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ep 3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携阶跃星辰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首发超拟人车载AI与智能座舱系统
环球网· 2025-07-30 10:09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吉利汽车参展情况 - 吉利汽车集团联合阶跃星辰参展,展示多款智能化新车型与技术成果 [1] - 展出车型包括极氪9X、领克10EM-P、吉利银河A7、吉利银河M9等 [3] - 重点展示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应用、AI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全域AI"技术 [3]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吉利银河M9首次亮相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搭载阶跃星辰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 [3]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 [5] - 联合发布下一代智能座舱操作系统Agent OS预览版,整合多模态交互、端云一体记忆、全融合地图人机共驾等能力 [5] 战略合作与布局 - 阶跃星辰是吉利五大AI生态圈伙伴之一,已在多模态大模型、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开展合作 [6] - 2025年1月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覆盖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域 [8] - 合作聚焦模型优化、产品定义和软硬件研发协同 [8] 技术基础设施与成果 - 参与成立"星睿智算中心2.0",具备行业领先算力水平 [8] - 星睿AI大模型体系已与合作伙伴模型融合,积累汽车领域垂类数据 [8] - 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雷神AI电混2.0、AI数字底盘、AI智能架构等技术已实现量产应用 [10]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汽车向具身智能发展,探索AI作为服务用户的工具 [10] - 计划构建"快交互+深思考"技术架构,使车载AI具备处理复杂事务能力 [10]
国产芯炸了!十巨头联手干票大的,AI圈要变天!
新浪财经· 2025-07-27 02:26
中国AI芯片生态联盟成立 核心观点 - 阶跃星辰联合华为昇腾、沐曦、天数智芯、燧原科技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标志着国产算力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1][3] - 联盟通过将大模型与国产芯片深度绑定,解决AI领域算力卡脖子问题,实现"芯片+模型"的闭环优化[3][5] - 华为昇腾已成功运行阶跃星辰Step 3大模型,沐曦、天数智芯、燧原科技也突破技术难关,验证国产芯片实际可用性[3][4] 联盟成员技术实力 - **华为昇腾**:国产芯片领军者,率先完成Step 3大模型适配,算力兼容性成为联盟"定海神针"[4] - **沐曦**:专注高性能GPU设计,代表国产GPU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派[4] - **天数智芯**:专攻AI训练芯片,技术路线差异化明显[4] - **燧原科技**:云燧芯片已落地数据中心,具备商业化应用基础[4] - **阶跃星辰**:Step 3大模型获多家芯片厂商主动适配,模型效率与精度获行业认可[4][5] 行业协作模式创新 - 统一适配标准解决国产芯片碎片化问题,降低企业使用门槛(此前需分别适配华为、沐曦等不同开发工具)[5] - 芯片厂商根据模型需求优化硬件,模型公司针对芯片特性调优算法,实现"1+1>10"协同效应[5] - 开放联盟架构吸引更多产业链伙伴加入,构建类似英伟达CUDA的国产算力生态[5][7] 潜在产业影响 - **成本下降**:国产替代或使大模型训练成本从亿元级显著降低,推动AI服务降价甚至免费化[7] - **数据安全**:金融、医疗等敏感行业可规避"数据出海"风险,实现全链路自主可控[7] - **应用落地**:制造业AI质检效率或提升10倍,农业大模型可减少数百万元病虫害损失[7] 当前技术差距 - 算力密度与功耗控制仍落后国际顶尖水平(如英伟达H100对比昇腾910)[7] - 开发者生态需时间培育,需提供更完善工具链以替代CUDA编程习惯[7] - 需警惕国际巨头可能采取的价格战、技术封锁等反制措施[7]
AI四小强重新上桌了?
虎嗅· 2025-07-26 20:11
AI四小强技术布局与竞争态势 - AI四小强(MiniMax、DeepSeek、阿里巴巴、百度)被黄仁勋评价为开发"世界级产品",近期通过Deep Research技术重新进入行业焦点 [1] - 7月阶跃星辰推出阶跃AI Deep Research测试版,MiniMax在6月连续发布推理模型M1、视频生成模型及Agent,月之暗面跟进Kimi Research,智谱3月已发布融合Deep Research的AutoGLM沉思版 [2] - 四家公司均押注Deep Research和AI Agent技术,以垂直领域深度应用应对大厂竞争,并需向投资人证明其在下半场的竞争力 [3][4] Deep Research技术路径分化 - 月之暗面Kimi-Researcher采用"傻瓜式操作"路径,用户仅需指令即可生成报告(10-20分钟),提供可视化卡片/表格等ChatGPT未覆盖的功能 [12][14] - 智谱和MiniMax选择高互动型Workflow模式,用户需设计复杂提示词并实时反馈,任务耗时1-2小时但可控性更强 [13][14] - 两种路径均反映当前大模型能力不足,四小强通过升级模型补足短板:MiniMax M1支持1兆上下文,月之暗面K2参数量达万亿,阶跃星辰Step 3推理效率达DeepSeek R1的300% [15] 行业竞争与商业化压力 - 腾讯、阿里、字节等大厂通过元宝、夸克、豆包等产品挤压四小强市场空间,Kimi因停投流导致搜索排名下滑但仍坚持技术优先策略 [17][18] - 四小强放弃用户规模追逐,转向技术迭代:智谱启动上市辅导,MiniMax拟融资3亿美元(估值40-50亿美元),月之暗面K2获国际认可,MiniMax视频模型Hailuo 02评测全球第二 [23][22] - Agent商业化案例显现价值:某客户通过Agent将销售培训周期从30天缩至2天,新人绩效达中等偏上水平,但需解决高token消耗(单报告22万token)及任务执行成本(2-3美元/次)问题 [28][30] 技术卡位与市场挑战 - 四小强需通过出圈案例证明技术优越性,对比Manus(融资7500万美元)和Lovert(获马斯克点赞)的国际影响力仍有差距 [25][26] - Agent市场增长现疲态:Manus月访问量从2376万次降至1730万次,Genspark从888万次跌至769次,反映产品市场匹配度待提升 [31] - 行业进入"厘时代"算力价格战,但Agent的高成本与长耗时(OpenAI目标用户需愿等待30分钟)仍是普及障碍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