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冠铜箔-服务器HVLP铜箔交流
-· 2025-01-15 15:03
行业与公司 - 公司:铜冠铜箔 - 行业:电子铜箔(PCB 铜箔、锂电池铜箔)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基本情况 - 铜冠铜箔是铜陵有色分拆上市的公司,主要从事电子铜箔业务,现有总产能 8 万吨,其中锂电池铜箔 4.5 万吨,PCB 铜箔 3000 多吨[2] 2 生产经营情况 - 2024 年生产量约 5.5 万吨,符合产能情况,下半年部分项目释放,处于爬坡期[1] - 2025 年排产量预计在 6 万吨以上,PCB 订单因国补和消费电子回暖情况较好,1 月订单已满,价格相对四季度有小幅上涨[3] 3 客户情况 - PCB 领域客户:稳定了内资的生益、台资的台光材料等客户,2025 年已正式接触沪电、深南、旗胜等国内知名 PCB 厂商[2] - 锂电池领域客户:主要客户为比亚迪、国轩等上市公司,正在开发新客户[2] 4 高速铜箔情况 - 2024 年 HVLP 铜箔月产量从上半年 100 吨增至下半年 200 吨,RTF 铜箔月产量从 2023 年三四百吨增至 2024 年 500 - 600 吨[6] - 2025 年高速铜箔在 PCB 铜箔中的占比将从 2023 年的 20% 出头提升至超过 30%,预计出货量达到 1 万多吨[6] - 需求增长原因:下游 5G、高基站服务器、雷达数据中心等建设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高频高速铜箔的需求增加[6] 5 PCB 铜箔情况 - 普通 PCB 铜箔走量最多的是 HT 高温高延铜箔,下游客户主要是消费电子领域[5] - 2025 年 PCB 铜箔出货量预计约 2.5 万吨,加工费相对于四季度有小幅度上涨[7] - PCB 铜箔一直有毛利,2024 年有毛利,2025 年加工费上涨,净利润还可以,加工费约 15000 元[7] 6 锂电铜箔情况 - 客户结构:比亚迪是最大客户,占比一半以上,上半年以比亚迪为主,同时在开发新客户,包括接触一些固态电池的客户[7] - 调价过程:先签半年度的量大的确认,每月还有一些零散的点价部分[7] - 价格情况:一季度或一月份订单价格相对于 Q4 有所上涨,小幅度上涨[7] - 盈利能力:PCB 铜箔的盈利能力可能更好一些,原因是锂电池铜箔裁切部分导致效率较低,影响加工成本[7] 7 产能及调整情况 - 实际产能:8 万吨为设计产能,锂电池铜箔实际有效产能做不到 4.5 万吨,约为 2.5 - 3 万吨[12] - 切换调整:可在锂电铜箔和 PCB 铜箔之间灵活切换,切换周期较快,约一个月左右[12] 8 原材料及成本控制 - 铜原料优势:铜冠铜箔的控股公司为铜陵有色,从铜陵有色拿铜有品质保证,运费几乎可忽略不计[12] - 铜冶炼供应链认证:部分终端客户对铜的来源有要求,公司在 2024 年做了铜的 UL 认证[12] 9 竞争优势及发展 - PCB 铜箔竞争优势:铜冠铜箔从 2007 年开始做 PCB 铜箔起家,是铜箔协会的生产单位,与客户交流和关系良好[11] - PCB 铜箔比锂电池铜箔多一道处理流程,生产线单体价格不便宜,生产难度增加,且客户认证周期长[13]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 年锂电铜箔总体毛利为负,主要是锂电铜箔的拖累,新的 2.5 万吨锂电铜箔项目投产后,会改善成本过高的问题[8] - 2024 年总体出货量在 5 万到 5.5 万吨,下半年相对于上半年有所提高,约为 3.5 万吨以上[8] - 2025 年公司计划高频高速铜箔占总的 PCB 铜箔超过 30%,预计高频高速铜箔出货量在一万多吨[17] - 2024 年锂电铜箔量有所增加,目前最大客户是比亚迪,占比一半以上,随着量的增加,也在开发新客户[33] - 2024 年锂电铜箔价格走势:全年价格现在不好下定论,一月份给到的订单价格相对于 Q4 的价格有所小幅度上涨[39] - 2024 年锂电铜箔毛利总体是负的,主要是三季度和一季度受锂电拖累较大,PCB 铜箔毛利为正[42] - 2025 年公司增速基本在 50%,2024 年产量 8000 吨,今年会全负荷生产[51]
机器人行情再次领涨全市场,关注重大产业上升趋势
市场易· 2025-01-15 15:0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机器人行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1][2][6][8][13][14][15][16][17][19][20][21][22][23][24] - 