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Q2创十年最大营收下滑,马斯克预警未来几个季度将很艰难,但坚信Robotaxi、Optimus将创造伟大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12:14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核心观点 - 特斯拉Q2业绩表现惨淡,营收同比下降12%,创2012年以来最大单季降幅,略超分析师预期的11% [1] - 公司面临政策突变与关税冲击,预计将经历多个艰难季度,但管理层对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业务保持信心 [2] - 投资者对特斯拉看法两极化,传统汽车业务表现令部分投资者失望,而AI和机器人前景支持者仍保持乐观 [5] 财务数据 主要财务指标 - 营收:225亿美元(同比-12%,分析师预期226.4亿美元)[7] - EPS:0.40美元(同比-23%,分析师预期0.42美元)[8] - 营业利润:9.23亿美元(同比-42%,分析师预期12.3亿美元)[9] - 净利润:13.93亿美元(同比-23%)[10] - 营业利润率:4.1%(同比-2.2个百分点),毛利率17.2%(同比-71个基点)[10] - 资本支出:23.94亿美元(同比+5%)[11] - 自由现金流:1.46亿美元(同比-89%)[12] 细分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16%),剔除监管积分的毛利率15% [13] - 储能业务:营收27.89亿美元(同比-7%)[14] - 监管积分收入:4.39亿美元(同比-26%)[16] 业务发展动态 RoboTaxi业务 - 奥斯汀试点已行驶超7000英里,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15] - 计划几周内大幅扩展奥斯汀服务区域,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 [15] - 预计明年底前该业务将对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15] FSD进展 - 北美地区FSD采用率增长25%,使用FSD车辆安全性比未使用车辆高10倍 [17] - 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用户认知和使用率,强调99美元/月的性价比优势 [17] Optimus机器人 - 第3版设计基本完成,预计年底推出原型,明年初量产 [18] - 目标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目前实验室测试规模显著扩大 [19][20] 政策与成本影响 - EV税收抵免7500美元即将取消,导致本季度美国车辆供应受限 [16] - 关税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其中2/3影响汽车业务),全部影响将在后续季度显现 [16] 能源业务 - 储能业务实现历史最高毛利润,LFP电池工厂年底投产 [22] - 美国电网利用率不足50%,储能可提升能源产出效率 [22] - 第三个超级工厂计划2026年在休斯顿附近启动 [22]
“咱们把这家公司拆一拆”!特朗普透露:曾考虑拆分英伟达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12:14
特朗普政府AI政策动向 - 特朗普签署三项行政命令并发布《AI行动计划》,核心目标是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全球主导地位,为企业提供快速增长环境[3][7][17] - 计划建议改革许可审批流程、简化环境标准以加速AI基础设施项目,并推动美国技术成为全球AI基础[17][21] - 新政策废除拜登政府严格监管框架,取消安全测试和透明度报告要求,设定6个月期限制定新路径[19][20] 英伟达行业地位 - 特朗普曾考虑拆分英伟达以增加AI芯片市场竞争,但发现实施困难因该公司技术领先优势明显[1][4][5] - 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领先优势显著,竞争对手需数年才能追赶[2][5][6] - 特朗普公开赞扬英伟达CEO黄仁勋及其对美国科技投资的贡献[3][6] AI行业影响 - 行政命令要求政府采购的大型语言模型必须保持中立无偏见,可能影响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竞标政府AI项目的公司[7][14] - 行业公司正积极与政府协商,将行政命令视为商业谈判起点而非法律约束[15][16] - 政策放宽监管并扩大数据中心能源供应,将加速美国AI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16][17][21] 法律争议 - 宪法学者质疑"AI中立性"措施的合宪性,认为可能构成基于内容的歧视[11][13] - 第一修正案将知识产权视为言论形式,限制政府针对性打压AI软件[13] - 尽管存在法律疑问,但短期内对主要AI公司业务影响有限[14][15]
搭乘KKV出海“顺风车”:100+中国品牌杀入东南亚黄金商圈“C位”!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12:14
