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 Miu品牌产品

搜索文档
大行评级|花旗:下调普拉达目标价至45.5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格隆汇· 2025-08-06 11:1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增速放缓至6%单位数增长 [1] - Prada品牌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1] - Miu Miu品牌增长表现优于同行但逐渐正常化 [1] 业绩预测调整 - 2025年销售额预测下调2% [1] - 2025年EBIT预测下调2% [1] - 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4% [1] - 2026年销售额预测下调3% [1] - 2026年EBIT预测下调5% [1] - 2026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6% [1] 资本开支计划 - 需要大量投资广告与促销活动 [1] - 需要投资生产设施和IT基础设施 [1] - Miu Miu零售网络扩张需要持续投入 [1] 目标价与评级 - 目标价从52.3港元下调至45.5港元 [1] - 下调基于汇率增长预期微调及汇率不利因素 [1] - 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1] 利润率展望 - 持续的营运和资本开支投资可能限制利润率进一步扩张 [1]
纺织服装行业周报:Adidas公布2025H1财报,Adidas品牌汇率中性营收同比增长14%-20250805
山西证券· 2025-08-05 18:29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装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Adidas业绩表现 - Adidas 2025H1营收同比增长7%至121.05亿欧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1%至7.98亿欧元 [4] - 汇率中性下营收同比增长10%,Adidas品牌营收同比增长14% [5] - 分区域表现:欧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9%,北美市场增长6%,大中华区增长8%,新兴市场增长18%,拉美市场增长24%,日本与韩国市场增长13% [5][20] -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0.9pct至51.9%,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5pct至9.6% [6] - 维持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财年汇率中性下营收同比增长高单位数,Adidas品牌营收同比增长双位数,经营利润为17-18亿欧元 [6][20] 行业动态 - Prada集团2025H1净营收同比增长7.5%至27.4亿欧元,Miu Miu品牌零售额同比大涨49.2% [7][66] - 2025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3.54%至505.205吨,其中黄金首饰下降26%,金条及金币增长23.69% [10][71] - ALDI奥乐齐全国门店数量拓展至76家 [10][75] 行情回顾 - SW纺织服饰板块下跌2.14%,落后大盘0.39pct,子板块中SW纺织制造下跌2.74%,SW服装家纺下跌1.32%,SW饰品下跌3.31% [8][22] - 截至8月1日,SW纺织制造PE-TTM为20.94倍(近三年39.47%分位),SW服装家纺PE-TTM为27.69倍(近三年97.37%分位) [8][30] 投资建议 - 品牌服饰板块推荐运动品牌公司安踏体育、361度,建议关注家纺公司罗莱生活、水星家纺、富安娜 [11] - 纺织制造板块推荐申洲国际、裕元集团、华利集团,建议关注百隆东方、开润股份 [11] - 黄金珠宝板块推荐潮宏基、老铺黄金,建议关注周大生、老凤祥、周六福 [12] 行业数据 原材料价格 - 棉花328价格指数为15260元/吨,环比下降1.9% [38] - 上海金交所黄金现货收盘价767.29元/克,环比下降0.89% [39] - 澳大利亚羊毛交易所东部市场综合指数为1239澳分/公斤,环比增长1.5% [40] 社零数据 - 2025年6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8%,1-6月累计增长5.0% [56] - 限上金银珠宝6月同比增长6.1%,1-6月累计增长11.3% [57] - 限上纺织服装6月同比增长1.9%,1-6月累计增长3.1% [57] 房地产数据 - 2025年1-6月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6%,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 [62] - 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1.34% [62]
爱马仕、普拉达业绩增长不佳;加拿大鹅喜获高增长|看时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9:35
