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宝
搜索文档
一图了解M9级覆铜板产业链
选股宝· 2025-10-28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确定在其新产品Rubin中使用M9级覆铜板 预计将带来显著的市场增量[1] - M9级覆铜板产业链涉及上游原材料 包括石英布 高端铜箔和树脂等关键环节[1] - 多家中国上市公司在相关材料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或已切入国际高端供应链[1][2] 石英布产业链 - 平安电工石英布产品E目标客户送样验证 反馈积极 是国内少数具备Low CTE电子布等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1] - 菲利华研发的超薄石英电子布正处于测试阶段 预计将成为第二增长极[1] - 中材科技生产的石英玻纤布是专为高频高速PCB设计的低介电材料[1] - 中国巨石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布生产企业 年产能达13亿米 优势集中在Low-Dk布和极薄布领域[1] 高端铜箔产业链 - 隆扬电子HVLP5系列超低轮廓铜箔在全球仅有两家厂商能生产 另一家为日本三井化学[2] - 诺德股份产品包括用于AI服务器的RTF等高端电子电路用铜箔[2] - 德福科技在HVLP RTF铜箔领域拟通过卢森堡公司切入英伟达供应链[2] - 铜冠铜箔HVLP4铜箔已完成客户全流程测试 预计2026年量产[2] 树脂产业链 - 世名科技电子级碳氢树脂产能为A股第一 达500吨/年 技术适配M9高端树脂[2] - 东材科技是英伟达GB300芯片封装树脂的独家供应商 M9树脂介电损耗等指标领先国内20%[2] - 圣泉集团电子级碳氢树脂产能扩张 其低介电损耗特性可支撑AI服务器算力提升[2]
【大涨解读】核聚变:人类历史首个聚变发电建成时间确定,行业发展全面提速,已资本开支扩张阶段
选股宝· 2025-10-28 11:17
板块行情表现 - 10月28日核聚变板块整体走强,安泰科技与东方钽业实现2连板,西部超导涨8.28%,永鼎股份涨7.86% [1][2] - 安泰科技是全球可控核聚变装置核心供应商,产品应用于中国EAST装置及国际ITER项目 [2] - 东方钽业参股公司为ITER项目供应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材料的钒瓦产品 [2] - 西部超导是ITER计划低温超导线材的唯一中国供应商,并已完成国内CRAFT项目用超导线材交付 [2] 国内外技术进展 - 日本东京初创公司Helical Fusion宣布在开发聚变反应堆所需的高温超导磁体方面取得进展 [3] - 美国Helion Energy公司为其聚变发电机厂房获得有条件使用许可,为后续建设扫清障碍 [4]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功实现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 [5] - 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5] - 上海超导为南方电网研制的大电流高温超导导体项目提供了全部高温超导材料 [5] - 中科清能研发的3kW@4.5K氦制冷机已安全稳定运行超120小时,将支撑CRAFT设施运行 [5]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国内规划或建设中的核聚变项目总投资金额已超1500亿元,行业进入资本开支扩张阶段 [6] - 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到2040年有望达到约8434.6亿美元,2030至2040年间复合增速约6% [6] - 中国核聚变市场规模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约53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4% [6] 技术路线与成本构成 - 托卡马克为当前最成熟技术路线,其中磁体、真空室等部件为主要成本构成,在ITER中磁体占28%,真空室占8%,真空室内构件占17% [6] - 产业内以超导磁体为主要路线,高温超导材料可提升聚变反应率并推动装置小型化,新型装置正尝试采用二代高温超导材料REBCO [6] 国内主要项目进展 - EAST装置已进入成熟阶段,核心部件招标基本完备 [7] - BEST装置处于中期建设,关键部件招标正在进行,预计2026年底完成交付 [7] - CFEDR项目仍在预研阶段,预计2027年-2029年进入集中招标期 [7] - CRAFT实验平台部分设备已完成招标,正推进磁体、电源及相关系统 [7]
【10月28日IPO雷达】德力佳、中诚咨询申购;大明电子缴款
选股宝· 2025-10-28 08:06
德力佳 (沪市主板) - 发行价格为46.68元,申购代码为732092,总市值为168亿元 [2] - 发行市盈率为34.98倍,同业可比公司包括中国动力、大连重工和杭齿前进 [2] - 公司主营风力发电传动设备,高速传动和中速传动业务占比分别为64.24%和35.76% [2] - 公司在国内风电主齿轮箱市场占有率为16.22%,位列全国第二,是全球风电主齿轮箱核心供应商 [2] - 公司与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中海上风电齿轮箱业务成为未来业绩新的增长点 [2][3] - 近三年营收呈现波动,2024年为37.15亿元(同比下降16.36%),2023年为44.42亿元(同比增长42.92%),2022年为31.08亿元(同比增长76.42%) [3] - 募资投向为年产1000台8MW以上大型陆上风电齿轮箱项目和800台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汕头项目 [3] 中诚咨询 (北交所) - 发行价格为14.27元,申购代码为920003,总市值为7.237亿元 [3] - 发行市盈率为9.69倍,同业可比公司包括招标股份和国义招标 [3] - 公司主营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构成包括工程造价(53.39%)、招标代理(8.01%)、工程监理及管理(14.08%)、全过程咨询(13.54%)和其他技术服务(10.98%) [4] - 公司致力于提供工程造价、招标代理、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及全过程咨询服务 [4] - 根据江苏省造价管理总站统计数据,2021年至2024年公司在江苏省排名分别为第5名、第3名、第5名和第4名 [4] - 公司是工程咨询服务业内较早开展全过程咨询的企业之一,具备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4] - 近三年营收持续增长,2024年为3.97亿元(同比增长19.00%),2023年为3.68亿元(同比增长15.25%),2022年为3.03亿元(同比增长20.21%) [4] - 募资投向为工程咨询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4] 川上股份 (沪市主板) - 发行价格为12.55元,总市值为58.58亿元 [5] - 发行市盈率为17.97倍 [5] - 公司专业提供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解决方案,是我国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领域的领先企业 [5] - 公司拥有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与长安汽车等国内销量前十名的汽车集团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 - 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开发,多功能触摸室内顶灯、新能源触摸式车窗控制总成、新能源车用智能方灯等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 [5]
10月28日早餐 | 证监会推多项市场改革;美股再度大涨
选股宝· 2025-10-28 08:05
大家早上壕! 先看海外要闻: 美股集体大涨,道指收涨0.71%、纳指收涨1.86%、标普500收涨1.23%;特斯拉收涨4.31%、谷歌A涨3.6%、英伟达和苹果至多涨2.81%、Meta、 微软、亚马逊至多涨1.51%。 高通收涨11.09%,公司推出两款人工智能(AI)芯片和机架产品,在数据中心市场与英伟达竞争。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1093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涨168点——创8月28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特斯拉"世界模拟器"来了:1天学习人类500年驾驶经验,擎天柱可共用同款"大脑"。 日本通信公司KDDI株式会社与谷歌(日本)将启动AI媒体搜索工具。 NextEra Energy(公告确认)与谷歌公司在核能领域合作。 英伟达与德国电信计划在德国部署/建设规模为10亿欧元的数据中心。 报道:美国能源部与AMD建立10亿美元超级计算机和AI合作伙伴关系。 报道:亚马逊将宣布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涉及云计算等核心部门。 伦铜创收盘历史新高,首次收于1.1万美元上方。 国内重大事件汇总: 中国资产全线爆发,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大涨超2%;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小鹏汽车、小马智行涨超6%,百度涨近5%,金 ...
创两个月最大涨幅,人民币升值或继续助推资产重估
选股宝· 2025-10-28 07:59
人民币汇率表现与前景 - 境内外人民币周一创下两个月来最大涨幅 [1] - 美元/离岸人民币1个月隐含波动率小幅升至2.7%,为六个交易日以来首次上涨 [1] - 货币宽松加积极财政的共振之下,将继续推升人民币升值 [1] 财政与政策支持 - 中国政府债务成本低于经济增速,政府债务使用效率较高,财政扩张对汇率构成支撑 [1] - 5000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1万亿的与化债相关的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在四季度落地 [1] 宏观市场影响 - 人民币升值将助推中国资产重估 [1] - 在经济边际企稳,流动性较为宽松,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股票市场有望维持牛市氛围 [1] 受益行业分析 - 综合汇兑损益、外币负债、北向持仓和原材料进口四大视角,交运、有色、石化、机械、家电、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有望受益于人民币汇率升值 [1] - 对于航空、造纸众多产品以外币结算,人民币升值时,成本降低,也将增厚利润 [1] 相关公司信息 - 山鹰国际:造纸及包装印刷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 [1] - 华夏航空:公司为独立民营航空公司,长期专注于支线运输 [1]
猪肉反倾销案听证会即将召开,市场供应压力有望减少
选股宝· 2025-10-28 07:32
反倾销措施核心信息 - 商务部将于2025年10月31日召开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案听证会 重点讨论倾销、损害及因果关系 [1] - 商务部已于2025年9月5日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产品存在倾销 决定自2025年9月10日起以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1] - 2024年中国进口猪肉及副产品总量约236万吨 其中从欧盟成员国进口量约112万吨 占比47% [1] 行业影响分析 - 欧盟长期低价倾销相关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 [1] - 反倾销措施落实后进口成本增加将影响进口量 其对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有望减少 [1] - 结合生猪行业反内卷举措的推进 中长期来看国内生猪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1] 相关公司动态 - 牧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生猪屠宰量1141.48万头 同比增长110.87% 产能利用率达78.72% 屠宰经营情况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 [2] - 正虹科技主营业务为饲料产品、生猪养殖及饲料原料销售 公司正按照特定标准进行优质盈利资产的整合 [2]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全国首个低空信息基建规划出炉
