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SD
icon
搜索文档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1111
湘财证券· 2025-11-11 09:53
晨 会 纪 要 [2025]第 206 号 研究所今日晨会要点如下: 核心要点: 市场表现:上周中药Ⅱ上涨 0.81%,医药板块跌多涨少,中药表现居前 根据 wind 数据,上周(2025.11.02-2025.11.08)医药生物报收 8536.77 点,下跌 2.4%;中药Ⅱ报 收 6593.95 点,上涨 0.81%;化学制药报收 13360.93 点,下跌 3.94%;生物制品报收 6636 点,下跌 2.43%;医药商业报收 5207.36 点,上涨 1.02%;医疗器械报收 6720.8 点,下跌 1.14%;医疗服务报 收 6580.96 点,下跌 4.07%。医药二级子板块中,仅医药商业、中药录得正收益。 从公司表现来看,根据 wind 数据,表现居前的公司有:ST 葫芦娃、达仁堂、众生药业、华神 科技、盘龙药业;表现靠后的公司有:万邦德、启迪药业、太极集团、振东制药、ST 香雪。 估值:上周中药板块 PE(ttm)为 28.11X,PB(lf)为 2.37X 主 题: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 时 间:2025 年 11 月 11 日 8:50-9:30 会议形式: ...
江波龙- 乘超级周期崛起;目标价上调至 325 元人民币
2025-11-10 12:4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存储芯片行业,特别是DRAM和NAND闪存市场 [1][2][8] * 公司:深圳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周期与价格展望** * 存储市场正处于超级周期的早期阶段,供应短缺预计将持续到2026年底 [1][2] * 2025年第四季度所有DRAM和NAND产品类别的合约价格继续上涨,环比涨幅至少为25-30% [2][11] * 特定高容量产品价格涨幅更大,例如96GB服务器RDIMM价格环比上涨70% [2][11] * NAND混合平均售价近期约为每GB 0.08-0.09美元,而2021年上一轮峰值时为每GB 0.13美元,显示仍有上涨空间 [2] * 预计到2026年,议价能力仍将掌握在供应商和模组制造商手中 [1][2] **公司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 * 基于最新的市场预测,大幅上调了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每股收益预期,增幅分别为78%、216%和73% [3][21][24] * 目标价从122元人民币大幅上调至325元人民币,意味着较当前股价有17%的上涨空间 [1][3][21] * 目标估值基于剩余收益法,对应2026年预期市净率约为11倍 [3][21] * 将2026年毛利率预测上调至25%,高于2021年市场峰值时的20% [3][20] * 毛利率改善源于企业业务扩张带来的产品组合优化以及自研控制器产品的成本节约效应 [3][20] **风险因素** * 模组制造商的股价波动性通常高于供应商,因投资者担忧毛利率改善的可持续性 [4][10] * 从历史角度看估值偏高,但AI超级周期提升了存储行业的结构性增长率,全球存储厂商估值均已重估至新高 [4][13] * 若2026年出现更严重的供应短缺,模组制造商的议价能力也将大幅增强 [4]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动态与供应链** * 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已接触供应商,希望以签署2-3年长期协议来换取加速产能扩张,但尚未达成协议 [2][11] * 多数模组制造商在2025年第四季度初已暂停报价,现货市场交易相对清淡 [3][11] * 公司通过企业业务扩张、海外拓展以及TCM&PTM商业模式转型,有望提升其中长期增长和利润率 [30][34] **投资主题** * AI时代终于惠及NAND闪存,短缺现象预计将持续 [30] * 持续的供应纪律、国内客户库存水平正常化以及公司的自助努力应支持股票价值重估 [30] * 看涨情景目标价为435元人民币,看跌情景目标价为90元人民币 [22][29]
闪迪25Q3跟踪报告:25Q3收入及毛利率超指引上限,上修2026全年需求增速指引