财报业绩表现 - 阿迪达斯2025财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3%至121亿欧元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0%达12亿欧元 毛利率上升0.9个百分点至51.9% 持续经营净利润增长逾一倍至8.11亿欧元[2] - 普拉达2025上半财年净营收达27.4亿欧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9.1% 零售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同比增长10.1%至24.53亿欧元 其中Prada品牌零售销售额同比微跌1.9%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额同比大涨49.2%[2] - 欧莱雅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224.7亿欧元 按实际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6% 营业利润率达21.1%增长30个基点 所有部门利润率均超22%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加速至3.7%[8] - 加拿大鹅2026财年第一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劲增22.4%至1.078亿加元 按固定汇率计增长21.5%[9] - 爱马仕第二季度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达39亿欧元 皮具销售额增长14.8%至17.6亿欧元 成衣和丝绸分别增长3.8%和2.2% 美容和香水类别下降7.2% 腕表业务下降5.5%至1.3亿欧元[14] - SMCP 2025上半财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7%至6.011亿欧元 除亚洲地区外所有区域市场均实现增长 可比门店销售收入增长2.8%[10][11] 人事变动与组织架构 - 开云集团为新任首席执行官Luca de Meo提供2000万欧元签约奖金 近900万欧元年度薪资 以及最高可达年薪1.5倍的股票奖励 消息带动股价累计上涨24%[3] - PUMA任命Andreas Hubert为首席运营官 负责全球采购运营 可持续发展 产品开发 信息技术和物流 整合采购 信息技术和物流职能至COO部门[6] - arena任命前德国自由泳运动员Mark Pinger为新任首席品牌官 其曾领导品牌北美业务实现显著同比增长[7] - Jil Sander首席执行官Serge Brunschwig在任职六个月后卸任[13] 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 - 爱马仕执行主席Axel Dumas表示Nicolas Puech已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公司已启动法律程序但无法收回股份[4][5] 品牌活动与战略 - 欧米茄在成都太古里举办"密语时空"主题腕表展 推出海马系列Aqua Terra 30毫米腕表的12款新作 首次在该系列推出30毫米至臻天文台表款[12]
中金:降普拉达目标价至75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01 10:32
中金对普拉达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维持普拉达(01913)跑赢行业评级 但将目标价下调6.3%至75港元 对应2025年市盈率22.6倍 2026年市盈率18.9倍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13.8倍 2026年市盈率11.2倍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60.3%上行空间 [1] - 未将Versace并入集团财务报表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1] 普拉达集团的业务前景 - 剔除Versace影响后 普拉达集团可能是2025年表现最佳的奢侈品公司之一 预计实现高于行业的收入增长和EBIT利润率扩张 [1] - 驱动因素包括Prada品牌和Miu Miu品牌零售空间扩张(2H25加速) Miu Miu皮具产品放量 以及创意一致性优势 [1] - 基于2025年盈利展望和长期前景 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 [1] 普拉达集团1H25业绩表现 - 1H25净收入同比增长9%(CER)至27.40亿欧元 按财报汇率增长8% 符合FactSet预期 [2] - 毛利率提升至80.1%(1H24为79.8%) 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物流成本降低 [2] - EBIT同比增长6%至6.07亿欧元 EBIT利润率22.2%(1H24为22.6%) 低于预期因Versace收购相关1100万欧元费用及营销费用占比上升(9.3% vs 8.6%) [2] - 净收入3.86亿欧元 净利率14.1%(1H24为15.0%) 同比持平因税款支付时间调整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集团持有净现金3.52亿欧元 [2]
普拉达上半年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0.1%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8:44
财务表现 - 经调整EBIT达6.185亿欧元 同比增长7.55% [1] - 收入净额约3.86亿欧元 同比增长0.62% [1] - 每股盈利0.151欧元 [1] 零售业务 - 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0.1% 主要由全价和同比销售驱动 [1] - 零售销售占总收益净额比重达89.5% [1]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净额按固定汇率计减少2% [1] -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大幅增长49% [1] 区域表现 - 亚太区零售销售净额增长10.4% [1] - 欧洲地区增长8.6% [1] - 美洲地区增长12.4% [1] - 日本市场增长4.3% [1] - 中东地区表现强劲 增长25.7% [1]
普拉达上半年收入净额约3.86亿欧元,同比增长0.62%
