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股权慈善信托登记试点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7-23 10:12
股权慈善信托试点政策 - 杭州市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启动股权慈善信托登记试点 [1] - 试点政策由杭州市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联合发布 [1] - 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全国首个针对股权慈善信托推出系统性登记规则的城市 [2] 首单股权慈善信托案例 - 全国首单明确标识管理、财产有效独立的股权慈善信托"昆仑信托·德润恩吉欧社会组织会计能力教育慈善信托"已于7月上旬落地杭州 [1] - 委托人为陕西恩吉欧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1] - 采用"双受托人"模式,由杭州市慈善总会与昆仑信托共同担任受托人 [1] 政策创新与制度保障 - 建立民政备案、工商登记与信托登记的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 [2] - 创新设计"受托人全称(慈善信托名称+备案编号)"的信息标注规则 [2] - 明确股权信托登记规则,保障信托财产独立性 [3] - 规范设立流程和运营规范,强化对信托财产的合法性审查 [3] 行业影响与发展意义 - 推动慈善信托财产形式从传统货币资产向股权等新型资产多元化拓展 [2] - 盘活"沉睡"股权资源,确保公益属性 [3] - 避免股权代持纠纷,保障公示透明性 [3] - 对杭州在全国领跑示范慈善信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企业参与动机 - 陕西恩吉欧选择股权慈善信托方式看重其持续性与稳定性优势 [2] - 新政策对命名规范明确,且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2] - 信托资金将用于开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 [2]
中国印染大会上,柯桥发布纺织业首个AI大模型
杭州日报· 2025-07-23 09:12
行业动态 - 中国印染大会在绍兴柯桥召开 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行业专家 学者 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印染产业发展新路径 [1] - 纺织产业首个AI大模型"AI布"1 0版本正式发布 标志着行业智能化进程加速 [1]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572 01亿米 同比增长3 28% [1] - 2024年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335 34亿米 同比增长7 53% 连续两年超过300亿米 [1] - 柯桥区910家规上纺织印染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406亿元 其中印染行业产值达632亿元 同比增长12 3% [2] 技术发展 - "AI布"大模型开放七大功能板块 包括找面料 找工厂 找技术 找人才 找政策 找展会及生成产业分析报告 [1] - 大模型数据库包含30余万条面料信息 8 5万余名产业工程师 1 8万余项技术成果 [1] - 大模型实现采购商与供应商分钟级响应 显著提升效率 帮助企业快速匹配技术专家和解决方案 [2] 产业转型 - 印染行业被视为纺织工业价值跃迁的核心枢纽 是行业高端化 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1] - 行业建议打破思维定式 将数字智能全面融入转型升级 推动从线性管理向网络协同转变 [1] - 柯桥通过数字技术 绿色转型 品牌升级等路径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 创新化发展 [2] 区域发展 - 柯桥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AI大模型开发提供坚实产业基础 [2] - 柯桥正不断引入高科技应用 推动纺织产业攀"高"向"新" [2]
保时捷、福特、沃尔沃等多家车企紧急召回一批机动车
杭州日报· 2025-07-22 21:16
一汽解放召回事件 - 青岛基地召回2023年1月10日至2024年11月20日生产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厢式运输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厢式运输车共158辆,因反光标识粘贴间距不达标 [1] - 长春基地召回2023年2月24日至2024年8月31日生产的仓栅式运输车21辆,同样因反光标识问题 [1] - 青岛基地另召回同批次158辆车型及长春基地2023年8月22日至2024年11月13日生产的53辆车型,因侧/后防护装置安装尺寸不达标 [2] - 长春基地召回2023年2月23日至2024年10月27日生产的82辆仓栅式运输车,因顶棚杆固定不达标 [2] 江淮汽车召回事件 - 召回2023年10月24日至2024年7月22日生产的12辆载货汽车,因顶棚杆固定问题 [6] - 召回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3月21日生产的10辆载货汽车,因反光标识粘贴间距不达标 [6] - 召回2022年10月24日至2024年4月28日生产的27辆载货汽车,因侧防护装置前端倒圆尺寸不达标 [6][7] - 召回2023年3月27日至2024年5月30日生产的9辆载货汽车,因未安装示廓灯 [7] 北汽福田召回事件 - 召回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12月11日生产的76辆福田时代牌与奥铃牌仓栅式运输车,因顶棚杆固定问题 [8][9] 中国重汽召回事件 - 济南商用车公司召回2023年6月30日至2024年3月15日生产的39辆仓栅式运输车,因顶棚杆固定问题 [10] - 召回2023年1月16日至2024年8月1日生产的147辆仓栅式运输车及2024年6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10辆厢式运输车,因反光标识问题 [10][11] - 召回2024年7月5日至7月15日生产的5辆仓栅式运输车及同期10辆厢式运输车,因侧防护装置未安装带圆角垂直构件 [11] - 