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利部网站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省水利厅组织开展2025年洪水灾害防御演练
水利部网站· 2025-08-05 22:18
本站讯 7月23日,甘肃省水利厅组织开展2025年洪水灾害防御演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廖赞担任指挥 长指挥演练。甘肃省应急厅、甘肃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应邀参加并指导,厅总规划师主持演练。 本次演练立足水旱灾害防御,以《甘肃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为依据,采用桌面推演与现场 实战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山洪灾害防御"四预"能力建设、河流洪水风险图编制、水库汛期调度计划及涉 河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方案,模拟"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某场次强降雨导致甘肃省多地发生山洪灾害、多 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部分在建水利工程发生险情,省、市、县水务部门和基层防汛人员积极防御、有 效应对,保证了河道、水库行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演练设置会商研判、山洪灾害防御、水 库防洪调度、河流洪水防御及在建水利工程险情处置共五个板块。 通过演练,检验了各项应急预案方案和洪水防御"四预"措施的实操性,进一步强化了洪水灾害防御监测 预报、风险分析、会商预警、工程调度及工程险情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演练总指挥部设在甘肃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会商中心,厅防御处、厅办公室、甘肃省水文中心、 厅信息中心及相关项目建设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演。定西市、天水市 ...
湖北省水利厅召开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管能力提升推进会
水利部网站· 2025-08-05 05:20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管能力提升 - 湖北省水利厅召开会议传达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并讨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1] - 会议聚焦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求梳理问题并明确监管方向以提升监管能力[1] - 会议强调需从全面从严治党高度认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杜绝不作为现象[1] 风险防控措施 - 会议要求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压实责任,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2] - 提出强化全过程嵌入式监督,运用智慧化手段深化源头治理和执纪问责[2] - 加强警示教育以确保风险防控常态长效,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2] 参会情况 - 驻厅纪检监察组及厅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3]
宁波市首笔水域指标成功交易
水利部网站· 2025-08-04 15:10
据悉,为破解水域补偿时间跨度长、水域补偿碎片化等实际困难,鄞州区水利局持续深化水域管理体制 机制改革,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印发《鄞州区水域占补指标化管理办法(试行)》《鄞州区水域占补指标 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这项工作还入选了2024年度全省水利重点工作典型案例(改革创新领 域)。 鄞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鄞州区存在不少涉水建设项目。涉水建设项目往往需要占用部分水 域,经常面临同步等效补偿难度大、时间长等问题,影响工程的顺利推进。同时,建设项目因受资金制 约,无法对规划河道进行建设,水域补偿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给水面率的提升带来了困难。因 此,我们开始探索水域管理体制改革,希望能够通过水域的指标化管理,来保证全区水面率不下降、行 洪能力不降低,同时也进一步优化涉水营商环境。" 在推进水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鄞州区结合区域实际走出了一条"金融活水、水域管理双向赋 能"的道路。一方面,鄞州区积极与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结合幸福河湖建设等工作,探索推广"项目 +区域收益"模式,盘活沉睡的"水资源",打通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渠道。另一方面,融资所得资金又可 以为承担水利建设任务的国有企业实施新增 ...
内蒙古发布总河湖长令 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水利部网站· 2025-08-04 15:05
内蒙古自治区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内蒙古发布《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目标到2030年以19条重点"母亲河"为示范建成幸福河湖,到2035年实现全区河湖面貌全面升级 [1] - 方案围绕河湖保护治理、生态价值转化等5项任务提出系统规划,并配套8项体制机制完善举措 [2] 实施目标与范围 - 2030年目标:首批建成19条示范性幸福河湖(覆盖黄河、辽河等五大流域及包头、鄂尔多斯等9个盟市) [1] - 2035年目标:全区河湖保护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达成"河安湖晏、水清鱼跃"等综合生态指标 [1] 重点任务规划 - 五大核心任务:提升河湖安全、维护健康生态、实现清洁美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保护江河文化 [2] - 配套措施:完善河湖长制责任体系、信息化管护、社会参与等8项机制 [2] 保障机制 - 工作模式:构建"党政主导、河长牵头、部门联动、属地负责"机制 [2] - 资金支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体系 [2]
湖北水利部门全力抗旱保丰收
水利部网站· 2025-08-04 11:58
去年出梅以来,湖北遭遇伏秋冬春跨季跨年气象干旱。湖北水利部门发挥水利工程丰枯调剂作用,拦蓄 去年主汛期尾水,为抗击秋冬春连旱储备水量197亿立方米。今年,在后梅雨期主动收尾水,使全省湖 库塘堰总蓄水量由入梅前157.38亿(较多年同期偏少13%)增加至出梅时199.56亿立方米(与多年同期 基本持平),为应对后续旱情合理储备了水源。 期间,湖北省水利厅统筹汉江干支流近20座水利工程以及引江济汉工程实施联合调度,向汉江补水 22.51亿立方米,调度鄂北工程向受水区补水0.82亿立方米,保障了684万亩农田关键期灌溉用水。调度 长江沿线深水闸向灌区引水10亿立方米,全省534处大中型灌区分类提供灌水40亿立方米,成为稳住粮 食生产基本盘的关键一招。 本站讯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夏粮产量数据,湖北夏粮喜获六连增。湖北水利部门坚持"蓄雨 水、引外水、存库水",梅雨期增蓄水量42.18亿立方米,调水补水23.33亿立方米,534处大中型灌区提 供灌水40亿立方米,为全省夏粮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此外,梅雨期间,湖北启动大中型泵站预排抢排涝水10.4亿立方米,有效缩短农田渍涝时间。 当前防汛抗旱形势依然严 ...
