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

搜索文档
性价比极高!黑武士001:你的第一台自动驾驶全栈小车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6 19:11
产品概述 - 黑武士001是一款面向科研与教学用途的自动驾驶全栈小车,原价34999元,当前预售支付定金1000元可抵扣2000元,并优先安排组装发货[1] - 产品定位为教研一体化轻量级解决方案,支持感知、定位、融合、导航、规划等全栈功能平台,采用阿克曼底盘设计[2] 核心功能 - 支持室内外多场景测试,包括地库建图、公园行驶、夜间行驶、上下坡等复杂环境[3][6][7][8][9][10][11] - 适用场景覆盖本科生学习比赛、研究生科研论文、高校实验室教具、职业培训等教学需求[5] - 软件功能包含2D/3D目标检测、语义SLAM、多传感器融合SLAM、点云处理、车辆导航避障等17项核心技术[17] 硬件配置 - 传感器组合:Mid 360 3D激光雷达(FOV 360°×59°/测距40m)、镭神智能2D激光雷达(测距25m)、奥比中光深度相机(测距0.15-5m/精度≤2%)[12][20] - 主控采用Nvidia Orin NX 16G芯片,配备1080p显示器,整机采用铝合金/不锈钢钣金结构[12][14] - 底盘参数:自重30kg、载荷30kg、最大速度2m/s、续航>4小时(50W电池/24V供电)[14] 软件系统 - 基于ROS框架开发,支持C++/Python语言,提供一键启动开发环境[16] - 深度相机驱动节点可输出RGB图像(1280×800@30fps)、深度图像及相机内参数据[31] - 支持手柄遥控模式,通过geometry_msgs::Twist消息控制线速度/角速度,参数可配置[32][34] 售后服务 - 提供1年非人为损坏保修服务,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损坏可免费维修(需自付邮费)[39]
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专家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 - **公司**: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瑞芯微、新产、华为、海光、宇树科技、智源机器人、Mobileye、比亚迪、大疆、东土科技、南京易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介于硬件驱动和上层应用软件之间,负责管理和协调硬件资源,包括感知、交互、指令理解与执行、运动控制等模块,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接口,确保任务实时性和数据处理效率[2] - **操作系统应对不同任务数据处理需求的方式**:通过定时器和任务切换机制,如视频信号处理每40 - 50毫秒处理一帧,运动控制每毫秒采集一次六维力传感器数据并计算,还需为复杂任务提供时间调度机制[4] - **机器人中计算资源的调用管理**:由操作系统内核管理,AI或视觉大模型处理调用NPU或AI加速卡,实时性高的运动控制由CPU直接完成,RTOS分配固定CPU核心给特定业务[5] - **操作系统在机器人中的关键功能**:屏蔽底层硬件读写,提供数据接口;保证任务实时性;管理计算资源,优化性能满足复杂功能需求[6][7] - **操作系统与硬件选型的绑定情况**: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常使用高集成度芯片,操作系统需与之深度绑定以优化虚拟化资源划分、提高开发效率,但会带来技术依赖[7] - **选择底层操作系统的考虑因素**:需考虑未来数据处理能力和成本,英伟达方案全面但昂贵,量产企业可考虑高通、英特尔或国产芯片,避免技术栈依赖[8][9] - **当前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选型趋势**:呈现多样化,部分企业为快速推出产品选英伟达,批量生产时转向性价比高的方案,企业需根据应用场景灵活搭配[10] - **更便宜芯片替代方案的影响**:可解决部分问题,但需在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上投入更多精力,不同芯片厂商有不同定位[10] - **量产阶段有潜力的芯片**:高通和英特尔在集成化SoC方面潜力大,高通在非高算力场景表现出色,英特尔Core Ultra架构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和运动控制器[11] - **国产芯片值得关注的公司**:华为对标英伟达,瑞芯微性价比高,海光受制裁制程受限,瑞芯微在国产市场可能发展更快[12] - **X86架构适合机器人应用的原因**:在浮点运算能力上优于ARM、RISC - V,适合机器人大量矩阵计算场景[13][14] - **X86架构在机器人应用中功耗优化方式**:利用英特尔X86架构处理器睿频特性,操作系统可让部分核心以最高频率运行处理实时任务,其他核心以基频运行处理非实时任务[15] - **国内机器人企业底层系统开发特点**:宇树科技自研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实现高效运动控制通信;智源机器人自研分布式通信中间件,强调全自主研发;小型企业可能与专业公司合作[16] - **机器人领域开发趋势**:大型本体厂商未来可能自行开发底层操作系统,目前小型企业依赖专业公司,行业规模扩大后可能出现本体厂商吸收合并底层技术公司的情况[17] - **自动驾驶领域突出公司及合作情况**:Mobileye计划上市并为整车厂提供产品,比亚迪与Mobileye合作,大疆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部分国内整车厂自行研发关键技术[18] - **国内外企业技术研发差异**:国内企业竞争激烈、边界模糊,常自研关键技术;国外企业契约精神强,上下游分工明确[19] - **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和厂商类型**:存在“打铁公司”,靠低价占据市场,做操作系统和控制器的厂商有市场机会[20] - **机器人与汽车生产属性及发展趋势**:机器人生产类似家电,本体厂商可能贴牌生产,第三方公司成长性机会大;汽车需全程自研[21] - **机器人推向量产的瓶颈和操作系统问题**:瓶颈包括算法、数据和芯片问题,操作系统需解决集成AI能力、运动控制实时响应和业务隔离等问题[22] - **机器人领域系统融合问题及解决情况**:工业领域已有类似应用,但人形机器人领域因开发者习惯和操作系统虚拟化、隔离性及通信中间件问题,尚未解决[23] - **底层操作系统的商业模式**:软件授权和硬件绑定销售可能性较大,软件license费用可参考工业机器人或数控机床,每台500 - 1000元[24] - **机器人制造商采购操作系统的模式**:一是购买纯软件自行完成硬件板子再适配;二是委托操作系统厂家开发整套硬件并适配[25] -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通常分为大脑和小脑两个独立硬件板块,如北京银行天宫系统采用两块大脑板子和一块小脑板子[26][27] - **未来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大脑和小脑等硬件板子整合到一个完整操作系统中,如英伟达Isaac方案[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鸿蒙操作系统开源的影响**:开源不意味着可直接使用,无强研发能力的团队难以优化到理想状态,部分工业企业选择收费服务且系统不开源或定向开源[29] - **开源与闭源在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性权衡**:开源有助于社区发展,但带来安全风险,人形机器人普及后安全性成关键问题,部分厂家选择闭源或定向开源[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