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oise Continues and So Does the Fed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4-11-18 11:3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主要涉及美国宏观经济、金融行业,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相关内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通胀数据与市场反应**:通胀数据强于预期,市场预计未来两次会议降息不到一次,但这一反应过度,数据强势是一次性因素导致,不反映通胀压力重现,预计后续数据走软 [1] - **飓风对经济数据的影响**:飓风短期内会造成滞胀,近期数据证实该观点,就业和零售销售报告疲软部分因风暴,难以区分数据疲软是飓风还是正常化导致 [2][3] - **核心PCE预测**:预计10月核心PCE为0.27%M,数据强势主要由风暴和股市导致,飓风推高二手车价格,9月股市反弹带动10月金融服务,若替换二手车和投资组合管理价格数据,核心PCE将降低 [4][5] -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测**:认为11月和12月核心PCE将走软,通胀下行,美联储会在12月和1月降息;1Q25数据因季节性因素可能走强,但同比数据下降使美联储易忽略环比噪音,不过1Q也可能因关税和移民政策推高通胀,2025年政策路径不明 [6][8][9] - **下周数据预测**:预计佛罗里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工资总额下降约6万;新屋开工和建筑许可受风暴影响下降;预计初请失业金人数反弹至22.7万,续请失业金人数下降8000至186.5万;预计服务业支出增长3.6% [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下周美联储官员讲话**: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等将发表讲话 [14] - **周末阅读和播客推荐**:包括美国经济零售销售、核心PCE预测、假日购物展望等相关内容及播客 [14][15] -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相关披露**:涉及报告信息来源、适用范围、分析师薪酬、研究分发地区及监管等多方面披露 [16][17][18]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BSX) UBS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16 04:08
一、涉及公司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NYSE:BSX)[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2024年业绩表现 1. **营收增长** - 2024年第三季度有机营收增长18.2%,全年有机营收增长指引提升至15%[3]。 2. **利润率与每股收益(EPS)** - 2024年第三季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27.2%,该季度EPS增长27%。全年预计营业利润率将扩大70个基点至约27%,调整后的EPS增长指引为20% - 21%。2023年营收增长12%,EPS增长20%[3]。 - 公司认为自身正在实现成为表现最佳的大型医疗技术公司的目标,各业务表现强劲,这得益于品类领导战略和差异化的产品组合,还有WATCHMAN和EP(特别是FARAPULSE)这两个强劲的增长催化剂[4]。 (二)FARAPULSE相关 1. **市场发展与用户体验** - FARAPULSE的电穿孔技术被加速采用,这取决于公司的供应能力,公司在获批前9个月就进行了大量投资,使发生器和导管能随时供应给客户。用户体验被快速接受,人们认为它使用简单、安全有效,一旦使用就容易再次预订患者,目前的发展处于之前投资者日预期的较高水平[7][8]。 2. **竞争优势与创新** - 尽管市场上有新的PFA(脉冲电场消融)产品获批,但公司认为自己有竞争优势。首先有先发优势,一些大型AF消融中心已使用FARAPULSE治疗超过1000例患者。其次公司不断创新,用户体验评分良好,即将推出FARAWAVE导管的集成功能,还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推出新的迭代产品以及2025年推出FARAPOINT,以应对竞争威胁[10][11][12]。 - 不同的PFA设备并不相同,从技术和工程角度看,电极位置、能量传递方式等不同会导致结果不同,公司通过多年经验掌握了合适的效能范围等因素,重视客户需求以提供高效消融[17][18]。 - 在欧洲市场有绝大多数份额,尽管各市场不同,但在美国等市场也有望凭借用户体验和先发优势获得大部分份额[20]。 3. **对其他业务的带动** - 公司的AF(心房颤动)产品组合(包括WATCHMAN、Baylis和传统的心脏节律管理设备等)围绕着相同的患者(通常是AF患者或心律失常患者)、操作人员(电生理学家)和医院管理人员,FARAPULSE的成功有助于利用信任关系带动其他业务,如CRM业务[21]。 - 公司新推出的FARAWAVE映射系统,在FARAWAVE导管中加入传感器,可实现磁跟踪,提高精度、减少交换,为喜欢映射的用户提供了新选择,目前评分良好[23]。 (三)WATCHMAN相关 1. **OPTION试验影响** - OPTION试验将比较WATCHMAN与口服抗凝剂在房颤消融后患者中的中风预防和非手术出血情况,如果结果积极,随着时间推移将使适应症患者人群增加100 - 200万,目前已有400万适应症患者。这将支持LAAC(左心耳封堵)市场的增长,与CHAMPION试验一起,有望推动该市场从目前的17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60亿美元,对WATCHMAN业务影响更大,但两者结合使公司处于优势地位[24][25]。 2. **竞争优势维持** - 公司目前在WATCHMAN市场有90%以上的份额,尽管未来可能有新的竞争对手,但公司通过不断创新维持领导地位,如推出第三代WATCHMAN FLX Pro设备并研发第四代设备,在手术配件方面也推出创新技术,同时有大量临床证据、优秀的商业团队和临床支持团队[32][33]。 3. **市场发展与试验关联** - 在美国WATCHMAN市场发展较好,但欧洲市场较小,目前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OUS)的销售额约为WATCHMAN销售额的10%,CHAMPION试验对美国以外地区改变指南、推动市场发展和患者群体增长更为关键,但如果OPTION试验成功也可能对欧洲市场有推动作用[34][35]。 - OPTION和CHAMPION是不同的试验,但如果OPTION试验成功,可能会增加对CHAMPION试验的信心[36]。 (四)国际市场(中国和日本)业务 1. **市场机会** - 2025年将在中国和日本推出EP消融业务,这两个市场加起来是数十亿美元的机会(远超10亿美元),有大量AF患者且数量在未来5年以上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在这两个市场占据领导地位[38][39]。 2. **市场增长预期** - 公司有良好的供应链和制造团队,在中国和日本市场提前布局了人员,预计市场会相对快速增长。在中国市场,在数据公布前是否会多功能使用工具还未知,日本市场在适应症扩展前可能更合规[41][42]。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一)试验相关 1. **ADVANTAGE试验** - ADVANTAGE数据将于2025年上半年公开,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得相关适应症[43]。 2. **AVANT GUARD试验** - 目前关于AVANT GUARD试验需要保密数据,公司很兴奋重启该试验,未来几个季度完成并公布后大家会理解相关观察结果,目前有超过125000名患者的使用经验,希望明年此时能翻倍,对证据和使用效果感到乐观[47][48][50]。 (二)容量问题 1. **医院应对措施** - 尽管AF消融市场增长迅速,但去年治疗的患者数量相对于患者总数仍较少,医院通过增加电生理学家、导管实验室、术前和术后的能力来解决容量问题[51]。 2. **门诊手术中心(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s)** - 公司认为未来可能会涉及门诊手术中心,产品设计要满足不同环境需求,在医院环境中已提供多种选择,在门诊手术中心可能对很多阵发性患者不进行映射,公司有能力满足容量约束并帮助治疗更多患者[52]。 (三)WATCHMAN与EP关系 1. **操作医生比例** - 目前65%的WATCHMAN手术由电生理学家(EP)完成,在不同市场可能会有不同情况,如欧洲市场主要是介入心脏病专家进行WATCHMAN治疗,如果OPTION试验结果积极,可能会有更多电生理学家进行该手术,但也取决于不同市场情况[59]。 (四)ACURATE相关 1. **欧洲市场情况** - ACURATE在欧洲目前是约2亿美元的业务,公司即将推出下一代ACURATE Prime瓣膜,欧洲的医生根据实际经验、积极的患者结果等,不会对公司在欧洲的销售有重大影响[62][63]。 2. **美国监管路径** - 在美国公司正在与FDA合作确定监管路径,有更新时会告知[64]。
FedEx Corporation (FDX) Baird Global Industrial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16 03:44
一、涉及公司 FedEx Corporation(NYSE:FDX)[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公司战略与组织变革 1. **One FedEx结构** - 自6月1日起采用One FedEx结构,将Ground和Express公司合并,这为财务部门带来诸多机会,如集中化的财务规划与分析(FP&A)功能、集中化的采购举措等,从资本角度也能集中管理资本支出策略[7]。 - 这种结构整合使公司能够交叉利用人才,提升人才利用率[8]。 2. **战略项目** - **DRIVE项目** - 在2024财年实现了18亿美元的目标,这为2025财年的目标提供了信心。2025财年22亿美元的节约目标中,已实现3.9亿美元,且每个季度会持续改进[10]。 - DRIVE不只是成本削减举措,部分举措可能按时超预期完成,部分可能未按时完成,Q1有些原本计划在Q1完成的举措有所推迟,但公司仍致力于实现22亿美元的目标[11]。 - **Network 2.0项目** - 这是一个涉及设施、人员和技术三方面整合的项目。在人员方面,快递员和承包商需要适应新环境,如快递员要处理更大包裹,承包商的工作时间更明确等[12]。 - 在IT方面,从小型站点开始,聚焦于不依赖大型枢纽和分拣设施的较简单区域,以提升取件和送件能力[13]。 - 在设施方面,将两个设施合并为一个,以容纳地面和包裹业务。项目设定的时间线到2027财年末,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度,如在旺季会放慢速度,以不影响客户服务[14]。 - **Tricolor项目** - 旨在将合适的资产与合适的产品匹配,紫色网络用于快递产品(Express products),白色网络利用商业运力、第三方运力处理低收益的电商递延产品,橙色网络利用FedEx资产在国际层面挖掘优先货运市场,提高密度[29]。 - 网络正在构建中,正在采购白色网络的运力,已拥有紫色网络运力,不打算为Tricolor项目增加机队规模,而是重新设计网络,利用现有资产,白色网络会购买增量运力以降低服务成本[30]。 - 从运营和效率角度看,Tricolor项目可使孟菲斯枢纽等枢纽专注于快递业务,橙色和白色网络不会像以前那样向孟菲斯枢纽输送业务,而是由地面网络处理,减轻枢纽拥堵[31]。 (二)业务运营与市场应对 1. **旺季运营** - 旺季规划从12月26日就开始为下一年做准备,与客户的沟通是关键,目前团队从人员和运力方面已做好准备[15]。 2. **选举影响** - FedEx业务全球化,在220个国家开展业务,支持自由贸易,具有适应性。不管是关税还是需求转移等情况,公司都会密切关注并做好准备,同时也会在华盛顿特区维护公司利益[17][18]。 3. **定价策略** - 在定价方面取得了成果,年初的综合费率上涨(GRI)和旺季附加费都比预期高,收入方面表现良好,定价环境理性但竞争激烈,公司会适应竞争环境[19]。 4. **业务调整与挑战** - 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面临一些特殊因素,如网络星期(Cyber Week)从Q2转移到Q3导致季节性低于典型水平,邮政服务合同到期带来逆风,每月都会受到影响,Q2更显著,之后会逐渐缓解[20]。 - 针对邮政服务合同到期,公司立即采取行动,从飞机调度方面减少了相关航班,每天都在努力削减与该合同相关的可变费用,并寻找释放运力的机会[21][22]。 - 产品组合发生变化,国内和国际优先产品下降约5%,经济递延产品增长约34 - 35%,但收益率下降8%,这对盈利和利润率造成压力,不过宏观环境改善时公司将做好准备,同时电商业务会持续增长,公司会专注于DRIVE等可控项目[23][24][25]。 - 在欧洲业务方面,有网络安全事件和设施事件等挫折,目前通过改善服务来获取盈利份额,有新的商业和运营领导,借鉴美国地面网络的成功经验,如卡车 - 飞机 - 卡车策略、提高枢纽和站点效率等,虽然欧洲的一些改变需要更多时间,但服务质量已有改善[26][27]。 - 在地面运营方面,包裹市场地面运营的过剩运力很大一部分与邮政服务有关,FedEx会定期监控自身运力,旺季会准备好承接业务量,旺季过后会根据需要调整[32]。 - 在货运业务方面,零担(LTL)市场有新的运力进入,定价环境理性且有纪律,部分较重货物转移到运力过剩的整车(truckload)业务,目前货运量和每批货物重量略有下降,但每百磅价格有5%的提升,公司会采取有纪律的方法,关注收入质量并管理运力[34]。 - 货运业务在旺季为联邦快递(FEC)提供额外运力,也承担很多拖运(drayage)工作,两者是互补关系[36]。 (三)财务相关 1. **资本分配** - 过去在飞机和机队投资方面做得很好,拥有现代化、高效且年轻的机队。