公司:特斯拉、华为、赛利斯、字节、腾讯、比亚迪、苏藏、总国产总成、中大利德、绿地、三华政府、河川科技、托福达Apple、宗纳利德、斯林双双安全弄等[6][7][8][11][14][15][20][21][22][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机器人行业回调与反弹**:机器人指数从去年12月初开始调整,最深回调约20%,个股回调约30%,随后因催化剂反弹[1] - **催化剂**:马斯克将机器人预期进展落实到明年5到10万台[1] - **原型机器人量产元年**:2025年将是原型机器人量产的元年,首批原型机预计在2023年推出,大部分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2] - **应用场景探索**:2024年将看到更多炫酷或惊喜的应用场景视频或调研[3][4] - **研发进展**:国内大部分公司在设计方案上已收敛,软件方面有大进展,特别是在感知和认知决策上[5] - **产业联盟**:华为、字节、腾讯、比亚迪等大公司加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形成国内外产业共振[6][8] - **硬件优势**:中国企业在硬件上有优势,特别是总成厂商和三花拓土等[7] - **上游产业链**:2025年将是机械元年,上游软件、硬件和本体将共振,国内厂商如华为、赛利斯等将受益[8] - **技术大会与平台**:英伟达将推出专用机器人计算平台Jason和寄生智能大模型Corvus[9] - **技术进步**:华为和赛利斯可能在2024年推出新技术或机器人[10] - **投资建议**:关注机器人产业链,首推苏藏和总国产总成厂商[11] - **市场表现**:机器人板块从2023年9月24日开始大幅上涨,特斯拉、赛利斯、华为等推动产业共振[12] - **创新产品**:人形机器人可能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13] - **技术大牛加入**:国内外技术大牛加入机器人行业进行未来探索[14] - **特斯拉进展**:特斯拉今年预计生产几千台机器人,未来几周将公布最新进展[15] - **技术难点**:2024年行业进步将集中在寄生智能技术上[15] - **形态多样性**:机器人形态不限于人形,可能有轮式、四足、双足等多种创新方式[16] - **技术瓶颈**:小脑技术是当前瓶颈,涉及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算法[17] - **数据采集成本**:机器人数据采集成本高,数据量大[18] - **应用场景**:特定场景如养老、消防、工厂等将先落地,家用市场是未来方向[19] - **核心产业链**:硬件包括四杠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等,零调手价值量高[20] - **设备厂商**:秦川机场和南京化纤积极进入机器人四杠市场,可能进入特斯拉产业链[21] - **检测器**:斜坡和行星检测器为主,中大利德和绿地为龙头[22] - **市值与估值**:河川科技、托福达Apple等国产链公司有望爆发,绿地、宗纳利德等核心弧线公司值得关注[23][24]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大会**:英伟达将召开技术大会,推出专用机器人计算平台和寄生智能大模型[9] - **产业联盟**:国内外大公司加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形成产业共振[6][8] - **投资机会**:关注机器人产业链,特别是硬件和上游厂商[11][20][21][22][23][24]
机器人-大模型进展
-· 2025-01-15 15:0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AI 与机器人结合,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 [2][3] - 公司:特斯拉、飞格尔、1X、波士顿动力、英伟达、宇树科技、达闼科技、乐聚科技等 [2][3][4][5][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2025 年关键节点**:2025 年将成为 AI 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节点,特斯拉计划在 2025 年出货数千台奥特曼机器人,2026 年达到 5 万至 10 万台,2027 年预计达到百万级别 [2][3] - **技术进展**:特斯拉、飞格尔和 1X 等公司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提升机器人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特斯拉 Optimus 灵巧手单手自由度达 22 个 [3][6] - **驱动方式转变**:人形机器人驱动方式从液压驱动转向电驱动,提升灵活性、续航能力并降低系统复杂度,特斯拉和波士顿动力已完成这一转变 [3][7] - **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主要集中在执行器(线性及旋转执行器)、传感器和减速器等,灵巧手价值量最高,国产化率提升是未来关键 [3][9][14] - **政策支持**: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 2025 年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及批量生产,2027 年超越海外技术水平 [3][11] - **国内外竞争**: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海外厂商在技术和出货量上领先,国内厂商如宇树科技、达闼科技等在特定领域取得进展 [3][12][13] 其他重要内容 - **飞格尔与平安合作**:飞格尔与平安合作的人形机器人系统架构分为三层,顶层为 OP AI 模型,用于用户交互,中间层为神经网络策略层,底层为本体控制层 [10] - **英伟达布局**:英伟达在物理 AI 领域布局广泛,提供 Isaac 仿真平台、OVX 系列显卡和 AGX 系列芯片等,构建完整生态系统 [22][23][24][25] - **数据挑战**:训练机器人大模型面临数据量不足的挑战,特斯拉通过遥操作收集第一视角数据,谷歌通过开源数据集和合成数据扩充训练集 [18][19] - **多模态模型**:多模态模型提升机器人感知能力,使其能处理文本和图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更好地理解环境 [17] - **仿真与现实转换**:机器人开发通常先在仿真环境中测试和优化,再实现从仿真到现实世界的转换 [16] 未来趋势 - **2025 年发展趋势**:2025 年将围绕国产大厂 AI 应用以及 AI 与机器人的结合展开大量创新与发展 [27]
