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搜索文档
DeepSeek新模型被硅谷夸疯了!
华尔街见闻· 2025-10-21 18:13
核心观点 - DeepSeek发布的新模型DeepSeek-OCR采用“上下文光学压缩”技术,通过将文本信息压缩到图像中,利用视觉token高效处理长文本,显著降低大模型计算开销 [1][13][14] - 该模型参数规模为3B,但在主流文档解析基准OmniDocBench上取得新SOTA,实现“以小博大”的效能突破 [1][15][16] - 模型开源后迅速获得业界高度关注,在GitHub斩获3.3K star,HuggingFace热榜第二,并被评价可能开源了谷歌Gemini的核心商业机密,或是通往AGI的新路径 [7][10][11] 技术原理与架构 - 核心思想是“将视觉作为文本压缩媒介”,利用一张图片能包含大量文字且占用token更少的特性,实现文本信息的高效压缩 [5][14] - 模型由两大核心组件构成:编码器DeepEncoder负责将图片转为高度压缩的视觉token,解码器DeepSeek3B-MoE-A570M负责从视觉token中重建文字 [13][19][20] - 编码器采用“先局部处理,再压缩,后全局理解”的串行设计,通过16倍卷积压缩器将1024x1024图片产生的4096个token大幅削减至256个,控制内存开销 [21][22] - 模型支持从Tiny(512x512, 64token)到Gundam(动态分块,近800token)等多种输入模式,可灵活调整压缩强度以适应不同任务需求 [23][24][25] 性能表现与效率 - 在压缩率小于10倍时,模型OCR解码准确率高达97%;即使压缩率达到20倍,准确率仍保持在60%左右 [6] - 仅用100个视觉token,性能就超过了每页使用256个token的GOT-OCR2.0模型;Base版本使用256个视觉token即在OmniDocBench上达到0.137的整体性能指标 [18][19] - 数据生成效率极高,仅凭一块A100-40G GPU,每天就能生成超过20万页的优质LLM/VLM训练数据 [6] - 模型具备复杂图像解析能力,支持金融报表、化学分子式、数学几何图、100多种语言等 [25] 行业影响与潜在应用 - 该方法被评价为“AI的JPEG时刻”,为AI记忆架构打开了新路径,卡帕西等专家高度认可其“图像比文字更适合LLM输入”的理念 [8][9] - 研究团队提出用光学压缩模拟人类遗忘机制的脑洞想法,将近期记忆渲染为高分辨率图像,远期记忆渐进式压缩,为模型处理超长上下文提供新思路 [34][35][36][37] - 该技术路径被视为统一视觉与语言的方法,可能是通往AGI的大门之一 [11] - 模型延续了论文一作Haoran Wei在阶跃星辰时期主导的GOT-OCR2.0技术路径,团队核心成员Yaofeng Sun和Yukun Li持续参与DeepSeek多款模型研发 [27][28][29][31][32]
两头“灰犀牛”来袭!350000亿美元蒸发?
华尔街见闻· 2025-10-20 17:24
开始正文前,见闻君先通告一个 福利活动 : 一年一度的见闻历上新2026版了,这次是 股神纪念版,99元早鸟价,不光得价值 139 元日历,还送大礼包 (Alpha 私享会 + VIP 月卡 + 大师课 抵用金) 。点击下方图片抢购! 另外,见闻君回馈粉丝,在本文 留言评论还有机会免费抽中一本 ,共三本。 本文首发于"见闻VIP"作者乐鸣,为见闻付费会员文章,现作为粉丝福利免费试读,欢迎订阅"见闻VIP"。 最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接连发声警告"灰犀牛" : IMF 总裁"一把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私募信贷市场规模已突破2.3万亿美元,远超监管与数据监测能力,是她 "夜不能寐的风险之一" 。IMF报告指出,私 募信贷基金的高杠杆、低透明度,可能成为下一轮信用紧缩的触发点。 同时IMF的"二把手"第一副总裁、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称美国股市如果崩盘,将可能引发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更严重、更全球 化的经济危机。并称 如果出现类似2000年的崩盘,美国家庭可能损失超20万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损失约15万亿美元。 这两个看似独立的警告,实则指向同一条暗 ...
