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利部网站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成果“双馆”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水利部网站· 2025-05-10 10:04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江西水利成果展示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数字中国建设最新成果,江西省水利三大创新成果"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数字孪生赣抚平原灌区""数字孪生潦河水网平台"亮相水利部馆与江西馆 [1] - "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建设"十大样板工程",实现高精度数字化映射及"5G+北斗智能监测系统",创新运用三维有限元算法实现设备健康诊断与预测性维护,推动运维模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在赣江流域防洪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数字孪生赣抚平原灌区"打造"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依托智能模型实现灌溉方案5分钟生成、3天精准预报,显著提升灌区配水效率和节水成效 [1] - 数字孪生潦河水网整合无人机、AI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开发防洪"四预"体系,构建三级水资源调配范式,借助AI大模型赋能工程安全预警机制,打造省级水网数字化建设"江西样板" [1] 江西省水利厅数字化战略规划 - 江西省水利厅将数字孪生水利作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实施路径之一,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多措并举筹措资金,加大数字孪生水利投入,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水利数字化基础 [2] - 推出服务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一批智能业务应用,加快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 - 下一步将加快"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加强北斗、遥感、AI、测雨雷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水利"行动,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 [2]
李国英率国家防总检查组检查湖南湘江、资水流域防汛备汛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5-09 02:13
防汛工作部署 - 国家防总检查组赴湖南检查湘江、资水流域防汛备汛工作,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 [1] - 检查组深入湘江流域湘潭、株洲、衡阳、永州城市堤防以及支流耒水东江水库、干流老埠头水文站,资水流域邵阳城市堤防、干流犬木塘水库、柘溪水库,洞庭湖区长春垸等地,详细了解雨水情监测预报、流域防洪工程调度、堤防巡查防守等情况 [1] 防汛措施与体系建设 - 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网、水文站网"三道防线"耦合贯通的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在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高风险区域优先布设 [2] - 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流域水工程科学调度、统一调度、联合调度、精准调度 [2] - 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统筹水库库区、坝体和下游防洪安全,强化防洪库容和库区管理,开展水库库容曲线复核,加快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 [2] 防御工作重点 - 加快健全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防御工作体系,紧盯薄弱环节、突出防御重点,把责任、措施层层解构到最小单元 [3] - 着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精准划定风险点位及区域,压紧压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和人员转移"五个关键环节"责任 [3] - 加强中小型水库、病险水库、重点圩垸堤防安全度汛管理,做好超标准洪水防范应对准备,落实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 [3] - 重点关注在建工程、穿堤建筑物、险工险段、迎流顶冲段等关键部位,加强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3]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全面完成
水利部网站· 2025-05-08 09:40
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 - 小浪底水利枢纽和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全面完成 涉及山西河南两省8县(市、区) 划定管理范围320 6平方公里 保护范围385 6平方公里 [1] - 该划定工作对加强枢纽运行和水库管理 保障库容安全 枢纽安全 促进枢纽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1] 工作推进与协调 - 小浪底管理中心高度重视划定工作 前期已办理工程管理区 库区永久征地范围土地证 并完成水库管理范围界桩埋设 [2] - 小浪底和西霞院库区涉及河南山西两省4市33个乡镇189个行政村 地域范围广 人口密度高 社会经济活动集中 协调工作难度大 [2] - 管理中心制定划界报告 与两省水利厅 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对接 先后10余次研究会商 解决工作难点 [2] - 2024年2月和2025年4月 两省分别通过审核并公告 标志着划定工作全面完成 [2] 未来管理计划 - 小浪底管理中心将强化库区安全管理 深度应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成果 持续提升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 [3] - 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枢纽效益充分发挥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
湖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座谈会
水利部网站· 2025-05-07 15:49
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 2024年湖南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39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 [1] - 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63%,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1] - 完成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慈利县),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1] 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 强化预防保护:严格审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加强全流程闭环监管和信用评价 [2] - 推进生态治理:重点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协同治理项目 [2] - 提升基础能力:落实空间管控,增强监测能力并推进数字化建设 [2] - 深化创新机制:探索投入循环模式,加强科技创新与示范创建 [2] 会议参与情况 - 湖南省水利厅相关部门、各市州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负责人参会 [3]
海河水利委员会持续推进中丹地下水项目国际合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5-07 13:56
本站讯 为巩固拓展中丹战略行业合作地下水管理项目二期(以下简称"中丹项目二期")合作成效,交 流探讨项目三期合作意向,4月27日,海河水利委员会在天津召开中丹地下水管理项目座谈会。海河水 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正司级)户作亮出席会议。 海委节水处、国科处、水文局、科技咨询中心、龙网公司等部门单位相关人员及出访代表20人参加会 议。 会上,项目参与单位汇报了海委中丹项目二期合作进展成效及关于项目三期的合作意向,访学人员分享 了赴丹麦交流出访的学习体会,会议充分讨论提出了项目三期初步合作建议,拟围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 补示范研究、地下水监测及建模技术应用培训、地下水储备管理等方面强化与丹方交流合作。 中丹战略行业合作地下水管理项目是中国水利部与丹麦环境和食品部的重要双边合作项目,旨在应对地 下水超采问题,开展技术交流与试点研究。海委2016—2018年参与中丹项目一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 果。2023—2025年参加中丹项目二期合作,聚焦地下水回灌技术研究与示范、地下水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依托中丹项目二期合 作,海委选派11人赴丹麦交流培训 ...