永福股份20250110
2025-01-15 15:05
公司及行业概述 - 永福股份是一家深耕电力能源行业30年的零碳低碳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于清洁能源、新能源、储能、智能电网、数字能源等领域[1][2] - 公司业务遍及国内及东南亚、南亚、非洲、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 - 公司具备电力行业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能力,覆盖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数字能源等领域[4] 核心业务及竞争优势 - **智能电网**:覆盖全电压等级,参与16条特高压线路及2个特高压电站设计,是国内唯一参与特高压设计的民营企业[4] - **新能源**:提供全场景光伏解决方案,具备分布式光伏电站产品及服务能力[5] - **储能**:自2018年开始培育储能业务,拥有储能技术中心,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数字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8][9] - 累计储能项目设计规模超过10G瓦时,2023年累计储能项目达6G瓦时[9] - 掌握新型储能技术,包括集中式、分散式、集散式、直流直挂、购网型储能等[9][10] - **数字能源**:提供数字储能、数字新能源、数字电网三大系列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健康监测系统、EMS储能站能量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等[10][24] - 智能变电站设计软件已获300余家电力设计院订单[24] 业务布局及战略 - **一体两议战略**:一体部分为电力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两议部分为产品部分,包括分布式光伏、数字储能等[5][12] - 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及优质服务,覆盖项目开发、咨询、设计、EPC及运维全生命周期[12] - **海外市场**:早期跟随国内投资商出海,业务覆盖东南亚、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13] - **分布式光伏**:2022年成立子公司永福绿能,推出全装配式户用光伏电站产品,采用“产品+平台”模式[15][16] - 2024年覆盖10多个省份,并开始拓展海外市场[18] 财务及运营情况 - **收入增长**: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36%,电力工程开发设计业务持续巩固[6] - **储能项目**:2023年承接超百项海内外储能项目,累计设计规模超10G瓦时[9] - **应收账款管理**:2024年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四季度实现大额回款,现金流显著改善[31][32] - **融资成本**:2024年融资成本较2023年下降,银行贷款利率约3%出头[35] 投资及合作 - **与时代合作**:2024年关联交易额度从2.5亿增至7.5亿,双方在新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21] - 共同投资上海快谱,布局储能新能源站及充电站建设运营[21] - **回购计划**:2024年推出5000万至1亿元回购计划,已实施约5500万[29] - **分红**: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亿元,近三年分红比例超30%[30] 未来展望 - **数字能源**:持续布局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探索虚拟电厂及电力+AI领域[26][28] - **并购战略**:通过并购获取新技术及产品,提升在分布式能源及虚拟电厂领域的竞争力[27][28] 其他重要信息 - **应收账款增长原因**: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处于市场培育期,导致应收账款显著增长[33] - **海外项目回款**:海外项目应收账款管理严格,回款情况正常[34]
人形机器人 国际龙头规划超预期,有哪些投资机会?