选股宝· 2025-10-28 07:19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山东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计划通过十年时间构建“空天地一体、通感算智融合”的智能化、全覆盖、高可靠、高安全的低空通信网络数字基础设施 [1] - 规划明确以无人机制造、航空物流等为重点发展赛道,目标到2027年建成千亿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并构建“两核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1] - 低空经济已迎来从宏观国家产业规划到中观地方补贴,再到微观基建招标和场景打造的纵向落地阶段,当前产业化落地重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及载物场景的无人机应用 [1] 产业化路径与重点 - 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落地的前提,类比“要想富、先修路” [1] - 无人机是当前发展重点,一方面受益于军工放量,另一方面民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逐步打开,无人机是军民融合的重要载体 [1] - 持续看好无人机板块的行情以及相关标的的投资机会 [1] 相关公司业务动态 - 莱斯信息是国内民航空管龙头厂商,发布以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为核心的“天牧”系列产品,并率先树立国内首个省级低空平台标杆——江苏省低空服务管理平台 [2] - 中信海直与青岛地铁集团、青岛蔚蓝空间飞行器公司携手开展低空观光项目 [3]
华为等多个巨头参与,中国快充方案成为全球标准
选股宝· 2025-10-27 22:49
行业标准发布 - 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全球首个通用快速充电标准L1004 [1] - 该标准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华为vivoOPPO等主流厂商共同制定 [1] - 标准融合多种快充技术 实现跨品牌跨设备的快速充电功能兼容 [1] - 标准落地将打破移动终端行业协议壁垒 实现高效快充互通 [1] - 消费者未来可使用一个充电器为更多不同品牌手机平板等设备提供快充体验 [1] 相关公司动态 - 道通科技高端快充及液冷快充桩业务爆发 国际标准化产品切入高端市场 [2] - 绿联科技在充电宝移动电源充电器等快充配件品牌市占率领先 [2] - 绿联科技正积极推进新一代高端快充品类 [2]
天兵科技完成“一箭 36 星”分离试验,我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
选股宝· 2025-10-27 22:49
天龙三号火箭技术突破 - 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于10月24日完成国内首次“一箭36星”分离试验,创下国内应用场景卫星数量最多纪录 [1] - 此次星箭分离系统的关键突破将协同其他技术,使天龙三号在可靠性和成本上达到国际一流标准 [1] - 该技术将为低轨星座组网任务提供可靠、高效、低成本发射服务,助力我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1] 商业航天行业前景 - 商业航天板块迎来“政策面”、“业绩面”和“技术面”三重拐点 [1] - 政策面:十五五规划首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目标 [1] - 业绩面:中国星网今年实现密集组网,垣信已重启发射,组网任务迫切,有望带动上游卫星制造等环节业绩兑现 [1] - 技术面:朱雀三号、力箭二号、天龙三号、谷神星二号等民商火箭首次发射节点临近,国内民商火箭公司加快IPO步伐 [1] - 行业密集催化下,可关注卫星互联网及其配套产业链公司 [1]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陕西华达三大类产品均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助力星网、千帆星座等国家重点重大航天项目 [2] - 中国卫星积极参与卫星互联网在内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主要参与星上部分载荷、太阳电池、地面信关站基带处理设备及各类通信、导航终端产品的研制及配套供货 [2]
英伟达GTC大会召开在即,将重点聚焦物理AI
选股宝· 2025-10-27 22:42
英伟达GTC 2025大会主题 - 英伟达于10月27日-29日在华盛顿特区召开全球技术大会,主题聚焦于"物理AI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1] - 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发表现场主题演讲[1] 物理AI技术趋势 - 物理AI正在重塑机器人训练的底层逻辑,从依赖真实数据的"经验主义"转向基于物理规律的"理性主义"[1] - 英伟达通过全栈技术方案构建了从云端训练到边缘部署的完整生态,推动物理AI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医疗、家庭等场景[1] - 未来具身智能大模型与边缘计算结合,机器人将逐步渗透至人类活动各领域,目标是实现"像人类一样思考,比人类更高效执行"[1] - 物理AI市场空间广阔[1]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索辰科技推出物理AI开发及应用平台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包括物理AI应用开发平台及机器人设计训练平台等[1] - 凌云光的AI能力已广泛渗透至智能器件、视觉系统、智能装备、智能工厂四大业务板块,在消费电子、印刷、新能源等行业形成规模化应用成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