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进程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H1电解液市场盘点——全球电解液产量超过100万吨,同比增速46.7%
鑫椤锂电· 2025-07-14 15:15
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高景气,驱动上游电解液市场强劲增长,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1] - 2025年H1中国电解液产量94.1万吨,同比增速54.57%,全球电解液产量100.5万吨,同比增速46.71%,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产量将超过210万吨[2] - 尽管增速较2022-2023年80%以上有所放缓,但2025H1中国同比增幅近55%,全球超46%,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约20%的增速水平,市场在高基数下保持强劲动力[4]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电解液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优势显著,天赐材料市场份额超三成,比亚迪位居第二,新宙邦保持第三[7] - 前三强企业(天赐、比亚迪、新宙邦)合计市场份额高达62.4%,牢牢掌控市场主导权[8] - 第二梯队企业竞争激烈,珠海赛纬与香河昆仑市场份额均为4.5%左右,其他企业如石大胜华、永太科技等市场份额均在4%-5%区间[4][8] - "其他"类厂商合计份额仅占4.8%,市场留给中小参与者的空间日益狭小,行业马太效应加剧[9] -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中,仅亿恩科进入全球前十三的排名,其他海外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减少[9] 未来展望 - 随着全球电动化进程深化,技术迭代(如新型锂盐、固态电解质探索)与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向头部倾斜[11] - 中国电解液产业在规模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将持续赋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11]
2025年H1电解液市场盘点——国内电解液产量91.2万吨,同比增速将近50%
鑫椤锂电· 2025-07-08 10:25
全球电解液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景气驱动电解液市场强劲增长 中国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 - 2025H1中国电解液产量达91 2万吨 同比激增49 74% 全球产量98万吨 同比增长43 12% 预计2025年全球产量超200万吨 [3] - 2025H1中国电解液同比增幅近50% 全球超40% 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约20%增速 高基数下仍保持强劲动力 [5] 中国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 - 2025H1国内电解液产量TOP12中 第一梯队(≥10万吨)包括天赐材料 比亚迪 新宙邦 第二梯队(2-5万吨)含香河昆仑 石大胜华等9家企业 [6]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天赐材料市场份额超三成 比亚迪依托动力电池需求位居第二 新宙邦保持第三 前三强合计份额达61 73% [8][9] - 二梯队厂商(香河昆仑 石大胜华等)市场份额在4%-5%区间竞争激烈 "其他"类厂商合计份额仅占4 65%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9][10] 全球电解液产业格局与未来趋势 - 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仅亿恩科进入全球前十三 海外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10] - 行业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天赐 比亚迪 新宙邦领跑 二线企业竞争胶着 尾部企业生存空间承压 [13] - 未来技术迭代(新型锂盐 固态电解质)与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竞争关键 行业集中度料进一步向头部倾斜 中国规模技术优势将持续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 [13]
保时捷辟谣在华停售电动车:系误读
观察者网· 2025-04-29 11:59
保时捷在华电动车销售策略 - 网传保时捷可能因销量"相对较低"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 [1] - 公司澄清称停售电动车消息纯属误读 重申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电动化进程 [1] - 下一款纯电动车型为全新纯电动Cayenne 目前在华销售Taycan和Macan EV两款纯电车型及混动版Panamera和Cayenne [3] 市场竞争与产品定位 - 公司认为小米汽车的低价策略无法与保时捷的驾驶能力相提并论 [1] 财务与运营调整 - 下调2025年销售收入预期至370亿-380亿欧元 较此前390亿-400亿欧元预测值下调 [5] - 不再扩大Cellforce子公司高性能电池生产计划 [5]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新车交付量31.07万辆同比下降3% 中国市场交付量5.69万辆同比下滑28% [5] - 2024年欧洲(不含德国)、德国本土、北美及其他新兴市场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5] -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7.15万辆同比下降8% 中国市场交付量9471辆同比骤降42% [5] 外部环境挑战 - 关税在4月和5月对业务造成压力 调整后预期未考虑关税未来影响 [5] - 提及中国电动豪华汽车需求下降对业务的影响 [5]
宁德时代/欣旺达等领衔,锂电产业再掀扩产潮
高工锂电· 2025-03-17 18:29
全球锂电行业产能扩张 - 2025年以来全球锂电行业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潮,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欣旺达、赣锋锂电、三星SDI等加快布局,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动工具等多元场景 [2] - 扩产潮不仅推动电池企业产能提升,还带动上游材料端同步扩张,硅基负极、高压实铁锂等成为新投资焦点 [3] - 圆柱电池投扩产也呈现升温态势,亿纬锂能、海四达等企业在东南亚新增圆柱电池产能,应对电动工具、电动二轮车等需求变化 [6] 宁德时代产能布局与技术升级 - 宁德时代在山东东营新增40GWh电池产能,采用"零碳工厂+灯塔工厂"标准和高比例绿电直供模式 [3] - 2025年以来已在福建福州、广东肇庆等地推进产能扩张,截至2024年底产能达676GWh,在建产能超200GWh [3] - 通过超级拉线技术提高投资回报,资本开支增速低于产能增速,以更少投入实现更大规模扩张 [3] - 2024年下半年产能利用率达80%,较上半年提升约20个百分点,接近历史高位 [4] 固态电池与海外市场拓展 - 赣锋锂电加快固态电池产业化,南昌项目规划年产10GWh电池,固态电池产能累计达36GWh [5] - 欣旺达泰国工厂获批投资超500亿泰铢(约100亿人民币),用于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电池生产 [5] - 瑞浦兰钧将在印尼投资建设电池工厂,一期规划年产能8GWh [5] - 三星SDI筹集2万亿韩元(约100亿人民币)用于匈牙利产能扩张和韩国固态电池生产线 [5] 材料端扩张与新兴应用 - 富临精工、德方纳米等企业加快高压实铁锂产能扩张,国轩高科计划将合肥负极材料产线从2万吨扩至5万吨 [6] - 硅基负极扩产突出,2025年以来新增7个项目涉及产能超2万吨,主要由初创企业引领 [7] - 圆柱电池企业正布局数据中心备用电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 [6] 市场需求预期 - 宁德时代预计2030年国内汽车市场电动化率可达80%-90%,数据中心需求将带动储能电池市场增长 [3] - 阿联酋数据中心配套储能项目规模达19GWh,显示储能领域潜力 [3] - 行业销量/产量维持在70%左右,但未呈现2023年四季度快速上行趋势,需谨慎看待扩产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