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rikizumab
icon
搜索文档
礼来进博会“秀肌肉”:Tirzepatide与Donanemab领衔,本土化全产业链加速
华尔街见闻· 2025-11-05 14:19
公司战略重点 - 公司战略重点为利用其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重磅产品管线,精准切入中国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并通过“全产业链本土化”的深度布局绑定未来市场 [3] - 公司展台主题“礼创新程,无限未来”及设计灵感,投射出其在中国的长期承诺 [1] 核心产品管线 - 在心血管代谢领域,替尔泊肽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长期体重管理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覆盖中国庞大的糖尿病与肥胖症人群 [4] - 在神经科学领域,公司手握阿尔茨海默病突破性疗法多奈单抗注射液,该药在去年进博会亮相后一个多月便在华获批,体现“进博速度” [4] - 公司还展示了即将在中国获批的乳腺癌口服SERD药物Imlunestrant及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Mirikizumab,为后续市场准入和商业化预热 [4] 市场教育与潜力挖掘 -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公司设立“记忆咖啡馆”并展出公益艺术品,旨在唤起公众对早期症状的认知以推动早诊早治,为中国近1700万AD及其他痴呆症患者市场铺路 [5] - 针对肥胖症,公司推出“身体抵抗解码展”,强调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以破除偏见,旨在释放减重药物市场潜力,背景是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已达50.7% [7] 本土化投资与布局 - 公司迄今在华累计投资已超200亿元人民币,目标是从产品引进方转变为深度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本土化共建者,确保创新药物快速落地并长久扎根 [8] - 在生产端,公司于2024年10月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专用于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 [10] - 在研发端,公司于2024年10月在北京成立中国医学创新中心,旨在提升临床试验效率 [10] - 在孵化端,公司继2025年3月运营北京创新孵化器后,在本次进博会上宣布成立上海创新孵化器,该平台是公司首次在美国以外设立 [10]
全球医药史上最贵的教训
36氪· 2025-08-09 11:34
礼来市值变动 - 2020年末礼来股价160美元/股 2022年末飙升至358美元/股 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2] - 2023年末股价攀升至576美元/股 2024年8月一度冲至967美元/股 市值突破9100亿美元 [3] - 最新市值6065亿美元 一年间蒸发3000多亿美元 [3] 核心业务进展 - IL-23抑制剂Mirikizumab 2023年10月获批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美国约78万患者 [4] - 阿尔茨海默症药物Kisunla 2024年7月获批 全球潜在适用人群超3000万 [4] - 替尔泊肽2022年5月获批降糖适应症 2023年11月获批减重适应症 [8] - 替尔泊肽2023年销售额超50亿美元 2024年超165亿美元 2025上半年达147亿美元 [8] 减肥药领域布局 - 全球第一款GIP/GLP-1双靶点受体激动剂 头对头研究证明效果优于单靶药物 [8] - 下一代减重疗法布局领先 解决GLP-1药物导致肌肉流失痛点 [8] - 小分子口服疗法Orforglipron二期临床36周数据接近司美格鲁肽口服版本 [8] 市场预期变化 - 高盛将2030年减肥药市场规模预期从1300亿美元下调至950亿美元 美国市场从950亿下调至700亿 [11] - 头部企业下调全年减重药物增速预期 [11] - Orforglipron三期临床72周减重11.5% 不及二期临床36周11.2%效果 [13] - 口服司美格鲁肽64周减重13.9% Orforglipron失去效果优势 [13] - 临床数据公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暴跌14.14% 创200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4] 估值与市场逻辑 - 礼来PE一度超过50倍 诺华市盈率不足20倍 [16] - 资本市场要求维持极高增速消化夸张估值 [16] - 全财年营收预期上调至600-620亿美元 高于此前580-610亿美元预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