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加快推进41个城乡风貌区建设 实施244个项目 投资超130亿元
杭州日报· 2025-11-04 11:12
"浙皖边驿·云上天路"县域风貌区 无人问津的老旧民宅变身艺术空间,滞销毛竹升级为高价值工艺品,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经营民宿, 村集体增收超1000万元……在余杭"碳觅竹意·创艺未来"风貌区,一场由内而外的蜕变正让乡村焕发全 新生机。 如今的杭州,无论是熟悉的高楼大厦里,还是错落的山水阡陌间,都在悄然换上新面貌、植入新业 态,"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富春山居图徐徐铺开。记者从市建委获悉,今年杭州紧扣"有效投资、有 效运营、有效服务",持续推进41个城乡风貌区和8个综合品质区建设,其中新建25个、续建24个;2025 年实施项目244个,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30.16亿元,投资完成率163.54%。 "江河都会·国际杭城"综合品质风貌区紧扣"彰显钱塘江韵味、展现大都市风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 力的城市新地标"的定位,累计推进5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258亿元:推进江河汇综合体项目建设, 打造世界级地标集群;新建汇中步行桥串联汇东、汇西地块,加密并贯通慢行步道网络;打造钱运社区 共富风貌驿,为居民提供健康医疗、养老托幼"一站式"便民服务。 乡村蝶变 数字赋能激活"共富新动能" 城区焕新 存量空间化身"产业新高地" 在 ...
浙大一院余杭院区二期 建设突破关键节点
杭州日报· 2025-11-04 11:12
建设中的浙大一院余杭院区二期 项目整体投用后,将进一步优化杭州医疗资源布局,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临床医学与研究中 心,为杭州建设城市新中心、服务全民健康战略提供硬核支撑。 日前,由中建三局华东公司承建的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余杭院 区二期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浙大一院余杭院区二期")再迎新进展:地块二科研中心楼主体结构率先封 顶,地块一首块顶板同步完成"正负零"节点。两大核心地块相继取得突破,意味着这座国家医学中心按 下建设"加速键"。 作为浙江省重点医疗建设工程,浙大一院余杭院区二期总占地163.3亩,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 米,由两个地块共同构成,定位"未来智慧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据介绍,地块二 科研中心楼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地上12层、地下2层,原建设周期1080天,项目团队通过工序穿 插、工艺优化,追回130天工期,提前兑现封顶节点;地块一紧随其后,首块顶板完成"正负零"节点, 正式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 ...
培育5000名电商人才 撬动阿克苏产业升级
杭州日报· 2025-11-04 11:12
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产业协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中。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 长周军勇表示:"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育人才。"在阿克苏市电商产业园,柒疆果业负责人刘彪的经 历堪称典范。"当初来阿克苏做电商,就想把这里的红枣卖到老家,哪敢想现在一天能发几十万单!"刘 彪坦言,起步时日均收入仅百元。而在接触杭州援建的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后,他获得了免费办公室和赴 杭培训机会。如今,刘彪的企业已发展成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第三个 1250平方米仓库即将投用。 这样的"逆袭"不是个例。杭州通过"天山计划"等举措,已培育超5000名电商人才,其中20余人年销 售额破千万元。据了解,2024年阿克苏市网络零售额超4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销17.98亿元,电商直接 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超2000元。 "我就住楼上,以后随时可以买到新疆苹果了。"11月3日上午,在萧山区体育馆对面,一间挂着"阿 克苏城市空间"招牌的门店里,李阿姨正在挑选称心的阿克苏农产品。当日,这家由杭州援疆、阿克苏 文旅、萧山发改、萧山环投四方联合打造的精品门店正式开业,不仅成了周边居民的"果盘子补给站", 更标志着浙江产业援 ...
中策钱塘千余平方米“耀熠”双创园正式开放
杭州日报· 2025-11-04 11:12
11月3日,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以下简称"中策钱塘")"耀熠"双创园正式开放。不少学 生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就将在这个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空间发生。 这其实是"澜光映摄"社团的成员们在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打前哨"。这个学期,"耀熠"双创园试开 园,给了他们做项目的空间,大家都跃跃欲试。 服务拔尖型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创造与之匹配的实践环境。双创园就在学校4号楼的下沉空间,它 的布置并非一个个"格子间",除了学生工作室,还有大型的公共空间,让不同项目的学生交流,做公共 创业培训。 入驻并非"零门槛",学生要递交创业计划书,经由老师、企业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通过。学校还给双 创园设立了"园长",创业项目配备导师。通过实战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这片空间也是学校培养拔尖型 技能人才的载体。暑假里,计划书纷至沓来,紧跟在"澜光映摄"后头入驻的,还有"英之翼"英语社 团、"智造社"社团、"有点艺思"美术社等十多个社团,学生要在这里开发"朗读亭""有声墙"、文创产品 等项目。 学校还将开放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建筑群,专门用来给学生做产教融合。在这里将设名师工作 室、企业大师工作室,同时还可以做竞赛训练、产品的研发和展 ...
