国100倍甚至更多[5] - 美国国会提出三项法案支持"MASGA"项目,但除《商船盟友伙伴法》外,其余法案尚未进入实质审议[4] - 美国造船厂运营商和工会抵制外国企业参与,担心竞争和失业[4]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占全球造船产能50%,韩国和日本合计占40%,美国远远落后于中国[6] - 2025年1-6月,中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及手持订单量三大核心指标上占全球总量的51.7%、68.3%和64.9%[8] - 美国计划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使韩国新船订单份额从15%升至25.1%,但中国仍能保持稳定市场份额[6][8] - 韩国在菲律宾和越南投资造船厂,HD现代重工计划重振菲律宾一家破产造船厂并在越南追加1亿美元投资提高产能50%[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造船业凭借成本效率、弹性供应链和运力规模保持竞争优势[8] - 韩国在LNG船、新能源船等高附加值细分船型可能局部重返第一,但整体超越中国门槛仍高[8] - 美国试图通过"MASGA"项目抗衡中国在造船业的主导地位,但面临政治阻力和产业结构不匹配等制约因素[4][6]
美国最大港口货物量骤减35%,航运业受创初显
虎嗅· 2025-05-09 14:33
关税对航运业的影响 - 洛杉矶港业务量同比下降35%,码头工人和卡车司机面临失业风险,卡车司机运输量从每天4~5个集装箱降至2~3个 [1] - 5月计划抵达的80多艘货船中已有17艘被取消,贸易放缓将导致商店缺货和招聘投资暂停 [2] - 美国零售商提前囤货导致发货量减少的负面影响将在五周~七周后持续显现,进口下降将引发物价上涨 [1] 关税对贸易和通胀的连锁反应 - 美国消费品供应高度依赖集装箱海运,加征关税可能冲击年出口额超7500亿美元的海运贸易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显示运价翻倍将推高通胀率0.7个百分点,美国CPI从2020年1月257.97点升至2024年12月308.41点 [2] - 进口商利用保税仓库暂存货物以规避短期关税,仓库中存放锂电池、家电等商品 [3] 美国造船业振兴计划 - 韩国韩华海洋以1亿美元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计划启动美国本土LNG运输船建造,这是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 [4][5] - 美国新规要求2028年起LNG出口需由本土建造的船舶承运,比例从1%逐步升至2047年15%,2030年前需5~7艘船 [5] - 美国造船成本是国外数倍,工时效率仅为其他国家三分之一,目前仅生产全球商业船舶的不到1% [6] LNG运输船建造的挑战 - LNG运输船建造需高端技术和长期产业链积累,美国目前无一艘符合要求的船舶 [6] - 韩华在美国建造成本远高于韩国或中国,项目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6] - 美国造船业长期依赖保护政策,缺乏技术创新投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