中国零售品牌东南亚扩张 - 中国零售新势力在东南亚市场快速崛起,包括蜜雪冰城、泡泡玛特、KKV等品牌,其中蜜雪冰城已开设约5000家海外门店[1] - KKV作为中国精致生活方式集合品牌,已在越南、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5国开设超过50家门店[4] - KKV采用"高举高打"策略进入东南亚核心商圈,如入驻新加坡中峇鲁购物中心、菲律宾亚洲Mall等黄金地段[2][5][17] KKV海外扩张战略与业绩 - 2024年KK集团在4个国家开设19家门店,2025年7月将覆盖5个国家近50家门店,预计2025年达到150+家[18] - 单店销售表现强劲:马来西亚门店月销800万人民币,新加坡首店月销500万人民币[18] - 海外门店在社交媒体表现亮眼,菲律宾门店相关内容吸引超过2000万用户观看[10] 中国品牌集体出海模式 - KKV通过提供通关、认证、物流等支持,帮助中国品牌解决出海难题,如半亩花田、百雀羚等品牌已通过KKV渠道进入东南亚市场[24][26] - 合作品牌享受零进场费、短账期等优惠政策,降低出海成本[26] - 半亩花田通过KKV渠道在东南亚的单店月均销量超过国内同类门店20%[24] 本地化运营与市场适配 - KKV根据不同国家消费偏好调整品类:菲律宾食品类SKU最受欢迎,越南玩具类SKU人气最高[46] - 采用"一步一场景,一步一品类"的陈列策略,围绕具体生活场景进行选品和布局[29] - 与东南亚商业地产巨头建立合作,如菲律宾SM集团、越南永旺和温康集团[43][45] 未来发展规划 - KK集团计划2027-2028年海外门店达到1000家,带动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37][42] - 旗下调色师THE COLORIST和X11品牌已开始海外扩张[35][37] - 除东南亚外,已布局中东、欧美等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37]
白宫发布“AI行动计划”:放宽监管、扩大能源,加快推动AI发展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12:14
特朗普政府《AI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通过放宽监管和扩大能源供应加速美国AI发展 [1] - 建议暂停对施加过多AI监管的州的资金支持 [1] - 改革许可审批流程、简化环境标准以加快AI基础设施项目 [2] - 使美国技术成为全球AI基础 [2] - 废除拜登政府严格监管框架,制定新政策路径 [3] - 要求白宫AI事务负责人6个月内完成新政策制定 [3] 政策方向与监管调整 - 推动法规回撤,征求企业公众意见识别阻碍AI应用的监管 [4] - 考虑限制监管制度影响拨款成效的州的资助资格 [4] - 要求联邦政府仅与开发"无意识形态偏见"AI模型的公司签约 [4] - 删除风险管理框架中关于错误信息、多样性等内容的条款 [4] - 审查拜登政府时期FTC对AI合作的调查 [15] - 通过"芯片计划办公室"重振美国芯片制造业 [15] 能源与基础设施 - 确保充足电力供应支持高能耗AI数据中心 [11] - 建议稳定现有电网并提升输电系统效率 [11] - 优先发展核能和先进地热发电 [11] - 到2035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占比将达8.6% [12] - 扩大燃煤、天然气和核能使用支持AI发展 [12] - 动用紧急权力维持电厂运营,可能出台更多联邦干预 [12] 对AI公司的影响 - OpenAI、微软、亚马逊被视为大赢家 [16] - 政治盟友指责OpenAI、谷歌等AI模型存在自由派偏见 [13] - xAI等获丰厚联邦合同的AI公司受关注 [14] - 鼓励开发"无意识形态偏见"AI模型的行政命令 [15] - 英伟达CEO出席华盛顿相关活动 [15] 劳动力与研发 - 优先推动技能培训帮助工人适应AI带来的变化 [5] - 提议优先投资理论、计算与实验性研究 [5] - 削减对顶尖研究型大学资助的同时推动AI研究 [5] 政府表态与执行 - 特朗普强调保持全球技术主导地位是国家安全要务 [6] - 签署行政命令支持美国技术全球部署 [7] - 要求政府采购的大型语言模型保持中立无偏见 [7] - 国务卿称政策目标为确保美国树立技术黄金标准 [8] - 白宫AI事务负责人强调创新、基础设施和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9]
黄仁勋密会这家公司:最令人期待的IPO?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8:44