国际能源署· 2025-01-13 00: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硬件与软件结合 - 公司:特斯拉、英伟达、华为、OpenAI、字节跳动、小鹏、乐家艺术科技、粟粒智能、三华智控、托普集团、给特科技、明智电器、绿地节播、赵威基队、杰昌驱动、贝斯特、昌科技、五周星腾、汇昌技术、恒利、融行、韩烈、北特、贝希特、红利亚、林桥手、智商大制造、智商永泰、旭声集团、朝威、托斯达、中坚、爱斯特、合唱机器人、浙江龙泰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2025年目标为几千台,2026年增加十倍至5到10万台,2027年再增加十倍至50到100万台[1] - **特斯拉技术迭代**:几周后将有新版本推出,技术不断迭代,林桥手电机是重点更新模块[2][12] - **英伟达生成式视觉基础模型**:发布首个生成式视觉基础模型,与14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包括波士顿动力、YX、乐家艺术科技、小鹏、粟粒智能等[2][10] - **OpenAI与硬件结合**:OpenAI为实现AGI,与硬件结合,推动人工智能与物理分析的结合[3] - **华为加码计算技能**:华为在计算技能方面加码,与多家企业合作打造生态圈,包括乐具、语速等[3][4] - **人形机器人投资趋势**:2025年为量产元年,2026年进入大批量量产,投资从主题性向基本面切换[5] - **特斯拉供应链**:推荐特斯拉相关供应商,如三华智控、托普集团、给特科技、明智电器、绿地节播等[5] - **英伟达生态圈**:英伟达与14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推动大模型和软件工具包的进展[10][17] - **华为链合作**:华为与11家公司签约,推进计算技能合作,关注华为银行盘古武大文学及鸿蒙系统生态[11][18] - **特斯拉下一代技术**:下一代人形机器人将高度通用,关注签约化及承载器技术迭代[9][15] - **英伟达生成式模型**:生成式视觉基础模型通过输入文本、图像或视频,输出符合物理规律的合成数据,简化训练和评估过程[16][17] - **华为链进展**:2025年华为将持续发力,推进与合作伙伴的细化合作[19] - **浙江龙泰投资机会**:浙江龙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实质性定点,结构件送样单车价值约1500元,未来有望实现十亿收入[22][23][24][25][26][27] 其他重要内容 - **特斯拉成本控制**:特斯拉目标将整机械成本控制在2万美元左右,大规模量产后成本可能更低[15] - **国产供应链机会**:国产厂商在成本端具有显著优势,未来有望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15] - **英伟达合作伙伴**:英伟达合作伙伴包括波士顿动力、Sieber、AN、YX、Jellite、宇树、智源、小鹏、富丽业细胞资源、银河通用等[17] - **华为合作伙伴**:华为合作伙伴包括朝威、托斯达、中坚、爱斯特、合唱机器人等[18] - **浙江龙泰确定性**:浙江龙泰与特斯拉合作多年,确定性高,未来ASP有望提升[25][26] - **浙江龙泰估值空间**:浙江龙泰当前市值80亿,假设结构件价值6000元,未来有望实现90亿估值空间[27]
华泰证券20250110
华泰财产· 2025-01-13 00:50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华开证券,主要涉及证券行业[1] - 公司整体二十年业绩表现良好,资本市场关注度高[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经营情况**:2024年整体经营情况未正式披露,但四季度表现较好,特别是交易量和财富业务有所优化[2] - **投行业务**:下半年表现优于上半年,境外IPO项目集中在四季度,境内投行业务保持行业前三[3] - **佣金收入**:2024年佣金收入受同比因素影响,未大幅提升,但交易量优化带来更好的经营环境[2] - **两融业务**:处于行业头部,份额占比稳定[2] - **国际化能力**:公司强调国际化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快速响应能力[5] - **经济业务**:四季度开户和入金规模增长不明显,但交易活跃度维持较高水平[6] - **佣金策略