AI资本开支太狂热了?高盛:这才到哪呢
华尔街见闻· 2025-10-20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并不过热 具备可持续性 宏观故事依然稳健 [1] - AI投资占美国GDP比例远低于历史上其他技术周期 [1] - 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为美国企业带来8万亿美元资本收入 远超AI投资总额 [2] AI投资热潮可持续性分析 - 自2023年中以来 AI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速 2025年公开美企AI相关基础设施收入增量约3000亿美元 [4] - 美国国家账户数据显示 AI相关支出年化增速较2022年提升2770亿美元 [4] - OpenAI近期达成一系列重大投资协议 包括与Oracle的3000亿美元合作 获得英伟达1000亿美元投资等 [4] - AI模型规模年均增长400% 远超算力成本年均40%的下降速度 [5] - 训练查询和前沿模型的需求年增速分别达350%和125% [5] AI投资规模与历史对比 - 当前美国AI投资占GDP比重不足1% 而历史上铁路 电气化 IT等技术周期投资高峰占GDP比重为2-5% [7] - 生成式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为美国经济创造20万亿美元现值 其中8万亿美元作为资本收益流向美国公司 [7] - 在悲观或乐观假设下 资本收益区间为5-19万亿美元 显著高于当前和未来AI投资总额 [7] 技术背景支持AI资本支出 - 生成式AI全面应用后 美国劳动生产率将提升15% 这一过程将在未来10年逐步实现 [5] - 学界和企业案例显示 AI应用可带来25-30%的平均生产力提升 [5] - 目前仅2.5%的岗位面临自动化风险 主要集中在编程 客服和咨询等领域 [5] - 只要算力需求增长快于成本下降 AI基础设施投资就有持续动力 [5]
美银Hartnett:当美国负债38万亿美元时,该买入美债、美股还是黄金?这很棘手
华尔街见闻· 2025-10-20 17:24
投资环境总览 - 全球央行开启降息周期,投资者面临主流资产均呈现棘手难题的复杂投资图景 [2] - 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因美联储降息至少100个基点而下降 [1] - 尽管前景谨慎,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涌入科技股与黄金等风险资产 [3] 主要资产类别挑战 - 美国政府负债高达38万亿美元,削弱了主权债的避险吸引力 [1][2] - 公司信贷利差处于20年低点,提供的风险补偿不足 [1][2] - 美股周期调整市盈率高达40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回调压力巨大 [1][2] - 黄金经历垂直上涨,势头强劲但追高风险显著 [1][2] 资金流向 - 最近一周有246亿美元资金从现金类资产中流出,并涌入风险资产 [3] - 股票市场单周吸引281亿美元资金,其中科技股录得创纪录的104亿美元单周流入 [3] - 黄金市场过去10周累计流入34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5] - 中国股票市场出现自2025年4月以来最大的单周资金流入,达134亿美元 [8] - 年内全球股市市值已飙升20.8万亿美元 [10] 潜在风险 - 如果资产价格下跌并冲击到富裕阶层,经济可能会急剧恶化 [11] - 信贷市场已开始出现裂痕,若关键板块走弱或高收益债券信用违约互换利差扩大至400个基点以上,将标志更深层次的去杠杆化风险 [11] 投资策略观点:债券 - 维持做多长期美国国债的观点,预计3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跌破4% [13] - 美联储降息、结束量化紧缩以及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通缩效应将支撑债券价格 [13] - 零息债券是防范信用事件风险的最佳对冲工具 [13] 投资策略观点:国际市场 - 继续看好国际股市,预计恒生指数将升至33000点上方 [15] - 未来12个月全球每股收益将增长9%,高于市场共识 [15] - 剔除美国后的全球股市市盈率仅为15倍,估值比MSCI全球指数的19.6倍更具吸引力 [15] - 市场风格将从2020年代上半场的美国例外论转向下半场的全球再平衡 [15] 投资策略观点:黄金 - 极度看好黄金,维持明年春季金价可能突破6000美元/盎司的预测 [17] - 美国银行高净值客户的黄金配置比例仅为0.5%,全球基金经理的配置比例也只有2.4%,远未达到饱和 [19] - 只有发生重大地缘政治缓和或AI泡沫破裂导致实际利率飙升等黑天鹅事件,才能终结黄金的牛市 [19]
限时早鸟来袭!年年抢空的财经“神”历上市,2026见闻历“打新”开启!
