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5
icon
搜索文档
完成B4轮融资 九识智能预计年底启动海外千辆级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6:23
作为在国内快递、邮政等物流领域市场占有率超70%的头部RoboVan(无人驾驶厢式车)企业,九识智 能于2023年发布的行业第一款容积达5立方米的大中型无人驾驶货车量产车型Z5改写了行业逻辑,也为 公司找到了一条真正意义上商业可行的路径。随后,公司围绕城市物流场景持续扩展冷藏车、高载重车 等细分市场,推出了"Z""E""L"三个系列的多款量产车型。 "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To C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而瞄准了To B的方向。在推出Z5 前,团队对2立方米、3立方米、4立方米的车型都进行过尝试,但无论是配送时效和产品的性价比都无 法实现商业闭环。"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潘余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直到5立方米的厢式 车型,其在经济账上终于拥有了可行性。除一次能装更多的货物提升客户运载效率,5立方米车型的很 多零件可以直接从已有的汽车供应链上采购,极大降低了此前物流小车需要定制零件的成本。" 在Z5车型打开市场后,九识智能借助先发优势针对不同客户和场景推出更具性价比、面向冷链等具体 场景和关注重载、高效需求的多款不同车型。 近日,九识智能宣布完成了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 ...
九识智能预计年底启动海外千辆级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融资与商业进展 - 公司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等新老股东跟投的1亿美元B4轮融资,B轮累计融资额达4亿美元 [1] - 融资将用于加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品迭代、供应链自主可控、全球市场拓展及客户服务体系提升 [1] - 在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租赁采购项目中,公司成为8个包件中4个的主选供应商,将获得整个标包50%以上的订单 [1] - 公司通过“交钥匙售车+运维”模式已实现全生命周期正毛利,单台无人车月均使用成本下探至约3000元 [3] - 公司产品已落地覆盖全球超300个城市和地区,累计送单量超10亿件,自动驾驶累计运营里程超5000万公里 [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专注于To B的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市场占有率超70%,城配自动驾驶整车销售市占率达76%,其中RoboVan(≥5立方米)市场占有率达88% [2][4] - 2023年发布行业首款容积达5立方米的大中型无人驾驶货车量产车型Z5,实现了商业闭环,并围绕城市物流场景扩展出“Z”、“E”、“L”三个系列的多款量产车型 [2] - 5立方米车型因可采购标准汽车供应链零件而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运载效率,后续针对不同场景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 [2][3] - 公司帮助客户降低50%-70%的运营成本,并将配送效率提升40% [3] - 2025年以来,快递行业客户占比从原来的八九成降至50%以下,公司通过开放接口帮助合作方在巡检、清扫、安防等更多场景进行二次开发 [4][5] 技术研发与迭代 - 公司全栈自研技术构建品牌护城河,车辆配备算力超过500Tops的车规级双Orin Drive计算平台 [3] - 基于自研ZOE 2.0架构优化传感器集成和扩展,提升数据传输密度和处理效率,通过OCC融合检测等技术将车辆端推理延迟压缩至50毫秒内,功耗降低至150瓦 [3] - 9月底发布L4+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多模态传感器时序+空间融合,360度全方位感知覆盖,显著降低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提升复杂场景适应能力 [4] - L4+技术标志着自动驾驶从区域限定示范迈入全域可行的规模化商用阶段 [4]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是公司出海和全球化的重要一年,以“技术本地化+标准共建”为策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品落地 [5] - 公司与新加坡最大连锁超市FairPrice Group签署协议,获得无人货运商业运营牌照,成为当地首个可在公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计划部署近百台无人车 [5] - 公司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签署合作协议,并与阿联酋7X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5]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底及2026年于海外进行千辆级别的产品布局,最终目标是将中国技术和产品推向世界 [5]
无人物流车正欲狂奔街头,黄石一纸叫停为哪般?