招商证券· 2025-11-09 20: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对闪迪或行业的整体投资评级 [1][2][3][4][5][6][7][8] 核心观点 - 闪迪25Q3业绩表现强劲,收入及毛利率均超指引上限,主要受价格上涨驱动 [1] - 公司对NAND行业前景乐观,预计供需紧张格局将持续至2026年底以后,并将2026年不受供给限制的实际需求增速指引上调至约25% [3][40] - 数据中心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eSSD产品认证进展顺利,AI基础设施投资将长期驱动高容量、低功耗SSD需求 [2][14][29] - 公司技术路线图聚焦BiCS8转换,预计其将在2026财年末成为主要量产节点,并推动成本改善和毛利率扩张 [15][44][50] 财务业绩表现 - 25Q3收入23.08亿美元,同比+23%,环比+21%,超指引上限(21.0-22.0亿美元)[1] - 25Q3毛利率29.9%,环比+3.5个百分点,超指引上限(28.5-29.5%),剔除启动成本与产能闲置费用后毛利率为33.1% [1][18] - 25Q3 non-GAAP每股收益1.22美元,超指引上限(0.7–0.9美元)[1] - 25Q3位元出货量增长15%,单位GB ASP增长5% [1] - 库存天数降至115天,环比减少20天 [1][20] 分终端市场表现 - 边缘计算终端市场收入13.87亿美元,环比+26%,占总收入60.1% [2] - 消费市场收入6.52亿美元,环比+11%,占总收入28.2%,与任天堂合作的Switch 2 microSD Express累计销量超90万张 [2] - 数据中心市场收入2.69亿美元,环比+26%,占总收入11.7%,eSSD已在两家超大规模客户进入资质认证流程 [2] 未来业绩指引与行业展望 - 25Q4收入指引25.5-26.5亿美元,中值环比增长12.65% [3] - 25Q4毛利率指引41.0%-43.0%,中值环比增长12.1个百分点,主要系价格上涨及成本改善 [3][22] - NAND产品需求持续超过供给,预计紧张态势将持续至2026年底及以后,长期需求增速假设为15%-20% [3][14] - 当前产能利用率达100%,预计2025年行业供给增长8%,2026年供给增长17% [3][40] - 预计2026年数据中心存储需求增速由约20%上调至约40%,数据中心将首次成为NAND最大细分市场 [36][52] 技术与战略重点 - BiCS8技术为核心平台,当季占位元出货约15%,预计2026财年末成为主要量产节点 [15] - 与SK hynix共建HBF生态,针对AI推理应用开发高带宽闪存方案,首款产品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 [30][42] - 资本支出计划保持不变,聚焦BiCS8转换,目标提升营收、扩大利润率、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 [3][14][21] - 客户采购模式出现向跨季度乃至多年期长期协议转变的趋势,有助于提升长期需求可见度 [32] 行业规模与指数表现 - 行业股票家数512只,占比9.9% [5] - 行业总市值13346.2十亿元,占比12.5%;流通市值11910.2十亿元,占比12.2% [5] - 行业指数近6个月绝对表现+37.7%,近12个月绝对表现+42.2% [7]
闪迪发布财报,eSSD需求快速增长:电子行业周报(11.03~11.07)-20251109
湘财证券· 2025-11-09 2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推动AI基建需求维持高景气,AI技术在终端落地推动端侧硬件升级 [9] - 看好AI基建、端侧SOC、折叠屏手机供应链、存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10] - 闪迪财报显示eSSD需求快速增长,AI服务器对NAND存储产品需求大幅增长,看好eSSD需求景气度 [7][8] 市场表现 - 上周电子行业指数报收6557.77点,下跌0.09% [5] - 细分板块表现:半导体报收6978.64点,同比持平;消费电子报收10239.25点,下跌2.45%;元件报收13601.41点,上涨2.14%;光学光电子报收1608.96点,下跌0.25% [5] - 2025年以来电子行业指数上涨47.96%,跑赢沪深300指数29.05个百分点 [12] - 近一周涨幅居前公司:京泉华(48.41%)、可川科技(34.75%)、中富电路(29.41%)、伊戈尔(28.57%)、香农芯创(28.28%)[17][18] - 2025年以来涨幅居前公司:*ST宇顺(961.80%)、胜宏科技(644.40%)、香农芯创(497.95%)、源杰科技(340.62%)、德明利(329.72%)[19][21] 行业估值 - 上周电子行业PE(TTM,剔除负值)为61.05X,环比上升0.06X,近一年PE最大值为69.14X,最小值为39.61X [6] - 上周电子行业PB(LF)为5.00X,环比上升0.01X,近一年PB最大值为5.49X,最小值为3.13X [6] - PE处于近10年以来43.55%分位数,PB处于近10年以来61.35%分位数 [6][12] - 横向对比,电子行业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市盈率排第30位,低于国防军工 [13][15] 行业动态与重点公司分析 - 闪迪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23.08亿美元,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3% [7] - 闪迪Non-GAAP毛利润率29.9%,环比增长3.