陕西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河湖管理工作会暨河湖复苏生态工程调度会
水利部网站· 2025-08-04 09:53
河湖管理工作成效与部署 - 全省河湖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河湖长制管护体系持续完善 水域岸线管控更加严格有序 河湖库清四乱成效显著 河湖管理基础工作有力推进 幸福河湖建设稳步扎实前行[1] - 会议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河湖管理工作会议及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精神 安排部署河湖管理及河湖复苏生态重点工作[1] 河湖治理政策与目标 - 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和六部局《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 坚持流域加区域系统治理 规划加计划有序落实[1] - 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 打造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 以高品质河湖生态环境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河湖长制体系完善措施 - 持续完善河湖长制体系 强化各级河湖长履职任务落实 持续健全河湖长加及河长办加工作机制 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 推进部门协同配合[2] - 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河联合执法联合治理 聚焦阻水片林高秆作物围堤等妨碍河道行洪及侵占水库库容突出问题 持续推进四乱问题清理整治[2] 涉河建设项目与采砂管理 - 严格落实《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推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法治化 认真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与处置的意见》 强化全链条跟踪问效[2] - 持续规范河道采砂管理 严格落实采砂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 严格年度实施方案审批许可 以全省亮剑护河2025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 保持高压严打态势[2] 幸福河湖建设与生态工程 - 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 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协同治理 选择自然禀赋条件好的河湖水系 通过水生态效益激发农业服务业生态休闲旅游等活力[2] - 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持续加快河湖复苏生态工程实施 对照年度重点任务推动水资源调度生态流量管控水土保持等目标如期完成 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的河湖生态保障体系[2] 会议交流与实地观摩 - 会议对抗震减灾河道防溺水等工作进行专题部署 西安市宝鸡市延安市汉中市等4市作发言交流 与会代表实地观摩宝鸡市幸福河湖建设成效[3]
水利部会商部署海河流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7-29 08:10
防汛会商核心内容 - 海河流域永定河、潮白河、泃河、滦河水系多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1] - 潮白河密云水库发生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 [1] - 滦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 [1] - 各河系洪水正在持续演进 [1] 防汛工作部署 -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洪重要指示精神 [1] -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1] - 实现"一个流量、一方库容、一厘米水位"精细调度 [1] - 确保实现"四不"目标: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 [1] 永定河防御措施 - 强化上游洋河洪水总量、洪峰和洪水演进传导监测预报 [2] - 对官厅水库实施控制运用 [2] - 预演分析水库可能拦洪运用水位 [2] - 提前撤离库区洪水淹没线以下人员 [2] - 尽可能规避官厅山峡涨水过程 [2] 潮白河防御措施 - 继续监测预报本轮洪水后续过程 [2] - 充分发挥密云水库拦洪作用 [2] - 提前撤离库区受影响区域人员 [2] - 高度关注密云水库下游沿程堤防、人员密集区等重要风险点 [2] 泃河防御措施 - 精准预测预报后续洪水过程 [2] - 精细控制泃河流域西峪、黄松峪、海子等水库下泄流量 [2] - 充分利用数字孪生平台提前推演水库下游河道淹没风险区域 [2] - 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撤离危险区人员 [2] 滦河防御措施 - 盯紧后续洪水过程 [2] - 精准掌握洪水总量、洪峰 [2] - 联合调度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拦洪运用 [2] - 提前撤离库区危险区人员 [2] - 提前推演水库下游河道风险 [2]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圆满结束 实现腾库迎汛水库排沙生态补水等多赢目标
水利部网站· 2025-07-15 10:03