浙企与理塘签订2600万元合作协议
杭州日报· 2025-11-04 11:12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浙商看准理塘农文旅发展前景,比如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与理塘县经济信息 和商务局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还有一批浙江企业现场与理塘县政企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总意向 金额达2600万元,有望通过"定期供货+定制产品"实现常态化供应浙江市场。活动期间,"塘塘真甄"钱 塘区消费帮扶体验中心门店也同步揭牌,真正实现"高原美味,触手可及"。 10月30日,2025年"塘塘文化年"钱塘-理塘金秋消费帮扶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 的"山海之约",既是对口支援的生动实践,更是钱塘与理塘携手进入第五年后,以农文旅融合为笔,续 写"塘塘情谊"的全新篇章。 活动现场,卤好的牦牛肉、袋泡装的酥油茶、酥脆的青稞饼干、香甜的高原蜂蜜,还有各色菌菇, 众多理塘特色优质农产品备受"追捧"。不少市民朋友排起试吃长队,更有工会主席、餐饮协会代表来到 现场,"学校老师之前尝过理塘的牦牛肉粽,都说香得很!这次特意来挑挑好产品、找靠谱供货渠道, 想给工会福利多添点'高原味道'。"负责工会福利采购的陈老师手里攥着采购清单,在各个展位间辗 转。随后,理塘企业代表相继登台,高城鹏飞、至宝商贸等企业,通过实物展示与品质讲解,生 ...
139位参赛者杭马现场过生日
杭州日报· 2025-11-03 10:32
11月2日上午7时,在满城的桂花香中,2025杭州马拉松在黄龙体育中心鸣枪起跑,来自全球各地的3 万多名跑者从黄龙体育中心起跑,穿越西湖、钱江新城,跑向奥体中心,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用脚步 丈量这座美丽的城市,共赴一场全民健身的盛宴。 随着赛道和服务的升级,加上当天舒适的天气,不少选手在本次杭马中跑出了好成绩。在男子全马 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Chalu Deso Gelmisa和两位肯尼亚选手Nicholas Kirwa、Bonface Kimutai Kiplimo在终点前上演"百米冲刺",三人的成绩均为2小时11分15秒,只能根据毫秒成绩决胜,这在马拉 松项目中并不多见。最终,Chalu Deso Gelmisa略胜一筹获得冠军。 据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参赛体验,今年赛事起跑阶段首次采用"三枪分区"机 制,分别于7点、7点10分、7点25分,分三批出发,有效缓解拥堵,全程马拉松折返点调整至"之江路与 解放东路交汇处",取消原需两次折返的隧道路段,使跑者平均提速约10秒,奔跑更加流畅。 作为国内公认的"最美赛道"之一,今年的杭马在延续经典路线的基础上,实现了体验与内涵的双重 升级,用42 ...
亲子家庭沉浸式体验 生态教育“活”起来
杭州日报· 2025-11-03 10:32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联合亚林所、区农业农村局、新桐乡政府,在新桐乡桐洲岛举办富阳 区第二届青春生态研学第三季"桐洲小侦探"活动。亲子家庭沉浸式参与自然探索与环保实践,推动生态 保护理念向家庭延伸,为富阳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层教育支撑。 活动以"实践赋能生态教育"为核心,设三大实践环节。"树叶密码"环节,亲子家庭使用"树叶侦探 包",通过比对叶脉、辨识叶缘学习乡土植物知识,形成"观察—比对—认知"闭环。依托桐洲岛湿地资 源,"鸟语寻踪"环节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记录鸟鸣数据,讲解鸟类迁徙规律与栖息地保护要点, 并开展鸟类鸣叫模仿互动。在"江滩清理+水质监测"环节,亲子家庭首先沿江滩捡拾塑料瓶等,将垃圾 分类投进桶里;随后,监测站工作人员拿出便携式溶解氧仪和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将检测端放入现场采 集的江水中,屏幕上很快跳出溶解氧、pH值、电导率等数值,孩子们盯着屏幕,七嘴八舌地提问,工 作人员解释:"如果江里垃圾多了,这些数值就会变,鱼虾就难以生存。" 最后,参与活动的每位孩子都拿到了"自然探索小卫士"的证书。 据了解,"青春生态研学"将作为常态化载体长期推进,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将继续联合多部门及 科研 ...
