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7
搜索文档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34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是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之一,本土品牌市占率在过去几年间几乎从未低于90% [5][6]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辆、37.73万辆、31.97万辆 [6] - 市场封闭性体现在特殊的本土化需求、消费者高品牌忠诚度及造车精细化能力,而非关税壁垒(进口车0关税)[5][6] 日本电动车市场现状 - 日本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渗透率仅1.7%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7]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在2019年为0.5%,2023年爬升至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7] - 电动车发展缓慢受限于充电桩布局不足、里程焦虑及安全考量等因素 [7] 中美车企的突破机会 - 日本市场在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为国际车企提供巨大商机 [7]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显示突破可能性 [8] - 中美电动车企正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甚至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8]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10][11] - 比亚迪发布专供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引入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DM-i [11]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12] - 其他中国车企如吉利旗下极氪通过经销商展出极氪009,计划2026年交付;日产展出中国研发的纯电轿车N7测试市场接受度 [11] 中日车企竞争态势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计划2026年底前将日本门店数量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兼容日本CHAdeMO标准 [12] - 比亚迪凭借车型多样性竞争,针对日本特有的K-Car市场(2024年占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推出特供车型 [12][13] - 日本消费者购车主要考虑续航、安全、性价比,对智能化要求不高,且偏好尺寸较小的车型以适应狭窄道路 [12]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10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市场是高度封闭的市场,本土汽车品牌在过去几年市占率从未低于90%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37.73万、31.97万辆 [3] - 日本对进口车实行0关税政策,但国际品牌表现不佳,奔驰以2.50万辆位列第12名 [3] 日本市场电动化进程 - 日本新能源车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仅1.7% [1] - 作为对比,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约50%,日本市场接受度明显较低 [1]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型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4]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从2019年0.5%升至2023年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4] 国际新能源车企的机遇 - 日本电动车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为国际新能源车企提供机会 [2] - 2025年在日本销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 [4]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 [5] - 中美EV企业正在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并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6]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7][8] - 比亚迪发布针对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8]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9] - 吉利旗下极氪汽车通过日本经销商展出纯电MPV极氪009,计划2026年开始交付 [8] 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客户经常在两者之间犹豫 [9]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将日本门店增至30家,2026年底前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 [9] - 比亚迪拥有更多车型选择,包括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纯电车型 [10] - 比亚迪推出特供日本市场的K-Car车型,该类车型2024年占日本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 [10]
全速推进智能化、多元化,日产中国以“何”焕新?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13
编辑 | summer 于日产中国而言,一场深刻变革正在全面开启。正值在华深耕四十周年之际,日产汽车正通过一系列本土化、智能化、多元化的产品创新,积极应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浪潮。在近日举办的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上,日产汽车CEO伊凡·埃斯皮诺萨携两款全新车型——N6及天籁·鸿蒙座舱亮 相,这也是他自今年4月上任以来首次在中国市场公开亮相,此举充分体现了日产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日产中国对"在中国、为中国、向全 球"战略承诺的坚定践行。 更精准的"用户洞察者"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5年1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 幅均超过30%。这一强劲增长表明,电动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正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丰富,无论是二人世界还是三代同堂,"家"始终是中国消费者不变 的情感诉求。基于这一核心,日产中国将满足家庭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原点与造车初心,致力于为中国家庭将"车"这一物理载体打造为安心、舒 适、智能的"移动生活空间"。 2024年,日产汽车正式发布其 ...
