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新美联储通讯社”:三大阵营博弈美联储何时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3:00
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市场关注9月降息的可能性。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近日发表文章称, 美联储官员们虽然同意最终需要恢复降息,但本周不会行动,他们对何时恢复降息 存在严重分歧。 文章认为,目前, 美联储内部已经分化为三个不同的阵营:一派想马上降息,担心劳动力市场恶化;中间派想等更多数据确认关税影响温和;另一派则更谨 慎,等看到明显经济疲软才行动。 这种内部分歧源于关税威胁引发通胀担忧,导致美联储此前屡屡暂停降息。 文章指出, 焦点是周三FOMC会后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有关9月是否降息的暗示。 三大阵营的政策分歧日趋明显 按照Timiraos的说法,美联储内部的分化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主要阵营:中间的谨慎派、急于降息的少数派,以及更保守的等待派。 中间派的代表包括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她在爱达荷州的一次会议上表示: "通胀前景一直过于不稳定,无法证明先发制人地降息以应对经济疲软是合理的。" 但她同时指出,由于利率仍处于紧缩水平, "你不能永远等待"降息,否则会面临损害劳动力市场的风险。 她希望至少再研究两个月的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数 据,以确认关税的 ...
从今天开始,全球市场将进入“超级72小时”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3:00
中美贸易谈判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双方就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1][2] - 双方同意推动已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3] 美国经济数据与市场影响 - 美国将公布第二季度GDP数据,亚特兰大联储预测年化增长率约为2 9%[8] - 美联储预计维持4 25%至4 5%的利率区间不变,市场关注决策层对降息的分歧[9] - 7月非农就业报告预计新增岗位115000个,较前月147000个放缓[10] - 经济数据意外可能引发跨市场波动,月末存在"巨大事件风险"[11] 科技巨头财报与市场估值 - 微软、Meta、苹果和亚马逊将在周三和周四盘后发布财报,四家公司总市值超11万亿美元[12] - 标普500指数年内上涨8 3%,未来12个月预期市盈率达22倍,科技巨头业绩将考验估值合理性[14] 贸易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对未达成协议国家的"对等"关税最后期限为8月1日,投资者押注其可能推迟实施[15] - 分析师认为特朗普的关税风险及相关不确定性依然存在[16] 中国政策动向 - 国内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市场关注经济形势判断、房地产政策、反内卷和去产能政策等[16] - 上半年经济数据展现韧性,中美关系有望在10月前保持一定确定性并边际改善[16]
美团给京东医美发补贴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3:00
京东自营医美渠道拓展 - 京东自营医美诊所"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已在美团APP上线 这是双方在医美领域的首次合作 [2][3][4] - 美团对亦庄店10余款产品提供28元至80元不等的补贴 导致部分套餐价格低于京东APP自营价 例如磨皮水光肌套餐在美团和京东的价格分别为948元和998元 [5][13][14][15] - 亦庄店目前美团销量有限 如"冭活泡泡针"套餐仅售5件 但凭借京东品牌优势在获客方面仍具竞争力 [16][17] 京东医美战略布局 - 亦庄店是京东首家线下自营医美诊所 位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1层 公司3个月前已设立专门子公司并申请"京东医美"商标 [8][9][10] - 京东计划9月30日在国贸开设第二家自营诊所 未来可能继续接入美团渠道 [7][20][21] - 公司采取"自营+平台"双模式 既运营线下诊所 也在京东APP接入第三方医美机构 与美团纯平台模式形成差异 [23][24][25] 行业竞争格局 - 新氧已在全国9个城市开设30家自营医美机构 其北京7家门店同样接入美团并参与补贴 例如"奇迹童颜"套餐在美团和小程序的价格分别为5939元和5999元 [26][27][29] - 上游厂商锦波生物与美团达成合作 将核心产品薇旖美纳入百亿补贴 此前曾因价格问题与美团发生纠纷 [33][34] - 消费需求减弱叠加京东、新氧等流量平台入场 中小型医美机构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34]