现在将注意力转向Network 2.0等能带来高投资回报的领域,从资本回报率(ROIC)角度出发,投资于地面网络现代化和枢纽现代化等方面,资本支出从几年前的约63 - 64亿美元下降到52亿美元,且会继续关注高回报项目并保持投资纪律[39][40][41]。 - 资本回报股东方面,对股票回购、股息以及股息的连续增长感到兴奋[42]。 2. **盈利指导** - 2025财年的盈利目标为20 - 21亿美元,DRIVE项目、综合费率上涨(GRI)、旺季附加费和燃油调整等定价行动都会影响盈利,部分定价行动比年初预期要好,这都体现在盈利指导中[38]。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公司在电话会议中提到了一些非GAAP指标与GAAP指标的调节可在公司网站的投资者关系部分查看,并且当天讨论的指导意见自2024年9月19日(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日期)起有效,当天的讨论不应被理解为对该指导意见的重申或否定[4]。 2. 在问答环节中,问题通过专门的门户提交给管理层[2]。 3. 公司的一些陈述可能被视为前瞻性陈述,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表达或暗示的结果有重大差异,更多信息可参考公司新闻稿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备案文件[3]。
Johnson & Johnson (JNJ) Guggenheim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16 03:15
一、涉及公司 Johnson & Johnson(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JNJ)[1] 二、核心观点和论据 (一)会议关注领域 1. 会议主要关注三个领域,分别为肺癌、膀胱癌和骨髓瘤方面的工作进展[3]。 2. 肺癌方面可能存在公司与华尔街看法的差异,虽然公司有一些有趣的数据,但这种差异仍然存在[3]。 (二)会议人员 1. 公司参会人员有Biljana Naumovic(全球副总裁,全球肿瘤商业战略)和Mark Wildgust(副总裁,全球肿瘤医疗事务)[1]。 2. 会议参与方有Guggenheim Securities的Vamil Divan和Edouard Mullarky等[1]。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此次会议为Guggenheim Inaugural Healthcare Innovation Conference(古根海姆首届医疗创新会议)[1]。 2. 会议时长为25分钟,将尽量提及一些重点内容,同时如果参会人员有问题可以举手提问[2]。
Ingredion (INGR)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4-11-14 21: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Ingredion是一家拥有超百年历史的公司,业务聚焦于为食品和饮料行业提供配料和解决方案,尤其在淀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超3500种淀粉产品,业务覆盖全球超120个国家,设有30多个创意实验室。其Texture and Healthful Solutions业务板块规模达24 - 25亿美元,2024年运营利润率为13% - 15%,约90%的销售额来自食品和饮料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前景**:全球质地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且呈2% - 5%的增长态势。消费者对食品质地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超50%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有意识地考虑质地因素。随着城市化、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对食品和质地的需求持续增加,不同市场对质地的需求存在差异,如发达市场追求更精致的产品和优质质地,发展中市场则更注重食品的可负担性。此外,食品配送、多元文化食品和健康食品等趋势也推动了质地市场的需求增长[12][23][28][29]。 - **公司优势** - **产品组合**: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包括超3500种淀粉产品,以及在水胶体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公司在特种淀粉产品组合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淀粉产品是质地的基础构建块。 - **技术能力**:具备多种技术平台和功能能力,如植物科学、配料科学、工艺技术和生物转化等,能够从分子层面理解和操纵质地。公司还拥有独特的感官科学技术和烹饪学能力,能够将这些能力整合到最终产品中,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市场地位**:在全球多个地区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尤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麻糬质地市场取得了成功,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看到相关趋势的增长。公司致力于成为质地和健康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通过创新和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客户合作**:采用灵活的客户合作方式,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和配料的组合。公司能够帮助客户解决产品开发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成功率,并通过创新和技术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 - **财务展望**:预计未来四年,Texture and Healthful Solutions业务板块的净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为5% - 6%,毛利率将从目前的27% - 28%扩大至超过30%,运营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8% - 10%,EBITDA利润率到2028年将接近20%。公司将继续投资于研发和团队建设,以支持业务的增长和创新[128][1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创新能力**:公司正在积极投资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以实现预测配方,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和速度。