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全托管业务

搜索文档
卖家拒绝低价入驻,Temu价格战打不动了
搜狐财经· 2025-08-04 19:33
价格控制与本地化挑战 - Temu在美国市场面临价格控制壁垒,被要求品牌商品价格不得低于亚马逊平台[1][2] - 亚马逊的价格联动机制会监测其他平台同款商品售价,发现低价可能取消"黄金购物车"资格[4] - 部分品牌卖家与亚马逊签有价格补贴协议,平台主动降价需供应商承担差价损失[4] - Temu实行平台统一定价机制,卖家缺乏终端售价控制权,被动触发亚马逊比价系统风险[4] - 公司试图通过本地供货延续低价策略,但被亚马逊系统性壁垒阻断[4] 业务模式调整与供应链准备 - Temu在T86政策取消前通过海运将大量爆款商品提前运至美国前置仓,备货约3个月的全托管商品[8] - 6月以来全托管业务重新回归,推送位占比提升至三成以上,计划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8] - 公司结合Y2和X2模式确保全托管业务未来几个月顺利运行[8] - 资源向全托管业务倾斜导致非全托管业务和中小卖家买手关注度下降[8] 内部管理问题 - 7月中旬起出现买手"消失"现象,信息无人回复、对接流程中断[5] - 买手团队进入大规模调整期,部分人员离职导致短期短缺[6] - 招聘困难且人员流动性高,工作强度大导致职位难以稳定[6] - 买手职责从按销售模式划分改为按类目分配,加剧资源分配不均衡[6] - 产品已定好价格与上线时间却失去平台响应的情况频发[5] 卖家影响与应对 - 买手失联打乱供货与上架节奏,加剧平台响应不确定感[8] - 卖家需保持对政策与节奏变化高度敏感以争取主动权[8] - 美国卖家因亚马逊渠道依赖不敢在Temu压价或销售同款商品[4]
独家丨Temu美区全托管将在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
雷峰网· 2025-06-12 16:16
Temu业务重点调整 - 半托管业务和本本业务仍然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 [1] - 公司已在德国和波兰开设半托管本地仓 仓库为自租自营 与全托管前置仓模式不同 [2] - 公司对使用半托管仓的商家提供面单补贴 一季度每单补贴0.5美元 4月起降至0.3美元 [2] - 物流尾程补贴为每单1-2美元 但仅面向优质商家和重点扶持类目 [2] 全托管业务恢复进展 - 美国站全托管业务将于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 6月起已开始逐步恢复链接 [2] - 恢复进度较慢可能由于北美用户召回成本高 需等待政策稳定及低成本运力获取 [3] - 公司在美国前置仓已备有3个月的全托管库存 通过海运提前运输爆款商品 [4] - 去年11月已开始筹备前置仓事宜 商家备货至广东后由公司根据数据调配至前置仓 [4] 业务模式调整背景 - T86关税政策生效后 公司停止从中国直发美国 转为销售美国本土仓商品 [4] - 关税政策前已在美国建立海外前置仓并投入使用 [4] - 公司持续调整业务策略以应对政策变化 [4] 行业动态关注 - 业内持续关注美区全托管业务恢复时间 [3] - 公司业务调整对Shopee等竞争对手可能产生影响 [7] - 美国税务波动或促使公司提前开放第三方自运营店铺入驻 [7]
独家丨Temu美区全托管将在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
雷峰网· 2025-06-12 16:15
Temu业务重点调整 - 半托管业务和本本业务仍然是公司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 [1][2] - 公司已在德国和波兰开设半托管本地仓 采用自营模式运营仓库 与全托管前置仓模式不同 [2] 美国全托管业务恢复进展 - 美国站全托管业务预计在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 部分链接从6月开始已逐步恢复但进度较慢 [2] - 恢复缓慢的原因包括北美用户召回成本较高 以及需要等待政策稳定和低成本干线运力恢复 [3] 半托管业务补贴政策变化 - 一季度官方对商家面单补贴为每单0.5美元且不设上限 4月起降至每单0.3美元 [2] - 物流尾程补贴为每单1-2美元 但仅针对部分优质商家或重点扶持类目 [2] 美国市场运营策略调整 - T86关税政策生效后 公司停止从中国直接发货至美国 转为销售美国本土仓库商品 [4] - 公司已通过海运将大批爆款商品运至美国前置仓 备货量可满足3个月的全托管需求 [4] - 去年11月起公司已筹备全托管前置仓 商家备货至广东后由系统根据数据调配至前置仓 [4] 相关业务动态 - 公司近期投入使用的美国前置仓已储备大量全托管爆款商品 [6] - 受美国税务波动影响 公司可能提前开放第三方自运营店铺入驻 [7]
晚点独家丨Temu 考虑推出平台模式,进一步放宽对商家的要求
晚点LatePost· 2024-11-18 18:31
跨境电商模式演变 - Temu从全托管模式转向半托管模式,并考虑推出第三方平台模式,未来可能同时运营三种模式[5] - 半托管模式下商家需自行将货物运至海外仓,平台负责定价销售,旨在应对美国政策限制[3] - 全托管模式门槛低但品类受限,半托管更适合本地化运营和合规要求[12][13] Temu半托管业务进展 - 公司为半托管业务定下2024年200亿美元GMV目标,占整体目标三分之一[3] - 截至10月欧美市场商家和商品招募未达预期,招商团队近1000人[3][6] - 10月下旬调整策略,将招商团队转为类目运营,并筹备建设海外前置仓[4] 招商策略与商家争夺 - 采用赛马机制,多名高管带队成立招商小组,不分类目竞争招商[6] - 重点争夺亚马逊中国卖家(联系超20万)和国内产业带商家[9] - 9月将招商团队从广州迁至深圳,利用当地亚马逊商家聚集优势[9] 定价规则与商家困境 - 早期半托管商品定价为亚马逊同款8-85折,三季度后要求全站最低价(65-7折)[10][11] - 商家面临高成本压力(国际物流、仓储等),部分利润降至10元/单[11] - 产业带商家需自建海外仓,流程复杂导致投入降低或转投其他平台[11] 模式比较与平台调整 - 全托管模式适合轻小件但物流慢,半托管可规避政策风险并拓展大件商品[12][17] - 半托管放宽保证金和罚款规则,上线店铺评分系统替代一刀切处罚[17] - 平台近期主动优化商家支持,包括选品建议和商品重新上架[11] 长期战略方向 - 短期优先让入驻商家盈利,长期聚焦供应链改造[17] - 从全托管到平台模式,控制环节逐步减少以适应市场环境[17] - 需平衡低价策略与商家可持续性,本地化运营挑战加剧[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