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0

搜索文档
无人物流车正欲狂奔街头,黄石一纸叫停为哪般?
36氪· 2025-07-11 11:37
无人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面临行业标准、政策支持、路权开放、安全等多重挑战 [1][16] - 2023年中国无人配送市场规模约65亿元 预计2025年达170亿元 [25] - 整车价格呈现断崖式下降 从2019-2021年的20-30万元降至2025年的1万多元级别 [14][15] 主要企业竞争格局 初创型企业 - **新石器**:累计交付超3000辆 覆盖近百城 获顺丰/京东/中通等90%以上订单份额 [5][6][8] - **九识智能**:累计交付超3000台 服务600家客户 L4级自动驾驶总里程突破1200万公里 [10] - **白犀牛**:预计2026年日活车辆达5000台 B轮融资2亿元 [8] 平台型企业 - **菜鸟网络**:2016年推出首款无人配送机器人 2020年进驻校园 [11] - **京东物流**:在30城开展运营 第六代无人车技术支持社区/商圈配送 [13] 技术商业化路径 - 九识智能采用"低价硬件+订阅服务"模式 新石器聚焦规模化降本 白犀牛深耕末端配送场景 [10] - 当前L4级无人车可实现50km/h自动驾驶 120米感知范围 但非标准化场景仍需人工辅助 [5][21] 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 **安全问题**:九识智能等企业多次发生追尾、剐蹭、闯红灯等交通事故 [17][19] - **路权规范**:各地标准不一 北京/上海等地试点中出现系统误判导致的事故处罚案例 [22][23] - **技术瓶颈**:复杂场景决策能力不足 需突破"卡壳"问题提升环境适应性 [19][21] 典型应用场景 - 末端配送覆盖校园/社区/驿站等场景 解决最后1-5公里人力紧张问题 [4][24] - 适用场景扩展至工业物流、矿区运输、智能安防等领域 [5]
无人物流深度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行业 无人物流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2024 年行业规模约四五千台,2025 年预计达 3 万台,2026 年增至 10 万台,2030 年有望达 60 万台,中国企业增速显著,海外市场布局速度相对较慢[19] - 轻型物流车年度销量约 200 万辆,短期内无人驾驶渗透率可达 30%,对应约 60 万辆市场空间,远期可能超 100 万辆;到 2030 年预计无人驾驶渗透率可达 50%以上,对应市场空间超 100 万辆[4][12] 2. **盈利模式与成本** - 车企主要通过硬件销售和 FSD 服务盈利,硬件销售初期亏损,软件服务盈利模式良好,销量达 5,000 台可盈亏平衡,5 万台时单车利润可达 4 - 5 万元,净利率近 50%[2][5] - 无人物流配送单件快递成本约 8 分钱,比传统方式下降 60%,硬件成本与传统物流车差距缩小至 2 - 3 万元左右[2][17] 3. **技术发展** - 技术路线向轻量化地图甚至无地图方向发展,清图方式部署时间短、成本低,更具优势,但对数据收集和算法要求更高[2][16] - 无人驾驶技术在无人物流场景相对成熟,主流厂商如新时达和 90 事故率为每万公里 1.5 次,接管率约为每 200 公里一次,人车比可达 1:100 以上[15] 4. **政策支持** - 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牌照发放加速,简化流程,全国已有 200 多个城市放开道路使用权审批[2][13] 5. **应用场景** - 支线运输场景(城市内跨区或城乡间短途)适合无人物流发展,易于标准化,电商快递行业最先采用无人物流替代[2][11] - 城市物流场景中,电商快递占 20%,商超快销占 40%,生鲜冷链占 20%,其他占 20%[12] 6. **竞争壁垒** - 车企竞争壁垒体现在准入权、自动驾驶技术差异和商业模式创新,拥有足够路权并形成平台,高效调动资源满足多元化需求是关键[3][21] 7. **产业链环节与市场空间** - 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车企、解决方案厂商、运营平台厂商)、下游(ToB 端业务),到 2030 年,运营服务环节市场空间约 400 亿元,整车市场空间约 200 多亿元,零部件也将受益[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企业情况** - 90 创始人来自百度 robotaxi 团队和京东智驾团队,产品丰富,今年目标交付量 1 万台以上,估值约 10 亿美元,计划年底在香港上市[24] - 新石器由李想投资,主力产品 X6 占 60%份额,X3 占 30%左右,订单主要来自顺丰以及三通一达等物流公司[24][27] - 白犀牛由百度自动驾驶团队创立,布局约 50 个城市,今年目标交付 2,000 台,明年目标达 5,000 台,主要客户为顺丰[28] - 航模之行由长城汽车自动驾驶团队创立,无人物流车以小摩托系列为主,主要客户包括美团和阿里巴巴[29][30] - 玉识科技在招商港口提交招股说明书,主要应用场景为港口、机场和工厂等封闭环境,通过收取软件费用盈利,也生产部分车辆[31] - 文远知行今年二季度推出 Robo Van W5 无人物流车,已获得北京经开区和广州地区牌照,积累约 4 万公里无人驾驶数据[32] - 洁美科技去年成立,有一款名为 P6 的产品,主打端对端、无图低成本技术路线[33] 2. **融资、估值与上市计划** - 公司累计融资约 20 亿元,目前估值 40 亿元,未来计划在港股上市[25] 3. **业务覆盖与交付情况** - 公司业务覆盖超 200 个城市,拓展至海外市场,去年交付 1,000 台,手持订单量 2 万台,今年 5 月交付近 1,000 台,6 月预计交付 1,000 台,今年目标至少 1 万台,乐观可达 1.5 - 1.8 万台,明年目标达 4 万台以上[26] 4. **值得关注的公司** - 尚未上市的新世纪,已上市公司中文远知行、金龙汽车、中科创业,智能化硬件标的以及电动化相关标的值得关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