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猛士M817
icon
搜索文档
“青藏高原 冰穹探界——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唐古拉山科学考察”在兰州壮行出发
财富在线· 2025-08-08 09:16
科学考察活动概述 - 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共同主办的"青藏高原 冰穹探界——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唐古拉山科学考察"于8月5日在兰州壮行出发 [1] - 此次科学考察涉及冰川边界动态变化、创新技术验证、极端环境人体适应能力、科考装备应用实测等课题 [3] -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冰冻圈的关键区域,其生态环境变化对全球气候与水源供给具有深远影响 [5] 科考装备与技术支持 - 官方车队由7台猛士M817和3台猛士917组成,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越野车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 [8] - 高海拔、低氧等极端环境对新能源越野车辆、智能穿戴设备等保障装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 [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5][6] 合作伙伴与支持单位 - 华为终端BG智能穿戴与运动健康产品线产品总监李彦斌、东风汽车集团技术专家陈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代表参加会议 [11] - 支持企业包括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小二科技有限公司、阿里欧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 [6] 项目背景与意义 - 该项目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 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将推动与冰川相关的气候适应研究、政策进展和实际行动 [13] - 项目是科技装备赋能科考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 [13]
四维破局:东风汽车的“V型”转型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18:17
核心观点 - 东风汽车在2023年经历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后,2024年实现V型反弹,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35%,新能源汽车销售涨幅达64.4%,经营效益同比改善超72亿元,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单车毛利转正并提升75% [1][7] - 公司通过品牌重塑、技术攻坚、全球布局、生态重构四大战略实现转型,从依赖合资利润转向自主核心技术与全球化能力的新发展范式 [1][2] - 技术路线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线并进,智能化领域构建"天元智能"技术品牌,研发投入年增幅超40%,有效专利达24418件 [8][9][10][11] - 海外市场加速拓展,2025年上半年自主新能源出口暴涨229%,岚图、猛士等品牌进入欧洲、中东等40余国市场 [11][12] - 作为产业链链主,公司在湖北投入千亿级资金构建"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黄金走廊,带动超1000家供应商升级,形成半径50公里的产业生态圈 [13][14][15][16][17] 品牌重塑 - 2023年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构建"三列两层"品牌矩阵:岚图、猛士定位高端,东风母品牌下纳米、奕派、风神覆盖主流市场 [3] - 初期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2025年成立奕派科技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推行"双品牌、多体系"战略 [4][5] - 改革成效显著:岚图FREE+预售18小时订单破10000台,猛士M817预售1小时订单达9713台,奕派科技1-7月销量同比增长32% [6][7] 技术攻坚 - 纯电领域:猛士MORA豪华电动越野平台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摒弃"油改电",岚图FREE+搭载800V高压平台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9] - 混动领域:马赫动力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7.06%,皓瀚DH-i实现"油电同价" [9] - 氢能领域:构建70kW-400kW全栈式氢动力平台,400kW氢燃料电堆功率密度达4.5kW/L,寿命超3万小时 [9] - 智能化:自研天元电子电气架构算力提升5倍,L2级城市NOA系统覆盖全系车型,太极大模型构建"视觉+语音+生物感知"交互系统 [10] 全球布局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11.5万辆,自主新能源出口占比升至25%,较三年前提升18个百分点 [11][12] - 岚图布局挪威、丹麦等40余国市场,中欧班列"东风号"18天将新车运抵莫斯科,7家境外子公司与11个海外KD工厂支撑本地化生产 [12] - 技术出海:纳米BOX登顶荷兰电动车销量榜,猛士917携华为智驾系统进入瑞士,参与制定联合国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标准 [12] 生态重构 - 在湖北构建"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黄金走廊:武汉聚焦乘用车及"三电"研发,襄阳打造电动车基地,十堰深耕商用车,随州专攻专用车 [14][15] - 突破"卡脖子"技术:量产首颗国产车规级MCU芯片DF30,建成全球最大16000吨一体化压铸双产线,布局22GWh电芯等核心产能 [16] - 组建12个产业创新联盟,汇聚华为、腾讯等超300家伙伴,产业链效能提升超30% [17] -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放3829公里测试道路,集聚160家核心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从6%跃升至39% [17]