华尔街见闻· 2025-10-20 17:24
产品核心价值 - 产品定位为7x24小时专属日历助手,提供实时更新的数据财报和大事件提醒,帮助用户把握市场趋势 [10] - 包含365条投资箴言,每日启迪用户投资视角与决策灵感 [14][15] - 整合财经日历、实时推送和市场提醒功能,确保用户不错过重要财经大事 [15] - 产品设计理念是将日子转化为"复利的时间线",使智慧和成长在无形中叠加 [16][17] 产品物理属性与定价 - 产品尺寸为100*170*40毫米,共380页,采用触感纸、双胶纸等材质和烫金工艺 [19][20][21] - 早鸟价活动时间为10月15日至10月24日,原价139元 [4][21] - 包装清单包括日历本体、底座和外盒,外盒样式为天地盖 [21] 增值服务与企业定制 - 购买即赠价值超1000元的知识礼包,包含见闻VIP资讯月卡和见闻大师课抵用金等 [9][43] - 提供企业轻度定制服务,起订数量100份,可在外盒腰封和日历底座定制企业logo [22][24][26][27] - 提供企业深度定制服务,起订数量1000份,可在日历扉页定制企业slogan或CEO语录(字数限制100-200字)及企业二维码 [33][38] - 企业可替换日历内页内容,最多60页,需企业提供内容并提前三周下单 [40] 物流与销售政策 - 商品为全款预售,预计2025年10月中下旬发货,由上海统一发货并全国包邮 [41][42] - 支持大额团购(≥50本),可联系客服咨询优惠详情 [45] - 收货后如无质量问题恕不退换 [42]
“PE巨头”黑石总裁:华尔街低估了AI的颠覆性,现在投项目首先评估“颠覆风险"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20:01
核心观点 - 华尔街投资者低估了人工智能颠覆传统商业模式与市场格局的破坏力 [1] - 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颠覆商业模式并导致失业,投资者更应关注传统行业面临的巨大颠覆风险,而非仅担忧AI公司估值过高 [1] - 人工智能可能为大型企业和全球经济带来被低估的生产力收益,创造数万亿美元的新企业财富 [5] AI颠覆风险与投资决策 - 黑石集团已将AI风险评估提升至投资决策的最高优先级,要求所有交易团队在投资备忘录首页阐述AI影响 [1][2] - 公司决定不收购一些被视为容易受AI风险影响的软件和呼叫中心公司 [2] - 信贷和股权团队需在新交易和现有投资组合上投入大量时间分析AI对企业软件、数据处理服务业务及基于规则工作的影响 [3] - 投资者在关注AI泡沫的同时,忽视了传统业务可能遭受的巨大颠覆 [4] - OpenAI、微软和谷歌创建的AI算法已开始颠覆会计、咨询和法律等白领行业,并威胁广告商、出版商和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 [4] - 将AI颠覆比作纽约出租车牌照的命运,其价值在数十年间增长近500倍,但在网约车应用颠覆市场后迅速损失了80%的价值 [4] - 机器学习技术也在威胁制造业等领域的人工岗位 [4] 投资策略的双向调整 - 黑石集团在评估AI风险的同时,其部分投资仍面临技术变革影响,例如其私募信贷业务已向包括Medallia在内的企业软件公司提供数十亿美元贷款,这些公司面临被AI驱动竞争对手抢走客户的风险 [4] - 公司积极布局AI机遇,对为数据中心供电的公用事业公司进行大量投资 [4] - 重新定位了Copeland和Legence等工业投资组合公司,使其向AI基础设施提供商销售产品 [4] - 黑石作为OpenAI等公司所用数据中心的早期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评估AI风险 [3] - 要求交易团队不要错过AI相关机遇 [5]
2025年这场白银逼空大戏:印度大V,中国假期与伦敦挤兑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20:01
市场危机概况 - 全球白银市场正经历一场由多重因素引发的完美风暴,危机严重程度被描述为自1980年亨特兄弟操纵事件以来之最[1][2] - 白银价格在上周五触及每盎司54美元的历史高点后,当日暴跌6.7%,凸显市场极端压力[2] - 印度最大贵金属精炼厂历史性耗尽库存,其交易主管表示27年来未见如此疯狂的市场[3] 印度需求激增 - 印度社交媒体大V在排灯节前鼓励买入白银,引爆散户FOMO狂潮,导致白银需求暴增至前所未有的水平[6][7][8] - 受此影响,白银溢价飙升至每盎司5美元以上,远超正常的几美分差价,孟买黄金市场爆发竞价战[9] - 基金公司包括Kotak、UTI及国家银行运营的基金被迫暂停白银基金的新申购[10] - 摩根大通等大型银行一度停止向印度供应白银,最快要到11月才能交货[4] 伦敦市场流动性危机 - 伦敦市场的可自由流通库存已降至不足1.5亿盎司,而每日交易量约2.5亿盎司,流动性严重不足[12] - 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飙升至年化200%,大型银行纷纷退出报价,买卖价差扩大到几乎无法交易的程度[12] - 