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系列
搜索文档
东风本田“换帅” 老将曹东杰回归挑起重担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20:25
管理层变动 - 东风本田于9月15日召开干部大会进行管理层重要调整,王彬彬任公司专务,潘建新任公司党委书记及工会主席候选人,曹东杰出任公司董事并被推荐任执行副总经理 [2] - 此次调整意味着东风本田的中方“一把手”已从潘建新变更为曹东杰 [2] 新任执行副总经理背景 - 曹东杰在出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之前是东风公司旗下猛士品牌的掌舵者 [2] - 曹东杰曾长期在东风本田任职,自2004年公司成立起从基层技术岗位起步,先后担任焊装科科长、品质管理部部长、采购部部长、新车型中心中心长等职务,并于2014年出任东风本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2] - 2018年曹东杰离开东风本田,先后在东风公司总部及东风乘用车公司担任职务,2020年5月开始负责打造高端电动越野品牌猛士 [3] - 在猛士品牌期间,曹东杰带领团队于2022年8月发布品牌,聚焦电动越野领域,并以猛士智能越野架构M TECH为核心技术,2023年8月首款车型猛士917上市,售价63.77万元起 [3] - 2024年猛士科技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今年8月推出第二款车型猛士M817,售价31.99万元至34.99万元,搭载全套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3] 公司当前挑战与战略 - 东风本田近几年一直面临转型发展问题,在电动车市场虽已推出e:N系列、灵犀品牌和烨品牌,但均未推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 [4] - 与同属东风体系的合资日系品牌相比,东风日产今年推出的N7市场表现不错,广汽丰田的铂智3X也在合资新能源中占据一席之地,东风本田成为日系合资品牌中电动化竞争力较为落后的一员 [4] - 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本田中国反思在华发展战略,宣布未来新车型将大量引入中国智能化技术,并与Momenta、深度求索(DeepSeek)、宁德时代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4] - 作为本田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本田表态将按照本田中国计划,在未来新产品中接入更多中国企业智能化技术 [5] - 加速引进智能化技术仅是公司转型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公司必须迅速推出有竞争力的电动化产品 [5] - 曹东杰凭借在猛士品牌上积累的新能源技术和营销经验,有望带领东风本田回归转型快车道 [5]
本田大撤退,日系的崩溃
钛媒体APP· 2025-07-30 09:25
本田在华生产基地调整 - 东风本田于2022年1月接手神龙汽车二厂项目并改造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1] - 2024年7月本田中国宣布将于11月关停武汉东风本田二厂产线 广汽本田也宣布10月关闭广州开发区工厂 [1] - 2025年7月消息显示停产不到一年的东风本田二厂将转为商业地产开发项目 已进入置业偏好调研阶段 [1] 本田新能源车型市场表现 - 本田新能源车型近一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在华累计销量不足2.4万台 月均不足2000台 [2] - 广汽本田e:NP1和e:NP2近一年销量分别为2062台和3312台 雅阁PHEV和皓影PHEV销量为7265台和3031台 [2] - 东风本田e:NS1和e:NS2销量仅1473台和940台 CR-V PHEV和英仕派PHEV销量为1378台和683台 [3] - 东风本田灵悉L上市9个月累计销量不足1000台 [3] 本田整体销量下滑情况 - 2025年6月东风本田销量2.70万台同比下降23.62% 上半年累计14.90万台同比下降37.40% [7] - 2025年6月广汽本田销量3.00万台同比下降12.61% 上半年累计15.46万台同比下降25.63% [7] - 东风本田2020年销量85.03万台 2024年降至42.82万台 累计降幅49.64% [9] - 广汽本田2020年销量80.58万台 2024年降至47.06万台 累计降幅41.60% [9] 日系三强在华销量对比 - 丰田在华销量拐点在2021年194.40万台 到2024年底累计降幅8.64% [12] - 日产拐点在2018年156.40万台 到2024年底累计降幅55.46% [13] - 本田在2020年达到162.70万台高峰 到2024年底累计降幅44.76% [13] 本田在华发展问题分析 - 新能源转型策略失误 早期依赖"油改电"车型 后续推出的e:N系列和独立品牌表现不佳 [16] - 对中国市场变化反应迟缓 未能及时应对自主品牌崛起和新能源趋势 [16] - 产品开发策略保守 采用"一次开发 两边押注"模式 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 [18][20] - 传统燃油车优势丧失 在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冲击下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