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 [7] - 闪迪经营利润2.45亿美元,环比增长145%,同比减少31%;净利润1.81亿美元,环比大增331%,同比减少31% [7] - 闪迪NAND bit出货量实现约15%增长,平均售价呈中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7] - 闪迪库存周转天数从135天减少到115天,预计NAND产品需求超过供应的趋势将持续到2026年底 [7] - 闪迪BiCS8产品占总出货量15%,预计到2026财年末BiCS8 bit产出份额将占据大部分 [7]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AI基建板块建议关注寒武纪、芯原股份、翱捷科技 [10][21] - 端侧SOC板块建议关注瑞芯微、恒玄科技、乐鑫科技、中科蓝讯 [10][21]
The Zacks Analyst Blog Amphenol, Western Digital, Vertiv, Corning and TE Connectivity
ZACKS· 2025-11-07 16:41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领域在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增长的支撑下保持强劲,对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激增[2] - “科技七巨头”中的四家公司计划在2025年投入3800亿美元作为AI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同比增长54%,且2026年资本支出可能进一步增加[3] - 筛选出五家市值超过500亿美元、在2025年股价飙升且适合2026年投资的AI核心公司,分别为Amphenol、Western Digital、Vertiv、Corning和TE Connectivity,均获得Zacks Rank 1(强力买入)评级[4] 行业趋势 - AI工作负载的增加和云基础设施的升级推动了对高速互连解决方案的需求[8] - 生成式AI的普及预计将推动客户端和消费者设备更新周期,并长期提振智能手机、游戏、PC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内容创作和存储需求[11] - AI的广泛采用可能推动边缘和核心领域对HDD和Flash存储的需求增长[11] - 数据消费模式正在改变,视频内容消费的增长趋势创造了对更快数据传输的需求,从而加强了对光学解决方案的需求[20] - 由于光学网络效率更高且现有网络多为铜缆,对Corning光学解决方案的需求尤为强劲[20] Amphenol Corp (APH) - 公司利用AI和ML技术提供连接解决方案,包括AI驱动的高密度、高速连接器和电缆以及互连系统[5] - 业务模式多元化,在AI驱动的数据中心互连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估计达33%[6] - 其先进的光纤和高密度互连解决方案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5G部署至关重要[6] - 下一代国防技术的支出扩张、商业航空、工业和IT数据通信领域的强劲需求共同推动其增长[7] - 运输电气化和医疗设备电子内容的增加推动了其线缆组件和传感器系统的采用[8] - 预计下一财年营收和盈利增长率分别为10.6%和17.5%,未来30天的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在过去30天内上调了11.5%[9] Western Digital Corp (WDC) - 在云和AI需求加剧的背景下,公司执行力强劲,云终端市场(占总营收89%)上一财季增长31%[10] - ePMR产品(高达26TB CMR和32TB UltraSMR)的出货量翻倍,并计划在2027年上半年增加HAMR驱动器的产量[10] - 生成式AI驱动的存储部署预计将推动设备更新周期,并长期提振多个消费电子领域的内容创作和存储[11] - 生成式AI的采用因其速度、可靠性和效率优于HDD而推动eSSD销售,AI数据的增长正重塑存储市场[12]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9亿美元(±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主要由强劲的数据中心需求和高容量驱动器采用驱动[12] - 当前财年(截至2026年6月)的预期营收和盈利增长率分别为-12.3%和49.7%,当前财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在过去7天内上调了10.6%[13] Vertiv