济南卡车公司召回2024年6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10辆厢式运输车,因尾部标志板尺寸不达标 [11][12] 川崎摩托召回事件 - 召回2024年2月20日至2025年4月18日生产的1691辆进口ZX636型摩托车,因发动机曲轴固定螺栓扭矩过大 [14] 福特汽车召回事件 - 召回2021年12月7日至2024年8月16日生产的2264辆林肯领航员,因右前制动管与空气滤清器出气管干涉磨损 [15] - 召回2017年11月3日至2022年9月2日生产的43辆林肯领航员、2017年10月10日至2020年7月24日生产的35辆福特F-150及2018年2月15日至2022年4月25日生产的5辆福特Mustang,因转向机软件偏差 [16] - 召回2014年12月4日至2017年6月25日生产的2556辆林肯领航员,因外后视镜迎宾灯密封不良 [17] 保时捷召回事件 - 召回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4月30日生产的1248辆Panamera和Taycan系列汽车,因前减震支柱卡环安装不当 [18]
小伢儿探寻心中的“济公传说”
杭州日报· 2025-07-22 11:00
非遗传承活动 - "济公传说"民间文学项目于2006年被评为杭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 - 活动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文物遗产局指导、钱江管理处主办,主题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3] - 活动在虎跑公园翠樾堂举行,分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2个组别[3] 活动内容 - 小选手通过语言故事与舞蹈才艺演绎"济公传说",作品包括《济公斗蟋蟀》《飞来峰的故事》等经典故事[3] - 舞蹈类作品《济公》由小选手戴之衍表演,以"鞋儿破,帽儿破"装扮和破蒲扇展现济公形象[3] - 表演内容展现了济公惩恶扬善、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精神[3] 活动成果与未来计划 - 杭州市文化馆与钱江管理处的非遗传承人对选手进行综合打分,评选出2个组别的一、二、三等奖[4] - 获奖选手将加入钱江管理处"济公传说"小小非遗传承人团队,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4] - 未来将继续围绕"济公传说"开展各类非遗活动,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扬[4]
“老先进变新样板”,红山有什么“红力”?
杭州日报· 2025-07-22 11:00
园区建设与产业布局 - 杭州生物科技谷红枫北区、红枫南区及潮阳产业园三大园区同步开园,红山农场成为临空经济重要节点 [3] - 红山农场小微企业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提前5个月完成建设,成为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3] - 红枫北区提供12.4万平方米空间专注小试中试,入驻率83%;红枫南区3.7万平方米提供GMP生产空间,入驻率100% [8] - 智能制造园一期落地13个超亿元高端制造项目,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赛道 [5] 土地开发与项目落地 - 红山农场完成294户农户征迁、37家企业签约,征收1032亩土地并清苗交地,出让工业用地712.6亩 [4] - 已落地22个项目,包括12个产业项目、8个标准厂房项目、2个小微园区类项目 [5] - 杭州晟红产业园专注医疗器械,红泰六路厂房打造研发-生产-生活智慧园区,舜元基地建设智造创新高地 [5]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生物科技谷构建"中试转化-孵化加速-智能量产"闭环,凤凰生命科学园首批入驻11家医疗机械与生物医药企业 [8] - 红山通过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支撑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智造集群 [8] 城市更新与配套设施 - 创业路、坎红路启动改造,北锋路完成征迁签约,先锋路等道路部分路段已建成 [9] - 建设707亩农业公园,涵盖田园跑道、休闲露营等场景,同步推进养老服务中心等民生工程 [9]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红山农场定位"智能制造园区、生物医药园区、生活小镇"三大区域,推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创新生态迭代升级 [6] - 萧山区委提出红山需抢抓临空经济示范区机遇,实现"老先进变新样板" [6] - 红山发展模式体现"临空经济+集体改革+全域治理"范式,为城乡融合提供可复制样本 [13]
首次创新应用外骨骼搬运+无人机挂载+机械臂检修 作业时间减半
杭州日报· 2025-07-22 11:00
智能装备应用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次将智能人体外骨骼装置与机械臂综合检修机器人联合应用于输电线路消缺作业 [3][4] - 智能人体外骨骼装置可为腿部提供30公斤助力 使单人轻松搬运30公斤机械臂和50公斤无人机 [3] - 机械臂综合检修机器人通过无人机挂载至地线 代替人工执行高空带电作业 [4] 技术性能参数 - 智能外骨骼续航达5-8小时 为佩戴者节省30%-50%体力 [4] - 机械臂可远程操控完成旋松螺栓、拆卸安装防振锤等精密操作 [3][4] - 高清视觉系统精准锁定目标 实现高空"微创手术"级作业 [3] 作业效率提升 - "外骨骼+无人机+机械臂"联合模式使作业时间缩短一半 [4] - 传统多人搬运变为单人作业 避免人工登塔风险 [3][4] - 新技术可应用于导地线修补、间隔棒更换等复杂场景 [4] 行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标志着电力行业"机器代人"数智运检体系成熟应用 [4] - 创新模式为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4] - 未来将拓展至更多高空高风险作业场景 [4]
首次超500亿千瓦时 杭州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2%
杭州日报· 2025-07-22 11:00