股价暴跌近22%,诺和诺德怎么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3:0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诺和诺德提拔国际业务负责人Maziar Mike Doustdar担任新任首席执行官,接替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任命将于8月7日生效[1][3] - 候任CEO Doustdar表示未来将更关注成本基数和执行力,重拾绩效文化,但暂未提供具体成本措施[7][8] - 董事会主席Helge Lund评价Doustdar对速度、幅度、行动有独特见解,了解公司强项和弱项[11] 财务表现调整 - 公司大幅下调全年财务指引:按固定汇率计算的销售增长预期从13%-21%下调至8%-14%,营业利润增长预期从16%-24%下调至10%-16%[1] - 上半年销售增长受到约30亿丹麦克朗的340B条款相关调整的积极影响[6] - 分析师此前预期公司全年销售增长16.6%,低于公司原指引[1] 产品市场表现 - 减肥药Wegovy在现金支付渠道的渗透率显著低于预期,主要受"不安全且非法的大规模仿制药"冲击[1][4] - 尽管与CVS Health Corp签署新供应合同,但面临礼来公司竞争产品Zepbound的激烈压力[5] - 旗舰糖尿病药物Ozempic在美国市场也遭遇竞争加剧,下半年增长预期下调是全年展望调整主因[5] 市场反应 - 诺和诺德股价暴跌高达28%,市值蒸发930亿美元[1] - 诺和诺德ADR周二暴跌21.81%至53.94美元,带动多家美国制药股下跌:VTRX跌12.17%,礼来制药跌5.59%,制药ETF跌2.34%[2] - 分析师开始质疑肥胖症市场预期,认为此前预期"失控般地膨胀"[2] 公司战略方向 - 候任CEO强调"需要侧重于更少的事,并且要做得更好",可能重新分配资源但未透露细节[9][10] - 公司认为在减肥药领域拥有最佳管线,但仍需改善执行力和绩效文化[9][7] - 股价暴跌让新任CEO责任加重,Doustdar表示"不喜欢这样"[12]
大佬杨东:对诡异凶险的热门股说“不”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8:43
核心观点 - 今年上半年港股和A股爆发个股机会,成为国内公私募股票投资的"大风口",但热炒之下存在风险 [1][2] - 宁泉资产对过热港股持冷静态度,强调风险控制和能力圈范围,不追逐市场热点 [2][8][9] - 宁泉资产二季度净值创历史新高,超额沪深300近5个百分点,成立以来超额55个百分点以上 [4][6] - 港股强于A股的趋势预计持续较长时间,A/H股价格倒挂现象增多 [9][13][15] - 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将震荡上升,但需警惕斜率过陡导致的大回调风险 [14][15] 业绩表现 - 截至6月末净值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超额沪深300近5个百分点,成立以来超额55个百分点以上 [4] - 二季度初市场大幅下挫后逐步修复,宁泉净值创年内新高,增长略显平庸但基于低风险控制 [6] 港股与A股对比 - 二季度港股强于A股,A/H股价格倒挂现象从罕见变为增多,预计港股强于A股趋势持续较长时间 [9][13][15] - 港股繁荣吸引大量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 [15] 投资策略 - 宁泉资产港股配置较多,但未参与上半年港股新消费股热潮,认为这些股票超出能力圈范围 [8][9][10] - 不追逐港股"诡异凶险"的风口,保持必要谨慎 [8][9] - 使用衍生品对冲工具(如股指期货、雪球、气囊)对冲市场风险 [16][17] 行业配置 - 代表产品重仓房地产、基础化工、电力设备、通信和公用事业板块,未配置新消费品种 [18][19] - 举牌房地产业务管理龙头公司,增持物业服务和长租公寓等轻资产赛道,看好稳定收益型地产细分领域 [19][20]
美银Hartnett警告:宽松政策、监管松绑与散户涌入下,全球股市正形成“更大泡沫”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8:43
特朗普政策转向与债务压力 - 特朗普政府政策重心从财政"排毒"转向"暴食",因无法削减高达7.1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控制债务成本成为首要任务 [2] - 美国政府每年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需联邦基金利率低于3%才能稳定债务成本,白宫施压美联储降息并可能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工具 [3] - 特朗普政府倾向于推动经济和市场"终极井喷"以应对37万亿美元国家债务,政策宽松预期升温 [1] 市场表现与分化 - 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9%,但市场表现分化:美元走弱利好国际资产,"亿万富翁概念股"上涨71%,而对利率敏感的小盘股下跌1% [1][8] - 全球银行股领涨:欧洲银行股飙升62%,英国和日本银行股分别上涨37%和24%,超过美国银行股17%的涨幅 [4] - 若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5.6%或美国升破5.1%,可能对银行股构成压力 [4] 市场情绪与指标 - 美银"牛熊指标"从6.3升至6.4,为2024年11月大选以来最高点,但低于8.0的"卖出"信号阈值 [10] - 基金经理调查(FMS)现金水平低于4%触发卖出信号,但其他指标未达标:全球股市广度81%(低于88%),资金流入占管理资产0.8%(低于1.0%) [11] - 对冲基金仍在回补标普500指数空头头寸 [11] 宽松政策与监管松绑 - 全球央行大幅降息:美联储和英国央行降息100个基点,欧洲央行降息200个基点,日本央行加息40个基点 [12] - 金融监管放松:特朗普政府计划允许散户将私募股权加入401(k)养老金计划,FINRA拟将日内交易保证金要求从2.5万美元降至2000美元 [14] - 全球政策利率从4.8%降至4.4%,预计未来一年进一步降至3.9% [14] 市场泡沫形成 - 零日到期期权交易量占标普500期权总成交量60%以上,叠加散户参与增加和流动性充裕,推动市场波动性加剧 [15] - 当前市场泡沫由更大规模散户、更充裕流动性、更剧烈波动性驱动,政策组合催生前所未有的泡沫风险 [15]
中国股市已实现“夏季突破”,高盛认为未来应“轻指数、重个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8:43