Holdings Co (VRT) - 第三季度业绩受益于广泛的产品组合,包括热管理系统、液体冷却、UPS、开关设备、母线槽和模块化解决方案[14] - 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35%,订单势头强劲,反映了强烈的市场需求和满足客户复杂基础设施需求的能力提升[15] - 在前所未有的数据中心增长推动下,公司正战略性地扩大产能以加速其AI赋能管道,并通过收购增强能力[15] - 与NVIDIA的合作是关键催化剂,公司目标在GPU技术上领先NVIDIA一代,为下一代AI数据中心提供高效、可扩展的电源解决方案[16] - 预计下一财年营收和盈利增长率分别为20.3%和25.6%,下一财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在过去30天内上调了6.6%[17] Corning Inc (GLW) - 公司专注于开发先进的盖板材料,已应用于超过80亿台设备,三星最新Galaxy S25 Ultra设备选用了其Gorilla Armor 2材料[18] - 提供多种数据中心相关产品,产品组合包括光纤、硬件、电缆和连接器,能够创建满足客户需求的光学解决方案[18] - 生成式AI应用对创新光学连接产品的采用增加,预计将成为未来几个季度的关键增长动力[19] - 由于消费者和企业更广泛地使用网络,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地用于训练AI模型,因此对高质量网络的需求巨大[19] - 预计下一财年营收和盈利增长率分别为10.1%和19.8%,下一财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在过去7天内上调了3.8%[21] TE Connectivity plc (TEL) - 受益于AI应用强劲需求驱动的工业解决方案部门增长,预计将从AI领域和能源应用的需求中获益[22] - 在运输领域受益于亚洲市场的强势、数据连接趋势的增长以及电动动力系统的持续发展[23] - 全球制造策略中70%为本地化生产,这有助于公司扩大利润率并产生自由现金流[23] - 当前财年(截至2026年9月)的预期营收和盈利增长率分别为9.2%和16.6%,当前财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在过去7天内上调了7.4%[24]
AI系列专题报告(九):存储:主流存储迎来全面涨价,企业级产品需求持续向好
平安证券· 2025-11-06 18:39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AI高景气叠加终端产品更新迭代,推动存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尤其是企业级存储等高端产品需求向好 [3] - 行业需求回暖叠加原厂产能向高端产品倾斜,推动主流存储产品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迎来全面涨价,且此趋势有望延续 [3] - 国内相关存储厂商在产品技术和市场客户方面取得突破,有望弥补国内中高端市场供应缺口,经营业绩预计持续改善 [3] 存储行业整体态势 - AI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服务器端对企业级存储等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向好,除HBM需求高景气外,DDR5渗透率逐步提升,eSSD产品也因HDD供应紧缺及QLC颗粒推广而加速渗透 [3] - 传统电子产品如手机、PC的更新迭代带动DRAM和NAND Flash单机容量持续增加,未来AI推理带来的巨大数据存储需求将进一步支撑市场规模稳定提升 [3] - 自25Q2起主流存储产品合约价开始回暖,预计25Q4 DRAM合约价环比上涨13%-18%,NAND Flash合约价环比上涨5%-10% [3][19] - 存储原厂将产能重心转向HBM等高端产品,导致DDR4/LPDDR4X等旧世代产品供应偏紧,预计25Q3 PC/Server/Consumer DDR4合约价将分别环比上涨38-43%/28-33%/85-90%,手机LPDDR4X合约价预计环比上涨38-43% [20][21] DRAM市场分析 - 2024年全球DRAM市场规模达973.7亿美元,同比增长91%,表现优于NAND Flash,主要受AI拉动HBM等高价值产品需求增长驱动 [11] - AI服务器需求强劲,大型CSP将投资重心转向AI基础设施,推动服务器存储位元需求增幅领先,预计2025年服务器在DRAM占比将提升至36%,HBM占比将提升至9% [13] - HBM是AI时代首选的高带宽内存技术,当前主流产品已发展至第五代HBM3e,内存带宽达1.2TB/s,SK海力士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35][39][40] - 