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搜索文档
科大智能实控人拟减持 扣非连亏5年去年转正为0.1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31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黄明松持有公司股份191,365,862股,占总股本24.59%,计划减持不超过23,348,400股(占总股本3%)[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90日内不超过7,782,800股,占比1%)和大宗交易(90日内不超过15,565,600股,占比2%)[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计划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实施[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2021年向11名特定对象发行56,480,144股A股,发行价11.0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6.258亿元,净额6.157亿元[2] - 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8月25日到账,并采取专户存储管理[2]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明松现任董事长、总裁,并兼任上海复科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槟果资产管理的董事职务[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7.39亿元,同比下降11.72%,归母净利润7003.53万元,同比扭亏(2023年亏损1.28亿元)[3][4] - 扣非净利润1608.15万元,同比改善110.20%(2023年亏损1.5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9亿元,同比大增387.48%[4] - 2019-2023年连续五年亏损,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34.42亿元,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3][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7%,较2023年-7.75%显著提升,基本每股收益0.09元(2023年为-0.16元)[4] 资产负债结构 - 2024年末总资产48.88亿元,同比下降10.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48亿元,同比微降0.11%[4] - 2021年末总资产曾达64.70亿元峰值,2020-2024年资产规模呈持续收缩趋势[4][5] - 2019-2021年净资产波动较大,2021年末较2020年末增长33.65%至20.88亿元,但2022年后逐年下降[5]
三孚新科近3年均亏 2021年上市募2.54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24.90% [1][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17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65.79% [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894.8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40.44% [1][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515.91万元,同比恶化185.15% [1][3] - 2025年Q1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32.67% [3][4] - 2025年Q1扣非净利润414.04万元,同比增长154.86% [3][4] 历史财务数据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4.22万元,扣非净利润-3594.67万元 [1][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85.04万元 [1][3]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00.62万元,上年同期为-2296.43万元 [4] 上市情况 - 2021年5月21日科创板上市,发行2304.6377万股,占总股本25% [4] - 发行价11.03元/股,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 [4] - 募集资金总额2.54亿元,净额2.03亿元,较计划少5714.11万元 [5] - 发行费用5134.26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650.94万元 [6] 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集2.60亿元,其中9555万元用于电镀技术产业化项目,1.6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5]
正业科技拟向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4亿 发行价5.86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24
发行方案概述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含本数),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方式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1] - 发行价格为5.8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发行数量不超过68,259,385股(含本数),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1] 发行对象与股权结构 - 发行对象为合盛投资,将以现金方式认购全部发行股份 [1] - 合盛投资目前直接持有公司81,230,361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2.13%,为公司控股股东 [2] - 景德镇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 发行后合盛投资持股比例将提升,但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实际控制人不变 [2] 发行条款 - 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2] - 发行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由新老股东按发行后股份比例共享 [2] - 发行股票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 [2]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之日起12个月 [2] 交易性质 - 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因发行对象合盛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 [2]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2]
大地熊实控人拟减持 近两年营收连降扣非均未超0.1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07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熊永飞计划减持不超过2,289,570股(占总股本2%),其中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717,180股,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572,390股 [1][2] - 实际控制人曹庆香计划减持不超过1,144,780股(占总股本1%),其中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各减持不超过572,390股 [1][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1日至10月17日,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2] 减持规则与股份来源 - 集中竞价减持在公告发布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进行,90日内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 [2] - 大宗交易减持在公告发布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进行,90日内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 [2] - 熊永飞当前持股41,621,026股(占总股本36.36%),其中IPO前取得29,227,026股 [3] - 曹庆香当前持股6,429,108股(占总股本5.62%),其中IPO前取得4,269,108股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下降7.79%,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14.30亿元,2022年21.19亿元) [4][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187.34万元,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4280.59万元) [4][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702.53万元,同比改善(2023年亏损5394.30万元)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7亿元,同比下降36.27% [4][5] 公司上市与募资情况 - 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28.07元/股,募资净额5.02亿元(原计划3.52亿元) [5][6] - 募资用途包括年产1500吨汽车电机磁体项目、研发中心及补充营运资金 [6] - 2022年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60元并转增0.40股,总股本增至113,089,200股 [6]
