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can EV
icon
搜索文档
大众CEO,该放弃大众集团还是保时捷?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4 00:40
核心观点 - 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同时担任保时捷CEO的双职身份引发持续争议,投资者和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内部对其治理结构提出质疑 [3][9][36] - 保时捷业绩下滑加剧争议:2025年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8%,中国市场暴跌42%,股价较IPO发行价腰斩 [27][28][30] - 奥博穆坚持双职位的战略协同价值,强调资源整合与决策效率,但承诺该模式"非永久性" [56][60][61] 治理争议 - 投资者Deka投资公开指责双职结构损害公司声誉并造成财务损失,形成股东大会对抗态势 [9][48] - 大众集团历史上所有CEO在升任集团职位后均卸任原品牌职务,奥博穆为首例例外 [10][11][13] - 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内部对双职结构存在分歧:部分成员担忧品牌独立性,另一些支持其稳定集团过渡期 [36][40][53] 业绩表现 - 保时捷2023年全球交付量32万辆(+3.3%),但中国市场下滑15%至7.93万辆 [25] - 2024年业绩恶化:全球交付量降至31万辆(-3%),中国市场暴跌28%,营业利润率从18%跌至14.1% [2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8.6亿欧元(-2%),营业利润7.6亿欧元(-41%),美国取代中国成为最大单一市场 [28][29] 战略举措 - 奥博穆主导保时捷电动化转型:推出Taycan、Macan EV等车型,确立高端电动路线 [42][43][45] -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计划2027年将经销商网点从150家缩减至100家,聚焦高需求区域 [69] - 大众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推出30款新车,测试本地化研发与放权策略成效 [63][64] 资本市场反应 - 保时捷2022年IPO市值达750亿欧元,接近大众集团市值,但当前股价较发行价82.5欧元跌至43.46欧元 [22][23][30] - 投资机构认为双职结构违反现代企业治理准则,导致问责机制弱化 [48][49] - 部分分析师指出管理层更换可能是"危机信号"而非能力问题,保时捷尚未证明对集团利润的显著贡献 [32][33]
太热闹!厦门中山路,他们都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5-19 13:54
昨晚,为期两天的 "中情中意·消费一夏"购在厦门消费季 圆满落下帷幕 百余家企业实力"圈粉" 五大特色专区变身沉浸式消费舞台 吸引市民游客共赴这场夏日消费盛宴 金融活水与企业让利深度融合,吸引市民游客共赴这场夏日消费盛宴。 据不完全统计 活动累计吸引超20万人次打卡 用火热的"消费答卷" 为鹭岛"夜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好逛好购好吃好玩 品质生活"触手可及" 在消费季的品质生活专区 建发集团以"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布局 展示住房、汽车、文旅、美食等多元业态 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 融合未来生活想象与烟火人间的消费盛宴 建发汽车现场展出多款新车型。 展区入口处,建发房产厦门十盘齐发,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展示多类型的"好房子"产品;建发汽车展区更是璀璨夺目——阿斯顿马丁DBX、保时捷macan EV、小米SU7 Ultra、凯迪拉克XT5、林肯航海家、上汽奥迪Q6、一汽奥迪A4L、阿维塔06、smart #5、红旗天工06等数十款新车型列阵排开,专业车模的 走秀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不少市民游客拍照打卡、预约试驾。 政策红利、金融活水与企业让利深度融合 联发福建4城联动组团亮相,其中,联发·嘉悦里吸引了不少青年人驻足,有市 ...
保时捷辟谣在华停售电动车:系误读
观察者网· 2025-04-29 11:59
保时捷在华电动车销售策略 - 网传保时捷可能因销量"相对较低"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 [1] - 公司澄清称停售电动车消息纯属误读 重申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电动化进程 [1] - 下一款纯电动车型为全新纯电动Cayenne 目前在华销售Taycan和Macan EV两款纯电车型及混动版Panamera和Cayenne [3] 市场竞争与产品定位 - 公司认为小米汽车的低价策略无法与保时捷的驾驶能力相提并论 [1] 财务与运营调整 - 下调2025年销售收入预期至370亿-380亿欧元 较此前390亿-400亿欧元预测值下调 [5] - 不再扩大Cellforce子公司高性能电池生产计划 [5]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新车交付量31.07万辆同比下降3% 中国市场交付量5.69万辆同比下滑28% [5] - 2024年欧洲(不含德国)、德国本土、北美及其他新兴市场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5] -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7.15万辆同比下降8% 中国市场交付量9471辆同比骤降42% [5] 外部环境挑战 - 关税在4月和5月对业务造成压力 调整后预期未考虑关税未来影响 [5] - 提及中国电动豪华汽车需求下降对业务的影响 [5]
爱莲说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6 23:12
品牌转型与战略调整 - 公司拥有77年历史,正经历从燃油车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全面转型,目标是2028年实现全线产品电动化[3][7] - 2018年被吉利收购后推出"Vision80"十年复兴计划,已发布纯电超跑Evija、纯电SUV Eletre和纯电轿跑Emeya三款车型[7] - 2024年广州车展宣布推出"路遥超级混电技术",标志纯电战略转向混动路线,因电动化渗透率仅10%低于预期20%[9] - 混动技术采用超900V电压平台、1100公里综合续航和动态闪充等创新点,但技术路线模糊导致品牌叙事不清[9] 产品与技术矛盾 - 燃油车时代以轻量化技术著称(如Elise仅725公斤),但电动车Emeya整备质量达2565kg,轻量化优势被削弱[5][9] - 2025款车型采取降价策略,Eletre入门级取消激光雷达等配置,降价十几万元,性能标签被稀释[9] - 旗舰车型Eletre售价降至54.8万-101.8万元,Emeya降至52.8万-100.8万元,引发老车主维权[11] - 产品定位陷入困境:50-60万元区间面临特斯拉Model X等竞争,66.8-136.8万元价格带遭遇保时捷Taycan和小米SU7 Ultra[11]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4年两次下调销量目标:从2.6万辆降至1.2万辆,2026年目标从5-6万辆改为3万辆[13] - 2024年前三季度总收入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净亏损6.67亿美元,交付量超7600辆(同比增长136%)[13] - 欧洲市场表现突出,前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372%,海外销量占比达75%[13][18] - 高端定制服务TYPE79选装率达38%,显示品牌溢价仍存[20] 品牌重塑与人事变动 - 2025年初从"路特斯"更名回"莲花跑车",但面临年轻消费者认知断层和资深车迷情感联结弱化问题[16] - 新款Eletre命名"夏花"因谐音"下滑"引发负面联想,叠加降价被质疑背离超豪华定位[16] - 原中国区总裁毛京波调任全球首席销售官,钦培吉接任中国区总裁,强化本土化运营[16][18] - 人事调整反映战略从"本土单点突破"转向"全球体系化作战",利用成熟市场优势弥补中国增长乏力[18]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化时代传统豪华品牌性能溢价被新势力重构,如小米SU7 Ultra上市两小时订单破万[11] - 保时捷、法拉利等传统豪强加速电动化布局,加剧市场竞争[13] - 与蔚来合作换电体系建设,试图解决补能短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