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HB088C
icon
搜索文档
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成立以来持续净亏损,尚未从商业产品销售中产生收益
新浪财经· 2025-11-26 08:11
11月24日,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明宇制药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及中信证券。 据招股书披露,明宇制药是一家在2018年成立的接近商业化的生物技术创新企业,由前恒瑞高管曹国庆创立,基于专有抗体偶联药物(ADC)平 台及一款新型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bsAb)搭建的稳健的临床阶段肿瘤产品组合,及(ii)向商业化推进的已处于临床后期的自身的免疫资 产。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管线有13款候选产品,其中10款处于临床阶段,聚焦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公司的核心产品MHB036C是一种目标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实体瘤治疗市场的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ADC,具备同类最佳潜力。其目前 正联合公司的关键产品MHB039A用于一线及以后非小细胞肺癌的I/Ⅱ期联合用药研究以及一线及以后乳腺癌的Ⅱ期联合用药研究。公司的关键产 品MHB088C是一种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癌症的潜在同类最佳的B7-H3ADC,目前正针对二线小细胞肺癌单药治疗进行III期试验,并与 MHB039A联合用于针对一线及以后小细胞肺癌的I/Ⅱ期试验。" 明宇制药称,"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具有完全自主的ADC和 ...
明慧医药冲刺港交所:「肿瘤+自免」双轮驱动,启明创投、OrbiMed为股东
IPO早知道· 2025-11-25 12:57
物的全球市场同样有望强劲增长。其中,TED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34亿美元以13.2%的复合年增 长率增至2035年的134亿美元,全球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市场则将从2024年的149亿美元扩大至 2035年的29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靶向疗法普及度提升的驱动下,中国市场增长尤为迅猛。 管线产品具备成为潜在同类最佳(BIC)及/或同类首创(FIC)。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明宇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慧医药")于2025年11月24日正式向港交所递 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美银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8年的明慧医药作为一家接近商业化的生物技术创新企业,具有双重增长引擎:其一、基 于专有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和一款新型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bsAb)搭建的临床阶段肿瘤产 品组合;其二、向商业化推进的已处于临床后期的自身的免疫资产。 | 項目 | 肥益 | 陈特斯型 | 喷圆在 | 厚盛/ 群合 | ■床的 | 1月 | 田岸 | 田駒 | NDA/BLA | 雷前妖感/东 ...
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 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和中信证券为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11-25 08:36
核心自身免疫产品包括:MHB018A(潜在同类最佳IGF-1R抗体),正进行活动性甲状腺眼病(TED)的III期 试验;MH004(同类首创外用JAK抑制剂),已在中国提交轻中度特应性皮炎(AD)的新药上市申请。 根据灼识咨询,全球TED市场预计到2035年将达134亿美元,全球特应性皮炎治疗市场预计到2035年将 达295亿美元。 公司专有的SuperTopoi平台能够提供效力更高(比德鲁替康Dxd基ADC高5—10倍)且安全性卓越(严重血液 学毒性及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低)的新型ADC有效载荷,扩大治疗窗口。 截至2025年11月16日,公司管线中有13款候选产品,其中10款已进入临床阶段。 核心肿瘤产品包括:MHB036C(TROP2ADC),正与MHB039A(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联合用于非小 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I/II期研究;MHB088C(B7-H3ADC),正进行小细胞肺癌的III期单药试验及与 MHB039A的I/II期联合试验。 明宇制药向港交所主板递表,联席保荐人包括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和中信证券。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 ADC平台和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的肿瘤疗法,以及临床后 ...
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ADC与PD-1/VEGF联合疗法及自身免疫资产
智通财经· 2025-11-24 22:37
据港交所11月24日披露,明宇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主板,Morgan Stanley、BofA Securities、CITIC Securities 为其联席保荐人。 | [編纂]的[編纂]數目 : [編纂]股股份(視乎[編纂] | | | --- | --- | | 行使與否而定) | | | [編纂]數目 : | [编纂]股股份(可予重新分配) | | [編纂]數目 | :[編纂]股股份(可予直新分配及 | | 視乎[編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最高[編纂] : | 每股[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佣金、 | | 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0.00565% | | | 聯交所交易費及0.00015% 曾財局交易 | | | 徵費(須於[編纂]時以港元繳足,多繳 | | | 款項可予退還) | | | 面值 : | 每股股份0.00001美元 | | [編纂] : | 【贈養】 | 财务资料 收入: 招股书显示,明宇制药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生物技术创新企业。公司具有双重增长引擎:基于专有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及 一款新型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bsAb)搭建 ...