2025年全球HBM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大幅增长100%至340亿美元,到2029年有望达830亿美元,2024年SK海力士以54%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51] - 服务器DDR5内存模组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将达1.57亿根,同比增长84%,占比提升至85.4% [55] NAND Flash市场分析 - AI持续拉升NAND需求,预计2029年全球NAND位元需求将达2236EB,2025-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1.5% [63] - 服务器成为NAND需求增长核心驱动,预计其NAND需求将从2025年的253EB增长至2029年的668EB,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7% [66][68] - HDD供应紧缺为eSSD带来替代机遇,由于全球核心HDD制造商未扩大产能,Nearline HDD交期延长至52周,推动eSSD应用渗透加速 [23][69] - AI SSD需求在整个NAND Flash的市场占比有望从2023年的0.2%显著提升至2026年的12% [73] - QLC颗粒凭借性能和能耗优势渗透率稳步提升,预计2024年QLC将贡献NAND Flash位元出货量的20%,2025年占比将进一步扩大 [7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取得突破的国内存储厂商,包括江波龙、兆易创新、澜起科技、德明利、香农芯创、佰维存储、开普云 [3][89][90]
进博会上“开放合作”成高频词,中国半导体朋友圈攒足AI动能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6 14:59
行业前景与市场预测 - 全球存储行业在AI算力爆发驱动下迈入增长新阶段,WSTS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DRAM占比升至67%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 -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优的芯片性能和更高性价比为海外企业与中国合作注入强劲动能[7] 存储技术展示与创新 - 三星展示了为AI与高强度图形工作助力的GDDR7和为解决数据密集型AI负载存储的PM1753等产品,并详细介绍了从28nm到3nm工艺的区别和技术难点[2] - SK海力士展示了基于新一代PIM技术的GDDR6-AiM、eSSD、Server DIMM及GDDR7等产品,其中GDDR7运行速度提升60%、能效提升50%以上[4] - 存储巨头在进博会上不约而同展示可与AI加速器协同应用于高性能计算系统的GDDR7[2] AI计算与终端应用 - AMD展出的锐龙Mini AI工作站搭载AMD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融合CPU、GPU与NPU异构算力,最高支持96GB专用显存和16GB共享显存,可有效应对端侧AI在数据安全、部署成本与空间限制方面的挑战[7] - 元启智合联合奥尼电子基于AMD锐龙Mini AI工作站打造本地化AI会议解决方案,设备成本可降至2万元左右,使会议内容转写不必上云即可准确记录[9] - 高通展台集中展出12款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的中国手机厂商旗舰新品,体现高通与小米、荣耀等中国领先手机厂商的深度协同[9] 半导体设备与制造 - ASMPT作为半导体封装和电子贴装制造方案供应商,可提供满足不同封装节点需求的整线设备与解决方案,覆盖从传统封装到先进封装的多种工艺环节[12] - 甘肃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与ASMPT集团签署价值5000万美元的半导体封装设备订单[12] - ASML展示的TWINSCAN NXT:870B光刻机可实现每小时晶圆产量400片以上,TWINSCAN XT:260光刻机可提升4倍生产效率并降低单片晶圆成本[12][13] 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 参展企业强调进博会不仅是产品展示平台,更是为了形成更好的交流并为下一步合作创新做铺垫[6] - 高通与中国智能产业的合作从手机、AI PC、平板等消费端产品延展至更广阔的终端领域,包括宇树人形机器人、零售终端等具体应用[11] - 开放、合作是各家企业的高频词,中国展现出主动开放市场、深化合作的意愿,海外朋友圈攒足AI动能将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结伴同行[13]
存储芯片再度走强,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开盘涨超2%,源杰科技领涨
搜狐财经· 2025-11-06 09:52