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进行深入会面,讨论中美AI行业现状与未来、大模型创新及全球供应链等议题 [1] - MiniMax的战略方向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代表未来正确方向,可能成为未来最令人期待的IPO之一 [2][3] - MiniMax通过"模型底座能力+应用两条腿"布局,构建AI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和"超级App",其C端产品Talkie已跑通盈利模式 [6][7] - 公司价值观体现为长期主义、技术为本、以人为本,具备将正确事情做对的潜力 [10][11][12] - MiniMax已秘密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目标估值40-50亿美元,拟融资40-50亿港元 [13] 战略方向 - MiniMax自成立之初即明确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而非短期商用或垂直细分领域 [3][4] - 在ChatGPT爆发前即全力投入大模型,是国内极少数早期All in AGI的公司 [5] - 布局"模型底座能力+应用两条腿",核心目标是构建AI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和"超级App" [6] 商业模式与产品 - C端产品Talkie采用"角色创造+AI陪伴+虚拟互动"设计,截至2025年全球用户超1亿,月活1100万,收入贡献占比最大 [7] - Talkie主要付费用户来自美国、英国等海外市场,付费意愿强,形成"用户数据–模型进化"的飞轮 [7] - 产品未稳定前不急于商业闭环,前期以免费功能拉用户,体现战略克制 [11] 公司价值观 - **长期主义**:创业初期集中资源搞基础模型研发,2022~2023年大模型研发占比超80% [11] - **技术为本**:从底层能力构建入手,管理团队技术出身,CEO闫俊杰为深度学习专家,拥有100+篇顶会论文、1万+引用 [12] - **以人为本**:产品哲学强调"AI不是替代人,而是理解人",Talkie、星野聚焦日常陪伴和内容共创 [12] 组织能力与挑战 - 创始团队技术背景强,但需从"精英技术者"向"系统组织者"进化 [16] - Talkie海外用户占比高、变现能力强,但尚未形成全球品牌认知壁垒 [14] - AGI是超级马拉松,需超长耐力与极强信念应对商业焦虑、技术波动、监管不确定等挑战 [15] 资本市场动态 - 已秘密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目标估值40-50亿美元,拟融资40-50亿港元(约5-6.4亿美元) [13] - 上市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UBS等知名投行 [13]
就在今晚,特朗普将宣布《AI行动计划》,“以胡萝卜为主,而非大棒”?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8:44
特朗普政府AI政策蓝图 - 特朗普政府即将发布《AI行动计划》,围绕基础设施、创新和全球影响三大支柱展开,强调激励措施而非严格监管 [1] - 计划将伴随三项行政令,针对"觉醒AI"、促进技术出口及简化数据中心建设流程 [1] - 政策与前总统拜登政府形成根本性转向,采取"胡萝卜而非大棒"策略 [1] 基础设施建设 - 改革许可规则以简化数据中心建设,推动电网现代化并增加新电力来源 [2] - 特朗普政府已推动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及920亿美元能源/数据中心投资(谷歌、Coreweave、黑石集团参与) [2] - 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保障AI技术安全部署 [3] 创新导向政策 - 移除繁文缛节,阻止各州监管AI(虽象征性较强) [4] - 撤销拜登"AI护栏"行政令,副总统万斯公开抨击"过度监管" [4] - 限制联邦AI资金流向严格监管州,要求联邦通信委员会审查违规州法规 [4] 全球竞争策略 - 强调向全球传播美国AI技术 [5] - 警告他国勿损害美国AI开发能力,鼓励"开放权重"模型(允许本地修改运行) [6] 政策特点与回避议题 - 传递"不干预"和"亲增长"信号,采用"轻触式"监管框架 [7] - 规避版权争议及模型透明度等棘手议题,减少企业合规负担 [7]
“炼金术”成真了?这家公司宣称:用核聚变“点汞成金”,未来每发电1千兆瓦或产5吨黄金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8:44
核心观点 - Marathon Fusion公司提出利用核聚变反应将汞转化为黄金的技术方案,若成功实施可为聚变电站带来双倍收入[1] - 该技术基于中子轰击实现核嬗变,通过聚变反应释放的中子将汞-198转化为金-197[2] - 技术商业化面临辐射安全等挑战,但可能为核聚变行业开辟新收入来源[9][11] 技术原理 - 在聚变电站"增殖包层"中引入汞-198同位素,利用高能中子将其转化为汞-197,再衰变为金-197[2] - 该过程不影响电站发电输出或氚增殖能力[3] - 物理学家此前已通过粒子加速器合成黄金,但产量极少成本极高[9] 商业前景 - 每吉瓦发电容量的聚变电站年产5000公斤黄金,价值与发电收入相当[1][5] - 全球年产黄金约3500吨,公司认为市场可吸收新增产量而不影响金价[6] - 该技术也可生产其他贵金属,但黄金市场规模最具吸引力[10] 公司背景 - Marathon Fusion成立于2023年,现有12名全职员工[8] - 已融资590万美元并获得约400万美元美国政府拨款[8] - 团队包括前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首席技术官Dan Brunner担任科学顾问[7] 行业动态 - 过去12个月全球聚变公司融资26亿美元,累计投资达98亿美元[1] - 目前尚无聚变实验实现能量净输出,但私人投资增加带来乐观情绪[11] - 欧洲核研究中心观察到铅原子在高速碰撞中转化为黄金的现象[9]