公司还在开发一种质地语言(texicon)和甜味词汇表,以提升对质地和甜味的科学理解和表达。 - **可持续发展**:公司关注可持续发展,通过植物科学能力,能够在种子层面影响玉米的特性,实现非转基因、清洁标签的淀粉生产。公司还在探索合成生物学领域,如发酵甘蔗Reb M,以满足食品行业对可持续性和高效生产的需求。 - **客户案例**:公司通过与客户合作,成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如为客户开发出价格降低20%的奶酪配方,同时不影响质地和口感;为冰淇淋客户开发出在高于正常温度下不融化的配方,降低了能源消耗。 - **市场趋势**:食品配送市场的增长对食品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司正在研究如何使食品在配送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质地。多元文化食品的交流和融合为公司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公司正在努力改善不同国家和地区食品的质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Pfizer Inc. (PFE) UBS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14 08:23
一、涉及公司 Pfizer Inc. (NYSE:PFE)[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年度进展与优先事项 1. **年度重点在于聚焦与执行** - 首要优先事项是建立世界一流的肿瘤学领导地位,成功整合Seagen业务,遗留Seagen产品和辉瑞肿瘤产品都实现强劲增长,已成为第三大生物制药肿瘤公司[3]。 2. **管道推进与新产品增长** - 第二优先事项是管道的持续推进,在肿瘤和非肿瘤管道(包括疫苗等)都有良好发展势头[4]。 - 第三优先事项是加速新产品增长,第三季度势头良好,非新冠产品有14%的增长(包括美国业务、国际业务和肿瘤业务)[4]。 3. **利润率与资本分配** - 第四优先事项是扩大利润率,有望实现今年预期的40亿美元净储蓄[5]。 - 最后一个优先事项是合理分配股东资本,致力于增加股息和实现去杠杆化目标[5]。 (二)新角色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1. **短期目标** - 确保有合适的团队,团队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辉瑞高管和外部引进的有经验的领导者[6]。 - 明确产品组合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产品重点关注以推动增长[8]。 - 明确所有必要的基础工作,如在竞争激烈领域的合同签订等[8]。 - 合理分配资源,例如重新定位美国销售团队、重新培训销售团队、整合广告和促销投资机构、设定新的投资回报率门槛、重新部署现场医疗团队等,部分产品已初见成效,如Eliquis净销售额增长12%、VYNDA净销售额增长超90%、NURTEC净销售额增长30%、疫苗市场份额增长、PAXLOVID治疗率提高近7个百分点等[9][10][11][12][13]。 2. **长期目标** - 文档未明确提及长期目标相关具体内容。 (三)特朗普当选对辉瑞的潜在影响 1. **积极合作态度** - 辉瑞与各级政府一直有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期待与特朗普 - 万斯政府和第119届国会继续合作[16]。 2. **关注政策重点** - 重点关注有利于创新和患者的政策,如税收改革、药品和疫苗获取、药品福利管理(PBM)改革等[16][17]。 (四)应对竞争与政策改革 1. **应对高回扣竞争领域** - 在商业化产品组合时会面临如偏头痛、I&I、肥胖症等竞争激烈且有高回扣壁垒的领域,辉瑞在确保药品获取方面有良好记录,认为PBM改革很重要,因为目前三大PBM覆盖75%的人群,存在垂直整合和不良激励问题,这一改革有两党支持[18]。 2.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影响** - **2025年影响**:从三个方面考虑IRA影响,一是患者自付费用2000美元及平滑成本机会可能增加利用率和依从性;二是制造商责任从10%变为20%以及回扣责任可能产生毛对净逆风;不同产品受这两种动态影响不同,2025年指导时会提供更多信息[20][21]。 - **2026 - 2027年影响**:2027年药品清单明年初可见,若有辉瑞药品在清单上,预计接近专利到期日(LOE date),影响可管理;Eliquis在2026年的影响已明确,辉瑞参与了相关谈判并认为可管理;IRA的第三个影响是在管道和业务发展决策方面,已在做决策时考虑相关因素,如Seagen和肿瘤业务的发展决策[22][23]。 (五)利润表相关的业务情况 1. **新冠业务** - **COMIRNATY业务**:与FDA、CDC合作比去年提前3周获得推荐,今年疫苗接种有良好的摄取量,市场份额在零售为60%,非零售大于60%[25][26]。 - **PAXLOVID业务**:在新冠疾病爆发时有高患者需求和高利用率,夏季高峰时每周10 - 30万疗程,治疗率从去年50%提升到今年57%,为政府保险患者提供0自付、商业保险患者可管理自付的合理获取途径[27]。 - 新冠业务的不确定性在于每年疫苗接种曲线形状和疾病爆发时间,但正逐渐成为稳定业务[28]。 2. **成本与利润改善** - 今年将完全实现40亿美元净储蓄,未来几年制造方面的努力将持续改善毛利率[29]。 (六)产品相关情况 1. **Seagen业务** - Seagen是业务发展过程中重要机会,团队执行良好,整合后没有业绩下滑,保留关键人员,团队协作良好,交易宣布到完成期间的准备工作确保了整合后的组织顺利运行[30][31]。 - 除了现有销售业绩良好,在乳腺癌和胸癌方面,Seagen和辉瑞的小分子和抗体 - 药物偶联物(ADCs)管道有丰富产品组合可推动未来增长,对100亿美元峰值销售预期有信心[32]。 2. **PCV疫苗业务** - **儿科业务**:PCV20自推出后市场份额稳步增长,9月退出时市场份额为83%且继续攀升,出生队列增长带来的份额增长和数量增长提供了良好增长轨迹[34]。 - **成人业务**:之前是收缩市场,65岁以上人群减少,19 - 64岁有基础疾病人群难以激活;现在年龄推荐扩大到50 - 64岁虽带来更多合格人群,但与默克疫苗平价推荐,市场份额将受影响[36][37]。 3. **RSV业务** - 去年RSV推出不理想,今年进行改进,新的ACT - O - VIAL展示得到零售商和药剂师积极反馈,加强合同签订,市场份额提升,净销售额与GSK各占50%,从批发商抽取份额大于50%,近10周市场份额持续周环比提升[40][41][42]。 - 今年市场层面RSV疫苗接种量低于去年,原因包括新冠推荐时间、ACIP推荐变窄、美国部分地区气温异常温暖、RSV发病率低于预期等,但辉瑞在RSV业务上执行良好,随着推荐范围可能扩大,辉瑞将处于有利地位[43][44][45]。 