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职校“好校风”背后有“法宝”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22
主题班会公开课 24级动漫专业3班班主任刘晶,大家爱称她"晶姐",多数时候她还被学生当成"妈妈"。因为专业原 因,财经职校女生几乎占三分之二,同为女性的刘老师很懂她们。"天热了,晶姐会专门叮嘱住校生勤 洗澡、每天换衣、定时整理。曾经有一位女生自理不方便,晶姐不仅帮她吹头发,还帮她整理寝室,太 贴心了。"学生王馨悦说。 班主任节上学生们制作的海报 "美丽可爱、温柔体贴、心灵的守护神欣欣老师,班主任节快乐""祝福何老师烦恼无限小、人气节 节高"……近日,这些海报贴满了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财经职校")的几面墙,海报上的文 字充满了学生对班主任的赞美和爱。 近年来每逢5月,财经职校都会举行为期半个月的班主任节。学生们不仅自制海报,还用点歌、写 信等方式向班主任"告白"。 每当财经职校的学生提起班主任、任课老师,总是眉飞色舞,还能立刻说出几段"轶事"。为啥这所 学校的师生关系这么融洽? 他们像父母呵护每个学生 毕业了班主任的爱依然"治愈"她 这次班主任节,王彦尹和同学做海报花了很多心思。"郑老师从不拍照,找了好久才翻出一张,放 到海报上。" 王彦尹口中的郑老师叫郑法祥,学生都爱叫他"法哥",教体育。体育老师当 ...
“幸福专线”来了 老人“抬脚上车”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22
公交服务优化 - 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引入公交接驳服务,135路公交在终点站千桃园站完成常规停靠后继续提供院内接驳服务,站点直接设置在院内 [3] - 接驳服务时间为每日7:30-17:00,院内1300多位老人可直接在院内乘车,解决了此前需步行20分钟至千桃园站的不便 [3] - 公交线路优化后,老人可便捷前往医院、探亲访友、银行办事等,出行效率显著提升 [2] 老人出行体验 - 85岁的杨奶奶等老人对公交进院表示兴奋,计划为子女探访指路,院内老人普遍称赞"院门口就能乘车,太方便了" [2] - 市三福院在站点配备安保人员,协助老人上下车并检查乘客信息,确保出行安全 [3] - 老人平均年龄84岁,此前步行20分钟至千桃园站实属不便,新服务显著改善高龄群体出行难题 [2][3] 设施升级计划 - 市三福院计划对站点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加装候车座椅扶手、靠背,铺设无障碍轮椅通道 [3] - 站点将标注公交—地铁换乘线路信息,方便老人查询,同时增加座椅数量以满足老人提前候车习惯 [3] - 该院为全省最大公办养老机构,服务1300多位老人,此次改造进一步体现其对高龄群体需求的精准响应 [3]
杭州各地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体验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22
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 -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在千岛湖水族精灵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举办生态安全研学活动 活动包括野外采样 样本观察和水生态瓶制作等环节 15组亲子家庭参与 [2] - 千岛湖水族精灵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位于小金山 入选浙江省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拥有国内唯一的淡水浮游生物展示馆 [2] - 临平区举办"超山寻趣・自然共生"生物多样性体验日活动 自然导师带领参与者观察植物和昆虫 讲解生态链关系 [2] 自然教育课程 - 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联合南星街道 九堡街道开展"宋韵今生十二月香之稻浪飘香"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 以节气为主题 [3] - 活动设置"稻田寻踪·生物观察"环节 讲解水稻生长过程 孩子们观察水稻叶子 茎秆并提问 [3][4] - 通过互动体验 孩子们了解生物多样性魅力 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4]
富阳:央企携手打造“浙里康养”新标杆 杭州国投健康长者公寓启用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项目概况 - 杭州国投健康长者公寓总投资2 2亿元 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 规划床位349张 是富阳区首家央企投资运营的高端康养项目 [1] - 项目由国家培疗机构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杭州疗养院共同出资设立 属于国家及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 [1] - 建筑风格融合江南水乡韵味与现代适老化设计 内含空中花园 颐养之家 乐活中心 疗愈花园 暖心餐厅 幸福忆家 医养照护等七大功能区 [1] 战略定位 - 项目定位为认知症护理特色机构 集居住 医疗 康复 娱乐 学习功能于一体 填补富阳城区高品质养老空白 [1][2] - 富阳区老龄化率达25%(每四位户籍居民中有一位长者) 项目通过医疗+康复+颐养多维度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社会需求 [2] - 浙江省民政部门评价该项目为深化"浙里康养"品牌 打造"全域幸福养老示范区"的关键落子 [1] 运营特色 - 采用军工标准建设 构建医疗介入精准化 康养服务人文化 智慧管理场景化 精神滋养立体化的"四位一体"康养生态圈 [2] - 全屋智能一体化系统实现照明 空调 窗帘等设备的语音/平板控制 AI辅助系统24小时监测长者活动并预警异常 [2] - 提供专业护理团队 营养膳食 记忆照护及书法 音乐 园艺等文娱活动 实现医疗养老无缝衔接 [3] 发展愿景 - 计划打造长三角医养协作枢纽 促进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 [3] - 致力于输出认知症照护的"杭州范式" 培育专业人才梯队 [3] - 探索多层次普惠服务供给模式 让更多家庭享受品质养老 [3] 社会影响 - 开业同期举办富春长者美食节 提供30多种特色小吃免费品尝 设置非遗漆扇 植物拓印手工体验及免费健康检测服务 [3] - 项目被定位为银发智慧共享平台和生命价值二次创造空间 预计将为银发经济注入新活力 [2][3]