36氪· 2025-07-11 11:37
无人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面临行业标准、政策支持、路权开放、安全等多重挑战 [1][16] - 2023年中国无人配送市场规模约65亿元 预计2025年达170亿元 [25] - 整车价格呈现断崖式下降 从2019-2021年的20-30万元降至2025年的1万多元级别 [14][15] 主要企业竞争格局 初创型企业 - **新石器**:累计交付超3000辆 覆盖近百城 获顺丰/京东/中通等90%以上订单份额 [5][6][8] - **九识智能**:累计交付超3000台 服务600家客户 L4级自动驾驶总里程突破1200万公里 [10] - **白犀牛**:预计2026年日活车辆达5000台 B轮融资2亿元 [8] 平台型企业 - **菜鸟网络**:2016年推出首款无人配送机器人 2020年进驻校园 [11] - **京东物流**:在30城开展运营 第六代无人车技术支持社区/商圈配送 [13] 技术商业化路径 - 九识智能采用"低价硬件+订阅服务"模式 新石器聚焦规模化降本 白犀牛深耕末端配送场景 [10] - 当前L4级无人车可实现50km/h自动驾驶 120米感知范围 但非标准化场景仍需人工辅助 [5][21] 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 **安全问题**:九识智能等企业多次发生追尾、剐蹭、闯红灯等交通事故 [17][19] - **路权规范**:各地标准不一 北京/上海等地试点中出现系统误判导致的事故处罚案例 [22][23] - **技术瓶颈**:复杂场景决策能力不足 需突破"卡壳"问题提升环境适应性 [19][21] 典型应用场景 - 末端配送覆盖校园/社区/驿站等场景 解决最后1-5公里人力紧张问题 [4][24] - 适用场景扩展至工业物流、矿区运输、智能安防等领域 [5]
无人物流深度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行业 无人物流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2024 年行业规模约四五千台,2025 年预计达 3 万台,2026 年增至 10 万台,2030 年有望达 60 万台,中国企业增速显著,海外市场布局速度相对较慢[19] - 轻型物流车年度销量约 200 万辆,短期内无人驾驶渗透率可达 30%,对应约 60 万辆市场空间,远期可能超 100 万辆;到 2030 年预计无人驾驶渗透率可达 50%以上,对应市场空间超 100 万辆[4][12] 2. **盈利模式与成本** - 车企主要通过硬件销售和 FSD 服务盈利,硬件销售初期亏损,软件服务盈利模式良好,销量达 5,000 台可盈亏平衡,5 万台时单车利润可达 4 - 5 万元,净利率近 50%[2][5] - 无人物流配送单件快递成本约 8 分钱,比传统方式下降 60%,硬件成本与传统物流车差距缩小至 2 - 3 万元左右[2][17] 3. **技术发展** - 技术路线向轻量化地图甚至无地图方向发展,清图方式部署时间短、成本低,更具优势,但对数据收集和算法要求更高[2][16] - 无人驾驶技术在无人物流场景相对成熟,主流厂商如新时达和 90 事故率为每万公里 1.5 次,接管率约为每 200 公里一次,人车比可达 1:100 以上[15] 4. **政策支持** - 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牌照发放加速,简化流程,全国已有 200 多个城市放开道路使用权审批[2][13] 5. **应用场景** - 支线运输场景(城市内跨区或城乡间短途)适合无人物流发展,易于标准化,电商快递行业最先采用无人物流替代[2][11] - 城市物流场景中,电商快递占 20%,商超快销占 40%,生鲜冷链占 20%,其他占 20%[12] 6. **竞争壁垒** - 车企竞争壁垒体现在准入权、自动驾驶技术差异和商业模式创新,拥有足够路权并形成平台,高效调动资源满足多元化需求是关键[3][21] 7. **产业链环节与市场空间** - 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车企、解决方案厂商、运营平台厂商)、下游(ToB 端业务),到 2030 年,运营服务环节市场空间约 400 亿元,整车市场空间约 200 多亿元,零部件也将受益[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企业情况** - 90 创始人来自百度 robotaxi 团队和京东智驾团队,产品丰富,今年目标交付量 1 万台以上,估值约 10 亿美元,计划年底在香港上市[24] - 新石器由李想投资,主力产品 X6 占 60%份额,X3 占 30%左右,订单主要来自顺丰以及三通一达等物流公司[24][27] - 白犀牛由百度自动驾驶团队创立,布局约 50 个城市,今年目标交付 2,000 台,明年目标达 5,000 台,主要客户为顺丰[28] - 航模之行由长城汽车自动驾驶团队创立,无人物流车以小摩托系列为主,主要客户包括美团和阿里巴巴[29][30] - 玉识科技在招商港口提交招股说明书,主要应用场景为港口、机场和工厂等封闭环境,通过收取软件费用盈利,也生产部分车辆[31] - 文远知行今年二季度推出 Robo Van W5 无人物流车,已获得北京经开区和广州地区牌照,积累约 4 万公里无人驾驶数据[32] - 洁美科技去年成立,有一款名为 P6 的产品,主打端对端、无图低成本技术路线[33] 2. **融资、估值与上市计划** - 公司累计融资约 20 亿元,目前估值 40 亿元,未来计划在港股上市[25] 3. **业务覆盖与交付情况** - 公司业务覆盖超 200 个城市,拓展至海外市场,去年交付 1,000 台,手持订单量 2 万台,今年 5 月交付近 1,000 台,6 月预计交付 1,000 台,今年目标至少 1 万台,乐观可达 1.5 - 1.8 万台,明年目标达 4 万台以上[26] 4. **值得关注的公司** - 尚未上市的新世纪,已上市公司中文远知行、金龙汽车、中科创业,智能化硬件标的以及电动化相关标的值得关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