4. **母体方面业务** - 对ABRYSVO母体业务推出满意,本季到目前在合格人群中的摄取率约20%,是上一季末的两倍,将继续成为增长驱动力[46]。 5. **管道资产** - 在肿瘤领域,对乳腺癌、胸癌的ADCs和小分子管道感到兴奋;在非肿瘤领域,ponsegromab用于癌症恶病质和心力衰竭;整个疫苗组合包括第四代和第五代PCV疫苗、莱姆病、艰难梭菌、B族链球菌母体疫苗等;关注DANUBE在肥胖症方面的进展,正在进行剂量优化研究[47][48]。 (七)业务调整与投资者信心 1. **业务调整** - 医院业务是美国和国际业务的重要部分,辉瑞一直在审视整个业务和产品组合,考虑内部管理和外部发展的最佳方式,但不评论关于医院业务的传闻[50]。 2. **投资者信心恢复** - 一是明确优先事项并保持透明和专注;二是持续执行并展示在优先事项上的进展,体现在管道推进、财务结果和利润率上;三是管理和适应不可预测的市场、监管和竞争变化[54][55]。 3. **股息与业务发展(BD)** - 辉瑞明确致力于增加股息[51]。 - 在业务发展方面,辉瑞从未完全停止,过去资本集中于大型交易,现在仍积极参与早期业务发展交易,短期内更关注资本轻型交易,优先实现杠杆比率目标[52][53]。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团队构成与角色** - Aamir Malik在辉瑞担任美国首席商务官,职责包括管理美国初级和专科护理业务以及全球准入、医疗和营销平台,他在新角色中组建了包含辉瑞资深高管和外部引进领导者的团队[6][7]。 2. **与创新团队的合作关系** - 与创新团队密切合作,例如全球准入和价值功能团队在优先排序研发组合和评估业务发展交易时与之前的团队合作,获取支付者洞察和产品未来准入前景洞察等[14]。
Amgen Inc. (AMGN) UBS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14 05:19
一、涉及公司 Amgen Inc. (NASDAQ:AMGN)[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各治疗领域业绩表现 1. **罕见病领域** - 第三季度营收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1%,由处于生命周期早期的四种罕见病产品(TEPEZZA、KRYSTEXXA、TAVNEOS和UPLIZNA)引领,UPLIZNA在研发管线中表现也很好[2]。 2. **普通医学领域** - Repatha(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本季度增长40%。 - 骨病领域的Prolia和EVENITY表现良好,EVENITY本季度营收近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2]。 - 在研发管线中,olpasiran已招募超过7000名患者,用于研究LP(a)[3]。 3. **炎症和免疫学领域** - TEZSPIRE(用于严重哮喘的药物)本季度增长67%,并且期待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期研究的成果[2]。 4. **肿瘤学领域** - 肿瘤创新产品组合本季度同比增长17%,由BLINCYTO(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引领,其本季度同比增长49%。 - 在研产品xaluritamig(另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在常见实体瘤方面有进展,本季度针对小细胞肺癌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IMDELLTRA产生了3600万美元营收[3]。 (二)公司整体运营相关 1. **研发投入** - 本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并已指引2024年较2023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25%[4]。 2. **销量与营收增长** - 本季度销量增长29%,推动营收增长23%,例如预计2024年将向1100万患者提供4300万单位的Prolia和Repatha[4]。 3. **资本分配** - 首要资本分配是投资于最佳创新(内部和外部),然后是投资于业务。继续为MariTide的广泛3期项目做准备,包括工艺开发、科学和制造等[3]。 - 在股东回报方面,自2023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未进行股票回购,2024年股息较2023年增长约6%,目前增长股息是优先事项,同时致力于加强资产负债表,到2025年底恢复到收购Horizon之前的资本结构[35]。 (三)MariTide相关情况 1. **对MariTide的信心** - 公司仍然对MariTide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和肥胖相关病症患者的前景充满信心,期待今年晚些时候分享2期研究结果[5]。 2. **关于MariTide安全性的回应** - 自2022年12月以来,未发现MariTide的使用与骨矿物质密度变化或骨骼安全信号之间存在关联。1期数据没有更广泛地表明存在特定安全问题(包括骨骼健康方面)。与deCODE genetics的同事进一步研究了100多万不同患者的各种[GIP]受体变异,未发现与骨病或骨矿物质密度降低有关的信号[5]。 - 认为之前研究报告对1期数据的推断不恰当,因为该报告使用了未最终确定的数据表和图表(这些是应《自然 - 新陈代谢》杂志要求提供的补充材料中的内容,未经过标准机构审查和同行评审),已要求杂志进行更正并放入最终数据[6]。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UPLIZNA相关情况** - UPLIZNA是一种CD19单克隆抗体,通过靶向和减少B细胞和浆母细胞负担来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有测试,在IgG4相关疾病中使患者病情发作风险降低80%以上,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减轻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负担,在招募的难治性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抗体患者中也有良好效果,并且得到了积极反馈[19]。 - 在重症肌无力中的定位方面,其作用机制与其他已批准的疗法不同,初始给药为大约相隔两周的两剂,然后每六个月给药一次,对患者来说很方便[21]。 - 在其3期研究设计中,有强制类固醇减量的设计,发现使用UPLIZNA的患者成功调整类固醇剂量的比例显著提高[22]。 - 公司正在开展一项主2期协议,评估UPLIZNA和BLINCYTO在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已将狼疮性肾炎作为第一个适应症,期待从该协议中了解UPLIZNA和其他疗法的潜力[23]。 