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浙江大学杭州文化研究中心(杭州城市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浙江大学杭州文化研究中心启用 - 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学科资源,自2月揭牌以来运营成效明显 [1] - 未来将从开放多元包容视角出发,开展跨学科合作及全球视野的杭州文化研究 [1] - 旨在加强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理论研究,推动杭州文化研究,提升文化软实力 [1] - 目标打造立足杭州、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开放型国际化学术平台和智库 [1] 中心运营规划 - 将在文化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 [1] - 重点承担国家课题如中国式现代化、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等方向研究 [1] - 通过高端学术会议、珍稀文献展览等活动打造现象级文化高地 [1] 首批文献成果展览 - 推出"图与画之间——境外所藏浙江·杭州古地图展",包含四个主题单元 [2] - 展示从多国和地区收集的70余件浙杭地区古地图复制品 [2] - 展览设在绿城吉祥里羡野美术馆,免费开放至6月30日 [2]
“茶都”杭州带来了哪些“新意”?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行业概况 -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吸引全球爱茶人士参与 [1] - 杭州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发祥地 2024年茶园面积达55 8万亩 茶叶产量3 3万吨 同比增长5 3% [1] - 展会涵盖传统茶品牌 新式茶饮 茶包装 茶机械等多元化品类 [1] 展会亮点 - 杭州馆面积645平方米 汇集9个区县51家茶企 以"山水茶都"和"AI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1] - 展馆分为展示区(茶树品种 西湖龙井 龙井茶集群项目等)和展销区(传统茶叶与创新茶制品) [2] - 采用沉浸式体验设计 融合自然人文景观与十大名茶文化 提供可游 可品 可忆的茶文化体验 [1] 参展企业 - 中茶 浙茶·狮峰 卢正浩等知名品牌参展 各具特色 [1] - 杭州馆集中展示全市茶产业链发展成果 突出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结合 [1] 活动形式 - 展会持续至5月25日 提供现场品鉴与购买渠道 [2] - 同步开设"云上茶博会"线上平台 支持直播互动与限定新品秒杀 [2]
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6
经济发展责任担当 - 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责任担当,在提升经济发展质效、深化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兴盛、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打头阵、走在前、作示范 [1] - 抢抓政策机遇期,不断壮大经济规模体量、提高发展质量,多措并举拓展增量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打造"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的目标 [2] - 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跨越、催发未来产业蓬勃 [2] 产业生态与先进制造业 - 五大产业生态圈更好支撑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2] - 加快发展五大未来产业、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2] 共同富裕与城乡发展 - 因地制宜促进城乡收入增收、巩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构建和谐宜居生态环境、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底蕴 [2]
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6
会议概况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5月21日上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开幕 [4] - 会议应到委员502名,实到485名,符合规定人数 [6] - 来自31个界别的近500名市政协委员将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审议和讨论各项报告 [4] 工作报告内容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杭州在"后亚运、两万亿、超大城市"新起点上再出发的第一年 [8] - 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8] - 市政协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共同富裕先行探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优势等深入调研 [8] - 2024年提交提案598件,立案483件,确定重点提案43件,截至去年底483件提案均已办复 [11] 未来工作方向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 [9] - 市政协将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9] - 强化议政建言质效,服务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9] - 强化凝聚共识效能,画大全市团结奋斗最大同心圆 [9]
刘非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列席市两会的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座谈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6
座谈会概况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非与港澳委员、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座谈交流,畅叙乡情友谊、共话发展合作 [1] - 庄凌云、赵立杭、李选、黄鼎传、徐艇等5位代表发言,为杭州发展出谋划策 [1] - 刘非代表全市1200多万人民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问候,感谢其对杭州发展的支持 [1] 杭州经济发展 - 杭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八八战略",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2] - 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杭州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 杭州持续推进"八八战略"实践,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 未来发展目标 - 杭州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2] - 希望港澳台侨代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助力杭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代表们应大力宣传杭州,传递浙江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 支持与保障 - 杭州各级党委、政府将为港澳台侨代表了解乡情、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畅通渠道 [3] - 杭州将为其创业发展提供更优服务、更好条件、更有利的环境 [3]
“教育+实践”双轨并行,余杭闲林以“垃圾分类·净山行动”绘就环保新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2
垃圾分类活动 - 余杭区闲林街道翡翠社区联合虎哥回收举办"垃圾分类·净山行动",通过"教育+实践"模式清理山林垃圾并传播环保理念 [2] - 活动设置"环保能量站",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教具,通过快闪教学和互动游戏普及垃圾堆肥、塑料再生等知识 [2] - 志愿者清理水库周边垃圾并进行精准分类,同时向市民宣传文明出行和垃圾分类 [2] 垃圾分类管理创新 - 闲林街道推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建立"一户一码"积分档案,实现垃圾分类精准覆盖 [3] - 通过刷卡积分兑换提升数字化分类投放率,并在小区试点"三级联动"巡检机制强化垃圾投放点管理 [3] 未来计划 - 闲林街道将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拓展环保活动形式与覆盖范围,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3] - 依据居民反馈调整管理策略,提升分类质效,推动绿色环保理念落地 [3]
西湖:西溪湿地成“爱情新地标”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2
因电影《非诚勿扰》,西溪湿地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爱情打卡地"。"在规划设计上以最小生态干预 为原则,巧妙地将婚姻登记区、候登大厅、婚姻家庭辅导室、颁证厅等10余个婚姻登记服务场景融入西 溪湿地的自然景观之中。"西湖区民政局负责人何里扬说,将致力于构建全链条"甜蜜经济"服务体系, 以"喜堤"为核心,串联起湿地景点、特色餐饮、文创手礼等场景,为新人们提供亲近自然、休闲旅游、 人文观光、表白登记、婚庆场景等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西湖区已引进近20家"甜蜜经济"服务商,为新人提供定制化服务,不论是典雅的《今夕共 西溪》主题婚礼、浪漫的氦气球婚礼,还是摇橹迎亲、水上花轿等传统婚礼,都能一一满足。 "喜堤"上线,意味着西溪湿地"福、禄、寿、喜"四堤已集结完毕。 5月21日,西湖区婚姻登记处正式迁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新址,与之配套的"喜堤"浪漫主题景观同 步亮相。这一创新举措将婚姻登记服务与湿地生态、人文景观完美融合,不仅为新人们打造了独具特色 的登记体验,更标志着西湖区"甜蜜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天上午,首批12对新人在西溪湿地开启浪漫之旅。沿着精心设计的"喜堤"主题线路,新人们依次 穿过爱情之门、爱的鹊桥、连心亭等打 ...