新股消息 | 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ADC与PD-1/VEGF联合疗法及自身免疫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24 21:59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11月24日披露,明宇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主板,Morgan Stanley、BofA Securities、CITIC Securities为其联席保荐人。 | [編纂]的[編纂]數目 : [編纂]股股份(視乎[編纂] | | --- | | 行使與否而定) | | [編纂]數目 :〔編纂]股股份(可予重新分配) | | [編纂]數目 :[編纂]股股份(可予直新分配及 | | 視乎[編纂]行使與否而定) | | 最高[編纂] : 每股[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佣金 · | | 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0.00565% | | 聯交所交易費及0.00015% 會財局交易 | | 徵費(須於[編纂]時以港元繳足,多繳 | | 款項可予退還) | | 面值 每股股份0.00001美元 : | | [編纂] : 【繼續】 | 招股书显示,明宇制药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生物技术创新企业。公司具有双重增长引擎:基于专有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及 一款新型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bsAb)搭建的稳健的临床阶段肿瘤产品组合,以及向商业化推进的已处于临床后 ...
中国ADC“出海”潮迭起:下一个百亿重磅交易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7:2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特别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标志着中国医药创新实力获得全球认可,出海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 [1][3][13] 中国ADC出海交易概况 - 2025年5月,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交易:首付款12.5亿美元,总金额超60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出海新纪录 [1] - 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企业License-out的ADC重磅交易(总金额≥10亿美元)数量达24笔 [1] - 复宏汉霖就PD-L1 ADC在研管线HLX43的权益正与强生、罗氏等跨国药企洽谈,协议可能带来数亿美元预付款及里程碑付款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数量456笔,同比增长32%;首付款总额118亿美元,同比激增136%;交易总金额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中国交易贡献近50%总金额和超30%交易数量 [3] 中国ADC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 2015年至2024年,本土企业活跃创新药管线从数百个激增至3575个,首次登顶全球;First-in-Class药物从9个增至120个,占比突破30% [3] - 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成为Biotech企业资金回笼重要渠道 [3] - 到2030年,全球将有数十款重磅炸弹药专利到期,累计影响市场规模超2000亿美元,跨国药企亟需通过BD交易补充管线 [3][10] - 中国药企在研发效率和成本方面具显著优势,“从组建研发团队到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平均周期比欧美要短、人力成本不到其一半” [10]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中国在化学领域拥有传统优势,为ADC药物研发(化学技术至关重要)提供坚实基础 [4] - 组合式创新与工程化创新是中国企业的重要优势,通过巧妙的组合与工程化设计实现ADC药物研发成果 [4] - 中国企业具备强大执行力,能迅速在热门靶点上取得临床数据,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 [4] ADC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 - ADC药物的抗体、载荷、连接子及偶联技术等各组分的创新都可能带来整个分子的创新和临床差异化效果 [5] - 载荷在ADC乃至XDC(多种药物偶联物)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新型载荷(新作用机制、非拓扑异构酶类)、双载荷和双靶点ADC是未来重要关注点 [5] - 中国ADC领域正经历从“快速跟随”到“同类最优”乃至“同类首创”的转变 [2] “出海”项目阶段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BD市场“摘青苗”(授权早期项目)现象持续,临床前至临床I期项目占比接近70% [6] - 随着技术平台成熟,跨国药企更愿在早期阶段介入,以较低成本获取有潜力ADC管线,例如石药集团正就EGFR-ADC等产品磋商,潜在交易总额近50亿美元 [6] - 跨国药企从最初关注临床阶段项目转向构建产品组合(Portfolio),开始关注更早期项目,反映出对中国该赛道认可度提高 [7][8] 新兴靶点与增长领域 - 新兴靶点CDH17因在胃癌、结直肠癌等高发消化道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成为热点,2025年AACR会议进入热点榜单前三,吸引10余家药企布局 [11] - 新兴靶点B7H3备受关注,2025年5月齐鲁制药从明慧医药引进B7-H3 ADC药物MHB088C(已进入临床三期),交易总额13.45亿元人民币 [11] - 宜联生物YL201在《Nature Medicine》发表数据:在287例可评估患者中,客观缓解率40.8%,疾病控制率83.6%,针对小细胞肺癌和鼻咽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 [12] - 除ADC外,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和抗体多肽偶联物(APC)是潜在新增长点,AOC海外已有临床三期项目,APC因GLP-1影响在减肥、糖尿病等领域受关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