2. **双特异性T - 细胞衔接器相关情况** - BLINCYTO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数据显著,IMDELLTRA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数据也很好,从研究成果到临床应用的滞后时间很短,在这两种疾病中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接受度[25][26]。 - 在研产品xaluritamig在转移性和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中显示出有前景的早期结果,已进入3期研究[28]。 3. **心血管疾病(CVD)Lp(a)相关情况** - 公司的3期OCEAN研究进展顺利,该研究设计为7000名患者,已在创纪录的时间内招募完成,原本6000名患者也可满足需求,但不想排除等待参与的患者。 - 研究聚焦于心脏事件,选择了Lp(a)非常高的患者,研究终点由达到足够数量的死亡、心血管事件来决定,以便进行预先定义的统计分析。 - 研究阈值设定为200纳摩尔/升,与竞争对手不同,这样设计是基于deCODE同事发表的流行病学数据,认为降低的Lp(a)总量与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降低成比例,并且聚焦心脏事件是因为看到Lp(a)降低与心脏事件有最强的相关性[30][31][32]。
Merck & Co., Inc. (MRK) UBS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14 05:03
一、涉及公司 Merck & Co., Inc. (NYSE:MRK)[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2024年业绩情况 1. **整体表现** - 2024年三季度业绩强劲,整体营收约为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人类健康业务增长8%,动物健康业务增长11%[3]。 2.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肿瘤业务**:KEYTRUDA在拓展新适应症方面,WELIREG在拓展到晚期肾细胞癌(RCC)方面表现良好,WELIREG在肾细胞领域的市场接受度不错[4]。 - **产品推出**: - 今年4月推出的WINREVAIR(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AH)表现良好,符合高预期[4]。 - 7月推出的CAPVAXIVE,虽然今年起步小,但2025年将有更多市场份额,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最近扩大了对成人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年龄降低到50岁以上的推荐[5]。 - **LAGEVRIO**:在三季度,特别是亚洲市场和美国市场,根据季节因素,LAGEVRIO有显著贡献[6]。 (二)研发管线情况 1. **已获批情况** - 2024年sotatercept在美国和欧盟获批,其标签宽泛,与STELLAR数据相符[7]。 2. **研发进展** - 在免疫学方面,2024年开始了TL1A(tulisokibart)的III期临床试验工作,这一药物来自对Prometheus的收购。正在推进glucagon和GLP - 1资产(6024)的IIb期研究,目标是美国血液学会(ASH)[8]。 - 2025年将有多个主要数据读出,包括口服PCSK9的III期脂质结果,以及关于sotatercept的更多研究(如ZENITH研究,这是一个关于心脏死亡和PAH相关住院的真实死亡率研究)[9]。 - 过去3.5年,公司III期研发管线中的资产增加了两倍多,未来五年有机会推出与过去十年在Merck推出的产品数量一样多的产品[10]。 (三)外部因素影响 1. **政治影响** - 特朗普当选总统,历史上他曾关注药品定价,但此次选举前关注重点更多在税收、经济或移民方面。公司将继续与各级决策者保持接触,以维持或改进政策[12]。 2. **医保政策影响(IRA)** - 2025年1月1日起医保政策将调整,公司对取消医保“甜甜圈洞”(donut hole)和灾难性保险(catastrophic cover)的变化有清晰认识并已纳入计划,认为这对患者有益,也可能促使产品使用量增加[13][14][15]。 (四)具体产品情况 1. **GARDASIL** - 三季度销售额为23亿美元,同比下降10%,主要受中国市场影响,与合作伙伴智飞生物(Zhifei)运往中国的货物低于预期有关。但在除中国外的几乎所有地区,如欧盟、拉丁美洲、亚太地区、欧洲中东非洲地区(EMEA)以及美国,都有高两位数的增长[17][19]。 - 全球只有约10%的患者接种了疫苗,仍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在美国和欧洲等较发达市场,将关注中年人群体,因为25、26岁之后仍有感染风险。在中国,2025年将增加男性适应症,这将是一个增长机会[20][21][23]。 - 2025年将面临HPV - 9价疫苗的仿制药竞争,但公司在中国的差异化将是有男性适应症的疫苗[28][29]。 2. **KEYTRUDA** - 已上市10年,早期投资有回报,在早期阶段有9个适应症注册,在肺癌、肾细胞、宫颈癌和三阴性乳腺癌这四个适应症中有总体生存数据。早期阶段的用量到今年和明年将接近KEYTRUDA总量的1/4,从增长角度贡献显著[31][32]。 - 在转移阶段,肺癌仍有80%的患者基础,在膀胱癌、子宫内膜癌等转移适应症方面也有发展潜力,将继续与早期阶段的发展共同为公司增长做贡献[34][35]。 - 对于Summit数据(明年将给出总生存期数据),目前这是一个仅在中国的研究,且研究中的标准治疗与美国不同,从时间上看,即使有结果也不会对KEYTRUDA在美国的生命周期构成重大威胁[37][38]。 3. **WINREVAIR** - 4月推出后,在美国约4万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已有较好的市场渗透。截至9月,已产生3700份处方,2600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每月新增约400 - 500名患者,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高,停药率低,重复处方多。截至9月已开出1万份处方,约80%的患者正在使用前列环素背景治疗,且有更多医生开始将其用于纯双药疗法或未使用前列环素的患者,数据将进一步增强信心[40][41][42][43]。 4. **口服PCSK9** - 基于环状肽平台构建,在IIb期数据显示其疗效与可注射的PCSK9抗体相当,优于siRNA,能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达60%,90%的患者能达到LDL治疗目标。从II期到III期成功的概率较高,且副作用小、耐受性好,不是滴定药物,可能对公共健康有深远影响[50][51][53][54]。 5. **GLP - 1(glucagon coagonist)** - 目前处于IIb期研究,已完成入组,将在一年后有结果。