调水调沙实施情况 -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历时18天 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4820立方米每秒 最大出库含沙量250千克每立方米 [1] - 采取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调控为主 支流故县、陆浑水库下泄清水稀释黄河干流高含沙水流的联合调度模式 [2] - 累计腾库33 6亿立方米 小浪底水库排沙量1 60亿吨 三门峡水库库区净冲刷0 53亿吨 [3] 调水调沙成效 - 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3 1米 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的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至5000立方米每秒 [3] - 向黄河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1 5亿立方米 下泄清水0 43亿立方米稀释高含沙水流 [3] - 下游河南、山东累计引水6 9亿立方米用于抗旱保灌 [3] 组织保障措施 - 加密水文监测频次 增派30多人加强沿线监测 组派4支应急监测队 [2] - 成立调度专班每日滚动会商 精细控制干支流水库下泄流量 [2] - 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压实责任 确保工程和人员安全 [2] 后续工作部署 - 水利部将继续关注黄河雨情水情汛情 科学调度骨干工程 [4] - 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确保黄河安澜 [4]
陕西省水利厅召开2025年全省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现场会
水利部网站· 2025-07-02 12:53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全面落实全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 [1] - 分析研判2025年汛期气候形势,部署防御重点工作,组织观摩铜川市耀州区秀房沟防御体系建设和联防联动演练 [1] - 通报2025年主汛期雨水情趋势预测,宝鸡、铜川、延安、安康、商洛市水利部门作交流发言 [1] 当前防御形势分析 - 气候形势比预期更严峻,山洪灾害防御任务艰巨,需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 [1] - 山洪风险因素日益增多,需高度警惕潜在风险并加快研究解决方案 [1] - 底线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必须坚决守住防御底线 [1] 防御责任与能力建设 - 压实各级防御责任,确保责任链条不断档,监测预警需做到信息"发得出、收得到、看得懂、叫得应" [2] - 提升预案实战效能,实现预警精准触达"最后一公里",确保快速转移机制 [2] - 持续排查隐患,建立风险隐患台账,纵深推动河湖库"清四乱"行动 [2] 联防联控与社会动员 - 加强预警响应联动,确保信息横向覆盖党委、政府及防指部门,纵向实现全覆盖 [2] - 加快重点山洪沟项目建设,科学规划治理项目和监测站网布设 [2] - 严格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肃信息报送纪律,及时复盘查漏补缺 [2] 保障机制与舆论引导 - 将山洪危险区包保责任人履职补贴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激励机制 [2] - 强化舆论宣传,精准投放避险科普知识,营造"全民防灾、群测群防"氛围 [2] -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合力 [2]
水利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务院国资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水利部网站· 2025-07-02 01:20
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政策背景与适用范围 - 政策旨在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依据《水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制定 [2] - 适用范围包括河流、湖泊及水工程(水库、水电站、闸坝等)的生态流量管控,小水电站按已有规定执行 [2] - 管理原则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落实责任、严格监管 [2] 管理职责分工 -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河湖生态流量管理,流域管理机构负责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及跨省河流的管理 [3] -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湖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参与管控指标确定 [4] - 各级河长湖长需落实生态流量管理责任,相关部门需保障水工程生态流量泄放设施运行及科研投入 [5][6] 管控指标确定 - 生态流量管控指标需科学论证,综合考虑水资源条件、气候、生态保护需求等因素,平原河流可灵活按需确定 [7] - 流域管理机构拟定大江大河管控指标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区域指标并备案 [8] - 管控指标可因国家战略调整、水资源重大变化等情形按程序调整,地方调整需征求上级及流域机构意见 [9] 水工程生态流量管理 - 新建水工程需在前期研究中提出生态流量泄放目标,纳入项目文件并接受审查 [10] - 已建工程需按批复文件执行生态流量泄放,未达标设施需改造,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国企落实 [13] - 特殊情况下(如干旱、洪水、工程检修)可调整生态流量泄放,需备案或申请并抄送主管部门 [14] 监测与预警机制 - 流域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建立生态流量监测体系,水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监测数据真实性并保存至少5年 [16][19] - 水利部建立全国生态流量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归集共享,流域和省级数据需接入该平台 [20] - 预警机制需明确等级、阈值及应对措施,流量不达标时需发布预警并启动响应 [21][22] 监督与评估 - 流域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定期统计生态流量达标情况,重大问题提请河长协调解决 [23] - 对未达标问题需通报整改,上级部门可调查并建议追责,执法部门需加强违法行为查处 [24][25] -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评估全国管理情况,对问题地区采取约谈等措施督促整改 [26] 实施与附则 - 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