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90后”清运司机李典亮:酷暑下的“城市美容师”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35
盛夏杭城,热浪翻涌。傍晚5点,阳光依旧如白炽灯般灼烤着大地。 在高银街——这个以美食和繁华闻名的商业街区,市能源集团下属环境集团的清运车司机李典亮, 正熟练地操作着庞大的清运车,继续着他一天中最"火热"的"烤"验。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给杭州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增长的垃圾量:7月以来, 市环境集团日均清运垃圾7899吨,比6月份平均每日增加20余吨垃圾。在游人如织的高银街,这样的情 况更加严峻。 记者在上城区清波街道的新宫桥垃圾清运集置点见到李典亮时,他的灰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 紧贴在背上。"这个集置点就在高银街的尽头……你看这人山人海的游客,大家手里的食品袋和包装纸 扔掉后被运到这里,仅这一个点位一天就要清运70多桶、近5吨的垃圾。" 烈日之下,集置点上已经摆放了20多个垃圾桶,但周边的商户还在陆续将满载的垃圾桶运送过来。 垃圾在高温中发酵,异味也加倍蒸腾,"天凉快的时候,口罩还能挡挡味;现在这天气,戴着太闷了透 不过气,干脆不带了,臭就臭点。"李典亮抹了一把额头上滚落的汗珠,声音有些沙哑,手上的动作却 没有丝毫停歇,挂钩、倾倒、复位,一气呵成。 虽然是一位年轻的"90后",但在这份与高 ...
阳光照彻文明路——记“全国文明校园”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35
公司发展历程 -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成立于1962年,最初位于杭城老巷中,成为几代杭州人的记忆 [1] - 2019年作为杭州市首批集团化办学先行者之一,通过吸纳老牌学校、带动民办校发展、孵化新建校等多元模式构建教育集团 [1] - 目前形成长寿桥小学与长寿桥岳帅小学两校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1] - 获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等160余项荣誉,近期新增"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1] 教育理念与课程体系 - 以"让每一个孩子充满阳光"为核心育人理念,构建"四航"教师培养体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成长三脚架"模式 [2] - 开发"阳光金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为主干,地方与校本课程为枝叶,"三润"思政体系(润心/润德/润行课程)为根系 [2] - 润行课程年均组织500余人次志愿服务,实现知行合一 [2] - 创新"蛛网课堂""激学课堂"等特色教学模式 [2] 德育实践与社会联动 - 2003年起推行携手"1+6"德育举措,每年紧扣社会热点开展主题活动传递健康环保理念 [2] - 2023年深化该举措,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周活动,围绕生态维护、文化传承等主题进行项目式探究 [3] - 每年7月1日举行少先队一年级中队成立仪式,2023年有120名党员家长代表参与,并成立党员家长校外辅导员队伍 [3] - 构建全覆盖岗位实践体系,每个学生至少担任一个学校管理岗位(如见习校长、水电管理员等) [4] 资源整合与未来规划 -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内外联动推动文明校园创建 [4] - 计划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快教师队伍转型、探索多元育人路径 [4] - 目标是将文明新风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和社会,为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4]
从“西河”到运河,城厢在“走运”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e 元等都 tes East illill HIHE m 메피비 nna MITTED TEEN FOR STREET 11:12:0 lp 时 at 100 II U2 l (6) I the Will 一座清代学者的展示馆、一片红砖厂房改造的文创园、七座重焕生机的古桥……在萧山城厢街道, 一场以文化为引擎的城市更新正悄然改变着千年古城的面貌。 6月底,城厢街道直石板弄的毛奇龄展示馆正式开馆。这座展示馆已成为百尺溇社区的新文化地 标。它不只是关于一位清代学者的展示馆,更是城厢文化复兴战略的关键落子。在展厅内,市民可沿 着"城厢世家子""流年辗转苦"等单元,穿越时空感受毛奇龄的学术成就与跌宕人生。 "西河先生"故事的新生 展示馆的生命力不仅限于静态展示。馆内每年将策划开展超过50场文化活动,包括非遗快闪实验 室、节气美学工作坊、西河电影日、儿童书法体验、旧物新生市集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运营模式的创 新,引入多位"奇龄文化IP主理人",为居民提供文创、手工、茶饮等多样化服务,探索文化空间的可持 续运营。 重回西山 百尺溇社区是萧山老城区的中心区域,这里曾聚集了萧山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员工宿舍,以及萧山 第一人民医 ...