公司关注如何差异化,目标是在非肥胖但有肝脏问题(如MASH)的患者群体中开发出同类最佳的药物,同时也在进行发现工作、业务拓展以寻找在该领域发挥差异化作用的机会[57][58]。 6. **TL1A** - 基于II期数据,其在抗炎和抗纤维化方面有机会,在治疗经验丰富且对其他生物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群体中有较好的效果,安慰剂校正后的效果与现有最佳药物有竞争力,安全性好。已开始溃疡性结肠炎(UC)的III期研究(约一年前开始,入组进展顺利),克罗恩病(CD)的研究也于今年早些时候开始,主要完成日期为2026年11月[59][60][61][62]。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对于sotatercept,正在通过SOTERIA长期研究进一步表征其风险 - 收益概况,目前已覆盖400多名患者三年的数据,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等指标稳定,在STELLAR研究中出血情况多为轻微且可控,严重出血或导致停药的出血数量很少,这一情况将在SOTERIA长期注册研究中进一步验证[45][46][47]。 2. 对于Kairos公司的产品(与WINREVAIR竞争),其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能避免出血问题,Joerg Koglin认为其需要测试选择性活性抑制是否会减少出血以及是否能保持相同的疗效,相关研究(TROPO研究)将于明年下半年有结果[48]。
InMed Pharmaceuticals (INM)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4-11-13 04: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领域,聚焦神经炎症、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病理机制[1][6][33] - 公司:InMed Pharmaceuticals(INM),开发神经保护小分子药物INM-901,靶向CB1/CB2受体和PPARγ,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治疗[27][29][48]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疾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现有疗法(如单抗)可清除脑内Aβ,并间接降低tau和神经炎症标志物(如GFAP),但仅能延缓而非完全阻止疾病进展[15][16][17] - **神经炎症的作用**:慢性神经炎症是AD第三大病理机制,与先天免疫系统基因(如TREM2、APOE4)相关,可能通过微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加剧神经退行性变[33][35][36] - **治疗挑战**: - 动物模型局限性:小鼠模型仅模拟部分病理(如淀粉样变性),且多为预防性研究,缺乏老年模型(24月龄小鼠成本高)[8][9][10] - 临床试验多样性不足:现有试验主要针对欧洲裔白人,忽略种族/民族差异对生物标志物和疗效的影响[18][60] **2 InMed Pharmaceuticals的INM-901** - **作用机制**: - 通过CB2/PPARγ调控过度激活的微胶质细胞,促使其从促炎转为抗炎状态[49][50] - 同时诱导神经突生长(neurotogenesis)和神经可塑性,兼具神经保护与修复功能[29][93] - **临床前数据**: - 在5xFAD小鼠模型中,短期(3个月)和长期(7个月)治疗均改善行为功能(运动、记忆),并降低皮质区促炎标志物(GFAP、IL-8、TLR2等)[51][52][53] - 口服制剂血脑屏障穿透性良好,生物利用度高[30] **3 未来方向与机遇** - **联合疗法**:需结合Aβ清除、tau靶向、抗炎及增强神经可塑性的多机制药物,类似高血压的鸡尾酒疗法[114] - **精准医疗**: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如APOE4状态、炎症水平)选择治疗策略,并开发更敏感的神经炎症生物标志物(超越TSPO PET)[39][47][115] - **临床试验改进**:加强种族多样性,探索患者分层(如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以提高疗效信号[22][61] 其他重要细节 - **COVID与AD风险**:严重系统性感染(如COVID)可能通过诱发神经炎症增加痴呆风险,但具体机制仍需长期研究[100][101] - **FDA指南争议**:早期AD阶段功能终点敏感性不足,需更依赖生物标志物与认知评估[104][106] - **行业趋势**:神经炎症靶点药物数量显著增长(现有27种在研),成为AD治疗新热点[64][65] 数据引用 - 小鼠模型年龄限制:24月龄小鼠成本高且耗时[10] - 临床试验误诊率:25%患者临床诊断与病理不符(无Aβ沉积)[22] - INM-901动物实验:5xFAD小鼠治疗7个月后行为改善达统计学显著性[53] 注:未提及部分(如会议操作指南)已按任务要求跳过。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BAC) BancAnalysts Association of Boston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11-10 11:04
一、涉及公司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美国银行)[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消费者健康状况及行为变化 1. **整体健康稳定** - 消费者情绪在10月上升,为一年多来首次上升,是消费者感受的良好宏观指标[9]。 - 从流动性看,自疫情前至今,消费者在存款和储蓄方面建立了显著缓冲,目前仍比疫情前高出约13%,虽然去年有所减少但正在趋于稳定,低收入群体的余额自疫情前增长约25%,没有出现下降趋势[10][11]。 - 从借贷角度,仍以稳定速度借贷,信用卡余额自疫情前上升,质量虽在去年有所下降但也趋于稳定[12]。 - 支付行为方面,支出和支付增长约3%,更多消费在体验方面如游轮等[13]。 2. **资金来源相关** - 疫情刺激资金部分仍在,部分是疫情带来的消费变化,如人们工作模式改变导致费用转移,也可能是消费者在存款和储蓄账户中保留更多缓冲的永久性转变[14][15]。 (二)不同业务支持客户的方式及有机增长机会 1. **支持客户方式** - **Aron Levine阐述**:公司模式是数字优先加建议,在数字能力和实体网点都有大量投资。金融中心有各类专家,包括金融解决方案顾问、小企业银行家、贷款专家和全能银行家等,根据客户财富水平提供不同服务。如消费者投资业务针对可投资资产在50万 - 100万美元的客户有多种模式,对于财富更高、需求更复杂的客户通过推荐给美林证券或私人银行团队提供服务[17][18][19][20]。 - **Holly O'Neill阐述**:零售业务在吸引新客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占新客户的近70%。