**:未来佣金趋势下滑,公司将通过综合服务和策略服务提升收入[9] - **自营投资**:FICC业务逐步去方向化,利率债占比90%,信用债占比10%,收益曲线平稳[13] - **权益自营**:2024年权益自营策略以量化为驱动,减少主观判断,仓位保持稳定[15] - **场外衍生品**:2024年受政策影响,但需求逐步回升,未来将更多关注国际市场[18] - **投行业务定位**:投行业务定位为综合服务入口,强调跨境一体化和产业深度理解[27] - **并购重组**:公司对并购重组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补足短板的标的[22][24] - **金融产品代销**:2025年预计主动权益管理型产品需求减弱,被动型和境外产品更受欢迎[25] - **托管和外包业务**:私募托管和外包业务受政策影响,但公司积极优化渠道,影响有限[29] - **公募业务**:华泰资管与南方基金、华泰百睿定位差异化,华泰资管侧重投行资管业务[32] 其他重要内容 - **跨境业务**:公司重视跨境业务,成立专项小组,境内境外联动紧密[10] - **ETF业务**:ETF交易活跃,公司增加策略和科技功能投入[8] - **互换便利**:公司参与央行互换便利,未来可能考虑配置高股息股票[17] - **机构业务**:机构客户贡献度增长快于零售客户,但924后零售客户交易积极性提升[37] 数据与百分比 - 自营投资中,固收占比1000多亿,权益自营约200亿[11] - FICC业务中,利率债占比90%,信用债占比10%[13] - 经济业务开户和入金规模在924后增长4到5倍,但后续增长不明显[7] 总结 华开证券在2024年整体经营表现稳健,特别是在投行业务、跨境业务和自营投资方面表现突出。公司未来将更多关注国际化能力、综合服务和策略服务的提升,同时谨慎应对佣金下滑和并购重组等市场变化。
方正科技20250111
方正证券· 2025-01-15 15:0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PCB(印刷电路板)行业[1] - 公司:方正科技,全球领先的PCB厂商,成立于1986年,拥有四个运营工厂,分别位于珠海和重庆[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公司业务规模**:方正科技在全球PCB厂商中排名第25位,在类似PCB版厂商中排名第11位[3] -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变更**:2023年公司进行了股东变更,新的管理层接管公司,并进行了业务整合,剥离了部分业务[3] - **财务表现**:2023年公司利润首次迎来正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为2.1亿,毛利率和经营率均有所提升,费用率明显降低[4] - **产品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光波块、服务存储、数字能源和公共医疗等领域[3] - **产品结构**:多层版和HDI版是公司主要产品,其中通信相关的PCB增长较快[5] - **下游市场增长**:服务器市场增长最快,预计2022-2027年服务器市场年均增速较高[6] - **手机市场**:2023年四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实现增长,预计2025年国内手机销量将有10%-20%的增长[8][9] - **AI服务器市场**:AI服务器对PCB用量有大幅提升,方正科技在AI服务器PCB领域有技术储备和客户拓展[10][1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重组**:2022年公司进行了重组,引入了华发集团旗下的华发科技,剥离了制造资产,重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12] - **产品布局**:公司产品包括AI版、任意层互联的M&L电动板、高多层电动板、高频电动板、高速电动板及哨兵天线的PCB等[13] - **技术投入**:公司注重技术投入,特别是在高端PCB领域,与行业龙头企业保持紧密合作[14][15] - **海外投资**:公司在泰国投资12亿建设制造基地,主要布局AI服务器、GPU加速卡及数据中心等领域[16] - **产能投入**:公司在产能投入方面节奏较快,预计2025年和2026年利润分别为3.064亿和4.026亿(中性预期),悲观预期下分别为3.2亿和3.6亿[17] 总结 方正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PCB厂商,通过业务整合和技术投入,实现了财务表现的显著改善。公司在通信、消费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有广泛布局,特别是在AI服务器PCB领域有较大潜力。未来,随着服务器市场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方正科技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机器人:大模型进展
