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o Beta
icon
搜索文档
速递|OpenAI支持的人形机器人1X将在2025年测试“几百个”家庭人形机器人
Z Potentials· 2025-03-23 13:10
图片来源: 1X 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 1X 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在"几百到几千个"家庭中开始其仿人机器人 Neo Gamma 的早期测试,该公司CEO Bernt Børnich 表示。 " Neo Gamma 今年将进入家庭," 我们希望今年邀请早期采用者帮助我们开发这个系统。我们希望它在人群中生活和学习,为此,我们需要人们将 Neo 带 回家,并帮助我们教它如何行为。" Børnich 在 Nvidia GTC 2025 的一次采访中告诉 TechCrunch 。" 最近几个月,围绕家用仿人机器人的热度,似乎达到了新高度。 1X 的竞争对手、总部位于湾区的 Figure 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该公司在 2 月宣布也将在 2025 年开始其仿人机器人的家庭测试。 今年 2 月发布的 Neo Gamma 是 1X 计划在实验室外测试的首个双足机器人原型。 与它的前身 Neo Beta 相比, Neo Gamma 配备了改进的机载 AI 模型, 以及一件旨在减少机器人与人类接触时潜在伤害的针织尼龙体服。 在 GTC 的演示中, 1X 展示了 Neo Gamma 在客厅环境中执行一些基本任务的能力——部分由人 ...
晨报|中国经济蓄势待发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8 08:03
杨帆|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 2025年春季宏观经济展望:蓄势待发 经过三年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地产及其产业链在中国经济的占比从2020年的18%下降到2024年10%-11%,而战 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的占比从2020年的11.7%上升到2024年的14.1%,新旧动能转换已初具成效。2025年两会呈现出 货币政策更加聚焦广义价格体系、财政政策保留合理空间的特点,旨在应对风高浪急的外部形势以及内需偏弱的国内 低通胀环境。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通过总量及结构双重工具的支持,改善居民财富效应,带动居民消费需求温和修 复;财政政策适度扩张,一方面着眼于加强社会保障以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另一方面着力于化解债务与扩大投 资,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压舱石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与创新积累,中国经济正在蓄势待发。考虑到加税 对经济的拖累可能主要在二、三季度体现,结合国内需求运行趋势及库存周期、盈利周期的位置,我们判断2025年 经济将呈现"U"型增长,全年增速有望维持在5%左右。 风险因素:政策执行与落地情况不及预期,美国关税对中国外需影响超预期,居民和企业预期提振幅度不及预期,国 内经济运行不及预期。 经济数据| ...
盘点海内外“最强”人形机器人
雪球· 2025-02-27 16:17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国内外六家“最强”人形机器人企业情况,指出今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关键词为规模化量产和软件大模型,虽各企业有产业链和概念股,但产业处于情绪高涨期,谁能走到最后有待观察,期待国内出现核心供应商 [3][25][26] 国内外企业情况 特斯拉 - 美国公司,其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主攻通用机器人,从2022年亮相后能力不断提升,有落地场景,可能第一家量产,售价2万美元,马斯克预期2025年生产数千台、2026年5 - 10万台并对外销售、2027年50 - 100万台,远期愿景全球有200亿台 [4][5][7] Figure - 美国企业,专注AI人形机器人,做通用机器人发展快,2022年5月创立,2023年10月发布Figure01,后与宝马合作,2024年8月发布Figure02,今年2月终止与OpenAI合作,自主研发VLA模型Helix并首创应用,产品线今年将大批量生产,机器人将参与制造 [9][10][12] 1X - 挪威企业,定位家庭服务机器人,2022年与OpenAI合作,2023年获投资,2024年8月推出NEO Beta,今年2月发布NEO Gamma,特点是轻且软,售价约5万美元,未来预期降至2万美元,量产节奏为2024年底到2025年一季度50 - 100台试用、2025年底初步量产1000台、2027年大规模生产10万台、2028年100万台 [13][14][15] 宇树 - 国内企业,2016年成立,2023年8月进军通用机器人领域,2023年发布Unitree H1,2024年发布Unitree G1,基本实现量产,售价9.9万元,H1适合大型场景,G1灵活且支持模仿和强化学习,算法升级后动作流畅,2025年几千台用于科研和展示,落地工厂未规模化 [17][18] 优必选 - 国内老牌企业,2016年推出Walker原型机,2018 - 2019年分别推出第一代和第二代,2024年10月工业版WalkerS1完成比亚迪车厂实训,2025年二季度预计推出Walker S2,与多家企业合作,价格50万人民币,2024年交付30 - 50台,2025年预计交付500 - 1000台 [19][21][22] 智元 - 国内新兴企业,2023年2月成立,半年后发布远征A1,2024年与均普智能和科大讯飞合作,8月发布5款产品,创始人彭志辉开源大型仿真框架,2024年12月进入爬坡状态,2025年1月量产1000台,2025年预计产能达数千台,已生产的1000台中两百多套自用,七百多套对外销售,双足机器人占一半 [23] 产业链和概念股 - 特斯拉链有拓普、三花等;Figure链有银轮、绿的等;1X链有中坚、智尚等;宇树链有长盛、嵘泰等;优必选链有天奇、中大等;智元链有均普、科大等,机器人概念涨幅大,指数开年上涨30%,很多龙头股翻倍增长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