18个优质绿色志愿服务项目同台竞技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赛事概况 -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主办"全民绿色行动 共建美丽杭州"绿色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1] - 赛事自4月启动共征集42个项目,经筛选18个项目晋级决赛[1] - 决赛项目覆盖生物多样性保护、无废城市建设、数字环保赋能、绿色生活推广四大领域[1] 获奖情况 - 决赛产生4个金奖、5个银奖、9个铜奖[1] - 创意类赛道金奖由"手护山河——太子尖拾光者志愿服务项目"获得[1] - 实践组金奖包括"绿播——青苗少年生物多样性探秘"等3个项目[1] - 18个获奖项目将择优推荐参评全国及省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 项目亮点 - "手护山河"项目采用"需求侧干预+多元协同+数字赋能"模式,已组织300名志愿者常态化服务[2] - 该项目首期发放公益垃圾袋500个、兑换咖啡券100张,惠及市民游客3000余人次[2] - 赛事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实践融入市民生活[2] 社会影响 - 志愿服务从环境治理补充力量升级为驱动绿色变革的核心引擎[2] - 项目构建"人人皆是行动者、处处可成风景线"的城市新图景[2] - 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方案[2]
来浙江省科技馆 体验AI生活!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AI生活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在格斗赛中展示闪电般攻防反应能力,无人机在无卫星信号室内实现精准穿行[1] - 百度开发的"科技馆智能体"整合科普数据与文心大模型,提供导览服务和青少年科学问题解答[1] - 宇树科技预测3-5年人形机器人将在工厂标准化场景替代人工,10年内进入医疗养老领域[1] 科普推广体系 - 全国科技馆联动开展"AI生活"主题科普活动,浙江省推出10余条精品研学路线[2] - 浙江省科协组织15个特色产业集群探访活动,构建广泛科技知识传播网络[2] - 科技馆通过展示AI技术原理帮助公众理解技术风险,加速AI生活化进程[2]
从交通工具到城市文化IP 公交如何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赏花专线与文旅融合 - 杭州公交开通"赏荷专线",串联断桥、新新饭店、郭庄等观荷点,打造沉浸式赏花体验,开通半个月客流量提升50%左右 [2] - 2024年春季起推出四季赏花专线(郁金香、樱花、桂花、菊花、梅花),将公共交通与自然时序结合,形成"公交+赏花"创新模式 [4] - "中意巴士"于2019年开通,促进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友好关系,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并衍生出520路"大红豆"双层巴士及生肖主题车厢等文创产品 [5] 年轻化创新与社交传播 - 194路公交因杨公堤六座石拱桥的"过山车"体验走红,改造后增加涂鸦涂装和分贝仪互动,35岁以下乘客占比提升12.6% [6][7] - 公司计划推出夜游专线及文创产品,瞄准"夜市经济"和年轻群体需求,强化公交与城市文旅的趣味结合 [7] 智慧服务与便民升级 - 2025年春节推出景区门票扫码购票服务,覆盖14个热门景点,支持"门票+车票"套票,减少排队时间 [8] - 西溪路608号停车场升级为便民服务驿站,提供行李寄存、导乘、充电等综合服务,优化游客体验 [9] - 未来将拓展定制旅游专线和文创销售,探索"公交+文旅"深度结合,提升公共交通的城市窗口功能 [9]
4号线独城生态公园站7月26日开通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22
独城生态公园站站厅 记者从市地铁集团获悉,杭州地铁4号线独城生态公园站7月26日将正式开通。该车站为地下二层 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此次开通C、D两个出入口。 独城生态公园站位于大城北杭钢片区平炼东路上,属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站点西侧约500米是独城 生态公园;东侧约200米是大运河杭钢公园,作为颇有热度的"网红打卡点",大运河杭钢公园经常举办 音乐节等活动。该站点开通后,市民游客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大运河杭钢公园将更便捷,同时将为周边小 区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独城生态公园站开通后,4号线列车行车间隔保持不变。早高峰期间,甬江路—华中南路段行车间 隔为2分25秒、浦沿—池华街段行车间隔为4分50秒;晚高峰期间,全线行车间隔为3分30秒至3分40秒; 平峰期间,全线行车间隔为6分50秒。 独城生态公园站的首末班车时间与线路其他车站时间适配,首班车为6时19分(往池华街方向)、6 时09分(往浦沿方向),末班车为23时45分(往池华街方向)、22时45分(往浦沿方向)。 除了新站点开通,杭州地铁的暖心服务也一直在升级——自2018年起,针对行动不便的乘客推 出"爱心预约"服务,乘客可通过拨 ...