海河水利委员会召开加快完善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实施方案前期工作推进会
水利部网站· 2025-05-07 13:48
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 - 海河水利委员会召开会议推进《加快完善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实施方案》前期工作,强调落实水利部要求并细化任务清单[1] - 《实施方案》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旨在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1] - 海委会同流域各省建立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已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会议提出抢抓超长期国债资金和"两重"政策机遇,统筹推进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2] - 要求加快2025年拟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要素保障以推动项目尽早落地[2] 实施机制与责任分工 - 明确"中央统筹、流域协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求主动认领任务并解决工程难点[2] - 强调强化已开工项目的建设管理,包括进度控制、资金规范使用及严格工程验收标准[2] 参与单位 - 海委总规划师及流域各省水利部门规划计划负责人参会,协同推进工作[2]
海河水利委员会编制完成现代化水文测站典型设计
水利部网站· 2025-05-07 13:32
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现代化建设 - 海河水利委员会编制完成《海委现代化水文测站建设方案典型设计》,为"十五五"及未来水文测站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路线和典型案例 [1] - 《典型设计》以"需求牵引、因站施策,先进实用、统一标准"为原则,目标是建设具有海河流域特色的高标准现代化水文测站 [1] - 设计目标包括实现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测报和智能化运行,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 [1] 水文测站分类与监测方案 - 将水文测站划分为山区型、平原型、渠道型和闸坝站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水位、流量、降水、蒸发、水质、泥沙等要素监测方案 [2] - 设施设备配置方案需满足《海河流域现代化水文测站技术指南》,体现现代化元素 [2] - 目标实现要素采集全自动、监测量程全覆盖、信息传输多通道、基础设施高标准、监测成果可视化、测站管理智能化 [2] 测站管理模式与未来规划 - 加快推进"自动监测、无人值守、驻巡结合"的测站管理模式 [2] - 下一步将结合《典型设计》,"一站一策"开展"十五五"水文测站现代化建设前期工作 [2] - 为构建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
江西省水利厅举办涉水、节水主题沙龙活动
水利部网站· 2025-05-07 08:35
行业活动与政策导向 - 江西省水利厅举办主题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共筑江西涉水、节水产业新生态"的沙龙活动,聚焦涉水新型产业链发展 [1] - 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作《城乡供水产业链构建与发展思考》报告,并组织专家、企业、高校及行政机关代表交流产业链弱项、堵点及发展机遇 [1] - 江西省水利厅厅长罗传彬提出涉水新型产业链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联动"理念,通过协同推动产业链改进与完善 [1] 产业发展战略 - 江西省计划以"1+3"涉水新型产业体系为核心,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产业体系完善 [2] - 重点任务包括打造全国涉水新型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江西样板",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保障国家水安全 [2] - 发展路径强调"三链协同、四化融合",需加强规划引领、产业生态催化、资源整合及人才引进 [2] 创新与协同机制 - 沙龙活动通过多方思想碰撞启发产业链发展思路,探索可全国推广的模式 [1][2] - 江西省要求政策上下贯通、行动同频共振,强化协同保障以凝聚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2]
江西省四部门联合出台建立健全农业节水五项制度体系行动方案
水利部网站· 2025-05-07 08:35
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 - 江西省水利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的行动方案(试行)》,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作 [1] - 农业用水占江西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5%左右,是节水最大潜力所在 [1] - 方案聚焦五项制度体系:科学灌溉、用水计量、农业水价、节水市场、技术与服务 [1][2] 科学灌溉制度体系 - 加快全省灌溉试验站网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 [1] - 做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水平 [1] - 制定精准灌溉制度,为农业节水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1] 农业用水计量监测体系 - 建立与初始水权和精准灌溉决策匹配的计量监测体系 [1] - 强化计量设施管理与评价,提升覆盖面、准确性和实用性 [1] - 实现农业用水"可计量、可监测、可考核" [1] 农业水价政策体系 - 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执行机制,落实精准补贴机制 [2] - 规范计收标准,公布按方价格,建立水价动态调整机制 [2] -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灌区建设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节水市场制度体系 - 合理分配用水权,推进农业用水权市场化交易 [2] - 建立公平水权交易市场,支持用水主体间交易 [2] - 建立节水奖励机制,调动用户节水积极性 [2] 节水技术及服务体系 - 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 [2] - 建立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体系,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 [2] - 构建高效节水灌溉服务网络 [2] 后续实施计划 - 通过政策执行、设施建设、宣传引导完善制度体系 [2] - 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2]
松辽水利委员会扎实开展流域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5-06 21:47
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 - 松辽水利委员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完成2024年度松辽流域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 [1] - 取用水信用评价是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精细化管理水资源的关键举措 [2] 信用评价工作机制 - 制定《松辽流域取用水领域信用监管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规则、程序、结果应用等,建立信息收集认定、结果公示、申诉处理等机制 [2] - 组建专门工作小组对取水单位信用等级开展评定工作 [2] - 充分汇集松辽流域取用水管理平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统筹考量流域内相关省区2024年度取用水行政处罚情况 [2] 评价实施过程 - 评价对象为松辽流域76个非农业取用水户 [2] - 初评结果通过松辽委门户网站公示并通知取水单位,保障知情权和监督权 [2] 未来工作方向 - 强化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3] - 加强信用等级分级分类监管,引导取用水户依法依规取用水 [3] - 持续提升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