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6日09:39,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涨2.21% [2] -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上涨2.04%,最新价报2.45元,近3月累计上涨41.28% [2] - 科创芯片ETF博时盘中换手率1.3%,成交额920.96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额1.23亿元 [2] - 创业板指上涨逾1.00%,沪指涨0.11%,深成指涨0.66%,沪深京三市近2200只个股上涨 [2] 成分股与板块表现 - 指数成分股源杰科技上涨14.37%,盛科通信上涨4.34%,海光信息上涨3.92%,峰岹科技、佰维存储等跟涨 [2] - 存储芯片、SOFC等方向涨幅居前 [2]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55%,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等 [5] 存储芯片市场动态 - SK海力士向英伟达供应的HBM4价格较HBM3E涨幅超过50% [3]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一般型DRAM价格环比增长18%-23%,含HBM的整体DRAM价格环比增长23%-28% [3]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NAND Flash平均价格环比增长5%-10% [3] - AI技术拉动eSSD、HBM等AI存储需求爆发,下游CSP客户给出高需求指引 [4] 行业前景与周期判断 - 机构看好存储上升周期,重要变量是AI驱动的需求端爆发 [4] - 因2026年DRAM及NAND产能扩产有限,存储周期预计至少延续到2026年下半年 [4] - 存储进入持续涨价阶段,叠加手机、服务器市场国产化空间打开,国产存储厂商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3] - 半导体产业ETF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5487.57万元,日均净流入1097.51万元 [4]
闪迪公司 - 上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2025-11-04 09:5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NAND闪存存储行业 以及相关的半导体设备行业[4][13][18] * 公司:SanDisk Corporation (SNDK.O)[1][2][7] 及其合资伙伴Kioxia[27][30][34]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三星电子(Samsung)和SK海力士(SK Hynix)[14][18][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公司评级维持“增持”(Overweight) 但移除了“首选股”(Top Pick) designation[2][4] * 目标价从$96大幅上调至$230 看涨情景目标价为$300[2][11][55] * 短期风险回报比更趋平衡 但长期基本面依然看好 股价上涨需要盈利增长来跟上[2][4][11] 行业基本面:供需严重失衡 NAND周期仍处早期 * 供应端受限:过去几年NAND资本开支低迷 导致(1)洁净室空间有限制约扩张[4] (2)供应商投资重点仍在利润率更高的DRAM(特别是HBM)上 资金持续从NAND分流[4][37] (3)半导体设备订单(如Lam Research)未见实质性增长 预示短期供应增加有限[4][35] * 需求端强劲: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需求是主要驱动力 预计2026年eSSD位元需求将同比增长40-50% 主要由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采购推动(每家主要买家订单约40EB) 这将贡献2026年NAND总位元需求增长的过半份额[21][22] 预计2026年整体NAND位元需求增长可达20-25%[21] * 价格展望:行业整体定价在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环比上涨10-15%或更多 预计将迎来多个季度的上调 但公司定价涨幅可能低于行业水平 模型预测其9月季度定价环比上涨4% 12月季度环比上涨6%[4][14] 公司特定机遇与挑战 * 盈利预测大幅上调:将2026财年每股收益(EPS)预测上调至$16.35 较市场共识高出75% 并认为本轮周期峰值每股收益有望达到$30以上[11][17][45] 看涨情景下的EPS可达$26.26[51] * 关键催化剂:基于BiCS8工艺的新eSSD产品是公司在企业级SSD市场获取份额的关键 