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M32N6
icon
搜索文档
MCU大厂的新战场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7 09:54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众多趋势表明,AI,不再只是"云端的特权",而是正快速成为"终端的标配"。而在这一发展 趋势下,微控制器(MCU)大厂似乎早已嗅到其中端倪。 在AI芯片领域,曾长期由GPU和专用ASIC主导,但这些解决方案往往功耗高昂、灵活性不 足,难以适应电池供电、尺寸受限的终端设备。相比之下,MCU具备天然的低功耗、可定制 性强的优势。当AI的浪潮从数据中心涌向边缘设备,整个MCU行业也随之进入转型的风口。 MCU,这一曾经以成本、功耗和实时性著称的嵌入式主力军,如今正承载着越来越多智能化 的野心。 过去几年,MCU厂商们主要通过在软件工具包(SDK)中添加AI功能来提升现有产品,但自 去年开始,硬件层面的集成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尤其是MCU与NPU(神经处理单 元)的集成,标志着MCU硬件在AI应用中的潜力被彻底释放。边缘智能时代的MCU竞争,已 然拉开帷幕。 为什么AI一定要走到终端? 一句话总结:用户需求逼着AI"下沉"。 试想一下,我们在用扫地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安防摄像头的时候,都希望设备能"自己做决定", 而不是每次都把数据传到云端再等结果。这不仅慢,还容易涉及 ...
边缘AI赛道,疯狂收购
36氪· 2025-04-30 09:11
前几日,意法半导体(ST)收购加拿大AI初创公司Deeplite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Deeplite号称边缘AI的DeepSeek,该公司在模型优化、量化和压缩方面 有独特技术,可使AI大模型在边缘设备上运行得更快、更小、更节能。 自从DeepSeek带火了蒸馏模型以后,更多人开始关注AI大模型在边缘端的部署。而在过去,TinyML一直也在MCU领域很火热。现在,边缘AI走得更快 了,市场也正在走向爆发。 ST的期盼:打造先进的边缘AI系统 ST之所以在最近收购DeepLite是因为两家公司拥有很好的协同效应:该公司的优化、量化和压缩深度学习模型技术,无疑能够加速ST的首款高性能 STM32N6的采用。 在商业上部署深度学习模型时,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它们的运行规模、处理器量和功耗密集型程度。Deeplite 通过提供自动化软件引擎来优化 DNN(深度 神经网络)模型,并在任何设备上启用 AI 进行边缘计算,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说起来,DeepLite这家公司的产品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AI套娃,使用 AI 自动使其他 AI 模型更快、更小、更节能,从而创建高度紧凑、高性能的深度 神经网络,以部署在安全摄像头 ...
STMicroelectronics Stock Falls 34% in 6 Months: Buy the Dip?
ZACKS· 2025-04-08 01:00
股价表现 - STMicroelectronics股价在过去六个月暴跌339%,显著逊于Zacks计算机与科技板块172%的跌幅和Zacks半导体-通用行业285%的跌幅[1] - 同期NVIDIA、德州仪器和Amtech Systems分别下跌29%、251%和22%,均优于STM的表现[1] 业绩与市场挑战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骤降224%,主要受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需求疲软拖累[2] - 2025年第一季度展望面临挑战,加剧市场看跌情绪[2] 碳化硅技术战略 - 2024年碳化硅产品营收达11亿美元,涵盖高性能MOSFET和二极管,并与Ampere达成战略合作[5] - 第四代碳化硅MOSFET技术提升功率效率、密度和耐用性,巩固市场地位[5] - 中国成为关键增长引擎,与吉利汽车签订长期碳化硅供应协议,并获最多本土车企合作项目[6] - 投资意大利卡塔尼亚碳化硅晶圆厂,预计2027年前实现数亿美元级年度成本节约[7] 设计合作与创新 - 在软件定义汽车架构领域获多项高价值设计订单,包括与Mobileye合作EyeQ6系列ADAS系统[8] - 工业领域设计订单涵盖数据中心、EV充电站、可再生能源及AI服务器电源等应用[9] STM32微控制器进展 - 推出STM32N6系列微控制器,集成专用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支持边缘AI应用[12] - 第四季度发布STM32生态系统服务,加速客户产品开发周期[11] - 持续领跑32位微控制器市场,产品线覆盖多样化客户需求[13] 增长驱动因素 - 碳化硅技术、STM32产品组合创新及汽车/工业领域设计订单构成长期增长基石[14] - 公司获Zacks评级买入推荐,反映基本面优势和高增长市场潜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