日产在华40年:中国市场升维 以本土化创新开启全新征程
新浪财经· 2025-10-23 13:31
战略转型与定位 - 公司以在华四十周年为契机,全面开启新一轮本土化转型,核心是重塑以用户洞察、产品迭代和本土融合为基础的竞争力 [1] - 公司将中国市场定位从重要的销售市场升级为新的战略高地,并视其为“Re:Nissan”商业计划全球转型的关键 [1] - 公司启动深刻的战略与组织变革,中国团队在产品定义、开发节奏、供应链整合、价格策略上获得比以往更大的主动权 [4] - 公司通过组织革新落实“以客户为中心”,全球决策层将最高会议频率提升至每周一次以确保响应速度 [4] 产品策略与规划 - 公司推出两款全新车型: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N6瞄准主流家庭用户,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吸引都市科技消费者 [6] - 公司计划于明年引进Z Nismo高性能车型,以强化对性能车迷和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6] - 公司采取“燃油与新能源双线并举”策略,计划至2027年夏季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9款归属日产品牌 [8] - 公司N7系列的“玫瑰摩卡”内饰配色在当月订单中选装用户占比高达40%,显示其对多元审美需求的精准把握 [7] 品牌焕新与用户触达 - 公司发布“尽兴由NI”全新品牌主张,通过高管走近用户、任用年轻人才、深度聆听需求等举措系统化推进品牌年轻化 [11] - 公司沟通策略强化“陪伴”“温暖”“治愈”等情感共鸣点,与传统偏重性能参数的发布会风格形成对比 [6] - 公司产品如N7、N6、天籁·鸿蒙座舱等均出自中国年轻设计师团队,以更精准把握Z世代需求 [11] - 公司合资方东风日产作为合资品牌中首个全面推行“订、交、服分离”模式,已在240多座城市建立超100家交付中心与500余家零售中心 [12] 核心优势构建 - 公司将“舒适”基因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基于服务1900万中国家庭的经验,打造AI零压云毯座椅、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等 [8] - 公司坚守全球统一高标准品控体系,从研发阶段上百万公里可靠性测试到下线精密检测,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8] - 公司合资方东风日产建立覆盖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质量关卡,累计设立技术标准逾12000项,完成评价测试7400余项 [8] - 公司线上平台东风日产超级APP整合试驾、购车与服务功能,并构建高活跃度车主社区,形成共生共长的共创生态 [12]
日产中国四十载:以中国为关键,跨国车企转型样本观察
中国经营报· 2025-10-22 14:3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提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新战略姿态,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对其未来至关重要 [3][4] - 公司推动“Glocal”模式深化,赋予中国团队在产品定义、开发节奏、供应链整合和价格策略上更大自主权,目标是将车型开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以内 [5][7][8] - 公司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务实主义,采取纯电、插混、燃油车智能化三线并行的策略 [8] 产品与市场举措 - 公司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N6及全球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天籁,并筹备在明年将传奇性能车型Z NISMO引入中国市场 [3][8] - 公司通过启用中国年轻设计师主导新车型设计、与华为等本土科技企业合作搭载鸿蒙座舱等方式,加速品牌向“年轻、创新、充满激情”的形象进化 [9][13]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9月销售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市场渗透率达57.8%,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主流市场 [4] 品牌重塑与用户连接 - 公司品牌主张转向“尽兴由NI”,旨在从“可靠伙伴”演变为用户的“情感陪伴者”与“激情赋能者”,以建立与Z世代的精神共鸣 [10][13] - 公司通过明星代言、用户共创等方式构建年轻化语境,并借助引入Z NISMO等高性能车型为品牌注入激情与辨识度 [10][14] - 公司入华四十载积累的制造体系、供应链网络、用户口碑及与东风汽车的深度合资体系,构成其应对市场竞争的基石 [17]
日产中国,四十不惑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22 07:08
公司战略与品牌焕新 - 公司正推进“Re:Nissan”计划,旨在重新定义企业价值,意味着更聚焦的产品策略、更强大的品牌实力以及对客户全新的承诺 [2] - 公司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年轻姿态,发布全新品牌主张“尽兴由NI”,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并加速向“年轻、创新、充满激情”的方向全方位转变 [5][12]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技术引领地位与用户洞察正为全球汽车行业树立标杆,中国市场对公司至关重要 [3] 在华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自1985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起步,与东风汽车集团携手二十二载,经历了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向全球”的深度转型 [5][8][9] - 公司获得总部更大程度的信任和授权,中国团队在产品定义、研发节奏、供应链整合等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权,以更敏捷地响应中国市场独特需求 [18][19] - 公司战略定位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中国不仅是其最大的单一市场,更被定位为全球战略的关键支柱和技术与出口创新的重要起点 [5][20]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在品牌之夜发布两款重磅新品: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N6,以及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的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 [2][25][27] - 公司正积极筹备将传奇性能车型Z NISMO于明年引入中国市场,体现其将电驱化与性能并举的“两条腿走路”产品策略 [2][29][30] - 公司以电驱化和智能化为引擎,致力于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多元动力解决方案,并解决“油电同智”的用户痛点 [25][27][29]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局,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46.1% [16] - 电驱动和智能网联技术加速普及,2025年1至7月全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6万辆,渗透率高达62.6% [16] - 新旧玩家围绕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16]
入华四十载 日产汽车用三个关键词“致敬明天”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07:1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推出“Re:Nissan”商业计划,旨在强化核心优势、重燃品牌激情并打造令人心动的产品,代表更精准的产品策略、更强的品牌实力及对客户的新承诺[2] - 公司转型的关键在中国市场,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技术引领地位与用户洞察正为全球汽车行业树立标杆[2] - 公司开启深刻的战略与组织变革,中国团队从产品定义、开发节奏到供应链整合、价格策略、市场打法均拥有比以往更大的主动权[6][7] - 公司采用全新的Glocal模式,将真正实现为中国造车,并从中国走向全球[8] 中国市场布局与产品规划 - 公司宣布未来将在中国打造新能源基地和出口母港[2] - 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N6及全球首个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将于今年四季度正式推出[2] - 传奇性能车型Z NISMO将于明年引入中国市场[2] - 公司在华团队正加快电驱化进程,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并将中国定位为全球战略的关键支柱[7] 品牌形象与用户关系 - 公司通过邀请本土年轻设计师及车主代表深度互动,展现年轻、有爱、充满活力、理解中国用户的“新日产”形象[4] - 公司正朝着“年轻、创新、充满激情”的方向加速进化,通过高管亲民互动、启用年轻人才、贴近年轻消费者需求等方式推动品牌年轻化变革[11] - 公司延续“舒适、安全、可靠”的差异化优势,精准洞察中国家庭与户外爱好者需求,打造场景化用车方案,并鼓励用户参与产品开发与服务改进[11] - 多位车主以亲身经历证言公司产品的可靠品质与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价值[11]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东风汽车的合资公司是实现产品本土化与加速创新的基石,助力打造契合中国消费者独特需求的车型[7] - 双方成立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至今仍是中国汽车行业合作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的合资项目,实现了资本的“合资”以及战略上的“合心”、行动上的“合力”[8]
日产最早2026年在中国推出跑车Fairlady Z NISMO
日经中文网· 2025-10-17 16:00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日产社长埃斯皮诺萨宣布最早于2026年在中国推出全球广受欢迎的跑车 旨在通过包括高性能跑车在内的多种车型实现销量回升[2] - 公司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并销售代表性跑车"Fairlady Z NISMO" 该车型使用了NISMO品牌的专用零部件 是性能和赛车DNA的象征[2][4] - 公司计划推出纯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等多种车型 其中合资品牌东风日产预计在2025年内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PHV)"N6"和车型更新的"天籁"[6] 中国市场表现与重要性 - 公司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比2023年下降12% 但2025年4月下旬上市的纯电动轿车"N7"销售良好并取得成果[6] - 日产社长埃斯皮诺萨强调中国市场不仅是重要 而是不可或缺 显示出公司决心在技术和趋势变化迅速的中国市场生存下去[2][6] - 社长埃斯皮诺萨在杭州的发布会是其4月就任后首次在中国公开场合露面 体现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2][6] 具体产品信息 - 新"天籁"车型的"智能座舱"技术采用了中国华为的技术[6] - "Fairlady Z NISMO"的价格尚未公布[4]