瑞士贵金属精炼商Argor-Heraeus表示伦敦市场租赁几乎没有流动性,已基本停止所有非合同承诺的收购[13] 供应转移与库存消耗 - 为缓解伦敦挤兑,交易员转向纽约Comex库存,过去两周该库存减少超过2000万盎司,为25年来最大降幅[14] - 将白银运往伦敦的物流复杂,海关延误可能导致展期成本激增,特朗普可能出台的矿产关税增加了套利风险[15] - 今年初以来,对关税的担忧促使交易员抢先将超过2亿盎司金属运入纽约仓库以规避风险[19] 长期结构性失衡 - 危机是多年结构性失衡的集中爆发,据白银协会数据,过去五年白银需求持续超过供应,总计缺口达6.78亿盎司[17][18] - 光伏行业的繁荣是主要驱动因素,其需求在过去五年增长超过一倍[18] - 今年前九个月,全球ETF吸纳超过1亿盎司白银,这波贵金属投资需求也助推了黄金价格[20] - 库存转移和投资需求共同耗尽了伦敦的储备,使支撑每日巨额交易量的可用金属降至危险低位[21]
一周重磅财经日程:重大会议、重磅数据,关键时刻开启了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20:01
经济数据 - 中国将于10月20日公布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包括三季度GDP同比(前值5.2%)、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前值3.4%)、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前值5.2%)以及1至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前值-12.9%)[3][9] - 中国10月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公布,前值分别为3%和3.5% [3][10] - 美国9月CPI同比(预期3.1%,前值2.9%)和10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预期51.8,前值52)将于10月24日公布 [4][7][8] - 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初值(预期50,前值49.8)将于10月24日公布 [4] 财经事件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3][13][14]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10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4][12] - 美联储将于10月21日举行支付创新会议,讨论稳定币、人工智能和代币化等议题 [4][15][16] - 第47届东盟峰会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吉隆坡召开,美国总统特朗普确认出席 [17][18] 行业会议与活动 - 中国固态电池大会10月22-24日在合肥举行,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国轩高科等企业参会 [4][19][20]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将于10月22日面向全球发布 [21] - 中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与标准化推进大会将于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 [4][23] - 小鹏汽车科技日定于10月24日,或发布小鹏机器人 [4][25] - 2025卫星应用大会将于10月25-27日在北京举行 [4][22] 公司财报 - 美股财报季进入高潮,重点关注特斯拉FSD进展、英特尔AI芯片订单情况以及IBM的watsonx平台企业级市场营收贡献度 [27][28][29] - 其他值得关注的美股财报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奈飞、宝洁等 [27][30] - A股市场将迎来多家重要公司财报,包括宁德时代(关注其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科大讯飞、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3][4][31][32]
“黄金狂热”到逆转的时候了吗?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20:01