杭州西站五千年展览开幕
杭州日报· 2025-11-03 10:32
日前,"西站五千年"展览在杭州西站开展。展览以"此地自古繁华"为主题,依托杭州市文物考古研 究所多年来的考古成果,汇聚200余件(套)文物展品,串联起杭州西站及周边地区跨越五千年的文明 轨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扬之水,也来到现场。作为长期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 的学者,扬之水看到市民游客拎着行李箱在交通枢纽的现代空间里欣赏文物,感受余杭与杭州"千年古 邑、自古繁华"的深厚底蕴时,赞叹不已。 考古为证:实物遗存还原真实历史图景 展览的核心亮点,是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年来在西站及周边地区的重磅考古成果—— 自2019年起,考古团队在余杭仓前李家塘展开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超3000平方米,发现战国至明清 时期的遗迹,出土器物标本约800件。 跳头遗址位于余杭中泰跳头村东北400米,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较完整的晚商西周时期聚落遗存, 出土丰富的陶器、石器、玉器等生产生活用具,遗址内发现的青铜铸造作坊遗存直观反映出此地晚商西 周时期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余杭故城遗址体系完整,与城外聚落、墓地、南苕溪、南湖形成有机整体,是杭州市经考古证实唯 一从东汉沿用至今的城址,上连良渚古城、径山小古城,下启唐宋杭州城 ...
桂花香里有非遗
杭州日报· 2025-11-03 10:32
公司核心业务与传承 - 公司专注于桂花食品制作技艺,该技艺源于唐代,盛于南宋,并于2011年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 - 公司业务包括打桂花、腌桂花、制作糖桂花、桂花糕、桂花藕粉、桂花栗子羹等多种传统桂花美食[5][7][8] - 公司创始人自18岁开始从事此业,创办杭州满觉陇桂花加工有限公司,带动村内百余户开展桂花产业,技艺已传承至家族第三代[7][9] 生产工艺与特点 - 糖桂花制作讲究耐心与慢工出细活,关键步骤包括凌晨采摘新鲜桂花、手工精细挑拣枯瓣与细枝、使用自酿梅子卤腌制半个月、最后与砂糖混合捣匀[7] - 制作过程依赖传统秘方,如将青梅拌盐封缸慢酿两个月获取梅子卤,腌制时需铺布压上硬石板,以确保风味纯正[7] - 工艺核心在于通过时间与耐心将桂花的香甜纯净保留下来,使产品蕴含老手艺的温度[7][8] 市场推广与文化活动 - 公司通过连续举办39届的满觉陇赏桂花文化节进行推广,文化节包含多元表演、大师揭缸、非遗市集等活动,现场设有上百个特色摊位展示传统技艺[8] - 公司积极拓展研学课程与校园合作,邀请公众亲手体验糖桂花制作,并走入校园讲述桂花故事,以吸引更多人了解非遗技艺[9] - 糖桂花是市集上的人气产品,公司旨在通过多种形式让桂花食品被更多人喜爱,从而将非遗技艺传承下去[9]
一条特别的短信 让高校学生心头暖了又暖
杭州日报· 2025-11-03 10:32
"学校给予我们的'惊喜'和'温暖'一项接一项,真正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信电学院苏同学的话 道出了受助学子的心声。"200元补贴不仅是生活保障,更是一份'被惦记'的感动。"医学院王同学也深 有感触。 "叮!"近日,浙大城市学院(以下简称"浙大城院")商学院的林同学收到一条特别的短信:"爱心 餐补基金将每月发放200元至你的校园卡中……记得按时吃饭哦!"短短几行字让她心头尤为温暖。 这份温暖源自一场校企携手的深情托举——浙大城院联合爱心企业为生活困难学生送上"暖心关 怀"。不同于一次性资助,就餐补贴坚持"精准滴灌、持续护航",每月的补贴自动划转至受助学生饭 卡,同步发送的短信不仅清晰标注资助项目与经费来源,更有"按时吃饭、照顾好自己"的暖心叮嘱,让 经济帮扶多了人文温度。 此次就餐补贴依托数智校园建设大数据,实施无需学生申请的"无感"精准投放,第一批补贴已发放 给390多位学生。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关注学生群体情况,动态调整就餐补贴覆盖人群,将学校联动爱心 企业的善举精准转化为生活困难学生成长路上的支撑。 在浙大城院,就餐补贴只是学校"保障+发展"立体化资助育人体系的一个环节,学校还设有生活困 难学生寒假返乡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