“心电一张网”!临平救治“触角”深扎城乡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02
除了患者康复后的笑容,数据也同样印证了临平城乡"健康鸿沟"的消融。截至目前,临平全区已实 现社区服务站心电图机全覆盖,心肌梗死救治平均时间从194.8分钟缩减至约60分钟;200余例由单元转 至中心的高危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达100%。 这场生死竞速的背后,是临平区密织的全区急性胸痛救治城乡一体化"心电一张网"。面对心脑血管 疾病这一健康"头号杀手",临平创新构建"1+21+75"三级胸痛救治联盟(以下简称"胸痛救治联盟") ——以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为枢纽,以21家区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点,以75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末梢,将救治"触角"深扎至城乡。 这项工作通过"诊断共联、通道共用、标准共建、全民共享"的建设,打通了救治"任督二脉",被列 为市级共富试点。具体来看,"诊断共联"破除信息孤岛,让基层检查与上级诊断能够无缝衔接;"通道 共用"创新"双绕行"急救机制,能将确诊患者快速转诊至胸痛中心治疗;"标准共建"与"全民共享"则统 一了从村社到三甲医院的急救流程,让健康红利普惠城乡。 "胸痛救治联盟的统一规范化流程,不仅治疗快,还让我出院后复诊配药也不用奔波,在'家门 口'的卫生站就能完成。" ...
刘捷在杭州专题调研低空经济发展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02
24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在杭州专题调研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132"总体部署,深 化顶层设计、发挥特色优势、加快路径探索,着力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公共起降场,是全省首批投入使用的公共型、枢纽型起降场之一。刘捷来 到起降场,听取杭州市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的介绍。他指出,低空经济是培育 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要按照"立足当下、兼顾长远"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技术路线研 究,构建低空经济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科学合理有序布局低空基础设施,筑牢低空经济发展的安 全底座。 杭州多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深耕低空调度和低空智驾技术的企业。刘捷走进企业,与企 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无人机场景应用情况。他指出,要谋划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 景,探索新型航空器在城际交通、山区海岛短驳运输、公共服务等场景的应用。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加强技术路线探索,推动低空产业补链强链,着力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 ...
高新区(滨江)发布 “企需我为”十大赋能行动
杭州日报· 2025-07-25 11:02
"有企业反映'公司会议室空间不足',有员工说'想建个共享健身房'……"7月24日,在高新区(滨 江)产业社区工作推进会上,"汇智金点子行动"作为长河街道"企需我为"十大赋能行动的亮点举措之一 引发关注。这项"企业说事、社区审事、多元议事、社区办事、企业评事"的闭环流程机制,正在让企业 从"旁观者"变身"话事人"。 "企需我为"十大赋能行动还包含"睦邻生态圈行动""安企守护盾行动"等内容,通过建立企业间"熟 人网络",打造"午间一小时"服务品牌等,实现"企业有发展、员工有成长、社会有质量"。 作为全省首个实体运作的现代产业社区,星光产业社区的成立拉开了高新区(滨江)探索产社联动 治理新模式的序章。去年,产业社区版图加速拓展,形成了如今"七星闪耀"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产业 社区建设进入3.0版本,高新区(滨江)率先探索产业社区治理新路径,并形成"企需我为"的主动回应 型治理模式,开启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建设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产业社区数字化应用和企业社会工作站建设同步启动。产业社区数字化应用作为驱动产 业社区升级服务效能的关键,以统一数据库、数据门户和驾驶舱的整体系统架构,打通企业服务的"最 后一公里"。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