杭州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上半年杭州市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500亿千瓦时达50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1] - 三大产业用电全部实现正增长反映出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增长的态势 [1] - 用电量走出"微笑曲线"前3个月快速增长4月增速下滑56月增速跃升至74和145 [1] 数字经济表现 - 服务业用电量达178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是城市经济增长主引擎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增速157高速领跑 [1] - 互联网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达2377 [1] 工业领域转型 - 工业累计用电21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1 [2] - 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用电增速分别为214126120 [2]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传统产业用电同比下降87 [2] 消费市场复苏 - 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达131118 [2] - 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品销售火爆居民消费意愿显著提升 [2]
西湖区探索物业服务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51
无人机幕墙清洗应用 - 无人机清洗玻璃幕墙效能是人工的三倍以上,成本节省约20% [4] - 适用于高度150米内的楼宇,已在近100万平方米写字楼逐步推广 [4] - 大疆生态链企业梦启文旅科技专注低空清洗场景,今年业务增量明显 [4] 智能地面服务机器人 - 巡扫机器人"大黑"每小时行进5公里,清扫效率6500平方米,垃圾箱容量130升 [5] - 单台机器人可替代两名保洁员,每月节省近万元用人成本 [5] - 中宙物业在云州国际园区及近百万平方米老旧小区部署该设备 [5] 无人机建筑检测技术 - 无人机热成像技术20分钟完成9层高楼扫描,空鼓和漏水检测准确度达90% [5] - 迅蚁天图公司将该技术应用于老旧小区施工维护保障 [5] 智慧物业整体发展 - 西湖区开展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工作,鼓励AI和机器人在民生领域应用 [5] - 形成无人机、清扫机器人、机器狗等"空地协同"的智能服务系统 [4] - 外骨骼设备在古荡街道社区试点应用,辅助老人行走和爬楼 [5]
朱卫金: 退伍老兵践初心 社区公认“解铃人”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51
"有些小事,不去及时解决就会变成大事。"老朱说占着自己人头熟的优势,在处理一些纠纷时,社 区总会叫上他,因为他是大家公认的"解铃人"。去年,两户居民因停车问题争执不下,一位老人甚至搬 凳拦路。朱卫金赶到后分头劝解:"他骂人是他不对,但你拦路,就是你做得不好了。你们都有做得过 激的地方,都有错。"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以拥抱化解积怨。社区党委副书记徐翔感慨:"老朱这样的 志愿者,是基层治理的'润滑剂'。" 在桐庐县桐君街道舞象社区,78岁的老党员朱卫金是居民口中的"楼下书记"。党龄55年的他,退伍 不褪色,退休不退志,20年如一日扎根社区,调解纠纷、排忧解难,用行动诠释"居民无小事"的初心担 当。 7月9日,一位居民急匆匆冲进"楼下书记"办公室,抱怨邻居在楼里养鸡,夏日异味扰民。朱卫金边 记录边安抚:"居民楼里是不能养鸡的,我和社区干部这几天就去找他聊一聊。"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 在上演。2023年舞象社区成立后,5名老党员组成"楼下书记"志愿服务队,朱卫金是主力之一。从楼道 长到"书记",他笑称:"每天忙的都是'鸡毛蒜皮',但小事不解决,就会变大事。" 朱卫金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就职于桐庐县交通运输局。退休后,他 ...
围垦稻虾的“文化+”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51
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 - 党湾镇通过稻虾共养技术将围垦荒地转化为1100多亩的稻虾共养基地,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示范基地 [6] - 从500亩扩展到1100多亩的基地面积增长120%,体现农业转型的高效路径 [6] - 稻虾产业从1.0美食阶段升级至3.0复合场景,融合体育竞技、乡土展演等元素,形成文化IP [4][7] 文旅融合与品牌建设 - 2023年通过国际主播直播稻虾捕捞,吸引49万人次在线观看,推动全球传播 [8] - 整合2000亩稻田资源打造"稻虾湾"文旅目的地,强化农文旅链条协同 [8] - 成立"稻虾湾"强村公司,开发主题餐厅与乐享季活动,持续丰富IP内涵 [7] 产业链升级与经济效应 - 以稻虾IP为支点构建东西两大产业带:东部综合种养供应链与西部农产品深加工集群 [9] - 2024年村级总资产达8.15亿元,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40万元以上 [9] - 农文旅融合带动庆丰村获30余项省级荣誉,村民收入与乡风文明同步提升 [10] 文明赋能与治理创新 - 围垦文化陈列馆通过VR技术接待超3万人次,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10] - 推行"湾豆"积分治理与乡风文明七大行动,深化文明实践伙伴计划 [11] - 全国文明镇称号十年之际,以文化IP串联实践站、产业基地形成文明体验线 [10][11] 战略启示 - 乡村振兴需结合资源与文化,党湾案例显示IP打造可激活集体记忆与产业势能 [13] - 围垦精神与稻虾生态的融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赋能的路径创新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