智通财经· 2025-07-30 20:23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净额27.4亿欧元 按固定汇率计同比增长9% [1] - 经调整EBIT达6.185亿欧元 同比增长7.55% [1] - 收入净额3.86亿欧元 同比增长0.62% [1] - 每股盈利0.151欧元 [1]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0.1% 由全价及同比销售额带动 [1] - 零售销售净额占总收益净额89.5% 与2024年持平 [1]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减少2% [1] -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大幅增长49% [1] 地区销售表现 - 亚太区零售销售净额增长10.4% 各季度增长趋势相若 [2] - 欧洲零售销售净额增长8.6% 第二季度受游客消费减少影响 [2] - 美洲零售销售净额增长12.4% 受当地及游客需求带动 [2] - 日本零售销售净额增长4.3% 受游客消费增速放缓影响 [2] - 中东零售销售净额大幅增长25.7% 各季度增长趋势稳定 [2]
普拉达(01913.HK)上半年经调整EBIT为6.19亿欧元 同比增加8%
格隆汇· 2025-07-30 20:1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公司录得收益净额2740百万欧元 按固定汇率计较2024年同期增加9% [1] - 零售销售净额按固定汇率计增加10% [1] - 经调整EBIT为619百万欧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8% [1] - 利润率为22.6% 与上一年度持平 [1] - 收入净额为386百万欧元 [1] 品牌表现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净额按固定汇率计减少2% [1] -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净额按固定汇率计大幅增加49% [1] 区域表现 - 所有地区零售销售净额按固定汇率计均录得增长 中东地区增长26% 美洲地区增长12% 亚太地区增长10% 欧洲地区增长9% 日本地区增长4% [1]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每股0.164欧元的末期股息 [1]
Prada一季度增速跑赢爱马仕,携手王家卫上海开餐饮空间
南方都市报· 2025-05-02 16:1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3%至13.41亿欧元,超出市场预期 [2] - 按品牌划分:Prada品牌收入9.13亿欧元同比持平,Miu Miu品牌同比增长60%至4.16亿欧元,Church's品牌增长1.8%至820万欧元 [4] - 按地区划分:亚太地区增长9.6%,欧洲增长14.3%,美洲增长10%,日本增长18%,中东增长26% [4] - 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3.5%至12.16亿欧元,其中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同比增长61.5% [5] 品牌表现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净额82.74亿欧元占比68%,同比增长0.1% [5] -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净额37.67亿欧元占比31%,同比增长61.5% [5] - Church's品牌零售销售净额724万欧元占比0.6%,同比增长2.8% [5] 地区表现 - 亚太地区零售销售净额43.76亿欧元占比36%,同比增长10.5% [5] - 欧洲地区零售销售净额33.42亿欧元占比27.5%,同比增长13.3% [5] - 美洲地区零售销售净额20.14亿欧元占比16.6%,同比增长11.3% [5] - 日本地区零售销售净额17.24亿欧元占比14.2%,同比增长18.5% [5] - 中东地区零售销售净额7.02亿欧元占比5.8%,同比增长30.6% [5] 中国市场策略 - 公司在上海荣宅开设亚洲首个餐饮空间"迷上Prada荣宅",提供融合意大利与中国传统风味的全天候美食体验 [5] - 餐饮空间划分为五大区域,融入王家卫电影美学,人均消费688元 [7][8] - Miu Miu在武汉SKP开设中国最大旗舰店 [10] 业务发展 - 报告期内新开4家门店、关闭2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达611家 [10] - 公司以12.5亿欧元收购Versace品牌,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交易 [10]
普拉达(01913) - 2025 Q1 - 业绩电话会
2025-04-30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3.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3%,汇率对收入有50个基点的温和积极影响 [9] - 零售层面表现稳健,销售额达12.2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3%,受同店销售和全价销售推动 [9] - 批发业务同比增长7%,特许权使用费业务第一季度增长13%,受眼镜和香水业务支撑 [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在高基数下保持稳定,Miu Miu品牌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0%,其对集团零售销售的贡献从2024财年的22%增至31% [10][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亚太地区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0%,欧洲同比增长14%,美洲增长10%,日本增长18%,中东地区零售销售增长26%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打造Prada的吸引力和产品创新,以在艰难环境中保持积极态势 [4] - 行业处于洗牌模式,公司认为自身有稳定性和创造力,有望在未来12个月赢得市场份额 [6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形势不易,过去24个月行业发展不佳,近期可能已达最低谷,但公司会继续努力保持双位数增长 [4][15] - 今年情况特殊复杂,日本市场因去年同期游客大量涌入导致对比困难,不过公司在北美投资取得积极成果 [15] - 美国市场不稳定,Prada第二季度仍面临挑战,下半年情况会好转 [23][24] 其他重要信息 - 今年前四个月推出Miu Miu定制工作室项目,受到积极反馈 [7] - Harrods于2025年2月在上海荣宅开设两个独特门店,成为品牌在中国的中心 [5][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按国籍划分的产品品牌EBITDA趋势,以及与第四季度的进展对比 - 中国客户群体仍有波动,第四季度从负转正,第一季度又转负;欧洲客户与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北美客户呈中个位数正增长;日本客户呈低个位数正增长且逐步放缓 [20][21] 问题2: 美国消费者行为是否有变化,以及随着产品对比基数变低,未来季度是否会加速增长 - 美国市场不稳定,Prada在美表现积极但难以预测,第二季度仍有挑战,下半年情况会好转 [23][24] 问题3: 皮革制品增长最快的品牌是Prada还是Miu Miu,以及驱动因素是经典款还是新品 - 皮革制品方面Miu Miu表现最强,Prada也取得成功;Miu Miu有一些成功系列有望成为经典,公司正在培育这些系列 [29][31] 问题4: 店铺扩张计划的更新,以及Miu Miu在美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和店铺扩张情况 - 店铺扩张计划按原计划进行;2025年Miu Miu在美国暂无特别的店铺扩张,纽约苏豪店翻新重开取得成功,公司计划在2027 - 2028年在北美扩张,市场对Miu Miu的认知和需求很高 [35] 问题5: 如何考虑定价以应对货币汇率和关税问题 - 公司有2% - 4%的定期定价策略,6 - 7月的定价决策尚未确定,届时会考虑关税情况 [41] 问题6: Prada品牌能否从Miu Miu的成功中学习到一些最佳实践或协同效应 - Miu Miu仍在从Prada学习,目前不会颠倒两个品牌的学习方向 [44] 问题7: 为抵消10%或20%的关税,美国市场需要提价多少,以及亚洲采购在总成本中的占比 - 亚洲采购占比极低;10%的互惠关税可通过定期提价来补偿,但对消费者信心和美国经济的影响难以量化 [50] 问题8: Prada和Miu Miu在皮革制品客户群体上的重叠情况,以及如何利用这种重叠创造协同效应 - 两个品牌独立管理,消费者可自由选择,公司不会考虑品牌间的重叠或协同效应 [53][54] 问题9: 如何看待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盈利能力,以及店铺开业计划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增长是优先事项,理想情况下希望保持利润率逐年适度扩张,盈利阶段与去年相比无显著差异 [58] 问题10: 两个品牌在线渠道的表现 - 北美在线渠道在两个品牌的销售占比略有增长,总体占比保持在8% - 10% [59] 问题11: Prada和Miu Miu如何应对竞争对手推出新创意总监和新产品周期的竞争 - 行业处于洗牌阶段,公司认为自身有稳定性和创造力,有望赢得市场份额 [65] 问题12: 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和当地需求展望,以及下半年是否会有增量增长 - 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前景保持乐观,下半年情况会好转是因为对比基数降低,不期望有特定变化,希望政府政策能改善消费者情绪 [68][69] 问题13: 第一季度中国离岸和在岸采购的比例 - 比例与之前相近,约为70:30 [74] 问题14: 第一季度零售有机增长中价格组合的贡献 - 集团层面销量和价格的贡献较为平衡 [76] 问题15: 第一季度各月的趋势变化,以及美国市场定价和关税应对策略 - 各月无实际变化,与去年日本市场的高增长对比是唯一差异;定价策略与之前表述一致 [84][86]
塌房!Prada,又摊上事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4 11:34
品牌代言危机 - 韩国演员金秀贤因恋情争议遭舆论抨击 公司作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于3月12日迅速解约 合作不足四个月[1][2] - 公司亚太区代言人塌房率极高 2014年柯震东涉毒 2020年裴珠泫霸凌事件 2021年郑爽代孕丑闻 2022年李易峰嫖娼 2023年春夏蔡徐坤争议[5]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公司对流量明星依赖导致股价波动敏感度高于同行 需转向稳健型代言策略[7] 股价与市场反应 - 事件发酵后五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11.2% 3月12日收盘65.75港元 单日一度跌近8% 次日再跌5.26%至57.65港元[4][6] - 2021年郑爽事件导致公司股价单日下跌2.3%[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主品牌零售销售额35.63亿欧元 同比仅增4% 增速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远低于2021-2023年两位数增长[8] - Miu Miu成为集团增长引擎 2024年销售额激增93% 第四季度突破10亿欧元 收入占比升至25%[8] - 中国市场2024年Q3负增长 Q4仅个位数增长 中性风格策略未达预期[9] 产品与战略问题 - 产品创新滞后 过度依赖尼龙材质和三角标经典元素 缺乏与街头潮流融合 与Gucci LV等竞品现象级联名相比存在差距[9] - 品牌调性趋向中性化在中国市场遇冷 需回归成功DNA但避免风格极端化[9] - 集团尝试通过文化活动强化品牌辨识度 强调"精神共鸣而非短暂喧嚣"的核心价值[10] 行业对比与趋势 - 麦肯锡报告显示72%消费者偏好"价值观契合"代言人 仅18%支持纯流量明星[7] - 行业转向艺术家/运动员代言 如DIOR签约郎朗 雅诗兰黛选择王羽佳 迪奥劳力士合作郑钦文[7] - 公司2024年签约谷爱凌贾玲马龙等非流量明星 但营收改善效果有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