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QLC NAND
icon
搜索文档
Silicon Motion(SIMO)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9.3%至1.987亿美元,超出指引上限[27] - 毛利率提升至47.7%,位于指引区间高端[28] - 营业费用环比增至6930万美元,主要受研发投入和新台币升值影响[28] - 营业利润率环比提升至12.8%,超出指引范围[28] - 每股ADS收益为0.69美元[28] - 现金及等价物从3.317亿美元降至2.823亿美元,主要因股息支付和库存增加[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移动业务(eMMC/UFS) - 移动控制器业务超预期增长,受益于低成本移动DRAM趋势和闪存厂商外包策略[13] - UFS控制器在高端智能手机份额提升,QLC UFS解决方案拓展新客户[14] - eMMC控制器需求强劲,应用扩展至IoT、智能手表等新兴市场,年市场规模超8亿颗[15] SSD业务 - 八通道PCIe 5控制器季度环比增长75%,占SSD控制器收入超10%[16] - 四通道DRAM-less PCIe控制器将于年底量产,已获四大闪存厂设计认证[17] - 目标2028年SSD市场份额从30%提升至40%[18] 汽车业务 - 汽车存储需求增长,覆盖奔驰、特斯拉、比亚迪等主流车企[20] - 中国电动车市场突破带动设计订单激增,预计2026-2027年占营收超10%[20][65] - 全球首获PCIe 4 Spec Level 3认证,PCIe 5控制器计划2026年流片[19] 企业存储 - 16TB QLC SSD解决方案瞄准温存储市场,逐步替代HDD[22] - 与NVIDIA BlueField 3 DPU平台合作,预计Q4进入量产[44] - 下一代PCIe 6控制器采用4nm工艺,计划2025年流片[6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NAND闪存价格回升,行业库存下降,QLC需求增长推动成本优化[10][11] - PC市场触底回升,预计2025年低个位数增长,AI PC带动高性能SSD需求[15][16] - 中国电动车市场表现超预期,本土品牌全球份额提升[20] - 数据中心存储分层趋势明显,QLC SSD加速渗透温存储领域[22][7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产品组合向高端UFS/PCIe控制器倾斜,同时拓展汽车和企业级市场[8] - 强化与所有闪存厂商的战略合作,把握QLC技术领先优势[11] - 目标2025年底实现10亿美元年化营收规模[9][26] - 研发重点包括6nm/4nm先进制程控制器和MonTitan企业级平台[80][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NAND行业复苏,闪存厂商资本开支收缩导致供应趋紧[10] - AI应用推动存储架构变革,企业级SSD需求长期向好[21][22] - 设计订单储备充足,对下半年旺季和全年目标达成充满信心[9][51] - 预计2026年营业利润率回归25%+历史区间[32][8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汇率与研发投入影响 - 新台币升值导致Q2/Q3营业利润率降低约1个百分点[37] - 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应对先进制程和企业级项目需求[53][54] 企业级业务进展 - MonTitan平台已获4家一级客户设计认证,Q4开始小批量出货[42] - 8通道控制器支持128TB容量,瞄准中国64TB市场需求[68] - 冷存储市场需等待3-5年新闪存标准成熟[73][74] 移动业务可持续性 - 中国低端手机离散存储方案+闪存厂外包驱动份额提升[83] - UFS 4.1/5.0技术迭代带来持续升级机会[85] - 模块厂商库存健康,未见需求减弱迹象[89] 毛利率与运营杠杆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毛利率向48-50%目标区间回升[31][58] - 营收规模扩大后研发费用占比将自然下降[54][80] 汽车业务增量贡献 - 中国车企突破+丰田全球项目驱动2025-2026放量[65] - 车规产品与消费级控制器共享研发资源,具备运营杠杆[64]
Micron Reports Record Q3 Revenue Growth
The Motley Fool· 2025-06-26 08:0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93亿美元 毛利率39%(非GAAP) 调整后每股收益1.91美元 均超预期 [1] - 自由现金流达19亿美元 为六年来最高水平 运营收入25亿美元(非GAAP) 利润率26.8% [6] - DRAM业务占总营收76%(非GAAP) 位元出货量环比增长超20% 各业务部门均实现环比增长 [6] - 库存环比减少2.8亿美元至87亿美元 库存天数减少19天至139天 [7] 数据中心与HBM业务 - 数据中心收入同比翻倍 HBM收入环比增长近50% 年化收入超60亿美元 [2] - 公司成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数据中心SSD市场份额第二的品牌 [2] - HBM行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18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350亿美元 2026年HBM位元需求增速将显著超过整体DRAM行业 [3] - HBM4的die-trade比率将超过3 加剧全行业DRAM位元供应紧张 [2] 技术投资与产能扩张 - 宣布200亿美元美国投资计划 包括150亿美元制造投资和50亿美元研发投资 为期20多年 [4][5] - 计划在爱达荷州新建两座晶圆厂 首座ID1工厂将于2027年下半年产出首批客户DRAM晶圆 [4] - 额外投资30亿美元 包括扩建弗吉尼亚州工厂 建立美国先进封装能力以支持HBM长期增长 [5] - 继续推进1γ DRAM和G9 QLC NAND节点技术 [4] 未来展望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107亿美元(环比增长15%) 毛利率42%(±100基点) 调整后每股收益2.50美元(±0.15美元) [7] - 资本支出维持约140亿美元 主要用于HBM扩产 设施建设和研发 [7] - 非HBM产品的DRAM位元供应增长预计低于行业需求 库存紧张和节点转换将维持定价优势 [7]
