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镇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今昔泰山湾
镇江日报· 2025-05-18 07:41
大运河镇江段历史与现状 - 大运河镇江段位于江南运河最北端,地势高耸,丹徒区辛丰镇泰山湾河段地面标高33.6米,为江南运河最高处,因河床高、水位浅、多河湾,古时行舟困难,被称为"江南屋脊" [1] - 古代纤夫是保证舟船通行的重要职业,通过拉纤解决船只搁浅或险滩问题,直至近代逐渐消失 [1] -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5次重大整治,1958年对泰山湾等9处大急弯裁切,重新开挖约10公里河段,缩短航程并提升安全性 [1] 古代航运挑战与治理 - 古时大运河镇江段因"地高水浅"常面临水源危机,潮枯水落导致船只受阻,泥沙淤塞问题严重,官府治理效果有限 [2] - 明代至清代画家(如王翚、钱谷、吴大澂等)的多幅作品均描绘泰山湾纤夫拉船场景,反映历史航运困境 [2] 现代改造与航运升级 - 当前大运河镇江段经综合改造后焕然一新,泰山湾河段从"水涩难行"变为"水上高速",木船被大型机动船取代 [2] - 辛丰镇街市跨运河大桥林立,高速铁路桥与机动船航运形成现代化交通网络,黄金十字水道功能显著提升 [2]
马明龙主持召开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凝心聚力加快建设产业强市科技强市
镇江日报· 2025-05-18 07:30
5月15日,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 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科技委第一次、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今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任务,加快建设产业强市、科技强市,为全省挑大梁作出更多镇江 贡献。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马明龙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可可出席。 会议要求,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领导再完善、制度创新再强化、能力作风再提 升,凝心聚力打好"整体战",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书写在镇江大地 上。 副市长尹卫民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相关会议精神并作工作部署。 会议审议了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工作要点等文件。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丹阳市、 镇江高新区、江苏大学作交流发言。 市领导张娟、王成明,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记者 胡建伟) 会议充分肯定近年来全市科技创新事业取得扎实成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 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 行动指南。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 ...
在镇高校退役军人 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创新模式打造“从军营到校园”全链条保障
镇江日报· 2025-05-17 07:30
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 - 镇江市8家在镇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授牌,包括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等[1] - 当前在镇高校共有退役士兵大学生和退役军人教职工近2000人[1] - 服务站建设旨在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保障,加强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1] 试点经验与成效 - 年初在南师大中北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先行试点,采用"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原则[1] - 南师大中北学院构建"一站一微一岗一家"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系统化、专业化水平[1] -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生服务中心整合资源,实现服务"零距离"(送服务、政策、关怀、岗位)[1] 创新服务模式 - 推广"1+3+X"工作模式:1个服务站+3个阵地(思政之家、职工之家、民兵之家)+X个延伸平台(如学业帮扶工作室、就业创业微驿站等)[2] - 建立"一站式、全链条、零距离"服务机制,覆盖权益维护、国防教育、志愿服务等领域[2] - 计划通过"高校服务站-二级学院微驿站-班级宿舍服务岗"三级平台深化服务内涵[2] 未来规划 - 重点完善服务站运行管理和作用发挥机制,目标建成退役士兵大学生的温馨家园[2] - 服务站建设旨在服务国防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
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以高质量规划编制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用更优质服务吸引青年人才逐梦镇江 马明龙主持并讲话
镇江日报· 2025-05-17 07:19
镇江"十五五"发展规划 - 强调准确把握镇江"十五五"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加强统筹谋划和系统研究 [1] - 坚持谋一域和谋全局相结合 统筹做好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1] - 坚持抓当前和谋长远相贯通 谋深谋实发展方向路径、目标任务、重点抓手 [1] -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 - 突出"开门编规划" 吸收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专家建议、调研成果 [1] 青年发展与人才吸引 -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 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2] - 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解决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的"急难愁盼" [2] - 提升服务水平 发挥青年创新创造潜能 [2] - 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逐梦镇江、圆梦镇江 [2] 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 - 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安全管理措施落地 [2] - 突出重点场所、重点领域 全面排查消除风险隐患 [2] -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 -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应对旱涝急转和极端天气 [2] -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
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市委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马明龙主持并讲话
镇江日报· 2025-05-17 07:19
外事港澳工作方向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 [1] -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一思想和行动到党中央决策部署 [1] - 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确保外事港澳工作正确方向 [1] 工作重点 - 深化经贸合作,广泛开展人文交流,营造良好环境 [1] -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1] - 加快形成外事港澳工作"一盘棋"格局 [1] 会议内容 - 传达学习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会议和省委港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2] - 听取外事和港澳工作汇报,研究2025年《工作要点》 [2]
只进“一扇门” 巧解“千千结” 镇江高新区打造群众身边的“解忧杂货铺”
镇江日报· 2025-05-16 07:51