2025-01-13 00: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AI与机器人结合[1] - 公司:特斯拉、飞鸽、波士顿动力、YX、英伟达、华为链、语书、达踏、幽必选、百度、福利业智能、小鹏宇树[2][3][4][13][14][15][16][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与机器人结合**:AI与机器人的结合是当前行业的热点,尤其是端到端神经网络的应用[5][6] - **特斯拉机器人出货量**: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500到1000台,2026年将增长至5万到10万台,2027年将达到百万级别[2] - **飞鸽与OpenAI合作**:飞鸽的机器人端到端时间网络和底层控制算法由飞鸽自主研发,OpenAI提供顶层的用户交互接口[3] - **波士顿动力技术转型**:波士顿动力从液压驱动转向电驱,提升了运动控制能力[5] - **英伟达的仿真平台**:英伟达的Omniverse仿真平台在机器人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合成数据和仿真环境中的应用[28][34][35] - **国内政策支持**:工信部2023年10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制造意见,明确了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目标[10][11] 其他重要内容 - **机器人零部件成本**:执行器占机器人成本的60%以上,其中丝杠、五筐力矩电机、斜波减速器和力传感器是价值量较高的部件[9][12] - **国内厂商发展**: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众多,2024年发布的产品较为密集,部分厂商如语书、达踏等在特定领域表现突出[13][14][15] - **仿真环境的重要性**:仿真环境在机器人开发中至关重要,大部分成果先在仿真环境中测试[18][28] - **英伟达的生态布局**:英伟达在生成式AI、物理AI、仿真平台和端测推理方面形成了闭环生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36][37] 数据与百分比 - 特斯拉机器人出货量:2025年500-1000台,2026年5万-10万台,2027年百万级别[2] - 执行器成本占比:60%以上[12] - 英伟达AWIN Nano芯片端测算力:40TB,售价249美元[37]
海大集团20250112
2025-01-15 15:0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农业板块[1][2] - 公司:海大集团[3][4][5][8][9][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农业板块的景气根源**:农业板块的表现根源在于景气度的北打,寻找成长和价值的阿法[2] 2. **海大集团的成长性**:海大集团在海外市场的成长性显著,增速快、确定性强、空间大[4][5] - 海外市场空间:东南亚市场空间达几千万吨,四千万吨以上[5] - 增速预期:2025年增速预期为30%甚至更高[5] - 确定性高:竞争对手退出,市场环境优于国内,利润率水平更高[5] 3. **周期转变驱动因素**:供给收缩后,景气度上升通道逐步打开,进入量和景气度双向正循环的通道[6][7] - 供给收缩:产能出清后,供给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变小[6] - 景气度上升:需求恢复,龙头公司价格债影响转向良性通道[7] 