西湖:留下老街复刻宋画“微缩场景”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文化地标开发 - "1129社区中心"日均吸引超1600人次打卡 跻身杭州市"最具品质体验点"[2] - 项目融合非遗技艺 浙派古琴 花艺香道等传统元素与现代潮流 打造沉浸式宋韵美学空间[2][5] - 运营方与飞茑集合作打造400平方米双层咖啡阅读空间 藏书3000余册 结合800年古树形成特色景观[5] 历史街区改造 - 留下老街历史风貌区现存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以近400米古街串联4座古桥和14个传统民居遗存[4][7] - 采用"修旧如旧"与"以旧焕新"并举策略 沙盘模型复原"一水穿镇三桥卧"历史场景[5] - 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 包括历史文化传承街区 潮流生活方式街区等 预计2024年底全面开放[6] 区域发展规划 - 西湖区2024年提出打造文创高地 重点发展"两镇六街区" 探索市井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模式[3] - 项目作为"两镇六街区"核心组成部分 将联动西溪湿地 小和山科学城形成文旅科创复合发展带[3][6] - 运营方计划以茶食餐饮 传统服饰 文创百货 潮流演艺等多层次业态激活街区商业活力[6] 文化经济效应 - 复刻宋代生活场景的3000平方米"微缩宋画"空间 带动年轻群体打卡消费[5][6] - 街区改造后吸引原住民回流 南宋商埠烟火气重现 提升区域商业价值[7] - 灰白色调建筑设计与留白手法强化文化IP辨识度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6]
古礼“开山”启富阳千年纸脉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非遗传承与工艺振兴 - 富阳竹纸制作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 - 元书纸相继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和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2] - 湖源乡新二村完整保留72道古法工序,成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线装节目单用纸[2] 古法造纸技术与季节性生产 - 小满至夏至为斫青黄金期,此时竹穰纤维细腻胶质饱满,过早过晚均影响纸张品质[3] - "开山"仪式包含三重古礼,标志全年传统造纸周期启动[2][3] - 造纸挑战赛设置扁担挑料(25公斤/千米)和独轮车运料(100公斤/公里)等环节展示匠作艰辛[3]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新二村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旅结合,打造元书纸文化展示馆和宋韵体验基地[3] - 通过拉长造纸产业价值链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3] - 村民李国中以12分01秒完成独轮车运料夺冠,村书记李吉瑶参赛获第三名体现社区参与度[3]
萧山:“百工灵”IP二创 传播阅读量破亿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国潮IP开发与运营 - 杭州恺英网络开发"百工灵"IP 融合30多项非遗手工艺 涵盖游戏 动画 漫画 小说 文创衍生品等产品线 [1] - IP核心内容为校园魔法故事结合非遗知识 目标受众为青少年 通过H5小游戏实现轻量化传播 玩家可制作120种传统工艺品 [1] - 二创传播阅读量破亿 漫画阅读量超6000万 实体小说2024年上市 漫画更新至81集 动画登陆网络平台及省级卫视 有声书多平台同步上线 [1][2] 非遗文化传播与商业化 - 2023年发起"恺心·百工灵"非遗公益项目 开发十余套手工艺课程 深入云南 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公益授课 [1] - 与中国动漫博物馆 浙江省非遗基金会等机构合作 举办30余场线下活动 覆盖8个城市 [2] - 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完成《杭罗织造》《杭州机绣》纪录片 开展非遗传承人调研 [2] IP矩阵与行业合作 - "百工灵"与"岁时令"两大传统文化IP将亮相中国国际动漫节 后者聚焦17个传统节日和24节气文化解读 [2] - 推出《百工灵·研学大作战》番外漫画 创新叙事手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高新区(滨江)驶入智能经济“快车道”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18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转型 - 中控技术推出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和DeepSeek双引擎,实现工业现场在线实时优化与闭环控制,已在数十家大型企业落地[2][3] - 工业AI应用案例:氯碱化工厂通过语音交互实现生产监控与优化,产品合格率达100%,电耗优化方案可实时执行[3] - 高新区(滨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7%,一季度规上工业研发费用63.