东风自主乘用车体系变阵 奕派科技深度捆绑华为智驾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22:2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奕派科技是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定位为"用户型、科技型企业的典范"[2] - 公司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涵盖"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海外之翼"四大支柱[2][3] - 品牌架构从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品牌"整合为东风奕派和东风风神"双品牌、多品系"布局[3][4] 品牌与产品规划 - 东风纳米融入东风奕派品牌体系,形成主流科技系列(面向年轻用户)和智能精品系列(中高端市场)[4] - 东风风神专注全球节能车市场,聚焦A、B级核心市场,计划每年投放不少于2款全新或换代车型[4] - 2028年产品矩阵目标:奕派科技20款车型(每年进化)、东风风神10款车型[4] -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已上市(限时价17.36万元起),东风风神L8为首款全新战略车型[4] 技术合作与智能化 - 智能精品系列与华为联合开发,首款全尺寸SUV计划2026年上市,搭载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5[8] - 东风汽车与华为全面深化合作,覆盖智能汽车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8] - 岚图汽车、猛士科技已与华为合作推出车型(如岚图梦想家、猛士M817),奕派科技为第三家合作品牌[9] 运营与用户策略 - 提出"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解决方案,1天满意闭环"的高效服务机制[7] - 通过高管直联专线、用户座谈沟通会直接收集需求,以痛点倒逼产品迭代[7] - 2024年三大品牌(东风风神、奕派、纳米)销量21.3万辆(同比+82.4%),2024上半年销量同比+43.7%[5] 行业趋势与竞争 - 车企多品牌整合聚焦成潮流,旨在减少内耗、降低成本并提升协同效率[4] - 东风汽车通过量子架构、马赫动力等技术品牌布局新能源转型,2023年启动"跃迁行动"[5]
近四十款车团灭,汽车测试乱套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6 09:07
核心观点 - 懂车帝2025年7月辅助驾驶测试中,40款车型全军覆没,特斯拉表现最佳但未通过全部项目[3][4] - 车企对测试结果争议激烈,华为系公开质疑测试科学性,懂车帝回应称仅为特定场景安全边界科普[6][8] - 车企加速自建极限测试体系,如奥迪3倍国标碰撞、问界M9 150秒电池火烧等,测试强度远超国家标准[18][20] - 行业测试标准分为强制国标(51项)、推荐国标/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三级,智能网联领域正从推荐转向强制[25][26][28] - 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中汽中心、中国汽研)数据可溯源但存在送检与量产产品一致性争议,机构间竞争加剧[33][36][37] - 媒体测试被指缺乏标准且商业利益干扰明显,典型案例包括麋鹿测试争议和赞助费影响结果等[40][42][51] - 行业呼吁建立极端测试国家标准体系,工信部已三次出手强化汽车安全监管[48][54] 测试表现与争议 - 特斯拉在无中国本地训练数据情况下取得测试最高分,马斯克称将补充数据以实现全项目通过[4][5] - 华为余承东曾公开批评2023年冬测为"坑人测试",吉利、长城等车企联合质疑测试公信力[10][11] - 懂车帝冬测争议后重启测试并禁言直播间,事件推动其成为平台王牌流量节目[13][14] 车企自测案例 - 奥迪Q6L e-tron完成3倍国标碰撞(3吨货车50km/h撞击),碰撞势能达国标3倍[18] - 问界M9电池包通过700-1000℃持续150秒火烧测试,静置2小时无热失控[20][35] - 猛士M817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卡车夹击"三连击测试,模拟22吨/5吨卡车双向撞击[20] 标准体系现状 - 强制国标覆盖安全/环保/零部件等51项,行业视为60分及格线[25][26] - 团体标准具前瞻性(如SAE自动驾驶分级),企业自测标准被比作"奥数赛"远超国标[29][30] - 小米事件加速智能网联领域推荐标准转强制标准进程[28] 测试机构生态 - 中汽中心C-NCAP等测评规程被视为行业金字招牌,测试数据理论上不可篡改[33][36] - 检测机构开放委托引发公允性质疑,同一车型不同机构测试结果可能出现差异[37] - 重庆新增招商汽研等机构加剧市场竞争,测试结果多样性可能持续增加[37] 媒体测试乱象 - 被指设计非标测试(如桩筒通过率、高空坠落)缺乏可复现性,存在以偏概全问题[40] - 长安UNI-K麋鹿测试、享界S9飞坡测试等案例显示媒体与车企结果存在显著分歧[43][44] - 行业存在赞助费影响测试结果现象,部分媒体被指"变着法让不付费车企难堪"[49][51]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信部一月内三次强化电池/辅助驾驶/隐藏门把手安全监管,标准体系加速完善[54] - 余承东公开呼吁建立极端测试国标,反对商业利益干扰测试公正性[48][51]
越野越聪明,2025的汽车新风口?