公司有三个增长机会,一是内部深化零售客户,去年深化了超过100万客户,今年有望再深化100万,带来约150亿美元的增量存款;二是针对增长性好的细分市场,如拉美裔群体,提供西班牙语的金融服务等;三是关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9月推出家庭银行业务[23][24][25][26][27][28]。 2. **有机增长机会** - **Aron Levine阐述**:2600万优选客户中有60%持有公司信用卡,12%有投资,有很大机会。通过优选奖励计划、生活计划等工具将客户从交易型转变为关系型,还通过员工银行和投资计划、学生计划、小企业客户计划、消费者投资业务等多种项目吸引新客户并保留老客户,实现23个季度的连续增长[29][30][31][32][33][34][35][36]。 (三)业务效率提升及驱动因素 1. **过去效率提升成果** - 与客户互动自动化比例从约80%提升到98%以上,目标是达到99%以上。呼叫中心和金融中心效率提升,金融中心从近6000个减少到约3800个,同时仍投资新市场[37]。 - 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成果,拥有1000多项已授予或正在申请的专利,2018年推出Erica,有4500万客户参与,累计参与时长超1300万小时[38]。 2. **未来效率提升机会** - 继续向99%以上的自动化互动比例努力,在服务团队、销售团队内部提高效率,降低存款成本,目前三季度存款成本为146个基点,是行业最佳,相比2010年的约3%已减半[40][41]。 (四)信用卡及其他借贷产品情况 1. **信用卡业务** - 信用卡是关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贷款超1000亿美元,有3000万活跃用户,每季度新增约100万个账户。公司的优质奖励精英卡连续两年被J.D. Power评为年度收费卡第一名。奖励计划有助于加深与核心运营账户客户的关系,当天是第三届年度更多奖励日,不同产品客户可获得相应奖励,有助于刺激假日消费并转化为贷款[46][47][48][49]。 2. **其他借贷产品** - 利率下降75个基点目前对客户负担能力影响不大,但最终会刺激贷款增长。汽车贷款方面,三季度发放量达近80亿美元,为八年来最高,虽然整体汽车销售相对平稳,公司通过定价纪律、良好信用质量和优质体验吸引贷款发放。住房贷款方面,很多人持有3% - 4%的低利率抵押贷款,50个基点的降息后再融资有所增加但基数低,目前公司关注房屋净值业务,是头号房屋净值贷款发放者,随着利率下降预计消费者会再融资和搬家,同时公司一直在提升数字化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客户满意度达90%[50][51][52][53][54]。 (五)公司整合的竞争优势及数字披露 1. **整合的竞争优势** - 公司在全国97个市场设有市场总裁,不同业务线的领导与市场总裁共同商讨业务整合,每年有900多万次不同业务间的推荐,如员工银行投资项目。各业务线负责人每月会面讨论整体情况并评估各市场表现,在扩张市场通过协作带来增量业务[57][58][59][60][61][62]。 2. **数字披露情况** - 公司披露数字能力相关指标是因为核心原则是对透明度的承诺,这有助于建立信任,也是对技术投资和成果负责的体现,同时数字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公司提供详细的数字旅程披露,多年前曾在会议上展示150页的数字空间相关文件[64][65][66]。 (六)规模优势体现 1. **Holly O'Neill观点** - 规模优势体现在拥有3800个金融中心、6万多人,能全面提供数字化服务,有本地专家;过去十年在消费者业务的技术投资超100亿美元;能够大规模提供忠诚度和奖励计划如优选奖励计划[70]。 2. **David Tyrie观点** - 客户需求随时间和地点变化,公司规模能满足客户在全国任何地方和人生任何阶段的需求,有助于维持长期关系,从数字角度看,规模使技术投资成本降低,且能根据大量反馈及时调整[72][73][75][76]。 3. **Mary Hines Droesch观点** - 公司产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独特设计的,有规模才能有业务案例获得投资,如家庭银行业务针对1000万家长的产品设计,小机构难以做到[77]。 4. **Lee McEntire观点** - 从疫情前到现在,客户存款从4.75亿美元增长到9400亿美元,运营成本为150个基点,这体现了规模[79]。 (七)扩张市场经验 1. **创新模式** - 2014年在丹佛开设第一个扩张中心,最初扩张中心没有传统出纳柜台,有可移动的墙用于现金业务,员工拿着iPad在大厅进行大部分交易,10年后通过iPad或ATM几乎能完成所有业务,减少排队需求。这种模式在全国16个市场推广,创新成果也融入到现有市场的新中心建设中[81][82][83][86]。 2. **战略布局** - 扩张市场战略是在已有商业银行、美林证券等业务布局的地方增加零售业务,已有很多客户,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快速增长并使整个公司受益[84][85]。 (八)消费者情绪与实际行为的差异及应对竞争威胁 1. **情绪与行为差异** - 消费者情绪受通货膨胀头条新闻影响,与实际行为存在脱节,实际行为显示出稳定性,如10月消费者情绪指数为108,较之前上升明显,从不良贷款率(NCL)角度看周期也在正常化,虽然低质量客户群体有拖欠和NCL情况,但属于正常周期现象[89][90][91]。 2. **应对竞争威胁** - 对于大科技公司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威胁,公司认为虽然科技能力很关键,但公司通过投资数字能力(如Zelle、Erica等)、建立建议模式、提供优选奖励等措施来保持客户的主要关系,而纯金融科技公司虽然获得很多账户但未建立关系。从监管和系统投资角度看,大科技公司进入银行业面临巨大风险和复杂性,如苹果公司的罚款事件,公司已在平台投资数十年确保安全和服务大量客户的能力[95][96][97][98][99][100]。 (九)客户生命周期及盈利情况 1. **客户生命周期** - 目标是先吸引客户进入零售业务,提供最佳数字银行体验,若客户一直是零售客户也能盈利,同时建立资产引导客户进入优选业务变得更盈利,之后还可进入美林边缘平台等进一步增加盈利,整个过程中金融中心渠道不断优化提高效率[103][104][105][106][107][108]。 2. **不同客户盈利情况** - 从数据角度,获取婴儿潮一代客户的成本比年轻客户高,数字渠道在客户获取、发展和保留方面成本更低,但目前还不能展示不同年龄段客户随时间的成本变化情况,未来有望展示[110][111]。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会议安排相关** - 会议于2024年11月7日下午4:35(美国东部时间)举行,之后5:45开始鸡尾酒会然后是晚餐。原本KeyCorp要参加但因发言人患肺炎住院取消[2][3]。 2. **后续会议相关** - 有一位Raj Kohen将会到来,将讨论选举对银行监管和银行并购的影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