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7%居全市第一[3][5] 区域智能经济生态构建 - 高新区(滨江)形成完整机器人产业链,覆盖上游芯片、中游整机制造到下游系统集成,代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华睿科技等[4][5] - 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成熟发展,从电子信息技术到智能物联、数字健康等新生态,实现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轮驱动[5] - 人才生态优势显著:企业可"就地取材",如云象商用机器研发团队来自本地企业中控技术、国自机器人[5] 技术出海与国际合作 - 中控技术工业AI解决方案吸引多国客商,展示氯碱工厂智能化改造案例[2] - 四维生态科技AI植物工厂将落地沙特,推动当地农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2]
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挂牌一周年的“破”与“立”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数字化生产转型 - 南方泵业通过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生产自动化、工厂透明化、管理数字化,半成品库存显著缩减,产品出厂一次合格率达100%,交期缩短70% [9] - 南方泵业入选"2024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9] - 华光新材"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建成投产,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75%,生产周期缩短30% [10] - 余杭经开区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100%,培育省市级"未来工厂"数十家 [11] 智能制造项目进展 - 杭州土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万台全地形车智能制造项目建筑主体结顶 [11] - 瑞银电子先进数智化绿色制造基地项目正式投产 [11] - 杭州优尼克消毒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万立方米智能灭菌系统项目基本完工 [11] 招商引资成果 - 余杭经开区2024年外出考察57次,拜访涉外企业99家,引进优质项目51个,总投资额超290亿元 [14] - 2025年一季度集中签约五大生态圈优质项目15个,总投资额达45.15亿元 [14] - 招商聚焦"一智三新"(智能制造、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芯机能(芯片、泛机器人、数字能源)产业赛道 [12] 产业集群发展 - 新装备产业依托南方泵业等链主企业和瑞银电子、优稳自动化等关键支撑企业形成产业链 [13] - 新材料产业形成以华光新材、和顺科技、卡涞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高可靠性产业集群 [13] - 新能源产业聚集杭州比亚迪、吉利晶能微电子等行业头部企业 [13] 企业服务案例 - 宁波海斯曼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余杭经开区"全周期精准服务"表示认可,组建跨部门服务专班,定制"一企一策" [16] - 招商推介会后多家企业明确入驻意向,认可余杭经开区营商环境 [18]
在规划中看见“吴越名城·幸福临安”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临安发展规划 战略定位与空间格局 - 临安定位为杭州六大"辅城"之一 承担疏解主城功能 类似上海松江新城 [6] - 构建"山林环抱 田园镶嵌 一城两圈 魅力轴带"空间格局 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发保护体系 [7] - 四大发展定位:杭州都市新城区 创新策源集聚区 吴越文化魅力区 生态富美示范区 [7] 产业布局与创新驱动 - 划定超2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规模底线 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 [8] - 形成"一个策源地 两个产业副中心 一个主承接平台"产业布局 青山湖创新圈为核心引擎 [8][9] - 2024年腾拓产业空间2345亩 盘活"三块地"6587亩 推动工业上楼和产业高精尖化 [9] - 粤浦科技主体结顶 工创园暾澜南区投用 新增高端产业载体 [9] 交通体系升级 - 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通车 全长31.48千米 促进东西区域协同 [10] - 规划"一横三纵"交通廊道 新增杭临绩高铁 杭徽复线高速 合温高速 [11] - 构建"两高两快四主三次"跨区道路网 强化与杭州主城衔接 [11] 公共服务配套 - 规划新增4所高中 在青山湖科技城等区域补充基础教育设施 [12] - 新建青山湖科技城综合医院 预留多处医疗用地 [12] - 建设青山湖文体中心 艺术活动中心等区级文化设施 [12] - 加密公园绿地网络 实现300米见绿 500米见园标准 [13] 城乡协同发展 - 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7宗30.4亩 成交金额1841万元 [17] - 天目未来谷项目划定475亩开发边界 带动农创客和民宿发展 [16] - 探索集体土地入市 通过多田套合等路径优化乡村资源配置 [16] 历史文化与生态保护 - 落实64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打造生态富美示范区 [15] - 建设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 保护净土寺遗址等历史遗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