虎嗅APP· 2025-07-23 18:25
行业背景与痛点 - 传统越野车存在"周末5%的极致快乐,换来95%的日常折磨"的使用矛盾,90%使用场景在城区但设计偏重10%越野场景[5][7] - 非承载式车身导致三大痛点:车身笨重(质量普遍超2.5吨)、铺装路面稳定性差(悬挂行程过长)、操控灵敏度仅为轿车60%水平[7] - 行业长期存在两难选择:硬派越野车牺牲城市体验(舒适性下降40%)或普通SUV阉割越野性能(通过性降低50%)[1][3] 技术解决方案 - 东风猛士M817采用四大核心技术:磐石底盘(抗扭刚度提升35%)、智能全地形系统(10种驾驶模式)、极猛动力(超1000马力)、战甲车身(军工级防护)[7] - 全栈华为乾崑方案包含:ADS 4智驾(支持160种车位泊入)、鸿蒙座舱5(任务流转延迟<50ms)、鲸鳍通信(信号强度达行业2.8倍)[7][11][17] - 安全技术突破:GAEB异形障碍识别(覆盖200+障碍类型)、eAES边刹边避(135km/h生效)、哨兵增强模式(远程监控响应时间<2秒)[9][11] 市场趋势与定位 - 中国越野车市场将迎爆发:2025年硬派越野预计35.4万辆(占广义越野39.6%),2030年达51.7万辆(复合增长率8.2%)[23] - 2022-2024年超19款新品涌入赛道,但智能化渗透率不足20%,M817是首款"含华量"达95%的智能越野车型[15][23] - 消费场景迁移:露营/自驾游带动需求,用户期待"可城可野"全能车型(城区场景占比85%+越野场景15%)[22][23] 产品差异化 - 鸿蒙座舱实现三大体验升级:MoLA架构支持原子化车控(指令响应<100ms)、超级桌面覆盖50+越野专属APP、手车互联传输速率达1.2Gbps[11][16] - 智驾系统突破行业瓶颈:跨城通勤0干预(已实现高速ETC自动通行)、复杂路况通过率提升60%(对比传统AEB)[7][9] - 通信技术解决行业盲点:双网双待+离线地图(弱网流畅度提升25%),彻底改变传统越野依赖纸质地图的痛点[16][17] 行业变革意义 - 开创智能越野新品类:首次实现硬派越野车城区NPS值达80+(传统车型普遍<50),重新定义"移动智能空间"[13][20] - 华为乾崑成为行业标杆:装机量突破50万(2024年预计200万),覆盖全品类车型(15万-80万价格带)[17][19] - 复制历史性创新路径:类似丰田RAV4开创城市SUV(1994年)、特斯拉定义智能电动(2012年),M817引领第三代越野革命[1][24]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逼近去年全年总额,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震荡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1:03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22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科网股涨跌不一 电力设备股、中资券商股、黄金股盘中活跃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震荡走低 持仓股中蔚来、中芯国际等少数上涨 金蝶科技、金山软件、商汤、地平线机器人等跌幅居前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大幅震荡 持仓股中东凤集团股份一度涨超13% 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国重汽、比亚迪股份等涨幅居前 [1] 东风集团股份表现 - 东风集团股份大涨超13% 猛士M817技术发布1小时小订达9713辆 岚图FREE+15分钟大定锁单1.15万辆 [1] - 东风集团收入结构由商用车为主转向乘用车主导 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 [1] 南向资金流向 - 7月2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70.51亿港元 年初以来累计净流入7947.28亿港元 已达去年全年净流入8078.69亿港元的98.4% [1] 港股市场战略价值 - 港股市场承担三大职责:企业出海助力国际化 资金回流承接去美元化 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枢纽 [2] - 港股市场具有中长期战略性配置价值 [2] 相关ETF产品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聚焦港股新能源车板块 含造车新势力 覆盖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化领域 [3]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囊括小米、网易、腾讯等稀缺科技资产 支持T+0交易 [3]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7月第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1 15:49