社会治理创新 - 镇江高新区整合多部门资源建成"区街合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涵盖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12个部门[2] - 该中心采用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模式,累计受理化解矛盾纠纷1798件,综合化解率达99%[2] - 创新设立"12345"线下服务窗口,累计解决疑难纠纷61条,综合满意率达100%[3] 服务效能提升 - 通过"五方七步议事法"、"警网融合"前哨站等特色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3] - 构建新型"公调对接"机制,闭环处置110非警务类警情35件[4] - 矛盾纠纷化解周期明显缩短,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2] 多元解纷机制 - 试点"6+2+N"涉企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微平台,促进企业依法经营[4] - 探索"调解+仲裁"衔接机制,规范纠纷治理模式[4] -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机制,强化企业司法保护[4] 民生问题解决 - 成功处理教职工楼墙体开裂投诉,通过多部门联动确定责任主体并完成修复[2] - 持续优化12345热线流程,推动群众诉求实质解决[3] - 目标实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4]
马明龙调研推进省市重大产业项目时强调强化项目攻坚 提升项目质效 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镇江日报· 2025-05-16 07:29
市委书记调研产业项目 - 市委书记马明龙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强市不动摇 强化项目攻坚力度 着力提升项目质效 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 - 要求优化重大项目推进机制 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保障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2] - 强调要加强实地走访 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擦亮"镇合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2] 句容凯米膜分离膜设备项目 - 项目主要从事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 分三期建设 全部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400套分离膜设备的产能规模 [1] - 目前部分厂房已建成 市委书记希望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 探索研发平台建设 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1] 句容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 - 项目一期厂房已建成 部分设备已进场 全面达产后可年产2000张G8.6代AMOLED通用金属掩膜版及20万条高精度金属掩膜版 [1] - 同时可年产5万吨镍基精密合金和8吨OLED有机发光材料 产品技术含量高 发展前景好 [1] - 市委书记建议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1]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 项目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 安装6台单机容量22.5万千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 [2] - 全部投产后将为江苏电网增加135万千瓦调峰容量 目前3号机组已投产运行 4号机组在调试中 [2] - 5号和6号机组将在今年投产运行 项目推进迅速 [2]
镇江长护险即将“扩围” 城乡同享,为更多家庭破解“照护难”
镇江日报· 2025-05-15 07:25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成效 - 镇江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重度失能家庭提供"医养护"融合服务新模式,典型案例显示一个家庭3位失能成员每人每月获得3次专业助浴服务[1] - 专业护理团队采用"两名护理员加一名医护"配置,每次服务携带专业设备并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同时提供每人每天10元的亲情护理补助[1] - 截至4月底该制度已覆盖3306位重度失能人员,累计为家庭减负超3200万元,发放亲情补助380万元,提供专业服务近5万人次[2] 服务内容与保障体系 - 制度设置5类保障服务:机构护理、亲情补助、居家护理、基础护理+补助、特色护理(助浴)+补助,针对性解决"照护难""洗澡难"痛点[2] - 全市116家定点护理机构中73家可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所有护理人员需通过严格培训并持证上岗,服务机构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2] - 特色助浴服务已开展3700余次,典型案例显示单个家庭累计获得80次助浴服务及8000元补助[1][2] 制度扩容计划 - 2024年7月1日起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将纳入保障范围,与职工医保参保者享受同等待遇[3] - 该扩容举措旨在惠及更多失能家庭,持续提升重度失能群体生活质量[3]
戴庄建设全省首家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
镇江日报· 2025-05-15 07:14
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建设 - 戴庄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一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为全省首家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 [1] - 基地投资200余万元,于2022年9月启动,2023年5月投运 [1] - 基地分为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和体验中心、研学教室等多个功能区 [1] - 一期工程包括生物多样性展示馆、研学馆和教学馆,占地面积12亩 [2] - 预计每年可吸引5000人次参加研学活动 [2]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戴庄村引进螳螂、青蛙替代农药灭虫,引进水花生甲虫控制杂草,培育土蜜蜂授粉 [2] - 有机稻田动物种类达130种,远超常规稻田的27种 [2] - 和嘉坞生态家庭农场采用生物多样性理念种植,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大大丰富 [3] - 农场采取会员制销售方式,订单式生产,产品被全国消费者接受 [3] - 戴庄村15年前开始探索生物多样性农业和有机种植道路 [3] 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 - 基地将整合戴庄、唐陵、斗门、浮山等村的农业资源、红色资源和特色田园乡村资源 [2] - 与茅山老区红色文化项目合作开发研学课堂,做强研学产业 [2] - 为推动农业与农村资源、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支撑 [2]
句容台泥:智“链”未来 绿“创”新篇
镇江日报· 2025-05-15 07:14
智能化矿山建设 - 公司采用14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作业数据,实现装载、运输、卸载、泊车、充电全流程自动化 [1] - 2020年布局智能化矿山建设,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技术,2022年12月完成验收,实现露天矿山开采、运输、装卸全业务流程智能化覆盖 [2] - 无人驾驶技术使矿山开采作业人员减少7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4%,每吨石灰石运输能耗成本降低约88% [2][3] - 与徐工集团联合攻关露天矿山无人挖机项目,远程遥控挖装效率预计达人工挖装90%,2023年无人驾驶生产运输石灰石473万吨,节约柴油781吨 [3] 环保与固废协同处置 - 利用水泥窑高温优势协同处置废纺织品、废旧轮胎等工业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减少化石燃料消耗 [4] - 开展协同处置飞灰、替代燃料和其他一般固废项目,计划到2030年实现燃料替代30%以上,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4] 新材料与产业转型 - 开发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制造项目,UHPC具有超高强度、耐久性和轻量化特性,被誉为"未来建筑材料" [5] - UHPC储能柜配套储能电池项目,解决电池组安全问题,预计6月投产,成为新质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 [5] - 从单一水泥生产向"水泥、环保产业和新能源"综合体转型,打造水泥产业迭代升级新标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