上汽集团:上半年终端销量夺冠 下半年新车集中发力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8:44
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上半年业绩显著增长,1-6月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终端交付220.7万辆位列行业第一 [1] - 下半年将依托多款战略级新车密集投放,包括尚界H5、智己LS9、荣威M7 DMH等,蓄力引爆新一轮市场增长 [1][5][7] -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型成为销量主力,6月自主品牌销量22.4万辆(同比增长17.1%),新能源车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29.2%) [14][15] -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6月销售9万辆(同比增长11.5%),MG品牌在欧洲多个国家进入销量榜前列 [18][19] 产品攻势 - 尚界H5作为上汽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提供纯电(续航655km)和增程(续航1300km)两种动力形式,搭载华为ADS4辅助驾驶系统 [3][5] - 智己LS9定位全尺寸SUV,车身尺寸5279/2000/1806mm,轴距3160mm,采用全新设计理念 [7][9] - 荣威M7 DMH由前布加迪设计师操刀,采用第五代超级混动DMH系统;全新MG4搭载上汽与OPPO智行打造的车手互联生态 [5] - 上汽通用推出"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支持多种动力形式和驱动方式,将支撑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系列产品 [12] 技术优势 - 近十年在智能电动领域投入近1500亿元,获得26000余项专利,涵盖三大整车平台和七大技术底座 [15] - 已实现L2-L4级辅助驾驶量产能力,与地平线、华为等行业领先供应商保持深度合作 [15] - DMH超混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数字底盘技术等创新助力市场表现 [15] 海外市场 - 产品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销量超600万辆 [19] - 在欧洲市场,MG品牌顶着超30%关税压力仍实现交付超15万辆,在英德法意西等国保持主流市场优势地位 [19] - MG HS夺得西班牙PHEV市场销量冠军,MG HEV家族欧洲月销量突破万辆 [19]
交管局局长:智驾汽车并未实现自动驾驶,驾驶人才是责任主体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16:31
智能驾驶行业监管动态 - 公安部交管局明确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均未达到"自动驾驶"标准 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1] - 驾驶过程中出现"脱手脱眼"行为将面临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及民事赔偿 行政处罚 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1] - 公安机关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智能驾驶系统的规范管理工作[1]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行业现阶段技术能力尚未突破L3级自动驾驶门槛 所有商业化产品仍属于辅助驾驶范畴[1] - 车企需明确区分"智能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技术边界 避免消费者产生认知偏差[1]
淘宝闪购正式辟谣:所谓内部专家访谈纯属杜撰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09:59
淘宝闪购辟谣声明 - 公司正式辟谣称近日流传的"淘宝闪购专家访谈"内容纯属杜撰,其中涉及的运营策略、业务目标及相关数据均为虚假信息 [1] - 公司强调从未设定所谓"冲单目标",所有经营节奏均基于正常商业规律,以用户需求和商家发展为前提 [1] - 公司已向相关社媒平台发函要求删除虚假信息,并正在依法取证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 虚假信息处理 - 虚假信息包含虚构的运营策略及业务目标数据,公司提醒行业研究者及投资者注意辨别 [1] - 公司采取法律手段应对虚假信息传播,包括发函删除和取证追责 [1] 信息来源 - 报道来源为全天候科技,内容标注为华尔街见闻星标推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