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 [2]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8% [2]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 [2] 宝马智能驾驶合作 - 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3][5] - 新一代方案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 [5] - 方案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等多款车型,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全场景 [5] 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 - 吉利汽车收购极氪全部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 [6] - 合并后吉利汽车将覆盖燃油、纯电、插电混动、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 [6] - 合并旨在实现"一个吉利"战略,提升竞争力及企业价值 [6] 中国一汽与阿里巴巴合作 - 中国一汽与阿里巴巴联合实验室揭牌,研发汽车行业大模型 [7] - 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优化数据预处理、模型设计等环节 [7] - 双方将联合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汽车行业AI人才梯队建设 [7] 吉利缤越超能MAX上市 - 吉利缤越超能MAX官方指导价7.88万元,现金补贴后限时先享价7.18万元 [8][10] - 新车搭载1.5D + 8CVT动力组合,最大功率93kW,WLTC百公里油耗6.89L [12] - 配备12.3英寸高清触控大屏、电动天窗等十余项配置 [12]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调整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为零售价格90万元及以上车型 [13] - 政策自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覆盖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 [13] 东风猛士M817预售 - 猛士M817 Pro版预售价32.99万元,Max版预售价35.99万元 [15] - 新车配备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及东方鹰眼无人机系统 [15] - 搭载1.5T插电混动系统,综合功率505kW,CLTC续航1300km [15]
猛士、华为碰出新火花,M817将豪华智能越野带入主流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1:37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猛士M817以32.99万元起的价格开启预售,价格下探至30万元级水平,步入主流消费市场门槛 [3] - 相较于猛士917超过60万元的起售价,M817预售价大幅降低,有望成为推动豪华智能越野市场发展的战略产品 [3] - 猛士M817定位为"豪华智能越野SUV",致力于从内到外打造"全感豪华"体验 [4] 核心技术与合作优势 - 猛士科技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全栈华为、全域通达、全维安全"的核心产品优势 [3] - 首搭乾崑智驾HUAWEI ADS 4,覆盖全国50万停车场的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功能,支持高速&城市NCA功能 [6] - 整车首搭鸿蒙座舱5,配备多屏互联系统,内置丰富应用生态,支持华为智能语音交互和全场景互联功能 [6] - 采用VMC智能底盘域控技术,实现纵向、横向、垂向全域协同控制,配备150mm可调空气悬架、蟹行模式、900mm最大涉水深度和5.2米最小转弯半径 [7] 动力性能与续航表现 - 采用2挡纵置11模PHEV架构,前驱由东风马赫M纵置越野专用发动机和前电机组成,后驱电机集成智能可断开技术,搭载宁德时代越野专用电池 [9] - 提供11种工作模式,系统综合功率505kW,综合扭矩848N·m,轮边扭矩超过11000N·m,百公里加速5秒级 [9] - CLTC综合续航里程1300km,馈电油耗仅为7.24L/100km [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硬派越野市场长期被奔驰G级、路虎卫士、Jeep牧马人等高端进口车型主导,但消费升级和需求多元化推动市场百花齐放 [3] - 坦克300的成功证明硬派越野市场潜力巨大,猛士科技抓住豪华智能越野新赛道,通过M817进一步拓展市场 [3]