2024-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趋势白皮书解读(57页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5-28 20:37
全球存储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分析 - 高层数3D NAND Flash通过双晶圆键合架构提升存储密度,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计划量产300层以上NAND [2][39][41] - 随着层数增加,高纵横比刻蚀和沉积工艺复杂性增加,存储厂商通过横向拓展多层存储孔密度等方式克服挑战 [2][35] - W2W双晶圆键合技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三星与长江存储签署3D NAND混合键合专利许可协议 [41][42] 服务器存储需求增长 - 2024年服务器NAND应用占比达30%,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30% [4][43] - 2024年服务器DRAM应用占比达34%,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36% [5][47] - AI服务器需求显著升温,以英伟达H100为例,单机存储容量显著提升 [9][10] 存储技术和应用发展 - QLC NAND持续改善存储性能和可靠性,适用于读取密集型应用场景 [6][51] - 2025年AIPC渗透率预计达35%,带动PCle 4.0/5.0 SSD应用增长 [7][57][58] - PC品牌及存储厂商积极拓展东南亚、拉丁美等海外市场,SSD市场潜力巨大 [8][71] HBM和企业级SSD市场 - 2024年全球HBM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300亿美元,占DRAM市场28% [11] - 企业级PCle 5.0 SSD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出货占比有望达30% [12][63] 消费类存储产品发展 - 2025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增长3%至2.61亿台,AIPC渗透率攀升至35% [13][58] - AIPC普遍配置32GB LPDDR5X内存和1TB起步的SSD存储 [14]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1.84亿部,2025年预计增长2%至12.10亿部 [15][16] AI消费电子发展 - AI眼镜2024年出货量突破200万副,预计2025年攀升至1000万副 [17] - AI眼镜技术路线分为传统眼镜升级和AR功能迭代,未来将融合更多AI功能 [18]
三星MLC NAND,将停产
半导体芯闻· 2025-05-27 18:21
三星退出MLC NAND业务 - 三星将很快退出多层单元(MLC) NAND业务,计划只接收下个月之前的芯片订单[1] - 公司正在提高MLC NAND价格,导致客户寻找替代供应商[1] - LG Display是受影响客户之一,其大型OLED面板使用的4GB eMMC一直采用三星MLC NAND[1] - 三星可能将资源集中在三级单元(TLC)和四级单元(QLC) NAND上[1] NAND市场格局 - TLC是全球NAND市场主流,占据全球NAND销售额的62%[2] - LG Display的eMMC供应商包括三星、ESMT和Kioxia,其中ESMT使用三星MLC NAND,Kioxia使用自产MLC NAND[1] 其他行业动态 - 10万亿资金投向半导体行业[5] - 芯片巨头市值出现大幅下跌[5] - HBM技术被黄仁勋称为"技术奇迹"[5] - RISC-V架构被Jim Keller认为将最终胜出[6] -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名单公布[6]
2024-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趋势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5-25 18:14
全球存储市场技术发展与应用变化 - 3D NAND技术持续突破,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推进300层以上技术量产,三星400层NAND预计2025年大规模量产 [1] - 混合键合技术成为关键方向,长江存储与三星达成相关专利许可协议 [1] - 2024年服务器NAND应用占比达30%,DRAM占比34%,预计2025年分别增至30%和36% [2] - AI服务器推动HBM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达160亿美元,2025年有望至300亿美元 [2] - PCle 5.0 SSD在企业级市场渗透率提升,2025年出货占比有望达30% [2] - QLC NAND进入成熟期,长江存储X3-6070 QLC实现4000次PE循环,企业级QLC SSD容量突破100TB [2] 消费类存储产品应用与发展 - 2025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2.61亿台,AI PC渗透率达35% [3] - AI PC推动PCle 4.0/5.0 SSD应用,2025年PCle 5.0 SSD出货占比6.2% [3]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10亿部,AI手机渗透率30% [4] - 手机单机NAND容量预计超220GB,DRAM超8GB [4] AI消费电子与存储新机遇 - AI眼镜市场2025年出货量有望达1000万副,存储方案向128GB/256GB超薄ePOP发展 [5] - AI推动硬件智能化,存储技术将与AI深度融合 [6] 服务器存储产品应用与市场分析 - 2024年AI服务器规模约140万台,同比增长56%,预计2025年达180万台 [73] - 英伟达H100 AI服务器所需HBM容量可达640GB,DDR5容量可达2TB-4TB,NAND容量可达32TB-132TB [78] - 2024年二季度末全球服务器市场DRAM出货量中DDR5占过半比例 [83] 存储技术和应用发展展望 - QLC NAND持续改善存储性能和可靠性,长江存储X3-6070 QLC可达到4000 P/E Cycles [42] - 2025年PCle 5.0 SSD在消费类市场出货占比将达6.2%,企业级市场有望达30% [50] - 全球PC市场2025年预计小幅增长,AI PC占比将达3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