4. **消费板块估值修复与成长属性增强**:消费板块估值修复的β加上成长属性增强的α[8] - 估值修复:消费板块估值修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期权[8] - 成长属性增强:海大集团由出海带动的增长空间打开,α属性增强[8] 5. **海大集团的估值预期**:在农业板块中,海大集团是确定性的首选,估值区间有望突破理论区间[9][10] - 估值区间:2024年估值区间可能跌破600亿,但在景气度上升时有望突破理论区间[9] 其他重要内容 - **自上而下的视角**:分析更多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出发,强调大的方向和边际变化[3][10] - **建议与关注**:建议积极布局海大集团,并关注相关细节[10] 总结 - 农业板块的景气根源在于景气度的北打,海大集团在海外市场的成长性显著,增速快、确定性强、空间大[2][4][5] - 供给收缩后,景气度上升通道逐步打开,进入量和景气度双向正循环的通道[6][7] - 消费板块估值修复的β加上成长属性增强的α,海大集团是农业板块中确定性的首选[8][9][10]
CES展释放什么信号?人形机器人板块及主要品种更新
CESI· 2025-01-13 00: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AI应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 - 公司:特斯拉、英伟达、高通、英特尔、AMD、雷鸟、闪击、海信、LG、亚马逊、日本MIMO、追蜜科技、大象机器人、盟友智能、以色列EVAQ、TCL、法国Miroka、Robotics、维京智能、重型机器人PMOE、苏腾巨创Robosense、赵卫基电、派斯林、豪森智能、绿豆血波、双缘传动、装备机电、明智电器、恒力液压、斯林股份、东华测试、中达利德、伪创电器、日发新机、华晨装备、合成科技、托斯达、中间科技、爱斯特、北京银石机器人、上海千载应用科技、双维基电、五周青春、北特科技、双鹰股份 核心观点与论据 - **CES展会信号**:CES展会展示了大量AI应用产品,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增强了市场对AI应用未来发展的信心[1][2] - **AI芯片领域**:英伟达、高通、英特尔、AMD等巨头发布了最新AI芯片产品,应对AI算力提升的需求[4] - **智能硬件领域**:AI眼镜、智能指环等产品搭载专用大模型,实现AI助理功能[4] - **智能家居领域**:海信、LG、亚马逊等公司将智能家居与生成式AI结合,展示AI驱动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潜力[5][6] - **人形机器人分类**:分为细分端测应用场景的AI机器人和通用人形机器人,前者专注于特定领域,后者依托AI大模型发展[6][10] - **特斯拉链与国产链**:特斯拉链短期预期有重大硬件更新,国产链已有部分小批量订单释放[18][19] - **灵巧手技术**:灵巧手内部结构存在差异,未来可能迎来预期差,主要技术包括剑绳传动、齿轮传动、连杆传动、丝缸传动[20][21][22][23] - **微型丝缸应用**:五周青春、北特科技、双鹰股份等公司在微型丝缸技术上具备优势,未来可能在灵巧手部分带来更大弹性[24][25] 其他重要内容 - **CES展会主题**:以Dive-in为主题,聚焦人类与超新技术建立联系,解决当前挑战[3] - **展会产品回顾**:包括AI芯片、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4][5][6][7][8][9][10][11][12] - **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5年生产数千台,2026年目标为2025年的10倍,2027年延续10倍增长[17] - **投资主线**:通用人形机器人依托大模型发展,AI芯片与AI应用双向共振促进AI发展[14][15] - **工业场景应用**:人形机器人引入生产线,改变生产制造模式,实现更柔性化、高精度的生产[16] - **重点公司推荐**:派斯林、豪森智能、绿豆血波、双缘传动、装备机电、明智电器、恒力液压、斯林股份、东华测试、中达利德、伪创电器、日发新机、华晨装备、合成科技、托斯达、中间科技、爱斯特、北京银石机器人、上海千载应用科技、双维基电、五周青春、北特科技、双鹰股份[1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