一周新车盘点 | 猛士M817开启预售 路虎卫士OCTA国内正式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7-20 10:43
猛士M817预售 - 大型SUV猛士M817启动预售,预售价32 99万元起,提供城市版与越野版两种外观风格 [1] - 搭载华为乾崑ADS 4 0智能驾驶系统及东方鹰眼无人机技术,车身长5 1米,轴距超3米 [1] - 动力系统由197马力1 5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插混系统,综合输出687马力,0-100km/h加速5 2秒,CLTC纯电续航100公里 [5] - 内饰配备10 25英寸仪表与15 6英寸中控屏,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系统 [3] - 底盘技术包含后轮转向(最大20度转角)、空气悬架(150毫米调节行程)及900毫米涉水能力 [5] 路虎卫士OCTA发布 - 路虎卫士OCTA中国市场亮相,预计Q3上市,英国起售价约146万元人民币 [10] - 基于卫士110打造,车身宽度增加68毫米,离地间隙加高33毫米,标配20/22英寸轮圈 [10] - 搭载4 4升双涡轮V8轻混引擎,最大635马力,0-100km/h加速4秒,极速250km/h [13] - 配备双腔三阀空悬6D底盘,1000毫米涉水深度,专属OCTA驾驶模式 [13] - 内饰采用13处碳纤维饰板,标配"Body and soul"灵魂座椅及前排冰箱 [13] 哈弗大狗年度更新 - 哈弗大狗2026款上市,指导价12 39-14 89万元,限时权益价9 89万元起 [19] - 换装14 6英寸悬浮中控屏,搭载Coffee OS 3智能座舱,支持华为HiCar互联 [21] - 保留1 5T/2 0T双动力选择,2 0T高配提供电控四驱+后桥差速锁,支持8种地形模式 [21] - 全车预留10余处改装接口,新增陨石灰车色(4000元) [19] - 采用承载式车身,目标"造型越野"人群,对标捷途旅行者、BJ30等产品 [23] 北汽BJ40燃油版更新 - 2026款BJ40燃油版上市,指导价14 99万元起,限时焕新价12 69万元起 [26] - 新增两款限量特别版(60周年越野版/40周年摇滚版),分别限量60台与40台 [26] - 车身高度提升20-54毫米,汽油版采用分时四驱系统,进阶版独享4 0速比分动器 [26] - 全系标配12级蠕行模式、2 5吨拖挂资质及800毫米涉水能力 [26] - 动力未调整,汽油版2 0T输出245马力,柴油版提供120千瓦功率 [28] 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 - 沃尔沃EX30 CC上市,指导价26 38万元,限时优惠价23 38万元 [31] - 基于普通版EX30打造,车身尺寸微调至4233/1850/1573毫米,轴距2650毫米 [31] - 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428马力,CLTC续航540公里 [33] - 配备越野风格套件,接近角18度/离去角23度,强化视觉越野属性 [31] - 内饰标配12 3英寸竖置中控屏,目标城市通勤群体,非硬派越野需求者 [35]
华为乾崑智能系统赋能 猛士M817越野SUV正式发布
环球网· 2025-07-19 13:50
核心观点 - 东风猛士与华为合作推出全新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搭载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涵盖智驾、座舱、车控、车云及通信技术,旨在将智能化体验融入越野SUV领域 [1] - 合作将智能科技与越野车型特性相结合,满足用户在城市通勤与户外越野的多样化需求 [9] 智能驾驶技术 - 猛士M817引入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系统,提供城区NCA、高速NCA及P2P 2.0功能,支持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驾驶辅助 [5] - 乾崑智驾系统累计辅助驾驶总里程超35亿公里,智能辅助泊车使用次数达2.3亿次,累计防撞干预238万次 [5] - 系统优化用户90%以上的日常通勤体验,改变"越野无需智能"的传统认知 [5] 鸿蒙座舱技术 - 猛士M817搭载基于MoLA架构的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实现人、车、生态设备互联互通 [7] - 座舱提供百万级影音资源及主题空间定制功能,提升行车途中或驻车休息时的娱乐体验 [7] - 鸿蒙座舱与整车智能能力结合,打造功能丰富的移动智能空间 [7] 合作意义 - 华为乾崑与东风猛士的合作推动智能科技与越野车型特性的结合 [9] - 猛士M817凭借华为乾崑智能系统和兼顾舒适性的设计,满足城市通勤与户外越野的多样化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