强瑞技术大股东拟减持 2021上市净利增长不同步现金流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07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强瑞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强瑞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3,102,825股,占总股本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时间窗口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 减持目的包括偿还银行贷款、改善财务结构及股东个人资金需求 [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强瑞控股持股38.50%,一致行动人尹高斌、刘刚、强瑞投资分别持股8.93%、7.12%、3.16%,合计控制57.71%股权 [2] IPO及募资情况 - 2021年11月10日创业板上市,发行价29.82元/股,发行1847.17万股(占总股本25%),募资总额5.51亿元,净额4.93亿元 [2] - 实际募资净额超原计划1.17亿元,原计划募资3.76亿元用于扩产、研发等项目 [2] - 发行费用5734.57万元,其中国信证券保荐承销费3981.13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67.09%;归母净利润9754.77万元,同比增长74.99% [3][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9214.87万元,同比大增142.8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39.99万元,同比激增343.82% [4] - 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8.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9% [3][4] 分红及转增方案 - 2024年拟每10股派现6元(含税),合计派发4433.20万元;每10股转增4股 [4]
三美股份实控人拟减持不超568万股 2019上市募1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04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胡荣达计划减持不超过5,684,819股,占总股本0.9312%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9日至10月18日 [2]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来源为集中竞价交易取得 [2] 股东持股情况 - 胡荣达直接持股230,913,959股,占总股本37.8250% [2] - 一致行动人胡淇翔持股103,738,226股,占总股本16.9929% [2] - 武义三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8,937,288股,占总股本8.0162% [2] - 胡荣达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83,589,473股,占总股本62.8342% [2] 公司上市情况 - 2019年4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格32.43元/股,发行数量59,733,761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193,716.59万元,净额181,289.60万元 [3] -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张海峰、王海涛 [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用于多个项目包括江苏三美2万吨1,1,1,2-四氟乙烷改扩建及分装项目等 [3] - 其他用途包括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3] - 发行费用不含税金额合计124,269,869.23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94,329,549.44元 [3] 权益分派情况 - 2019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436,056,455股为基数 [4]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共计196,225,404.75元 [4] - 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40股,共计转增174,422,582股 [4] - 分配后总股本增至610,479,037股 [4]
中信证券两家分公司被责令改正 从业人员提供测评答案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3:48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30日讯 证监会网站日前披露了关于对中信证券(600030)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经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存在从业人员向客户提供投资知识 测试或开户知识测评答案、向客户返还业绩奖励、向未和公司签订投顾协议的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违规 行为,反映出该分公司对所辖分支机构合规管理不到位,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 规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66号修正)第三条、第四条的规定。 根据《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66号修正)第三十二条第一款 的规定,浙江证监局决定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 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证监会网站同日披露的关于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显示,经查,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存在从业人员向客户提供投资知识测试或开户知识测评答案、向客户 返还业绩奖励、向未和公司签订投顾协议的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违规行为,反映出分公司投资者适当性 管理、内部控制和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不到位,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 法》(证监 ...
森远股份原实控人本月减持套现7421万元 净利连亏4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3:44
森远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1月24日,公司控股股东由郭松森变更为中科信控,公司实际控制人由郭松森变更 为无实际控制人。 2021年至2024年,森远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3亿元、-2.45亿元、-1.15亿元、-4987.83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98亿元、-2.62亿元、-1.77亿元、-7908.88万元。 | | 2024 年 | 2023 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2 年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元) | 226, 802, 636. 73 | 198, 346, 572. 47 | 14. 35% | 203, 949, 044, 55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 | -49, 878, 250. 71 | -114, 666, 796. 85 | 56. 50% | -244,853, 209. 26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 -79, 088, 818. 47 | -176,594,880.64 | 55.21% ...
职业弹幕首次遭罚,商家不要再动“歪脑筋”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3:19
"7天暴瘦10斤""喝酒夜宵也能瘦"……近日,北京某公司雇人在直播间发布此类弹幕,夸大产品减肥效 果,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0万元罚款。这起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引 发关注。 10万元罚单的开出,不是整治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前,"职业弹幕人"呈现出产业化、规模化的特 点,从定制话术模板、批量注册账号,到定时发送弹幕,黑灰产团队提供"一条龙服务"。显然,要 让"职业弹幕人"彻底退场,仅靠一次处罚远远不够,还需要监管长出更锋利的"牙齿",平台主动承担起 责任、强化内容审核。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间重归真实与诚信。 "泼天的富贵"不会凭空而来,真诚才是永远的"流量密码"。能穿越屏幕打动消费者的,从来不是天花乱 坠的推销话术,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价值。直播间的虚假宣传越少,直播经济的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健 康。(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虚假弹幕,危害不小。许多消费者网购时,习惯看看用户评价、售后反馈,却没料到"好评"背后另有玄 机。直播间的"职业弹幕人"信口雌黄,不断释放烟雾弹,刻意营造出火爆抢购的假象,令消费者冲动之 下"剁手",最终买到与宣传不符的商品。 涉事商家不讲诚信,"职业弹 ...
淘宝天猫正式上线真实体验分,全平台超120万活跃商家达4.8分高分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3:02
淘宝天猫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 新版评价体系基于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大维度建立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并与搜索、推荐、营销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 [1] - 消费者可在商品详情页、店铺首页等位置直接查看店铺评分辅助决策 [1] - 截至生效日平台已有120万店铺评分高于4.8分的高分商家 [2] 商家运营改善案例 - 欧莱雅通过线上自助服务提升售后效率 [2] - 阿迪达斯通过产品链路升级改善换货体验 [2] - 三只松鼠运用智能退款工具实现极速售后处理 [2] 评分考核指标 - 商品质量维度考核首次品退率和商品差评率 [7] - 物流速度维度考核48小时揽收及时率、到货时长和物流异常率 [7] - 服务保障维度考核旺旺响应率、满意度、退款时长和平台求助率 [7] 平台支持措施 - 上线商家后台诊断与提升建议功能,提供量化改进方案 [4] - 对高分商家在搜索推荐等核心场域给予流量扶持 [5] - 已投入百亿规模资金通过88VIP券、行业券等形式补贴优质商家 [9] 配套功能与保障 - 上线搜索店铺评分筛选功能帮助消费者选择高分店铺 [7] - 设立违规处置措施防止虚假评分和恶意竞争 [7] - 开通申诉通道允许商家对判罚提出异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