文化赋能,闻堰老街再造“三江活码头”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2
闻堰老街改造背景 - 闻堰老街曾以"三江活码头"闻名,现以"文化+"为纽带进行改造,关键锚点为江鲜码头、落日音乐、咖啡美食 [3] - 2007年五堡渡口停运后,袁浦-闻堰渡轮成为钱塘江杭州段唯一轮渡线路,每日往返30多趟,承载城乡交流功能 [4] - 2017年规划打造最美钱塘江岸线,恢复"三江活码头",建设江鲜美食一条街,目标成为国际化新地标 [5] 商业业态升级 - 2023年五一期间单日最高人流量达8000人次,夜间消费占比60%,重现"不夜码头"盛景 [6] - 码头咖啡等新业态将渡口转化为社交空间,"落日+咖啡"场景结合历史符号形成差异化吸引力 [6] - 未来计划联动湘湖景区构建"夜购夜食夜娱夜旅"全链条生态,推动文化+多场景融合 [7] 文化活动赋能 - 江畔落日音乐会吸引彩色发动机乐队演出,配合烟花秀和荧光棒海洋引爆人气 [6] - 三江美食汇融合非遗市集,实现可观可逛可体验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6] - 通过万人骑行嘉年华等活动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快速激活消费转化 [6] 核心竞争力分析 - 地理优势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交汇处,千年江水文化积淀形成独特IP [8] - 采用"江鲜IP活化历史记忆+潮流业态激活年轻基因+渡轮经济联动城乡资源"三位一体模式 [9] - 实现码头烟火气与现代生活诗意的共生,差异化定位为"诗意杭州里的别有风味" [8][9] 改造成效 - 从2023年仅存两家店铺(美容店、便利店)发展为满街烟火气的商业街区 [8][9] - 通过江鲜早市形成"田边到嘴边"极短供应链,保留原生态市井气息 [5] - 文艺范与烟火气双向激活,形成历史传承与国际化的复合型地标 [3][5]
备塘河游步道焕新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2
杭州进入汛期以来,短时强降雨频繁。家住华侨城的居民惊喜发现,备塘河东南侧游步道不再"逢 雨必涝"。这一变化得益于备塘河游步道大中修改善项目的推进,目前工程已完成超半数,预计下周全 线完工。 目前,上塘河至紫丁香街段已完工,剩余紫丁香街至笕丁路段正加紧施工,预计下周全线贯通。修 缮后的游步道将恢复"颜值"与"功能"双在线,市民可放心享受漫步河岸的惬意。 "汛期是游步道的'考试季'。"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水设施河道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入汛以来,全 市加强对河道周边设施的巡查力度,一旦发现积水点立即启动"即查即改"机制。以备塘河为例,养护单 位将根据雨情动态排查隐患,结合园路实际和市民需求,采用"最小影响"方案快速修复,确保汛期市民 出行安全。 随着备塘河游步道修缮工程收官,这条串联自然景观与民生需求的"滨水长廊"将以全新面貌迎接汛 期考验,继续为杭城市民的休闲生活添彩。 备塘河(笕丁路至上塘河段)游步道全长约4.8公里,其中2.7公里为仿古砖铺设,两岸绿树成荫、 生态宜人,是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网红路线"。然而,看似美观的青砖路却暗藏隐患:每块砖仅5厘米 长、2.5厘米宽,设计虽契合景观需求,却难以承受电动自行车的 ...
2025年杭州“中本一体化”招生计划发布
杭州日报· 2025-05-22 10:32
记者发现,今年"中本一体化"专业中,瞄准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校变多了。萧山一职的"中本一体 化"专业与人工智能有关,浙江科技大学与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合作的专业名称也有变化,学生升入大 学后的专业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变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是浙科大开设的新专业,以控制科学与工 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学科为支撑,培养综合运用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交叉 知识的创新人才,瞄准的也是人工智能的产业创新。 此外,今年对"中本一体化"来说也是个特殊节点,"中本一体化"的首批毕业生也将大学毕业,有不 少人已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像中策职校首届中本班学生中,已有8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不少学生也 提前找到工作,陈鸿晟几个月前就已经拿到了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offer"。他说:"'中本一体 化'的学生毕业后,优势就在于技术过硬,我要更好发挥我的能力,回馈社会。" 去年杭州的"中本一体化"招生数增加了近百人,与去年的大幅增加相比,今年面向杭州的招生人数 增加43人,共计22个专业面向杭州招生。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中本一体化"的"新军", 学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工智能)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