金价近期表现 - 现货黄金在亚洲交易时段一度逼近4380美元,刷新历史纪录,但随后在欧洲和美股交易时段转为下跌,日内跌幅超过2%,创下2024年感恩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 - 尽管周五暴跌,金价本周仍上涨近5%,为连续第10周上涨,也是自5月以来的最佳单周涨幅,并在测试4200美元后反弹走高 [2] 市场情绪与投机状况 - 黄金波动率指数近期飙升至极端水平,反映出市场被迫追逐黄金的看涨期权,恐慌性买盘驱动的波动率飙升一旦情绪逆转可能加剧价格回调 [11] - 黄金已成为一种"动量/迷因资产",技术指标、市场情绪和仓位配置正齐声发出警告,该资产已陷入过度拥挤状态 [5] - 黄金ETF资金流入的"增量"实际上正在放缓,显示买盘动能边际减弱 [13] 机构持仓与量化策略 - 商品交易顾问基金正维持着对黄金的最高多头敞口,这意味着一旦价格逆转,程序化的抛售可能会放大跌幅 [15] - 过去10周黄金ETF净流入达34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17] - 机构持仓的极端化意味着市场缺乏增量买盘,任何利空因素都可能引发集中平仓,加剧价格波动 [18] 与传统基本面的背离 - 金价与风险资产呈现出罕见的同涨格局,尽管金价持续攀升,但自4月以来全球股市也大幅反弹,市场不确定性指标反而有所回落 [22] - 金价与实际利率走势出现背离,黄金近期的飙升幅度已远超同期实际利率下降所能解释的范围 [23] - 自9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但黄金对此似乎"视而不见",这种脱节现象让依赖传统模型分析的投资者感到困惑 [24] 技术分析 - 当前价格与短期移动均线的距离异常拉大,21日均线位于3950美元附近,50日均线则在3675美元 [7] - 日线图显示可能的反转形态正在形成,当前K线呈现射击之星特征,这一形态通常预示短期见顶风险 [9] 多空观点分析 - 看空观点认为,如果市场对美联储本轮周期终端利率的预期再次上调,黄金将面临挑战,当前的狂热已是强弩之末 [31] - 看多观点认为,价格与利率的"脱节"可以用强劲的实物需求来解释,并建议投资者在短期回调中逢低买入 [32] - 白宫"非传统的政策框架",包括财政赤字扩大和债务上升,将持续利好黄金,此轮涨势的核心驱动力是市场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的预期 [33]
科创板制度优化释放信号,沐曦案例诠释硬科技企业发展逻辑
华尔街见闻· 2025-10-18 19:59
政策环境与行业背景 - 证监会深化融资端改革,推出"科创十六条"等举措,提升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度,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完成注册[1] - 监管层明确支持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但尚未盈利的科创企业[1] - 全球GPU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英伟达占据超过80%市场份额,AMD为主要厂商,行业准入门槛高[3] - 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约221亿美元,GPU服务器占比69%,IDC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4] - 海外对华高端AI芯片出口管制升级,加速了国产替代与多元化布局的必要性[4] 公司技术与产品定位 - 公司专注于通用GPU芯片研发,主攻面向数据中心的通用GPU市场,该市场价值密度最高[2][6] - GPU设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从设计到量产需2-3年,技术复杂度高,以英伟达H100为例,单颗芯片晶体管数量逾800亿[3] - 公司产品曦云C500对标英伟达A100,部分性能达到或超过A100,曦云C600支持FP8等多精度混合算力并构建国产供应链闭环,下一代旗舰产品C700将接近英伟达H100水平[6] - 公司技术路径与国际主流同构,聚焦数据中心业务,该业务占英伟达2025财年总收入1305亿美元的88%[6]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GPU累计销量超过2.5万颗,已在10余个智算集群实现商业化应用,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等多个场景[7] - 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74.52%,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7] - 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的2倍,为未来12-18个月收入增长提供支撑[2][8] - 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主要由研发投入及2024年大额股份支付因素影响,剔除股份支付后经营性亏损有所收窄[7]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收入端快速放量及规模效应释放将推动这一目标实现[8][9]