中国股市夏季突破与投资策略变化 - MSCI中国指数创四年新高 沪深300指数达年内高点 但A股估值已不再低廉 单纯押注指数的轻松获利阶段或已过去 [1] - 推动本轮上涨的关键因素包括:中美关系缓和预期 二季度经济数据强劲 重点行业"反内卷"政策干预 香港IPO市场复苏 南向资金创纪录流入 [1] -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位上调至90点 预示11%潜在回报 维持"超配"评级 [1] 市场估值与投资策略转向 - MSCI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5% 12个月远期市盈率达12.7倍 处于正常化区间(0.2个标准差) 对风险更敏感 [2] - 8-9月为A股传统淡季 过去十年平均回报分别为-1%和-5% 指数投资(Beta)可能面临更大波动 [3] - 投资重点转向个股选择(Alpha) 策略聚焦保险 材料板块及民营龙头 股东回报两大主题 [1][4] 行业配置调整 - 增持保险板块:替换银行股头寸 因相对估值更具吸引力且间接受益股市上涨 [5] - 上调材料板块至"增持":捕捉"反内卷"政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5] - 下调银行和房地产板块:银行调出增持名单 房地产降至"中性"评级 [6] 核心投资主题 - 中国民营"十巨头"(Prominent 10):腾讯 阿里 小米 比亚迪 美团 网易 美的 恒瑞医药 携程 宁德时代 类比美股"科技七巨头" [7] - 股东回报主题:高盛相关组合过去两年总回报44% 跑赢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12和34个百分点 [7]
83岁老汉卖自行车,要IPO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8:43
公司概况 - 深圳市大行科工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或将成为"中国折叠自行车第一股"[3] - 公司由83岁高龄的韩德玮博士创立,从香港一间小屋起步,历经四十年发展成为行业龙头[5][6] - 公司以36.5%的市占率稳居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榜首[8][27]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拥有70多款车型,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全覆盖[17] - 产品包括14寸迷你折叠车、可变形儿童车、24寸电助力车等,自研折叠电池包续航达50公里[18] - 研发中心每年推出12款新品,其中6款成为爆款[19] - 拥有"一秒折叠"专利技术,将折叠时间从30秒压缩至1秒,并持续优化至0.9秒[15][21] 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2.5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5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33.1%[23]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8%,净利润同比暴涨69.3%[8][24] - 线上直销收入三年(2021-2023)复合增长率达166.1%,2025年前四个月线上渠道贡献38%营收[8][20][30] - 2024年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规模达82亿元,公司贡献了相当部分份额[29] 商业模式 - 采用"技术下沉"策略,将高端技术标配到1500元左右的亲民款[29] - 线上布局分为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三大渠道,差异化运营[20] - 生产端采用模块化生产单元,热销款补货周期从45天缩短至18天[21] - 自产核心部件使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8%[29] 发展战略 - 计划募资约15亿港元,主要用于电动化转型(6亿)、海外建厂(4亿)、数字化升级(5亿)[30] - 电动化目标为两年内将电动产品营收占比从8%提升至30%[30] - 计划在越南、印度建厂降低对广东工厂的依赖[30] - 与顺丰、京东物流合作开发商用折叠车,布局B端市场[25] 行业竞争 - 高端市场被英国品牌Brompton占据,低端市场被电商白牌产品冲击[29] - 2024年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整体增速28%,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8%[29] - 电动化赛道竞争激烈,传统品牌与小米生态链企业均在布局[31] - 国际品牌开始下沉,Brompton推出2999元入门款[31]
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回应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6:14
苹果关闭大连直营店 - 大连首家苹果直营店将于2025年8月9日关闭 这是苹果在中国首次关停直营店 [1] - 关店原因是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撤离 公司表示团队成员可内部转岗 消费者可前往附近恒隆广场店 [1] - 该店于2015年10月开业 是大连首家、辽宁省第二家苹果官方直营店 [2] 苹果最新财报表现 - 2025财年第二财季营收953 59亿美元 同比增长5 08% 净利润247 80亿美元 同比增长4 84% [2] - 大中华区收入160 02亿美元 同比下降2 26% 上年同期为163 72亿美元 [2]
油价本轮不调整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5:11
成品油价格调整 -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于7月29日24时开启 [1] - 调价周期为7月15日至7月28日 [1] - 国际油价在调价周期内呈现震荡运行态势 [1] - 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 [2] - 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 [2] - 未调金额将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