四十载伴NI行,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璀璨启幕
齐鲁晚报· 2025-10-17 12:05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中国市场被定位为日产汽车全球战略的关键支柱,其发展速度和技术引领地位为全球行业树立标杆[2] - 公司推行“Re:Nissan”商业计划,旨在强化核心优势、重燃品牌激情并打造令人心动的产品,转型的关键在中国[2] - 公司采用“Glocal”模式,实现为中国造车并从中国走向全球的战略目标[4] - 公司与东风汽车的合资项目是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领域最广的合资项目,双方实现了资本、战略和行动上的深度整合[4]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发布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日产N6,基于全新新能源技术架构,将于未来几周内正式推出[7] - 推出全球首个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定位超舒适中高级智能燃油旗舰,与华为联合开发[7] - 公司正积极筹备于明年将传奇性能车型Z NISMO引入中国市场,以践行其将赛道技术应用于公路驾驶的承诺[1][9] - 新产品矩阵展示了公司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而提供多元动力开发的能力,印证了对创新、性能与用户导向设计的承诺[9] 组织变革与本地化运营 - 中国团队在总部更高信任和授权下,从产品定义、开发节奏到供应链整合和价格策略均拥有比以往更大的主动权[4] - 公司拥有由本土精英与全球人才融合而成的团队,这种多元协作的结构被视为最核心的竞争力[4] - 公司在华团队正加快电驱化进程,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并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出口增长做出重要贡献[2] 品牌形象与用户连接 - 公司品牌正朝着“年轻、创新、充满激情”的方向加速进化,通过高管亲民互动和启用年轻人才推动年轻化变革[13] - 广受好评的N7、N6等车型由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团队打造,他们更懂中国年轻用户的审美和需求,赋予产品独特的美学表达[13] - 公司延续“舒适、安全、可靠”的差异化优势,精准洞察中国家庭与户外爱好者需求,鼓励用户参与产品开发和服务改进[15] - 品牌主张“尽兴由NI”,并通过车主证言和体验官分享来印证产品“舒适、安全、智能”的价值[9][10]
台积电分享在封装的创新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6 09:11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电力挑战 - 人工智能的普及推动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其应用正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渗透至边缘设备等各个领域 [2] - 人工智能模型的演进需要更大的数据集、更复杂的计算和更长的处理时间,导致人工智能加速器在五年内每封装功耗增加3倍,部署规模在三年内增加8倍 [4] 台积电的战略重点与技术路线图 - 公司将战略重点放在先进逻辑微缩和3D封装创新,并结合生态系统协作以应对能源效率挑战 [6] - 先进逻辑制程路线图稳健:N2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N2P计划于2026年量产,A16将于2026年底实现背面供电 [6] - 从N7到A14制程,在等功率条件下速度提升1.8倍,功率效率提升4.2倍,每个节点的功耗比上一代降低约30% [6] - A16制程针对AI和HPC芯片优化,与N2P相比,速度提升8-10%,功耗降低15-20% [6] 基础IP与内存计算创新 - N2 Nanoflex DTCO优化了高速低功耗双单元设计,可实现15%的速度提升或25-30%的功耗降低 [8] - 优化的传输门触发器在速度(2%)和面积(6%)的权衡下,功耗降低10% [8] - 双轨SRAM搭配Turbo/Nomin模式,效率提升10%,Vmin降低150mV [9] - 基于数字内存计算(CIM)的深度学习加速器,相比传统4nm DLA,可提供4.5倍TOPS/W和7.8倍TOPS/mm²的计算性能,并可从22nm扩展到3nm及以上 [9] AI驱动的设计工具与3D封装技术 - 新思科技的DSO.AI工具能将APR流程的电源效率提高5%,金属堆栈的电源效率提高2%,总计提升7% [9] - 对于模拟设计,与台积电API的集成可实现20%的效率提升和更密集的布局 [9] - AI助手通过自然语言查询将电源分配分析速度提升5-10倍 [9] - 公司的3D Fabric技术已转向3D封装,包括SoIC、InFO、CoWoS及SoW [9] - 2.5D CoWoS的微凸块间距从45µm降至25µm,效率提升1.6倍;3D SoIC的效率比2.5D提升6.7倍 [10] 先进集成与光子技术 - 在N12逻辑基片上集成的HBM4,可提供比HBM3e DRAM基片高1.5倍的带宽和效率 [12] - N3P定制基片将电压从1.1V降至0.75V [12] - 通过共封装光学器件实现的硅光子技术,相比可插拔式设计,效率提升5-10倍,延迟降低10-20倍 [12] - 超高性能金属-绝缘体-金属和嵌入式深沟槽电容器技术可实现1.5倍功率密度 [15] 生产效率与综合效率提升总结 - EDA-AI工具实现EDTC插入生产效率提高10倍,基板布线生产效率提高100倍 [15] - 从N7到A14,逻辑微缩使效率提升4.2倍,内存计算(CIM)提升4.5倍,IP/设计创新贡献7-20%的效率提升 [17] - 从2.5D到3D封装,效率提升6.7倍,光子技术提升5-10倍,HBM/去耦电容技术进步提升1.5-2倍,AI将生产效率提升10-100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