但目前可见度有限 需要实际订单验证[5][28][30] * 成本优势:向BiCS8技术节点的迁移预计将使2026年每比特成本同比下降12% 这是支撑毛利率提升至45.7%的关键假设[46][48] * 潜在风险:公司业务组合偏向消费级和PC市场 在需求火热的企业级SSD市场占比偏低(第二季度仅占位元出货量的12%)[28][29] 其定价波动性通常低于同业(例如 在上个周期底部 其连续三个季度的定价涨幅为10%/18%/14% 而SK海力士为40%+/30%+/中高 teens)[52] 这可能使其短期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估值逻辑 * 新的目标价$230基于20倍穿越周期每股收益$11.50(相对于过去9年平均$6.33的每股收益有显著提升) 该倍数较对美光科技(Micron)的22倍目标倍数有所折价[55][56] * 估值重估的关键在于改变投资者对NAND行业盈利可持续性和周期长度的看法 当前股价对应市场共识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21倍[5][53] 其他重要细节 * 财务数据:公司当前市值约为$28,803 million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股价为$199.33[7] 预计每季度产生超过$4亿的经营现金流 可用于减少约$18亿的债务 利息支出目前是每股收益的季度拖累因素 约$0.30[47] * 库存状况:公司库存天数上一季度下降了15天 以美元计价的库存金额在过去几个季度稳定在约$20亿[27] * 产能扩张:公司与Kioxia的合资新工厂Kitakami Fab2 (K2)已投产 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带来产出 预计产能为每月2.5万片晶圆[41] * 市场共识分布:根据Refinitiv数据 市场共识目标价均值为$110.27 摩根士丹利的目标价$230远高于此[59]
数据中心资本开支解读_2025 年持续上行及 2026 年强劲势头支撑我们对人工智能加速芯片 GPU_XPU 超 50% 复合年增长率的判断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半导体、IT硬件、数据中心资本支出、人工智能加速器[1] * 公司:NVIDIA (NVDA)、Broadcom (AVGO)、Marvell Technology (MRVL)、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Micron Technology (MU)、Western Digital (WDC)、Astera Labs (ALAB)、MACOM (MTSI)[1][4][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持续超预期增长,为AI基础设施带来强劲顺风[1] * 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中值上调至710亿美元,同比增长81%,此前指引为690亿美元(同比增长76%),并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的美元增长将显著大于2025年[1] * Google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920亿美元,同比增长75%,此前指引为850亿美元(同比增长60%+),并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显著增加[1][4] * Microsoft在F1Q26(9月底)的资本支出约为350亿美元,超过此前30亿美元以上的预期,并预计FY26(6月底)的资本支出增长将超过FY25(同比增长58%)[1][4] * 资本支出增长由追求通用人工智能的前沿模型开发、核心业务运营的AI应用以及企业AI需求推动[1] * 报告预计AI加速器GPU/XPU市场将实现50%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1] * 多家半导体公司将从AI基础设施支出中受益[1][4] * NVIDIA和AMD作为商用GPU供应商将受益于AI服务器强劲支出[1][4] * Broadcom和Marvell将受益于云服务提供商定制AI XPU(如Google TPU、Meta MTIA)的部署[1][4] * Micron(HBM内存)和Western Digital(HDD)将受益于存储/内存需求[1][4] * Astera Labs和MACOM将受益于网络连接需求[1][4] 其他重要内容 * 云服务提供商正提前投入产能以应对更乐观的AI用例,若用例未实现,过剩的计算能力可用于加速核心业务运营[4] * Google的云积压订单已增至1550亿美元,反映了强劲势头[4] * 报告日期为2025年10月30日,所引用的公司股价截至2025年10月29日收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